《演員請就位》,絕對是我看過戲最多的綜藝。
別的綜藝也搞噱頭,但不像它那麼能整活兒,常常一期節目就能捆綁兩個熱搜,比如「李誠儒怒懟郭敬明」+「大鵬情商」,比如「趙薇翻臉」+「李誠儒說瞎話」,比如「趙薇看過《小時代》」+「陳凱歌回應《無極》質疑」。
目前節目更新了四期,演員的表演我們暫且拋開不說,但是導師之間撕逼的那些戲碼可以稱得上「拳拳到肉」。
而在新一期節目播出後,又整出兩條重磅級的熱搜:「唐一菲宣布退賽」+「黃奕發表聲明」。
整個事情的過程並不複雜,話說節目進入第二輪,節目規定S級的演員有權挑選B級演員參演某一部戲,而B級演員沒有權力拒絕。
這也是節目組的一個特色,他們就是要還原影視圈真實的生存環境,大腕兒有話語權,小配角只有被人頤指氣使的命。
按理說這個規則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地方,用郭敬明的話說,相對於殘酷的現實,這檔節目的規則已經足夠「和藹可親」了。
可是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小概率事件還是發生了。
經過一系列的「操作」,S級的黃奕選擇B級的唐一菲飾演電視劇《回家的誘惑》裡的艾莉一角,唐一菲配合完場面戲後,還是翻臉退賽了。
許多吃瓜群眾一臉懵逼,其實這背後有一段故事。
《回家的誘惑》中艾莉是一位挖閨蜜牆角的小三,在劇中她挖了閨蜜的老公洪世賢受人唾棄,而洪世賢的扮演者凌瀟肅是演員姚晨的前夫,也是唐一菲的現任老公。
當年凌瀟肅和姚晨離婚後,很快和唐一菲領證結婚,外界盛傳唐一菲是那個小三,儘管唐一菲一再闢謠,但沒人相信,她的事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之後慢慢淡出了演藝圈。
近十年過去了,這件事原本被人淡忘了,唐一菲好不容易重新出發,結果又要在節目中「往事重提」 ,還讓她親自飾演艾莉,儘管只是演一段戲,卻明顯「噱頭大於內容」,不難想像唐一菲出演之後,又將經歷怎樣的「血雨腥風」,她最後退賽也情有可原。
10月24日,唐一菲在社媒上解釋了退賽原因,「我不想因為我是洪大明白的媳婦兒去蹭這個熱度,而讓這個戲的噱頭大於內容,這違背了我來這個節目的初衷。」
第二天黃奕在社媒上做出了解釋,她表示這就類似於一個項目的小組,自己作為組長會根據現實條件及現有人員的情況去給大家安排角色,自己沒有考慮那麼多「場外因素」,當然小組裡的成員也有權拒絕組長的安排,但作為組長的她沒有任何錯誤。
黃奕的解釋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問題來了,唐一菲沒錯,黃奕也沒錯,錯的是誰就不言自明了吧。
40個演員,12場戲,偏偏就這麼巧,剛好讓唐一菲等到了《回家的誘惑》裡的艾莉,你要說節目組沒有劇本我是打死也不相信的,他們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01、瘋狂加戲,這個節目就是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演員請就位》說白了就是一出「楚門的世界」,臺上40位演員、臺下4位導師,包括李誠儒和主持人大鵬,都是這齣戲的演員罷了。
從節目一開始,這些參與者已經拿到了自己的角色,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拋頭顱撒狗血的鬧劇,化用陳凱歌《霸王別姬》裡的話說,這就是「不瘋魔,不成活」。
還是以唐一菲為例子,在現實中她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不虛偽,不遮掩的演員,在往年真人秀中就頻頻能見到她的「真性情」,說出的話往往「語出驚人」,比如在有次節目中就稱不愛和女孩玩,「女孩事太多」。
可是在節目中,她的真性情通過後期剪輯的加工,變成了節目組製造戲劇衝突的道具。
第一期節目裡,演員張月雖然是個影視新人,但憑藉《三十而已》裡的林有有一角爆火,獲得了市場S級認證,當林有有走上臺來,只見臺下的唐一菲很直白地說道:「我很生氣!」在幕後採訪中她也酸溜溜地評價道張月的運氣太好了。
彈幕裡都是罵唐一菲的話,一位網友就犀利地質問道:「人家張月運氣好,關你唐一菲什麼事?」
接下來唐一菲在臺上完成了表演,4位導師給她評價時,她雙手環抱一臉不屑的樣子。彈幕裡吐槽:「就這個德性,難怪沒人找你演戲。」
可事實呢?
事實是節目組用了電影裡「蒙太奇」的手法,唐一菲在社媒上解釋自己是看到演員馬蘇被定為B級憤憤不平,說了句「我很生氣」,這句話被剪輯到了張月出場以後,給人造成一種張月讓唐一菲看不上的錯覺。
唐一菲在談到張月時,雖然說她運氣好,但隨後也對這位晚輩表示了肯定,可是節目組只把唐一菲前面的話剪了進去。
而唐一菲在錄製節目時已經是凌晨三點,表演完成後她冷得瑟瑟發抖,用手抱著自己完全是為了使自己不發抖而已,卻在鏡頭裡給人一種滿臉不屑的感覺。
如果說一齣戲一定要有個反派,那唐一菲就是節目組找到的最合適人選,沒有戲就給她加戲,用剪輯給她製造戲,這種刻意抹黑的行為把唐一菲氣壞了,她直接在社媒上問候了後期剪輯的八輩祖宗。
節目組是要尋找聽話的演員,唐一菲這麼不聽話,節目組很快在後面幾期節目裡刪掉了她的全部鏡頭,接著在第二輪「逼」她退賽,不明就裡的觀眾還以為是她沒有格局玩不起,你說這節目組是不是「用心良苦」?
唐一菲退賽了,《演員請就位》裡一位不虛偽的女人也就此離開了。
02、內卷嚴重,40歲的女演員何苦相互為難?
節目組巧妙利用規則打了個「擦邊球」,讓唐一菲和黃奕陷入內卷,這讓我思考一個新的問題:為何40歲左右的女演員甘願成為節目組的棋子相互為難?
你就說黃奕吧,也是紅過啊,當年也出演過《還珠格格3》、《上錯花轎嫁對郎》這樣的熱劇,現在為何還要上節目一邊聽郭敬明指指點點,一邊被節目組當槍使?
說白了,這不是黃奕和唐一菲的問題,女演員一到40歲那個時間點,多會面臨無戲可拍的困境,中國如此,好萊塢也是一樣,安妮·海瑟薇就曾公開發表過類似的言論,趙薇也在《演員請就位》裡呼籲中國男性導演多拍一點大女主的戲。
男演員和女演員天生就有差距。
男演員的巔峰期很長,從二十出頭一直演到七老八十都不成問題,他們的藝術壽命很長的,而且一般男演員到了四五十歲氣質才會達到最佳迎來事業的巔峰。
比如42歲的張譯、41歲的沈騰、46歲的吳京、49歲的于和偉都處於事業的巔峰,他們現在就是中國當下影視圈的中流砥柱。
像50歲的陳建斌,一把年紀去演偶像劇《愛我就別想太多》也毫無違和感,甚至給人很大的新鮮感,演完偶像劇回來接著演帥大叔觀眾也能接受。你找個50歲的女演員和小鮮肉在熒幕上談情說愛,卻讓人覺得膈應。
女演員吃的就是青春飯,一到三四十,身體狀態就會下降,就會面臨各種尷尬,去演少女競爭不過20歲的小女孩,去演母親的角色還太年輕,自己也無法接受。
所以為什麼很多女演員整容上癮,就是沒辦法完成轉型,為了維持狀態拼命打瘦臉針,短短幾年好好的一張臉給整崩了,比如這個節目中的婁藝瀟,你看看她現在的樣子,已經全然沒有《愛情公寓》裡的風採了。
所以再紅的女演員到了40歲這個節點都會面臨終極大考,同樣是小燕子,成為趙薇那樣的畢竟是少數,黃奕這樣的,才是大多數女演員的真實寫照。
03、認清自己,大齡演員的出路一直都在
當然,作為普通吃瓜群眾完全沒必要為這些女演員的未來操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她們即使再落魄,相比我們那日子還是美滋滋的,而且擺在她們面前的出路一直都在。
第一條路,那就是死命撐著,繼續瘦臉針玻尿酸安排著,這樣能延長一兩年的高光時刻,後續的整容苦果也只有自己忍受了,這叫食得鹹魚抵得渴。
第二條路,那就是頻繁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演員請就位》這樣的綜藝增加曝光度,這樣的代價就是你要配合節目搞噱頭,郭敬明一邊給毫無表演經驗的小鮮肉S卡,一邊對演技出眾的黃奕指指點點,你不服也只能憋著。
你還真指望陳凱歌因為參加個節目拍下一部戲就用這些哭得稀裡譁啦的女演員?想多了。你還真指望這些女演員是來重拾夢想的?也想多了,大家一個來賺錢,一個來增加點曝光度,各取所需,如此而已。
第三條路比較艱難,那就是轉行。
就以爾冬陞為例,他年輕時一直是男一號,年紀大了沒戲拍了,早早轉行幕後,成了一位著名導演。但不是誰都有那個本事能「兩開花」的,倪虹潔在聽完爾冬陞的經歷後無奈地說:「可是我只會演戲呀。」所以這條路能走通的人太少。
第四條路最切合實際,那就是這些30+的女演員能接受扮老,出演一些母親的角色,這樣就能打開一條新的路子。
可問題是這是一條沒法回頭的路,「婷美女神」倪虹潔這兩年就開始大量出演母親的角色,在節目中她還自嘲,她演過楊穎的媽媽,演過朱朝陽的媽媽,她已經成了「媽媽輩」的演員了,那個美麗、天真的祝無雙一去不復返啦。
總之,唐一菲退賽事件給我兩點思考:一個綜藝節目看個樂呵得了,認真你就輸了。那些大齡女演員所謂的苦衷其實算不得苦衷,路是自己選的,別得了便宜還賣慘。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忍者愛吃魚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