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按綜藝規則呈現的影視圈微縮景觀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張榆澤

  《第一財經日報》統計,中國9481位演員裡,有一半以上在2019年一整年都沒有新作品。影視寒冬加上疫情困境,這個數字在今年怕是會雪上加霜。「內卷」這個來自於人類學的術語,在今年變成了一個給大家增添焦慮的流行詞。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讓觀眾通過觀看別人的「內卷」和如何應對「內卷」,來紓解自己的焦慮。

  在《演員請就位2》10月24日播出的這期節目中,演員們依據上一輪表演的評級選擇劇目和角色,位於中遊的A級先選,但要面臨被頂級S級替換的風險;最低位置的B級甚至無法決定想要演出的片段,只能被動地等待更高級別的演員選擇自己。黃奕說,「必須要頂替那個人,我才能演到這個角色。來這個舞臺,我都豁出去了。」楊志剛感慨,「咱們幹這活兒,不是到哪兒都是被人選擇嗎?」郭曉婷也坦言,「我覺得這就是演員的一個職場生態,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

  我們沒有看到絕對的勝利者,在這套弱肉強食的規則之下,暫時領先者有著一觸即發的焦慮狀態,暫時落後者陷入自我懷疑。有的人會說,「不就是一檔綜藝嗎?」但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一樣,5000多臺攝像機,24小時不間斷的真人秀直播,似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但依然會有人深陷在規則支配的故事中。

  綜藝規則疊加演藝規則

  這一季一開場新加入的「市場評級」環節,邀請了業內製片人對參賽的40位選手進行初評分級,由高到低分別為S、A、B級,演員們在進場前拿到自己的分級,再入場落座到相應區域,從沙發到椅子再到板凳,把「知名度」「實力」「個人形象」等抽象標準一一符號化呈現。

  《演員請就位2》像是一個濃縮版的影視圈。象徵資本和市場的製片人評級,代表著「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話語權的導演S卡,以及因「咖位」「實力」等擁有選擇優先權的演員們,這三種力量交織在節目中,構成一種獨特而奇妙的景觀。

  事實上,這樣的敘事近年來在綜藝節目中屢見不鮮,《創造營》《青春有你》之類的偶像團體選秀節目讓A班、B班和F班等概念深入人心。如今《演員請就位》等演技比拼類節目也把藝人分成「三六九等」,任由他們在殘酷的評級中爭來鬥去,所有的野心、自卑和怯懦,無不在刺激著觀眾的感官。

  有演員抱怨現實規則,也有演員更透徹地解釋著現實規則。正如黃璐所說,「我曾經被很多人替換過,以前我會覺得『為什麼這麼不公平』,但是後來我自己當了出品人之後,越來越能理解別人的心情。」某種程度上,演員們看似獨白的自言自語,正精準地落在節目所設定的規則裡。

  層出不窮、讓參與者感到壓迫的遊戲賽制究竟會帶來什麼?

  一方面,節目給觀眾投餵最想看到的東西,曾經光鮮的明星被選擇時的焦慮和無奈,或者是所謂的流量明星被毫不留情地批駁。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賽制新花樣也向演員們提供著快節奏、虛幻的精神安慰。當演員演得不好時,會有導演直言他沒有天賦,「你的哭戲很尷尬,好像在嚼口香糖」;他們也能在一兩周內憑藉一個表演,實現級別的躍遷。但也許現實更殘酷,真實的級別區隔更嚴重,他們也許連自己為什麼被淘汰都不知道。

  《演員請就位2》展示了一個虛假狂歡的世界,背後的規則設計用看似真實的人際關係給人以錯覺,並從中「牟利」。不管是觀眾還是藝人,甚至連節目本身都是「楚門」,以前被收視率支配,現在被熱搜支配。但它又確實推演了當下影視行業的諸多弊端或不公,也試圖告訴我們該如何逃離、如何抗爭。

  一面呈現現實的殘酷

  一面又似有若無地呼籲

  在那麼多演員的市場「初評級」裡,曹駿是倒數第一。

  後來,在大鵬的鼓勵下,他說出了心裡話:「我現在在市場定級裡的這樣一個狀況,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我到底還適不適合做演員?」說完這句話,他眼神窘迫,那種長久的自我懷疑隱約找到了一個出口。

  他是一個「童年輝煌」的典型,通過出演《真命小和尚》第一次觸電便收穫了觀眾喜愛,拿下第二屆亞洲電視節最佳新人獎;16歲時出演的《寶蓮燈》創下了9.1%的收視率。他來到《演員請就位2》的舞臺上,似乎帶著一種自證:我還沒有被時代淘汰。

  舞臺上許多人都帶著同他一樣的不甘。不管是12歲就憑《小兵張嘎》的英子和《武林外傳》的莫小貝兩個角色深入人心的王莎莎,還是15歲在央視春晚舞臺上一轉4個小時就走紅的小彩旗,甚至包括黃奕、馬蘇、唐一菲等許久沒戲拍的女演員,似乎都想重新在這個舞臺上尋求一種主流的認同。

  按照一檔季播綜藝節目的玩法,話題的吸引力大過表演;真人秀規則製造的戲劇性,也遠高於那些影視片段改編。值得欣喜的是,節目沒有強化某種市場中已經固化了的規則,而是從專業角度儘可能地呈現批判性,比如性別在市場上遇到的不同待遇。被評為S級的男演員楊志剛,有製片人直接用「黃金年齡」來形容他,1977年的溫崢嶸、1978年的倪虹潔基本與他同年,為什麼就不是黃金年齡,只能被劃到市場價值最低的一級呢?首輪競演後的評級反轉對行業默認規則發出了質疑的信號。

  《演員請就位2》創造了一個討論場,寫滿規則,也讓觀眾來審視這些規則。

  張大大和王智在表演完《我和我的祖國》中張譯和任素汐的戲份後,爾冬陞直接對其表示不滿:「無語。」「你那個樣子好猥瑣,好像小偷在偷東西被抓了。」「你那個眼神好像是在說,你不要再說了,你再說我要揍你了。」炮語連珠,話不好聽,但一針見血。其實,這罵的不是張大大本身,而是與他有共同問題的一類人。

  我們通過討論某個演員,來討論影視行業積重難返的現象,包括創作中的急功近利、心態上的整體浮躁、粉絲們的迷失追捧等。節目一方面呈現現實的殘酷,另一方面又似有若無地呼籲:希望促進形成一個全新的影視創作空間,導演們能夠直言不諱,有實力的演員也能夠被看見。

  借力走紅與享受表演的兩面故事

  《楚門的世界》整部電影看似荒誕卻又蘊含哲理:一個人習慣了自己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得知他熟悉喜愛的人和事都是假象,自己生活在一場布滿攝像頭的秀裡面,這時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演員請就位2》其實也如此,但是它更明白地告訴你:這裡有無數的鏡頭和以製造話題為目的的規則,你要以一種自我撕裂的方式投身其中,並且把再度翻紅與享受表演的兩面故事說通嗎?

  上一季節目中有爭議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擊劍運動員董力。他一直強調,轉行做藝人的原因是「喜歡表演」,為了挑戰自己來參加節目,但「喜歡」跟「會」明明是兩回事。這一季截至目前最受爭議的是何昶希拿到一張郭敬明給的S卡,他整段表演要感情沒感情、要眼神沒眼神、要技巧沒技巧,專業性的不及格是共識,甚至有網友直接喊話,「何昶希啊,郭敬明這真的不是在捧你,而是在『殺』你!」

  有時候,不僅一場遊戲不能象徵現實,現實的一面也不能代表全部。

  演員們如果不能認清自我探索的邊界,也將會受困在那個拍攝節目的體育館,受困於所謂從業者給你打出的市場評級中,受困於坐在顯示屏背後似乎擁有絕對權力的導演們,甚至受困於社交媒體上網友的喧囂中。

  呈現於臺前的故事所展現的,是處於輿論中心的何昶希沒有力量改變些什麼,不管這張S卡的效力是貶是捧,或是捧殺。陳凱歌倒是很公平,「給出的每一張S卡,都應該代表我們對演技的看法,既然《演員請就位》是一個競技類節目,導師們就應該給出最專業、正確的評論判斷,至於和演員們的合作,應該私底下說。」但郭敬明的解釋也不緊不慢,「我從節目組了解到的規則是,我們導演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去發出這張你想要發出的S卡,如果這個節目只是以演技去評判,那就是另一種發法了。」

  究竟是遵從普遍專業的標準,還是自我創作的意願?這個問題其實在現實中也沒有定論。

  作為《回家的誘惑》中洪世賢扮演者凌瀟肅的妻子,唐一菲在節目中被選中扮演「艾莉」似乎有種巧合和冥冥註定。這一次唐一菲拒絕成為話題:「我可以演最小最小、邊角餘料的角色,但是真的不想演《回家的誘惑》。我不想因為我是『洪大明白』的媳婦去蹭這個劇的熱度,而讓這個戲的噱頭大過於內容,這違背了我來這個節目的初衷。」

  這個告別像極了《楚門的世界》中那個結尾,男主角漂洋過海到了「世界」的盡頭,沿著海天一線的樓梯,拾階而上,推開了一扇通往未知的小門,轉身向鏡頭前的所有人說道:「假如再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或許告別節目後,唐一菲們有可能陷入到又一個所謂「十年不拍戲」的境地,但如果退賽不只是衝動,而是認清自己、認清規則、拓展天地的勇氣與智慧,則實為難得。

相關焦點

  • 按照綜藝規則呈現的影視圈微縮景觀
    《演員請就位2》像是一個濃縮版的影視圈。象徵資本和市場的製片人評級,代表著「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話語權的導演S卡,以及因「咖位」「實力」等擁有選擇優先權的演員們,這三種力量交織在節目中,構成一種獨特而奇妙的景觀。  事實上,這樣的敘事近年來在綜藝節目中屢見不鮮,《創造營》《青春有你》之類的偶像團體選秀節目讓A班、B班和F班等概念深入人心。
  • 《演員請就位》:一場「反烏託邦」實驗性綜藝的出圈
    做演員,一定要尊重事業。」第二季《演員請就位》開播後,頻頻衝上熱搜。先是導演爾冬陞的「靈魂拷問」,再是郭敬明發放S卡引來一片「噓聲」,加上老戲骨李誠儒再次與郭敬明的唇槍舌劍,使得這檔綜藝被送上了風口浪尖。縱觀同期播出的綜藝,沒有一部能夠像《演員請就位》一樣如此強勢出圈。
  • 《演員請就位2》:一場演員與導演的豪華「大戲」
    如今,《演員請就位2》僅播出三期,勢頭便有些蓋不住了,每期節目露面,後邊都跟著一批熱搜話題,雖然此刻無法對它能否為演員帶來些什麼,做出判斷,但毋庸置疑的是,大眾的視線已經聚焦到了這檔綜藝上,在各種熱搜話題中,大家樂此不疲。
  • 《演員請就位2》說出了真相:最好的演員要有流量又要有演技
    作者 | 謝維平在一堆熱搜中,《演員請就位2》收官了。這是一檔成功的綜藝嗎?雲合數據的兩季對比,它是今年比較少見的數據要比上一季還要好的綜藝。而最後的獲獎結果,胡杏兒獲得「最佳演員」稱號,丁程鑫獲得「最受觀眾喜愛演員」稱號,達成了微妙的平衡,也通過它透露了一個影視圈真相:好演員最好既有流量又有演技。
  • 《演員請就位2》先發制人,章子怡於正攜《我就是演員》來勢洶洶
    現在繁榮的影視圈裡,綜藝節目層出不窮,演技比拼也激烈,儘管電影市場受到一些影響,但影視劇和綜藝節目卻越來越火爆。「演員就位2」先發制人今年,網綜「演員就位2」先發制人,播出的時間比浙江衛視的「我就是演員」提前很多,還邀請了趙薇、郭敬明、陳凱歌四位導演,還有李誠儒的點評,陣容豪華,而且為節目創造了不少看點。
  • 《演員請就位2》後爾冬陞怕上綜藝!五年後新作,再拍主旋律電影
    《演員請就位2》後爾冬陞怕上綜藝!五年後新作,再拍主旋律電影文/聽歌打娛《演員請就位2》終於完結了,從起初引入製片人的市場評價,再到後來何昶希拿到S卡、郭敬明的改編等,這檔節目都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不過在《演員請就位2》最後的舞臺上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還是爾冬陞導演和兩個哥哥姜大衛、秦沛三人一起為節目開場。金像獎的陣容開場,《演員請就位2》這檔綜藝節目也是非常有面子了,最後壓軸出場的肖戰,也因為說感言時突然無聲的技術原因,承包了一天的熱搜!
  • 《演員2》9強名單出爐!《演員請就位》成了「流量請就位」?
    近段時間,最熱門的綜藝節目,莫過於《演員請就位2》了。今年的這一檔綜藝,可謂是佔盡了風頭,沒有了《演技派》和《我就是演員》的同期抵抗,可謂是呈現出了一家獨大的趨勢。在播出的節目中,第二輪的比賽也逐漸進入到尾聲,24強名單也即將出爐。
  • 《演員請就位2》能為「演員們」正名嗎?
    ……10月2日晚,於騰訊視頻播出的大型演技類競技真人秀《演員請就位2》(簡稱《演員2》),一經開播就在市場中掀起了血雨腥風。《演員2》正在用一套近乎「全面而又苛責」的市場選拔型規則,來對當下市場中的各類藝人們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等級測評。固然,這種帶有「有色眼鏡」的看人方式,並不客觀、更不公平,但比起赤裸裸、有著叢林法則之稱的演藝圈,《演員2》才剛剛撕開娛樂圈的「殘酷」一角。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來襲,看了演員名單,網友:冠軍可想而知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來襲,看了演員名單,網友:冠軍可想而知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們都非常喜歡看綜藝節目,為了迎合各大觀眾的需求,所以很多平臺也都推出了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有競技類也有選秀類,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不過要說最有意義的,那無疑就是《演員請就位》了,這檔節目可以真正的看出一個人的演技
  • 《演員請就位2》落幕,三年8檔表演類綜藝如何在爭議中破圈
    據不完全統計,3年以來已經有至少8檔表演類綜藝先後開播,包括《演技派》《演員的品格》等,影響力與爭議並存是它們的普遍形態。胡杏兒在《演員請就位2》裡表現出色。表演類綜藝能否真實地反映行業現狀?又會給影視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熱搜「體質」的爭議情節是否劇本安排?
  • 綜藝《演員請就位》,值得肯定的,是他對演員的幫助和指導
    綜藝《演員請就位》,值得肯定的,是他對演員的幫助和指導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綜藝《演員請就位》,抱著學習了解如何評價影視作品的態度來看這部節目。從這個目的來看,基本算是達成了。影視作品一方面是編劇寫劇本然後導演把控整體,另一方面是演員的演技。
  • 一個郭敬明完成不了《演員請就位2》KPI,但十個可以
    毋庸置疑,《演員請就位2》正貢獻著當下能引起廣泛討論的不少話題。 從李誠儒三個成語點評張大大表演片段,到與郭敬明的再次「辯論」、大鵬「入局」,再到「疑似和解」後的表情包……《演員請就位2》中李誠儒、郭敬明依然是已上線節目中最大的話題點。
  • 《演員請就位2》她給出了答案
    《演員請就位2》她給出了答案近期一檔綜藝頻頻登上熱搜,它就是《演員請就位2》,然而大家的關注點大都不是演技,而是4位導演的點評,以及郭敬明和李成儒的爭論戲碼,但是其中一個年輕演員卻深深吸引我的目光,新人演員能靠演技,改變觀眾審美?
  • 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趙薇說所有女演員都很難出頭
    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趙薇說所有女演員都很難出頭時間:2020-10-03 2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趙薇說所有女演員都很難出頭 10月2日下午,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播出第二季正片,在這一期節目中身為評委的趙薇導演十分的敢說,稱所有女演員出頭都很難
  • 《演員請就位2》收官,演員們的「再就位」卻才剛開始
    文丨深響,作者丨王雪寧帷幕落下,燈光亮起,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之中,演員們結束了他們在《演員請就位2》這個舞臺上的最後一場戲。歷時兩個月,40位演員終於全部「殺青」了。今年第二季全新的SAB分級制度(根據製片人的市場評級將演員由高到低分為SAB三個等級)以及瀰漫在各位導演之間「無形的硝煙」,更是令節目在兩個月時間裡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演員請就位》再一次成為今年Q4的爆款綜藝。
  • 《演員請就位》:準備,殘酷!
    第一組搭檔的陳宥維和王楚然張大大被爾冬陞評價「無語」 「演員遇到一個劇本有問題,但是給很多錢。通常都是爛片給的錢多,越爛的片給的錢越多。我當演員的時候也拍過很爛的片子。」——爾冬陞《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是香港導演爾冬陞參加的第一檔綜藝節目。
  • 《演員請就位2》殘酷底色之上的理想光芒
    《演員請就位2》進入最終章,這檔節目的意義並不在於選出一位「年度最佳演員」。每一次熱度背後,關於行業生態的反思,或許才是這檔節目帶給行業的最大驚喜。 《演員請就位2》進入最終章,這檔節目的意義並不在於選出一位「年度最佳演員」。每一次熱度背後,關於行業生態的反思,或許才是這檔節目帶給行業的最大驚喜。
  • 《演員請就位2》:一檔「綜2代」的「自我修養」
    比起第一季,《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向前走出了一大步。作者 | 周矗編輯 | 宋巧靜接過《演員請就位2》年度最佳演員稱號的,是胡杏兒。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演員請就位2》勇敢地揭開了那條「遮羞布」,發生在舞臺上的評級、爭論和遺憾,都正在行業中真實地上演著。只不過在這裡,無論是製片人、導演還是演員,每個人都擁有選擇和說「不」的權力。 它是一檔綜藝,但又不滿足只做一檔綜藝。
  • 《演員請就位2》總決賽太尷尬!爾冬陞憤而離場,郭敬明掩飾假笑
    要說最近比較火的節目,《演員請就位2》當之無愧,在前面的節目中,幾位導演和演員們分別進行了pk,不過這pk的過程似乎不是那麼順利,節目剛開始就引起很多風波,在第九期更是出現導演當場鬧翻的局面,爾冬陞導演甚至直接暫停節目,拂袖而去。
  • 《演員請就位2》的「S」卡到底是什麼意思?
    原創 判官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最近一個月熱度最大的娛樂事件,只屬於《演員請就位2》這檔綜藝節目,還是連續劇形式,由其延伸出來的話題,可以繞地球半圈。《演員請就位2》的賽制和第一季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他們先是請了40位演員,根據業內知名製片人的市場初評級,將他們分為S、A、B三個等級。這40位演員也不一一介紹了,主要給大家說說8張S卡最先花落誰家,他們分別是:婁藝瀟、施柏宇、陳宥維、張月、任敏、黃璐、楊志剛、胡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