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平凡人身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非典啟示錄|...

2020-12-24 騰訊網

摘 要

在王宏甲看來,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疫情的挑戰,值得我們觀察了解的,不僅有疫病本身,還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別,有社會學方面的問題,比如說如何看待個人自由,如何看待社會等等。「但不管怎麼看,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從目前抗疫的情況看,我覺得作為中國人來說,不說驕傲,不說自豪,起碼可以感到挺欣慰的。」王宏甲說,中國抗疫可以說充分地體現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月20日,《北京日報》刊登記者陸豔霞在疫情期間專訪王宏甲的文章。並加了以下編者按:

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王宏甲身在福建南平老家,每天密切關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內外動態,並發出了多篇文章。近日,王宏甲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談他在疫情期間的內心感受。就像當年寫就報告文學經典《非典啟示錄》一樣,他說自己正在搜集素材,將來有可能就這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寫一部紀實作品。

下面全文轉發陸豔霞的專訪文章。】

疫情暴發後連發文章呼籲

王宏甲今年春節前從北京回到南平老家過年。疫情暴發後,他在個人微信公眾號連發八篇文章,以作家特有的方式,對此次疫情予以觀察。

早在1月22日,王宏甲就發出第一篇文章《新冠肺炎「遠比非典溫和」嗎》,針對當時疫情眾說紛紜的說法,王宏甲在文中寫道:

【「我不是醫生,但我相信,面對迅速激增的病例,防疫不僅僅靠科學!告訴你有危險,你會得到安全。告訴你安全,你可能陷入危險。這裡有哲學。」】

1月24日,王宏甲發出《莫錯失中醫中藥的特有療效》,此後接二連三地呼籲重視中醫藥抗疫獨特作用。他在八篇文章中有四篇重點寫了中醫中藥治療的特殊療效和重要性,力陳中醫中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醫療意義和中國文化意義。

對於群防群控的重要性,王宏甲在《最重要的是群防群控》一文中,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

【「醫療救治萬分重要,比醫療更重要的是群防群控,建立起規範化的隔離區,才有大眾正常生活的安全區。這是最終遏制疫情,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最根本最重要的良方良藥。」】

在老家過年,王宏甲不能隨便走動,但仍對基層的防控防疫密切觀察,並進行電話採訪。他在文章中提及,除夕之夜,南平市建陽區區委防控阻擊工作的文件已經在普通群眾的手機裡傳閱。政府工作人員專門到廟裡去通報疫情,誠請住持今年不要舉行廟會。他又發出《智慧的鄉村群防群控》,詳細介紹鄉村幹部和農民抗疫防控的種種辦法。

除夕之夜,看到解放軍醫療隊馳援武漢,一架架軍用飛機降落武漢天河機場,王宏甲作為軍隊作家以致敬的目光投向戰友。他開始尋覓軍隊醫療隊從多方向馳援武漢的情況,在正月初一下午發出《這是一場戰爭》。他充滿激情地寫下:

【「我們這個民族,每每就在危難中從許多平凡的人們身上發出耀眼的光芒,使更多的民眾在熱淚盈眶中經歷靈魂的洗禮,發現自己身上也有高尚的呼應。」】

防疫「不要等失火了再救火」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王宏甲一開始就深切關注,這與他曾經沉澱10年寫就《非典啟示錄》不無關係。

2003年非典暴發後,王宏甲寫信給中國作協,希望到一線採訪。很快作協組織了一個八人作家團深入疫區採訪。王宏甲深入到多家醫院、社區、大學、鄉村、指揮中心等等,採訪方方面面的專家、領導、醫護人員和患者,除了當年發表了《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天使之盾》《震撼北京的一百一十六天》等中短篇報告文學之外,後來還寫出一部被稱為「非典之典」的《非典啟示錄》。

《非典啟示錄》出版於2013年10月,經歷了長達10年的歲月淘洗。寫這本書,王宏甲從開始採訪,就有心要對21世紀的第一個突然發生的急性傳染病做一次歷史性的記述。他說,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嚴重急性傳染病,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傳染病都傳播得快,危害很大,涉及面也非常廣,人類有必要從多方面去認識它。「所謂多方面,不僅有醫療救治、社區防控、鄉村防控、網絡教學,還有各種親歷者、患者、死者親屬的生離死別、心靈創痛。」他強調,廣泛地採訪,儘可能從多方面較準確地記述下來,就是我們用文學、史學去表述的意義。

在涉獵大量傳染病歷史資料的過程中,王宏甲還發現,不論古代的天花、鼠疫、霍亂,還是20世紀的西班牙流感、愛滋病,還沒有哪一種傳染病從源頭追蹤出最早的病毒是從哪裡傳染給誰,誰是第一例,又如何人傳人,傳到世界各地。而王宏甲通過追蹤尋覓,在《非典啟示錄》中準確寫出了誰是真正的第一個非典患者,第一個因非典死亡的病例出現在哪裡,被感染的第一個孕婦是怎樣被感染的,誰是第一個為非典殉職的醫務工作者,誰是第一個被治癒的病人,以及非典的傳播途徑,包括北京、香港、內蒙古、山西、河北、浙江、寧夏等許多省市區的第一例,以及新加坡、加拿大、越南的第一例,由此寫出各地非典傳播的來龍去脈。而那些因抗非典而殉職的國內外人員名單,也一一附在書的後面,以志永遠的紀念。

在該書的封面上印著這樣一行字:

【「一個民族如果不能把災難變成財富,就是真正的不幸。」】

王宏甲說,他就是通過文史表達在做「把災難變成財富」的工作。

為何歷經10年沉澱?王宏甲認為,那10年間,他更確切地看到,中國仍需下大力氣進行衛生醫療改革,需要加強防疫系統的建設,而不僅僅是「疾控中心」。他認為,防疫工作重在防,與中國傳統醫學「治未病」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現在的「疾控中心」是西方醫學的思路,著眼於生病了去控制。隔離的目標也是防病,對健康者「未病先防」,所以隔離比治療重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發出呼籲:

【「不要等失火了再救火。」】

搜集百萬字國內外疫情素材

多年後回顧往事,我們會從昔日的犧牲中收穫到一些值得珍藏的東西嗎?如今,對於擅長研究性寫作的王宏甲來說,又一個充滿挑戰性的難題擺在他面前。

在此前的幾個月,王宏甲一直深入農村採訪,正潛心於創作關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題材的報告文學。對創作的每一部作品,他總會花大量時間採訪、調查,進行廣集博採的研究。王宏甲說,

【「這好比十月懷胎,耗時耗力。」】

事實上,在王宏甲的電腦裡,他的新冠肺炎疫情備料庫已有百萬字素材,國內外疫情資料,被他分別放在不同文件夾裡。他說,

【「關於新冠病毒及其引起的疫病,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需要了解、學習,掌握足夠多的資料後才可能考慮做點什麼。」】

在王宏甲看來,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疫情的挑戰,值得我們觀察了解的,不僅有疫病本身,還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別,有社會學方面的問題,比如說如何看待個人自由,如何看待社會等等。「但不管怎麼看,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從目前抗疫的情況看,我覺得作為中國人來說,不說驕傲,不說自豪,起碼可以感到挺欣慰的。」王宏甲說,中國抗疫可以說充分地體現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王宏甲對中醫中藥的認識,不僅重視其無可置疑的防治作用,還深深地重視中醫所凝聚的中華文化的深遠意義。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過程,他更堅信了自己的認識。早在農村插隊時,王宏甲就買了《中醫學基礎》《中醫學新編》等悉心閱讀,他驚嘆地注意到了表裡、內外、虛實、動靜、溫寒、悲喜、剛柔、強弱、生死等等,一切都是運動的、辯證的、可相互轉化的,一切都在中國哲學的照耀下。他在非典一線採訪中,又見證了中醫中藥發揮的重要作用,並細緻地寫了出來。正因為如此,他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就重點寫了中醫中藥的特殊療效。王宏甲說,

【「中醫中藥是中華文化精髓的組成部分。西醫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中醫建立在哲學基礎之上。中醫中藥護佑著我們這個民族千秋萬代地繁衍生息下來。有千秋青史萬代生民做它的文化後盾。」】

在問及是否會寫一部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書時,王宏甲說:

【「現在不敢肯定。我喜歡了解未知的東西,現在收集著國內外的有關資料,如果有一天感覺可以寫,也有時間,有可能寫。因為這個題材裡有豐富的中外文化,畢竟是一件人類的事情。」】

【本文原載《北京日報》2020年3月20日】

為防止意外失聯等情況,您可微信長按識別如下二維碼或者直接搜索名稱關注察網(CWZG.CN)旗下帳號,以下公眾號會更加靈活多樣地發布文章,它們各有特點,各有側重,互為補充,許多重要文章不會再在微信公眾號「察網」上重複發布,以形成完整的信息矩陣,敬請各位關注:

1.長按識別或者搜索關注察網時評(chawangyj)公眾號,及時了解國內外社會最新時事熱點評論。

2.長按識別或者搜索關注察網研究(chawangsp)公眾號,這裡有更多元化的研究、分析與點評。

3.長按識別或者搜索關注察網智庫(shenchazk)公眾號,關注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與學術動態,聆聽理論大家的聲音,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

相關焦點

  • 與「非典」相比,涉新冠肺炎疫情違法犯罪有哪些特點?哪種犯罪最多...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人聯想起17年前的「非典」疫情。大家不禁疑問,兩次疫情都屬於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時期涉疫情違法犯罪是否同樣高發?兩相比較,涉新冠肺炎疫情違法犯罪案件具有怎樣的特點?兩次疫情給檢察機關帶來了哪些辦案啟示?日前,《檢察日報》記者就相關公眾關切進行了深入採訪。
  • 莫莉:從「非典」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其應對
    (圖片來源於聯合國)二新冠肺炎疫情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非典」、新冠肺炎兩場疫情時隔17年。「非典」疫情過後所面臨的問題可能在本次疫情結束後再次出現。
  • 張瑞:從非典到新冠肺炎 64歲民營企業家火線趕製口罩支援戰疫
    只有不怕死的普通人新浪內蒙古內蒙古社區報聯合推出《內蒙古戰疫人物誌》讓平民英雄在我們的鏡頭下發出自己的光春節前,新冠肺炎的疫情還不明朗,大多數人還在持一種觀望的態度,但張瑞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和由此帶來的商機。64歲的他,經歷過非典,他意識到,這次的新冠肺炎危害程度絕不亞於非典,也許更嚴重。
  •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他們都在防控一線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他們都在防控一線 2020-04-0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啟示錄:重大疫情發生後潛在輿情風險評估及防範(上)
    沒有充分考慮到交通網絡輻射性、春運導致的地域人口流動的特殊性,才導致本次疫情來襲時,公共衛生應急處置的措手不及。加之,非典之後,國內對於公共疫情的防範重心主要著眼於國際輸入性疫情(如H1N1流感、韓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等)的嚴防死守,而對於像新冠肺炎這樣內生性的超強度、超大規模疫情,風險預估不足。
  •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 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 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2020-02-27 07:43:18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濟冬】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擺一天的韓國國會26日重新運營,決定成立「國會COVID-19對策特別委員會」,並表決通過了《傳染病防治管理法》《檢疫法》《醫療法》三項法案的修訂案,為防控新情提供司法保障。連日來,疫情不僅給韓國民眾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也衝擊著該國政壇。
  • 疫情作文:撥開雲霧見青天——疫情下的自強不息
    那時我還小,未能深刻體會突如其來災難的殘忍,也未能見證奔赴一線戰士的一腔熱血;2020年,我何其不幸,同無數經歷過非典的中國人一樣,又一次身處膽戰心驚的疫情中,又何其有幸,能夠融合無數一線戰士的一腔熱血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奉獻自己的微薄力量,也身臨其境的體會了我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更是源源不斷地領悟了無論我們身處何地,無論我們深陷何境,我們身後總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點—中國…
  • 運行103天,龍崗區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醫院「清零」|新冠肺炎疫情...
    5月16日上午,隨著最後一例隔離病例出院,龍崗中心醫院集團龍崗區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龍崗區六院」)迎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清零」時刻。▲龍崗區委張勇書記到龍崗區六院調研疫情防控工作據了解,龍崗區六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病例隔離醫院於2月4日正式啟用,共設隔離病床96張,負責收治全區各級醫院發現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 沒有硝煙的戰爭——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隱喻現象分析
    病毒、疾病、病菌是敵人、敵軍、入侵者;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是對抗疾病的鬥士、勇士、戰士,如有必要可能人力「肉搏」;醫療工作者是患者的同盟、軍師,他們是吹哨人、白衣天使,是「防疫戰線上的英雄」;生產一線則是「前線」;而疫情防控最終一定會「打贏」、取得「勝利」等等。與之類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媒體相關報導的戰爭話語仍然被廣泛使用。
  • ...世衛組織|布魯斯·艾爾沃德|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感染
    2月24日,在中國-世衛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的新聞發布會上,布魯斯·艾爾沃德對中國對於疫情防控的做法給予積極評價,而網傳文章中說布魯斯·艾爾沃德認為中國疫情防控「急轉直下」。網傳文章部分內容參考了3月23日美國時代雜誌對布魯斯·艾爾沃德的採訪。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文|劉英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側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產業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本文通過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歷史比較、產業比較和國際比較,分析疫情對經濟與不同產業帶來的不同衝擊與影響,進而為促進經濟恢復和增長,針對不同產業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 新冠肺炎疫情到底算不算不可抗力?法官這樣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新冠肺炎疫情到底算不算不可抗力?法官這樣說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很多經濟糾紛開始顯現出來,當事人說得最多的理由就是「不可抗力」,希望以此免責。那麼,新冠肺炎疫情到底算不算不可抗力?對此,海澱法院法官陳昶屹做出了說明。不可抗力應滿足四項條件我國民法總則及合同法,都對「不可抗力」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 這些平凡英雄,讓中國安然渡過疫情難關,新時代的精神偉力,讓中華...
    胡敏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9月8日上午10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正是這一偉大精神,讓我們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時,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取得了抗擊疫情的豐碩成果;正是這一偉大精神,讓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和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再次得到充分展示,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這一偉大精神,讓上至80多歲的醫學界翹楚、下至許多「90後」的青年志願者在抗疫鬥爭中成為新時代最耀眼的英雄
  • 回顧非典,能給今年的疫情帶來些啟發嗎?
    2019年12月8日,武漢出現第一例新冠患者。至今,已經一年了。目前,全球18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新冠6424萬人;累計治癒4418萬人,治癒率69%;累計死亡149萬人,死亡率2%。不禁又想起2003年的非典。
  • 【聚焦疫情】武昌醫院院長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鍾南山稱疫情峰值不...
    周二(2月18日)新冠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全球神經,新消息不斷湧現,全球市場情緒也隨之跌宕起伏。在新冠肺炎的抗疫過程中,全國已經有數千名醫護感染,據中疾控2月17日報告,截至2月11日,全國有超三千名醫護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感染1716例。今日據媒體最新報導,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 南開青年說 | 從近期文獻看新冠肺炎疫情
    南開青年說 | 從近期文獻看新冠肺炎疫情 2020-02-21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大褂是冬季疫情防控戰中一道亮麗風景線
    或許是那場嚴峻疫情時期養成的職業慣性,又或許出於時下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醫生職責。張新玉說,全社會安全有序復工復產,醫生的責任就是消弭疫情反撲風險;身上的白大褂,就是冬季疫情阻擊戰的「民眾健康保護色」。  發熱門診更高的要求:效率  要進入瀋陽二四二醫院發熱門診,必須在主院區外圍繞過去。
  • 疫情解封後,如果某個潛伏期長的人發病,疫情會不會捲土重來?
    總結:由上可知我們的新冠肺炎潛伏期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會不斷變長,事物發展都是有規律和有跡可循的,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隨著疫情不斷被控制我們還是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只有到了官方宣布疫情結束我們就可以真正摘掉口罩在室外放心呼吸,不必在意是否還會有「超級潛伏者」這類人的存在,相信鍾院士團隊和各位一線醫護人員會為我找回最初的生活。
  • 疫情中樸實平凡的英雄
    神州大地,沃土千裡,每個人對於這片國家都有著深沉的愛意。當這片土地出現劫難時每個人都會奮不顧身地迎難而上,為了這片國家拼盡全力,一次次把這片國家從千瘡百孔中拯救出來。披甲掛帥,再戰疫情,老帥鍾南山時隔17年再次帶領他的團隊奔赴前線,迎戰新冠病毒,衝鋒於前,不顧安危。2003年的非典戰役中,他奮戰在一線,而如今在新冠肆虐的時刻依舊不顧個人安危,將國家民族的危亡視為至高信仰,為了這片土地繼續燃燒自己的生命之火。老將雖老,壯志不老,以84歲高齡不辭辛勞,將青春無私地奉獻在了這片土地上。
  • 以黨建引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寧市衛健系統作為戰「疫」的主力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的決策部署,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強大戰鬥力,組織發動全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最早啟動應急響應、最早集結兵力、最早投入戰鬥,無懼生死、英勇奮戰,在抗疫戰場踐行初心使命、書寫醫者忠誠,動員各方力量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奉獻了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