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戴維森總部全揭秘
去年年底,我受邀去了哈雷戴維森(Harley Davidson)總部。這一趟難忘的旅行讓我重新燃起了深埋已久的自由騎行夢。
儘管最近是特殊時期乖乖在家呆著,但也不耽誤美好的回憶和憧憬。
隨手錄了一個Vlog,99秒動態了解哈雷總部
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有個城市叫做密爾沃基,這兒自然環境不錯,哈雷博物館和哈雷總部就設在這裡。
1903年,20歲的阿瑟戴維森與朋友21歲的威廉哈雷,開始研發可進入市場售賣的摩託車,工作地點也從戴維森的家裡挪至了一間約14平米的小木棚內。並用兩個人的名字來命名,這就是第一臺哈雷戴維森摩託車。
隨後,這家年輕的摩託車公司迎來了飛速的發展。
而如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哈雷摩託車已經遍布整個世界,同時哈雷摩託車也已經變為一種文化現象,令人振奮的騎行體驗、對自由的嚮往和蘊含叛逆。
圖中是開啟哈雷的小木屋復刻版
哈雷戴維森博物館
哈雷戴維森博物館就建在當年的那個小木屋的原址之上,館藏了自1903年至今的所有車款,還收藏了一些車迷的特殊車輛和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的發動機。在這裡我了解到哈雷的歷史和一些我最感興趣的哈雷文化。
在博物館的餐廳飽餐一頓後開始了這次哈雷戴維森博物館的傳奇之旅。
博物館的設計廣闊大氣
阿瑟戴維森的曾孫子比爾戴維森先生在2008創建了這一座哈雷博物館。非常榮幸見到他本人。
我問他覺得哪一款哈雷最適合我,他把我帶到了「硬漢」前讓我騎上試試,但我以前一直在關注「48」,我就問他:「那「48」呢?」。他說:「48也適合啊,反正兩臺都是我取的名字。」 好吧,服!
後來他和我聊到他最難忘的一次騎行是在南非。騎行在無垠的草原,風景很美,他們車隊去扶持一個孤兒院,當車隊臨近的時候,小孩子們聽到了摩託的聲音,就是哈雷特有的聲浪,孩子們都從屋子裡朝他們跑了出來。
說到這裡,比爾戴維森先生的眼睛裡充滿的感動和回憶。我告訴他,有一天,我也會去南非騎行的。
在這裡有很多關於哈雷的玩具,還有很多在電影裡使用過的哈雷摩託。
阿諾施瓦辛格在《終結者2》中騎的FatBoy,電影裡最經典的橋段應該就是:T-800走進一家酒吧。面無表情,他挑選了一位騎車人,冷冷的說,「我需要你的衣服,靴子和摩託車」。T800駕駛著哈雷FatBoy飛馳在公路上追逐槍戰的場面更加成為好萊塢永恆的經典。
《逍遙騎士》在當年的美國掀起了一陣票房狂潮,並由此開啟了一種全新的電影類別——公路片,更是開啟了一種更搖滾的新的生活方式。
貓王騎過的哈雷
之前看過這樣一段話:「改裝是哈雷的靈魂,根據自己的內心,改裝——改變、駕駛——駕馭、人車合一,甚至這輛車已經不只是你的摩託,你的哈雷,更是你的知己、回憶,甚至,就是你。他身上的劃痕、改裝都是你的記憶、情懷、經歷、人生.」
這是由Felix Prado設計改裝的摩託車 「金剛」 。這輛長達13英尺的摩託車由兩個直列式發動機提供驅動力,包括四個魚尾直排氣管和許多裝飾細節——包括懸掛於車燈上方鏈條的小型金剛。
館內還展出了一段來自Felix Prado家族的視頻資料,講述了這位非凡愛好者的故事以及他對摩託車定製的熱情。
然而整個博物館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輛,一臺經歷過海嘯的哈雷摩託。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這場被官方認定為芮氏9.0級的大地震震中位於宮城縣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裡,地震引發了大規模海嘯,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並引發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
這場災難導致了日本數以千計的平民傷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家在重災區宮城縣的Ikuo Yokoyama便是其中之一,在這次災難中他失去了三位親人,然而幸運的是他活了下來,與他一起「活」下來的還有他的哈雷摩託車。
當時的海嘯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摧毀了一切,Yokoyama的哈雷摩託車也未能倖免,被捲入了汪洋大海之中。而就在今年的4月份,這輛摩託車又奇蹟般的在加拿大卑詩省西岸偏遠沙灘上被找到了。
當然,此時的這臺哈雷早已鏽蝕得不成樣子,且根據摩託車被腐蝕的程度,專家判定它被衝上這片海灘的時間應該已經接近1年。此後哈雷·戴維森公司也曾聯繫到Yokoyama,表示願意將這臺車重新修繕,並送還給他,Yokoyama則表示希望這臺車永久珍藏在哈雷·戴維森博物館內,以此來祭奠3·11日本海嘯中遇難的所有人。
我滿腦子想著一臺摩託怎樣從日本飄到加拿大,這真是一個神奇的事情。
除了摩託本身,最吸引的人就是哈雷的俱樂部和周邊文化,然而這些俱樂部都是自發的。
我們參觀發現,博物館換上了「CHINA」 ,真是太貼心了。
哈雷騎士們和自己的摩託。我也想給我國的騎士拍。
1929年,年僅17歲的Vivian Bales購買了一輛哈雷戴維森摩託車。「為眾多女孩所不為」的想法,驅使Vivian騎著哈雷戴維森穿越全美。在《Enthusiast》雜誌的文章中,她分享了自己獨自從喬治亞州奧爾巴尼騎行至密爾沃基的長途冒險之旅。是最早在哈雷戴維森文化歷程上留下光輝印記的女性之一。
哈雷戴維森博物館展出了Vivian當年詳細記載騎行經歷的日記本。同時展出的一本籤名手冊上,寫滿了Vivian在旅途中收集的來自陌生人的籤名和祝福。
各種郵箱外觀定製,滿足每個人的個性。
彩蛋來了。
我們進入到一個平時不對外開放的「秘密車庫」,這裡有從全世界收藏而來的車。
哈雷戴維森動力總成工廠
這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工廠」
整座工廠佔地約85,000平方米,工廠與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 (USW Local) 2-209及國際機械師協會 (IAM Lodge) 78合作,僱傭時薪僱員。
哈雷總部辦公室與哈雷大學
把摩託車開到空曠辦公室裡,木地板上都是甩尾的痕跡,不能再酷了。
在開會的時候,哈雷戴維森全球首席戰略官Luke Mansfield 說他們在開發的車型裡還包括新能源摩託,擴大經營同時重視環保
去密爾沃基一般都會經過芝加哥,順道參觀了在芝加哥和密爾沃基的經銷商店。
他們用心的給摩託批上中國國旗。
這位工作了幾十年了哈雷師,全身上下都透露著哈雷的氣息。
皮衣一直是我的喜愛。
在工作室的鏡子前,停一輛哈雷,也是一個擺造型的好地方。
豬年過去了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健康平安,一起渡過難關,我們一起去放飛。
喜歡騎行的朋友可以留言給我打個招呼哦。
互動福利時間:
誰告訴我一條最棒的騎行路線,我就把上面右圖這個我的小粉哈雷腰包送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