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在銷售中店員告知家長其可代替奶粉餵養嬰兒。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孩子的遭遇令人揪心,在譴責不良商家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擦亮自己的雙眼,提高甄別意識。
如何正確地選擇奶粉,尤其是特殊醫學用途的奶粉?對此,浙大二院兒科鄭朝光副主任醫師從兒科專業角度為廣大家長答疑解惑。
浙大二院兒科鄭朝光副主任醫師
牛奶蛋白過敏會有哪些症狀?
胃腸道症狀,會出現嘔吐、反流、腹瀉、便秘甚至便血;皮膚症狀,出現溼疹樣的皮疹、蕁麻疹、紅斑等;呼吸道症狀,出現流清涕,反覆咳嗽、哮喘。
母乳餵養的孩子發生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辦?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一般不建議輕易停母乳。如果過敏的症狀不嚴重,可以繼續母乳餵養。但建議媽媽們要暫時迴避牛奶及奶製品至少2-4周。2-4周後,如果孩子的過敏症狀消失,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的飲食。
迴避飲食無效,如何選擇特殊醫學用途奶粉?
特殊醫學用途奶粉分為胺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大豆蛋白配方奶粉和其他動物奶粉等。
胺基酸奶粉不含肽段,由完全游離的胺基酸組成。這樣的游離胺基酸已不具備引起過敏的基本條件,醫學上稱為不具備免疫原性。因此,牛奶蛋白過敏比較嚴重的孩子,可以選用這種奶粉。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是通過加熱、過濾等特殊工藝,將牛奶蛋白分解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的游離胺基酸,大大降低了過敏的可能性。大部分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可以選擇這種奶粉。但是,有調查數據表明,約有10%的孩子還是會不耐受這種奶粉。
大豆蛋白配方奶粉以大豆為原料製成,不含牛奶蛋白。缺點是容易造成營養成分不足,而且,有部分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也對大豆蛋白過敏。同時,這種奶粉會增加腸絞痛的風險,一般不推薦使用。
其他動物奶如羊乳,並不適合小嬰兒食用,因為它存在營養要素的缺乏,尤其是葉酸。有些沒有水解的蛋白同樣會造成孩子過敏。還有驢奶等,不推薦食用。
發生了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辦?
過敏症狀不是特別嚴重的話,使用普通抗過敏藥就能緩解。但臨床上也有牛奶蛋白過敏非常嚴重的孩子。曾經有一個6個月大的寶寶,一直母乳餵養,反覆有溼疹的表現。一次,寶媽聽說配方奶營養好,吃了長得快,就給寶寶添加了普通的配方奶,結果導致了非常嚴重的過敏反應。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出現了過敏性休克,使用腎上腺素才搶救了回來。
因此,對於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家長要多加留意,不要輕易添加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一旦出現症狀,要及時尋求兒科醫生的幫助。
關於預防牛奶蛋白過敏的一些問題
1. 懷孕期間不吃牛奶或雞蛋,孩子出生後就不會發生牛奶蛋白過敏,這是真的嗎?
這種說法在很多育兒群或媽媽朋友圈廣泛傳播。其實,過敏的發生很多是和遺傳基因有關,懷孕期間的飲食對於預防過敏並不起什麼作用。過度限制飲食反而會導致準媽媽的營養不良。
2. 哺乳期,提前飲食限制有預防作用嗎?
有些媽媽說,既然發生牛奶蛋白過敏時,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飲食迴避。那麼提早飲食迴避是否可以預防呢?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樣的做法有預防作用。
3. 純母乳餵養是否有預防牛奶蛋白過敏發生的作用?
這種說明目前尚有爭議。大部分觀點認為如果純母乳餵養4個月以上,對於預防2歲以內孩子發生溼疹有一定的作用。
4. 使用部分水解蛋白奶粉是否有預防牛奶蛋白過敏的作用?
相對於普通牛奶蛋白配方奶粉,部分水解蛋白奶粉對於有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來說,在預防或推遲溼疹發生上有一定優勢。
5. 提前添加輔食是否可以預防牛奶蛋白過敏?
沒有研究支持,不建議提前添加輔食。
6. 益生菌可以預防過敏嗎?
益生菌一般用於治療急性腹瀉,對於過敏等疾病,益生菌並沒有什麼預防作用,很多商家誇大宣傳了益生菌的作用。
鄭朝光表示,健康是最重要的餵養法則。建議家長們在選擇奶粉上切勿盲目,一定要諮詢專業的兒科醫生後再做決定,同時,要去正規渠道購買奶粉,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