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泰藍、畫琺瑯、廣琺瑯、鏨胎琺瑯、瓷胎畫琺瑯有何藝術特點?
明清時期的琺瑯器工藝發展非常迅猛,此時的琺瑯種類也十分豐富,而且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產的器物質量最為精良。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令人眼花繚亂的琺瑯器藝術特色,使您對琺瑯細緻的分類加以了解。一、掐絲琺瑯-藝術特點掐絲琺瑯,又稱之為「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景泰藍全稱同胎掐絲琺瑯,簡稱琺瑯.約在13世紀由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歷經元,明,清幾個朝代,景泰藍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在明清時期,景泰藍製品都為官營,且在皇宮內供奉.直到清朝後期才作商品在市場上流通.道光年間出口國外,成為我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而享譽中外。
-
歐洲的彩繪玻璃,中國的「景泰藍」,探尋琺瑯的「變色龍」屬性
這種附著於金屬之上的玻璃粉末我們就稱之為琺瑯釉,玻璃自從被人類發現到被獨立使用經過了漫長的過程。根據出土資料顯示,在兩河流域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誕生了玻璃釉料。由於玻璃的獨特材質,它的工藝最早是依附於某種其他工藝上的,比如金屬,陶瓷之類的製作工藝。
-
景泰藍和琺瑯是一回事嗎?兩者還真不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近些年人們習慣用景泰藍來稱呼琺瑯,也有的說琺瑯就是景泰藍,那麼琺瑯和景泰藍真的是同一種「東西」嗎?這就需要人們對琺瑯和景泰藍的定義有一定的了解。說景泰藍是琺瑯沒有錯,景泰藍是琺瑯工藝的一種,但如果說琺瑯就是景泰藍,則是比較片面的。琺瑯工藝除了包括掐絲琺瑯,還有畫琺瑯、鏨胎琺瑯、透明琺瑯3種。
-
景泰藍掐絲琺瑯手機殼製作步驟教程,小手工,大創意,趣味休閒
溫馨提示:文末有景泰藍掐絲手機殼的製作視頻,請點擊瀏覽,先看文字版,再看視頻,更有助於了解製作工藝!現代社會離不開通訊設備,手機已成為了人們的標配,雖然牌子不同,價格不同,但是在我們手工人眼裡,我們關注的不是什麼牌子的手機,也不看貴賤與否,而是相中了手機殼後面的那片天地!
-
景泰藍大師大作,繁複異型器的市場價值幾何?
天價頻頻的景泰藍「異型器」2007年,巴黎佳士得一件「清乾隆掐絲琺瑯鸚鵡連雀籠」以2050萬元的價格拍出;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胡人像」拍出人民幣6529萬元,落入倫敦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納茲之手;2010年12月1日,一對「清雍正御製掐絲琺瑯雙鶴香爐」又出現在香港佳士得,
-
精品推薦 琺瑯彩開光花鳥紋蓋碗
琺瑯彩瓷器是由景泰藍演變而來。景泰藍是銅胎上琺瑯釉而成,若改為瓷胎上琺瑯釉則叫琺瑯彩。 琺瑯彩起始於康熙後期,頂盛時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琺瑯彩水平最高,工藝最美。乾隆時期慢慢轉向粉彩,故琺瑯彩終止於乾隆後期,同時還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琺瑯釉和粉彩共存。
-
景泰藍巔峰之作——乾隆景麒麟香爐:圓明園被盜,天各一方
景泰藍,又叫銅胎掐絲琺瑯。其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大體分為7個過程:1.制胎:用紅銅板製作出各種器形。2.掐絲:把銅絲壓成扁絲,根據裝飾花紋,用白芨製成糊漿,將銅絲粘在銅胎上。面積不宜過大,以免崩藍。錦地絲頭要粘嚴,以免漏藍。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鍾連盛朱炳仁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
、專家與大師共襄盛會,共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鍾連盛帶來的銅雕、景泰藍藝術精品,體驗兩大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並共同見證兩位大師首次跨界聯袂創作的景泰藍作品《五牛中國尊》華麗亮相。活動現場??景泰藍,亦稱「銅胎掐絲琺瑯」,是「燕京八絕」之首,2006年,景泰藍製作技藝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雕,最早產生於商周,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
一起了解琺瑯工藝的藝術世界
>(1) 景泰藍獨具中國特色的景泰藍就屬這種工藝,源自波斯的銅胎掐絲琺瑯,約在蒙元時期傳至中國,明代開始大量燒制,並於景泰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後世稱其為「景泰藍」。琺瑯到清代就發展為獨具中國魅力的景泰藍,其運用在很大方面,從大型的器皿到小件飾品,在當時專供皇室貴族使用。
-
大清乾隆年制款琺瑯彩西洋人物螭龍赫頭瓶
此件藏品為大清乾隆年制掐絲琺瑯人物雙耳龍賞瓶,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製造歷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最為盛行,又因當時多用藍色,故名景泰藍。景泰藍以紫銅作坯,製成各種造型,再用金線或銅絲掐成各種花,中充琺瑯釉,經燒制、磨光、鍍金等工序製成。
-
三大知名「假」珠寶:景泰藍、琉璃、施華洛世奇水晶,值不值錢?
都說珠寶純天然的好,那常常被人們提及的「假珠寶」:景泰藍、琉璃、施華洛世奇到底值不值錢呢?是否有收藏價值呢?1景泰藍景泰藍的學名叫銅胎掐絲琺瑯,也叫「琺藍」、「嵌琺瑯」,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徵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朝宣德年間中國的景泰藍製作工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
-
那麼貴的琺瑯,究竟是什麼? 讀這一篇就夠了
宮內造辦處在製作瓷胎琺瑯彩瓷的時候,還製作玻璃胎琺瑯、紫砂胎琺瑯,三者製作時間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產品(僅指宮內琺瑯彩而言)僅見康熙製品,雍乾不見製作資料。 而數量最多、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則是金屬胎琺瑯器。最貴重的莫過於金胎,而常見的是銅胎。因為銅料與表面琺瑯容易結合,且銅料價格相對容易接受,因此銅胎琺瑯最為廣泛。
-
掐絲琺瑯遇到敦煌 藝術與生活呈現極致之美
本文圖片由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田蹊 攝 提到掐絲琺瑯,很多人都熟知它的另一個名字——「景泰藍」,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這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何以受到現代人如此青睞,今天文創屋欄目就帶您走進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李海明琺瑯藝術館,看昔日帝王物如何變成今朝雅君藏。
-
看見文物|高貴大氣——掐絲琺瑯魚藻紋高足碗
如果說瓷器像茉莉花一樣清新高雅,那麼景泰藍一定是美豔高貴的牡丹花,雖然他們各有千秋,但不同於瓷器的是景泰藍的製作工序更為複雜,造型也更多變。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著一件明代掐絲琺瑯魚藻紋高足碗,高10.4釐米,口徑14.9釐米,足徑4釐米。掐絲琺瑯魚藻紋高足碗 楊曉君 攝這件琺瑯器,撇口高足,配木製底座,碗內為白色地,飾以魚藻紋,碗外為天藍地,飾番蓮紋。
-
林徽因和景泰藍的不解之緣
景泰藍本名叫銅胎掐絲琺瑯,俗稱琺藍,也可以直接喚它嵌琺瑯,至於景泰藍一名,則來自雍正年間清朝宮廷的造辦處檔案裡。 它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一種特種金屬工藝品,誕生時間未有統一定論。有人說,最早的景泰藍出現在唐朝;也有人說,景泰藍是忽必烈率軍西徵時,從西亞和阿拉伯等地帶回中國的工藝。
-
有一種寶貝,日本叫七寶燒,歐洲叫琺瑯,中國叫什麼?
▲ 明 景泰《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爐》▲ 明 景泰《掐絲纏枝花卉缽》▲ 明 景泰《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直頸瓶》▲ 明 景泰《掐絲琺瑯鳧式爐》16世紀末,日本工藝美術家在模仿製作中國景泰藍時因為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七種珍貴材料,便將這種日式景泰藍命名為「七寶燒」。
-
3000塊的琺瑯和3塊的搪瓷是一回事?
琺瑯製品曾風靡清朝康、雍、乾三代,按照製作技法分,主要有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前者以北京的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為代表,後者則以廣州琺瑯為代表。南北兩地工藝各有特色,同為中國傳統琺瑯工藝的兩大瑰寶,享譽中外。
-
琺瑯珠寶那麼貴,如何識別真假?
致於景泰藍工藝手鐲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銅胎上燒制的琺瑯質感與作為珠寶首飾的銀胎琺瑯相比有明顯的區別,而且肉眼看得見氣泡,那些在北京西客站銷售的景泰藍飾品通常定位是旅遊紀念品,不僅算不了高級珠寶,就連首飾都夠不上。
-
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詳解——張同祿大師巔峰巨作
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製作工藝極為繁複,歷經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百餘道工序,萬米銅絲,千錘百鍊、精雕細刻、精工細作、精益求精,方可成就這樣一件精美絕倫的景泰藍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