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鎮:科技賦能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2021-01-11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大棚裡的照明系統、水肥一體機、霧化系統、自動放風系統、生長監控系統,全部實現了遙控、自動化和大數據分析,大量高科技設備的使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也大大減少了用工,目前園區已開發利用了600多畝土地,長年僱工卻僅有20人。」在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的九豐農業科技示範園,園區負責人張建朋高興地說:「我們園區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快、這麼好,這多虧鎮政府幫我們攀上了省農科院和山東農業大學這兩門『科技親』。」

在義和鎮,以種植地瓜聞名的慧海農機合作社也嘗到了攀上「科技親」受益的甜頭。擁有100餘臺各類農機的義和鎮慧海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慧承包了400畝土地,與山東農科院籤訂協議,合作建設「國家甘薯技術體系示範基地」、「山東農科院甘薯生產示範基地」兩個基地,並聘請「地瓜皇后」、「泰山學者」王慶美研究員作為指導老師,採用機械化種植和「膜下滴管帶」新技術,趟出了一條鹽鹼地種植地瓜的新路子。

義和鎮是個典型的農業鄉鎮。近年來,義和鎮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理念,不斷加大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積極引進農業新產品、新技術,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芯」。先後與北京林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與部分村和農業示範園結成了共建對子,引進落地一批實訓基地和專家實驗室,進行新產品研發、種植實驗和新技術推廣,積極幫助做好原有產業的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的規模發展。

2019年以來,在科研院校的大力幫助下,義和鎮先後引進國內優良果樹品種30餘種,推行滴灌栽培、葉面施肥、水肥一體化、園藝防草地布等新技術,總投資6億元的九豐農業、藍田農科、梁家果社、果立方等12個產業振興項目陸續在義和鎮「安家落戶」。同時,義和鎮積極引導圍子、梁家等特色產業村推動原有產業提檔升級,大幅度提升了北大屋葡萄、小圍子地瓜、五一黃金桃等傳統產業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產量、銷量的提升,並通過電商電商平臺走向全國各地,實現了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土人才。義和鎮制定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機制,實施人才振興「三百計劃」,建立「義和莊」創客孵化平臺,通過對返鄉大學生、貧困群眾和當地的「田秀才」「土專家」開展就業創業培訓等,對本土人才進行「科技孵化」。同時,規劃了佔地6萬畝的錦繡河口現代農業示範區,制定出臺產業扶持政策,通過簡化審批程序,幫助企業落戶、政策適度傾斜、資金獎補等措施,吸引了一批經濟能人返鄉創業。像張建朋、李慧一樣,60多名「土專家」「田秀才」已領創特色莊園、家庭農場13家,領辦合作社12家,成為義和鄉村振興的「人才活水」。

相關焦點

  • 浙江德清農民造鋼琴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浙江省德清縣村民們聯袂造鋼琴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進行曲。(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劍平 攝)讓洛舍鎮農民與鋼琴等「高大上」產業結緣的就是個子不高的王惠林。35年前,他利用一次偶然到上海出差的機會,發現滬上鋼琴市場供不應求。身懷木工手藝的他感覺機會來了。一位朋友建議他試試做玩具鋼琴。王惠林回答對方:「要做就做真的,做大的。」
  • "中國鋼琴之鄉"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721/34b1e6607eb44db49010fead39d023dd.mp3 "中國鋼琴之鄉"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2020年07月21日 10:05:35
  • 四團鎮大橋村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快來感受江南古韻與新時代碰撞出...
    四團鎮大橋村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快來感受江南古韻與新時代碰撞出的火花!當前,大橋村正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充分挖掘和盤活農村資源,實現農民增收,切實提高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臨澤縣沙河鎮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沙河鎮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趙澤善每日甘肅網7月2日訊 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沙河鎮堅持把環境衛生整治、殘垣斷壁拆除、贍養老人教育、居住房屋整修、生活環境美化「五大行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在改善村莊面貌、培育鄉風文明、建設高質量住房、消除視覺貧困等方面下功夫,奏響了鄉村振興新樂章。
  • 藝術振興鄉村 文化賦能村民
    編者按: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0年,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2021年,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中心的歷史性轉移。
  • 徐州市荊山村:特色種養挑起富民「大梁」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如何讓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大黃山街道荊山村兩委積極探索「黨建+產業」融合,抓住產業振興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帶領村民發展特色養殖、種植,發展優勢產業,讓廣大農民通過產業興旺致富,收穫鄉村振興的發展紅利。荊山村黨總支書記張忠華與農戶交流種植知識。黨員幹部帶頭幹 特色養殖助力鄉村振興「作為一名基層黨員,發揮帶頭作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 河口區義和鎮攀上「科技親」 拓寬致富路
    北大屋葡萄眼下是河口區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種植的葡萄品種包括早、中、晚熟三大品系,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村黨支部領辦的葡萄種植合作社每年能為村集體年增收2萬元以上。但是以前的北大屋卻不是眼下的樣子。北大屋村有30多年的葡萄種植歷史了,但由於品種老化,種植技術落後,葡萄產量、質量和收入不斷下降成了村民們的心病。村子也成為了省定貧困村。
  • 下一站,甘南 | 民宿集群賦能全域旅遊鄉村振興
    12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借宿籤訂了「甘南州民宿產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西北新一代文化度假精品,以高端民宿集群為切入口,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賦能鄉村振興,並用集群高端聲量為甘南吸引全國新中產用戶的聚焦。
  • 殷港藝創小鎮以文為墨 以創為魂——向美而行 賦能鄉村振興
    在蕪湖灣沚區六郎鎮的殷港藝創小鎮,這束「光」可感可見可摸,在將藝術之美傳達給眾人的同時,還將文化、創意融入生產、生活、生態中,匯聚藝創人才,賦能鄉村振興。漫步藝創小鎮,你能陸續感受到新奇與驚喜。在「一廊二街三體四園」特色產業規劃空間範圍內,全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著力搭建藝術教育、藝術科技、藝術旅遊、藝術交流、藝術生活等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平臺,帶動周邊居民就業,有效促進全鎮工業、農業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小鎮以弘揚美育精神為己任,充分利用自身藝術、文創優勢,蓄力鄉村規劃設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
  • 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如何賦能鄉村振興,這場高峰論壇有看頭
    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如何賦能鄉村振興,這場高峰論壇有看頭 2019-03-27 14: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州:因地制宜調結構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人民富裕、鄉村文明的重要手段。2020年,茶店鎮繼續以菊花產業為主導產業擴大種植規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鎮裡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專門成立了菊花產業發展指揮部,統籌推進全鎮農業結構調整、菊花產業發展。
  • 浙大水稻專家「玩出新花樣」 賦能鄉村振興
    紅遍大江南北的彩色水稻,正是吳殿星研究團隊的神筆之作,把糧田繪成色彩斑斕的畫卷,讓水稻田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用創意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用科技創新助力農村農業大發展。這種「迷你彩稻」預計未來2年內面世,到時家家戶戶的陽臺便能做起微縮農業。  理論與實踐結合,是農藝實踐課的特色。下午2點多,站在浙大紫金港校區大西區的試驗田旁,吳殿星教大家觀察一個月前種下的彩色大麥和紅皮蘿蔔。同學們紛紛找到自己的一方小田地,認真地觀察記錄。「蘿蔔紅皮白芯、爽脆多汁。」臉色黝黑的吳殿星隨手拔出一個紅蘿蔔,擦拭幾下後豪爽地啃下,也請同學們品嘗,體驗農作物的口感。
  • 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傑認為,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證明「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科技幫扶的實踐還將證明「凡是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科技扶貧「點片面」統籌推進徐南平介紹說,「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
  • 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新華社西安4月5日電  題: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新華社記者 姜辰蓉  陝西省洛川縣是全國聞名的「蘋果之鄉」,蘋果既是「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希望所在的「幸福果」。
  • 黃河流域溝域經濟奏響新安鄉村振興新樂章
    黃河流域溝域經濟奏響新安鄉村振興新樂章 2020-12-21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村莊」奏響「大樂章」 茂名湖豔村疾走鄉村振興之路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記者昨日從中共化州市委宣傳部的調研報告《廣東茂名化州市湖豔村在鄉村振興之路上的「八個好」》(以下簡稱《報告》)中獲悉,湖豔村奏響「美麗鄉村振興」大樂章:鄉村社會充滿活力、村民生活更加舒適、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股份制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由此,每年大布村能收到租金超300萬元,租金每隔五年還遞增10%,入股的村民每年都能由此獲得分紅。大布村民富了起來。有了堅果產業的加持,大布村發展更是脫穎而出,入圍高明區首批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名單。大布村的蝶變,給了高明什麼啟示?答案肯定少不了「堅決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浙江出臺意見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浙江在線8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許雅文)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下稱《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浙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三農」綜合文件,是今年浙江「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 激活鄉村振興的勃勃「聲」機
    鄉村「失聲」之痛,痛點還在於原本豐富多彩的鄉村民俗文化日漸衰敗,親戚之間走動越來越少,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一些傳承上千年的民俗文化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臨澤縣新華鎮「三曲聯奏」譜寫鄉村振興樂章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奏響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樂章。促進產業轉型 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大力實施產業升級富民工程,以勝利、富強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引領,新華、明泉、生態區等產業扶貧基地為延伸,持續加快蔬菜產業發展,著力提升蔬菜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