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時許,正在辦理案件的張周亮倒在了辦公桌旁。圖為張周亮的辦公桌。
一個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一個茶葉幾近枯乾的茶杯、兩包未打開的「大豫竹」方便麵……這是張周亮離開後留在辦公室的「遺產」。
這位年僅35歲的民警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心中最牽掛的仍舊是正在偵辦案件的線索。
同事李安定說:「我們中隊辦的都是大要案件,每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有極大的危險性,每次出去辨認現場或執行押解時,張周亮總是衝在最前面。」
張周亮犧牲後,家人在他的微信朋友圈最後留言:「一輩子的驕傲,不枉此生!」
群眾是最好的「調解員」
時間回到2008年。24歲的張周亮成為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的一名人民警察。他把辦公桌收拾得整整齊齊,擺放上治安處罰法、案件辦理規定等法律書籍和文件。
張周亮的第一站是龍背派出所。這是渭河北岸的一個農村派出所,轄區面積大、人口密集。
夏天的一個中午,龍背派出所接到轄區信義鄉倉渡村一名村民報警,稱有人偷了他家的葡萄。雙方互不妥協,燥熱的天氣加劇了氣氛的緊張。
事雖小,就怕演化為惡性事件。張周亮和同事劉偉急忙駕車前往倉渡村處警。幾天前的大雨讓土路泥濘溼滑,汽車行進困難。
「趕緊停車!」張周亮看見路邊一位60多歲的老人正騎著一輛三輪車上坡,輪胎在泥裡打滑上不去,便下車幫老人把車推了上去。
出了一身汗、濺了一腿泥的張周亮到了報警現場。他和劉偉分別把當事人叫到一邊調解,但兩家人還是吵得不可開交。
此時,張周亮又接到一個緊急警情。手頭的案子怎麼辦?如果小矛盾不及時解決,演化成惡性案件可就麻煩了!
「都是一個村的,有事好好說。」就在張周亮面臨兩難處境時,剛剛那位60多歲的老人騎著三輪車過來了。在了解到事情原委後,老人走到地頭,把兩家人叫到了一起。
原來,這位老人是村裡人很尊敬的一名鄉賢。在老人的調解之下,事情很快就解決了。
「因為張周亮無意間的一個善舉,讓群眾願意幫民警調解,矛盾得到及時消解,才沒有讓雙方結冤讎。」劉偉說。
從警12年成中流砥柱
「你們走到哪裡了?犯罪嫌疑人具體位置已經確定,我們5個先進去了。」
2018年3月的一天,已調入刑偵大隊的張周亮在執行任務,經領導同意後,決定提前行動。
這是一起省公安廳督辦的掃黑除惡案件,辦案民警接到情報——在渭河灘渭南段一個沙場裡,藏匿了8名犯罪嫌疑人。
「咚!咚!咚!」張周亮將犯罪嫌疑人藏身的臥室門撞開,民警快速進入,將8名攜帶有管制刀具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我一猜就是張周亮,其他人身手沒有他那麼快!」刑偵大隊民警侯彥超說,張周亮身手敏捷,一下子將在場的犯罪嫌疑人全部「鎮」住了。
今年1月,張周亮被任命為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大要案偵查中隊中隊長。此前,他被渭南市公安局評為「2019年掃黑除惡先進個人」。
這份榮譽對張周亮來說,是肯定和鼓勵,也是責任和壓力,而始終不變的是「拼命三郎」的精神。
「最近忙啥呢,當了中隊長,走路都快了。」侯彥超雖然是調侃,但他明顯能感覺到,張周亮出現在樓道裡的身影總是風塵僕僕,一樓辦公室的燈常常亮到半夜。
「還能忙啥,命案積案嘛,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事!」在張周亮身上有一股倔勁和韌勁,不管有多難,交到他手裡的案子他就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哥,這裡危險,你下來!」10月29日,張周亮和同事押解兩名犯罪嫌疑人赴河南省南陽市尋找丟棄的作案工具,山路陡峭,旁邊就是懸崖。張周亮把身邊年長的同事拉了下來,自己跨過水泥圍欄,尋找物證。
近年來,張周亮參與破獲了省公安廳督辦的曾某某故意殺人案、張某某搶劫殺人案、劉某某故意殺人案等30餘起大要命案,偵辦了公安部督辦的孫某某等人買賣國家證件案、李某等人持槍販毒案等一大批有社會影響的重特大案件,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889起,逮捕犯罪嫌疑人256名,追捕上網逃犯123名。
英雄謝幕,倒在工作崗位
「快打120!」11月18日20時許,正站著接聽電話的張周亮突然暈倒,同事陳平一把將他抱在懷裡,嘴裡大喊。
「陳哥,你跟情報部門再聯繫一下,一定要盯緊。」這是暈倒前張周亮對陳平說的最後一句話。
前一天,張周亮審理完一起涉惡案件,回家已是午夜。連軸轉的他已經幾宿沒有睡過安穩覺了。
11月18日一早,張周亮把兒子送到學校後,匆忙趕往臨渭區站南派出所,核查一起刑事案件,隨後又去偵查正在審理的那起涉惡案件。中午沒顧得上吃飯,下午又協助河南省鶴壁市公安局抓捕犯罪嫌疑人。
「你在哪?快回家吧,我今天加班。」18時許,在返回單位的路上,張周亮和妻子視頻通話,妻子默契地明白晚飯不用等他了。
此時,兒子還滿心歡喜地期待著爸爸回來,那天他考試得了97分。張周亮曾承諾,如果兒子平均成績達到90分,就有獎勵。
回到公安局後,張周亮馬不停蹄地翻閱案件卷宗、聯繫情報線索人員,但就在他接聽電話時,卻突然暈倒了。
「小穆,小穆,我渴,想喝水。」妻子在醫院見到張周亮時,他已經意識模糊,腦出血30毫升,血壓高至270毫米汞柱。
原本安排第二天做造影,不料張周亮病情迅速惡化,手術被迫提前。那時,張周亮一個瞳孔已經放大。
11月19日0時許,張周亮被推進手術室進行開顱手術,妻子哭著在手術室門口守了一宿。
「只要能救活他,不管啥樣子我都伺候。」5時10分,醫生走出手術室,手術雖然成功了,但張周亮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可能會成為植物人。
11月19日13時24分,重症監護室的監護儀心率線停止起伏,張周亮永遠離開了……
記者手記
他是兒子心中的超級英雄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是張周鵬對弟弟張周亮的評價。在工作中,張周亮是個「拼命三郎」,只要一提起辦案子啥事都擋不住他,他一直以「人民好警察」的標準要求自己。同時,張周亮對家人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哥哥在外地求學、當兵、工作,照料家裡兩位老人的重擔全落在張周亮身上,無論工作再忙,他都要定期回家看望父母。
張周亮在工作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無論是處理一般案件,還是大要案件,每當追捕犯罪嫌疑人時他總是衝在最前面。他對自己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初入警時就利用業餘時間把相關法律知識背得滾瓜爛熟,凡是自己經手的案件不查個水落石出絕不罷休。對待同事,張周亮十分寬容。在長途跋涉把一名犯罪嫌疑人由廣西押回渭南後,他不忍心在深夜叫醒熟睡的同事,便自己留下來繼續看押。周末節假日值班時,他常常第一個主動要求留下來值班。
出身農村的張周亮家境並不好,父母在家務農,妻子沒有正式工作,兒子還患有眼疾需要治療,家裡全靠他一個人撐著。去年,在出租屋住了十幾年的張周亮一家終於搬進了新家,幸福的日子眼看已經來了,可全家福還沒有來得及拍,他卻永遠地走了。
他是兒子心中的超級英雄,每次回家,懂事的兒子總會替爸爸把皮鞋擦得鋥亮。直到現在,家裡的小黑板上還留著兒子寫的「爸爸,7758520(親親我吧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