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誠和信仰成就「大愛」
追記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大要案中隊中隊長張周亮
華山低垂,渭水嗚咽。
「送戰友,默默無語兩行淚,向英雄致敬!」
「張周亮我們永遠在一起!」
「英雄一路走好!」
……
11月21日,因公犧牲的陝西省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大要案中隊中隊長張周亮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渭南市殯儀館舉行,來自十裡八鄉的1000餘名幹部群眾、公安民警、生前好友拉著橫幅,在大街兩旁排成「長龍」送別親人。11月18日,正在研判案情的張周亮突發疾病倒地,不省人事。經過全力搶救無效,次日13時24分,張周亮不幸因公犧牲,年僅35歲。
從警12年來,張周亮主辦或參與破獲大要命案30餘起,主持或偵破重特大案件60餘起,組織破獲各類刑事案件889起,逮捕犯罪嫌疑人256名,追捕網上在逃人員123名。12年來,他牢記初心使命,把忠誠與正義融入血脈,把責任與擔當扛在肩上,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
張周亮先後被渭南市公安局評為優秀公務員、偵查破案標兵、優秀民警,榮獲嘉獎兩次。2020年1月,張周亮被渭南市公安局評為「掃黑除惡」先進個人。
「拼命三郎」生前三日連軸轉
大要案中隊現有7名民警,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張周亮35歲。雖然最年輕,但他處處以身作則,衝鋒在前,無所畏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全隊民警屢破大要案件,是渭南刑偵戰線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11月16日清早,大要案中隊決定對一起涉惡案件展開抓捕行動,張周亮帶領民警秘密布控,相繼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在臨渭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張周亮連夜訊問。17日8時許,張周亮組織民警帶著5名嫌疑人到醫院體檢後辦理刑事拘留手續,返回單位時已是22時30分。張周亮一杯茶剛喝了一半,又得知分局轄區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出警民警立即將受害人送往醫院救治。受害人經醫生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18日一上班,張周亮就帶領民警前往案發現場走訪調查,查找目擊證人線索,在嫌疑人藏匿地點蹲守,伺機抓捕。這一蹲就是幾個小時。當日16時許,張周亮接到臨渭分局指揮中心指令:請大要案中隊配合河南省鶴壁市警方在轄區抓捕一名命案在逃嫌疑人。他立即帶領民警轉移「戰場」,趕赴嫌疑地點布控,實施抓捕。在兩次抓捕未果後,張周亮帶領民警返回單位。19時30分許,正在辦公室與民警研判案情的張周亮突發疾病倒地,不省人事。民警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其送往醫院搶救。經過全力搶救無效,次日13時24分,張周亮不幸因公犧牲。
「破案先鋒」智勇雙全威名揚
2012年2月,張周亮調入臨渭分局刑事偵查大隊。他勇挑重擔,智勇雙全,屢破大案要案,成為遠近聞名的「破案先鋒」。在戰友的心裡,他是危難關頭豁得出去,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破起案來永不停歇的「神勇戰士」。
2013年8月5日,西潼高速渭南收費站附近一輛轎車被一輛灰色寶馬轎車逼停,車主被幾名陌生男子威脅、恐嚇搶走現金8000元,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張周亮被抽入專案組,他第一時間和戰友奔赴湖南、山西、湖北、貴州等地,輾轉1萬餘公裡,循線追蹤,長途奔襲,連續奮戰7個晝夜,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經訊問,8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在高速公路流竄敲詐勒索作案20餘起的犯罪事實。
因屢破大要案件,2018年7月,張周亮被陝西省公安廳掃黑辦抽調配合中央督導組開展線索核查,並擔任區域線索核查組組長,負責線索核查研判、審核督辦等工作。他連續奮戰,敢打敢拼,出色完成中央督導組交辦的265件督辦、1003件轉辦線索研判、流轉、審核工作。
2020年1月,張周亮被任命為臨渭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大要案中隊中隊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變「壓力」為「動力」,充分運用公安「大數據」和科技信息制導破案,精準打擊,果斷出擊,讓犯罪嫌疑人聞風喪膽。
在偵辦「6·17」劉某等故意殺人案時,張周亮第一個趕到現場勘查,搜尋作案工具,晚上與戰友挑燈夜戰,反覆分析研判,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潛逃廣西北海的線索。9月10日,張周亮帶領民警趕赴廣西北海,在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
「鋼鐵戰士」對家人的虧欠「數不清」
「說好了回家吃飯,做好了飯你卻去追逃;單位催著讓你去體檢,你說案子多,過幾天再去……」11月25日,面對張周亮妻子穆海燕的「嘮叨」,在場採訪的記者和民警無不動容。
記者走進他的辦公室,辦公桌上放著未吃完的幾袋方便麵,杯子裡還有未喝完的清茶,抽屜裡還有一些感冒藥……他就像一個保家衛國的「鋼鐵戰士」,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在採訪的幾天裡,老百姓一直訴說著張周亮對群眾的好。曾有群眾拿著一隻土雞來派出所「感謝」張周亮。他高興地「收下」後,在群眾走出派出所大門時,硬是塞給這位群眾比市場價高出很多的錢「買下」這隻雞。
張周亮是父母的好兒子、是兄長的好弟弟、是妻子一輩子的驕傲、是兒子心中永遠的「超級英雄」……
張周亮的父母仍在農村老家,哥哥在外省工作,父母身體多病,幾次手術後,照顧老人的擔子都落在他身上。10歲的兒子從小視力不好,長期就醫,可張周亮從來不向組織講困難。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處處以事業為重,把單位當「家」。帶著對親人的無限牽掛與愧疚,懷著對黨、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信仰,張周亮成就了「大愛」。
(中國警察網記者阮仕喜、通訊員王海榮、賀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