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利用氣泡作為微型機器人實現零件的操縱和裝配

2021-01-11 網易

2020-12-28 15:52:07 來源: 南極熊3D列印網

舉報

  來源:摩方精密

  工業機器人已被廣泛應用於製造和組裝,但是在微觀尺度上,大多數組裝技術只能將微模塊簡單的排列在一起,很難將其裝配在一起形成一個不易分散的實體。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劉連慶研究員領導的微納米機器人課題組利用雷射產生和控制的氣泡作為微型機器人,將不同形狀和功能的微小零件裝配在一起。這些微小零件是通過PμSL 3D列印技術(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製備而成。在這項研究中,表面氣泡充當晶片上的微型機器人。這些微型機器人可以移動、固定、抬起和放下微型零件,並將它們集成在一起,形成緊密連接的實體。

  以燕尾形零件的裝配過程為例(圖1),氣泡機器人首先將帶有榫舌的微型零件抬起,而後另一個移動微氣泡機器人將帶有卯眼的微型零件移動至指定的位置,原先的微氣泡在雷射關閉後緩慢消失從而使得榫舌結構插入卯眼中。用此方法裝配的微型零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運動而不會分離。類似地,將不同類型的零件整體組裝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構,例如齒輪、蛇形鏈條和車輛,然後由氣泡微型機器人驅動它們以執行不同形式的運動。這種組裝技術既簡單又有效,有望在微操作、模塊化組裝和組織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該工作以「Integrated Assembly and Flexible Movement of Microparts Using Multifunctional Bubble Microrobots」為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圖1. 裝配過程和實驗系統示意圖。A) 燕尾形零件的裝配過程。B) 系統的示意圖。

  當雷射照射在非晶矽表面時,由於光熱效應,在固液界面處會產生一個氣泡,並可在雷射的控制下進行移動。當氣泡產生在微模塊的底部時,氣泡可將微模塊抬起。本研究利用氣泡產生過程快而溶解過程慢的特點,先控制一個氣泡將微零件抬起,然後利用第二個氣泡移動另一個微零件。當第一個氣泡緩慢消失時,第一個零件緩慢落下,兩個微零件能夠裝配在一起。利用氣泡對微零件的三維操作能力,將二維組裝變為三維裝配。

  

  利用不同形狀的微零件,可以得到齒輪(圖2)、鏈條(圖3)和小車(圖4)等不同的結構,這些結構在氣泡的驅動下可以進行多種靈活的運動。

  

  △圖2. 齒輪結構的裝配過程及運動

  

  △圖3. 鏈條結構的裝配過程及運動

  

  △圖4. 小車結構的裝配過程及運動

  總而言之,該研究利用微小氣泡作為機器人,對微零件進行抬起、移動、固定等操作,並利用氣泡機器人的三維操作能力,將多個零件裝配成整體,提供了一種新的微尺度操作和裝配技術。

  (以上相關介紹內容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微納米機器人課題組代利國博士提供)

  上述研究工作涉及的PμSL微尺度3D列印技術由摩方精密提供,因此摩方公司就這一創新型成果對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微納米機器人課題組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補充訪談,以下為部分內容:

  1、BMF:請問利用氣泡作為微型機器人來操縱微型零件有哪些優勢?潛在的應用有哪些?

  代博士:氣泡作為微型機器人,可以對單個的零件進行多種形式的操作,特別是可以控制微模塊的三維姿態,這是其相比於其他微納操作技術的優勢。其可以用於操作細胞、顆粒和微模塊等,在生物醫學、組織工程等領域都有應用前景。

  2、BMF:請問在這次研究中,為什麼採用微尺度3D列印的製備方式?

  代博士:我們設計的零件包含各式各樣的微米尺度接頭,比如燕尾形的榫舌和卯眼等,其中最小細節尺寸30μm,並且這些結構有尺寸配合的要求。摩方公司的3D列印技術可以很好的滿足我們的要求,尺寸和形狀都可以按照設計進行靈活加工,誤差也在可控範圍內。此外,面投影光刻3D列印技術可以批量化快速製作零件,有助於實驗的順利完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淺析裝配機器人的關鍵技術
    1、裝配機器人的精確定位: 裝配機器人運動系統的定位精度由機械系統靜態運動精度(幾何誤差、熱和載荷變形誤差)和機電系統高頻響應的暫態特性(過渡過程)所決定,其中靜態精度取決於設備的製造精度和機械運動形式,動態響應取決於外部跟蹤信號
  • 中國科研人員研發磁性噴霧,可快速製造微型磁控機器人
    據中科院網站11月25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蘇黎世科學家開發3D列印微型機器人,用於在人體內給藥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了微型3D列印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能夠通過人體血管傳遞藥物有效載荷。 通過將軟光刻技術與電化學沉積技術相結合,該團隊得以製造出可通過磁場控制的多材料產品。
  • 蘇黎世聯邦理工新穎的「微型車輛裝載藥物」
    具有高磁響應性的結構,可控的群聚性,更高藥物載量,這樣的微型機器人有一天將徹底改變醫學領域。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以複雜方式互鎖多種材料來製造微米級機器的技術。通過磁控制可以操縱血管內的微型機器人將藥物輸送到體內的特定部位並實現受控降解,這樣的微型機器人有一天將徹底改變醫學領域。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導讀別看微型機器人尺寸小,它的用處可不少!藉助於身材的優勢,微型機器人可以穿過狹小的空間,它們非常適用於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地質災害過後的斷壁殘垣中搜尋倖存者,或者是潛入一些複雜的機械設備和管道設備中檢測,甚至是遊走在我們人類的器官和血管中,檢查並且排除病灶。微型機器人近年來也成為機器人學家和工程師們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 韓國科學家用機器人體外操控了小鼠腦神經!不到1分鐘實現通信連接
    這是一個受磁場驅動的微型機器人,動圖中它正朝著目標蹦躂。恆定磁場下,它還能給大家表演一個轉圈圈。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磁驅動微型機器人已經並不罕見了,甚至有點兒平平無奇。但是,上面這款機器人可不普通,它帶有神經元,能通過體外方式在神經簇之間形成並操縱神經網絡。因此,為大腦功能和相關疾病的研究實現了新突破。
  • 後疫情時代微型傳動系統賦能機器人新引擎
    後疫情時代,國產機器人齒輪零部件廠家如何滿足下遊客戶需求,把握這一輪發展機遇?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威」)聯合機器人製造廠商在微型傳動系統方面和關節部件構賦能機器人動力新引擎。通過對機器人關節結構分析和運動原理的設想測試,對關節舵機的結構的進行了優化讓關節舵機擁有更好的靈活性,可以大力矩小體積的關節電機在在狹小的空間更好的移動。
  • 美國雷神技術公司飛彈先進設計與裝配技術
    在裝配導引頭方面,傳統模式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嚴重依賴裝配人員的技藝。然而,雷神公司通過機器人加速了這一精密製造過程。為提升裝配效率,降低誤差,雷神公司進行了大量行業分析研究,開發了一套能夠滿足導引頭生產要求的工業機器人。在圖森工廠,發那科(Fanuc)六軸機器人利用機械運動優勢,實現高精度重複裝配工作。
  • 案例|核工業機器人協助複雜環境下的清洗和裝配
    導讀:核能作為一種清潔、安全、經濟的新型能源近幾十年迅猛發展,隨之而來需要開展的核設施退役與核廢處置工作也越來越多。中核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曹述棟參觀擰螺絲機器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丁漢教授參觀去汙機器人擰螺絲機器人由於核電設備結構複雜,設備本身或其運行環境具有放射性,同時還兼具水下、高溫、高壓、強輻照等特點,很多工作不適合工作人員直接操作,而簡單的機械手往往不能完成相關操作利用機器人進行設備檢修、乏燃料轉運、放射性廢物處置和核事故應急處理等工作。
  • 機械零件裝配注意事項
    零件轉配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如果機械零件裝配不合理會導致機械不能正常運轉,因此我們在進行機械零件裝配時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中華標準件網根據了解提供如下:(1)螺栓連接的防松裝置。螺栓連接本身具有自鎖性,承受靜載荷,在工作溫度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是可靠的。但在衝擊、振動和交變荷載作用下,自鎖性就受到破壞。因此,需增加防松裝置。
  • 科技的力量: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於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製造功能。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於電子、物流、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之中。搬運機器人能夠根據搬運物件的特點,以及搬運物件所歸類的地方,在保持其形狀的和物件的性質不變的基礎上,進行高效的分類搬運,使得裝箱設備每小時能夠完成數百塊的碼垛任務。在生產線上下料、貨櫃的搬運等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 機器人舵機齒輪箱助機器人企業角逐創客教育
    據了解,市面上針對培養小孩創造力的編程機器人大都通過高精度模具注塑成型的零件(積木)組裝拼湊成整體,然後通過精密的機械傳動結構,控制機器人高效運行,這裡要介紹的是利用兆威多年模具開發實力和微型傳動系統智能傳動解決方案而成的多樣化零件 +智能傳動組合的兆威創客編程機器人齒輪箱解決方案。
  • 隆騰智能帶您分析機器人裝配生產線
    如今社會經濟進步的非常快,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生產領域必須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工業機器人的出現剛好迎合現代化生產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下面隆騰智能為大家分析機器人裝配生產線。隆騰智慧機器人裝配生產線技術要點:1、產品的裝配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中,輸送技術是核心,關係到整個生產線的結構、精確度、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等。2、最為常見的傳送方式主要是採取直接輸送定位的技術,這種技術傳輸速度快,定位準確,生產效率高。
  • 用於汽車動力總成裝配的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向人類學習 面對複雜零件的裝配問題,人類的思維和行動的敏捷性是驚人的,我們可以在適當的地方, 在零件發生卡死之前產生並施加一個插入力。人類能夠「本能地」學會最合理地使用順從性,感受到力和力矩以及零件邊緣和邊界的接觸情況,並能儘快獲得所希望的結果。
  • 最新發明: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RoBeetle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微型機器人日趨普遍,它們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以至於功率、控制力受限。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微型機器人由電動執行器驅動,而由於電池的小規模(低於1.8兆焦耳每公斤)令機器人尚不能夠自主地工作。
  • 中國科學家開發微型生物3D印表機器人,或可治療胃潰瘍
    然而,直接3D列印器官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但如果醫生可以直接在體內列印細胞呢? 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以相對輕鬆進入人體的微型生物印表機器人。該研究領域的資深研究員,北京清華大學生物工程師徐濤表示:研究人員利用現有的技術,創建了靈巧的電子設備,例如機械蜜蜂和由蟑螂啟發的機器人。 這些微型機器人只有30毫米寬,不到信用卡寬度的一半,並且可以摺疊到43 毫米的長度。
  • 只需噴一噴新型磁性噴霧,藥片變身微型機器人直達身體目標區域
    圖片來源:香港城市大學磁場對生物組織是透明的,相對安全的,是實現磁器件遠程驅動和無線控制的有力工具,而微型機器人可以進入人體複雜和狹窄的區域,並操縱下至亞細胞實體,這兩種技術的結合,在醫學和生物工程應用方面的巨大潛力
  • 動作捕捉系統在裝配機器人(即機械臂)方向中的應用
    電子產品人工組裝畫面然而,不同與汽車車間依靠編程實現汽車裝配的工業機器人,3C裝配中的機器人無法通過同樣的方式進行編程設計,因為3C裝配線具有高頻率轉換的特性,若是通過編程設計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而且3C產品中的大多數零部件均是專為人工手動組裝而設計
  • 通過操縱機器人對大型零件進行X射線檢查
    明尼蘇達州羅傑斯2021年1月13日 /美通社/ -- North Star Imaging獨特的Dual RobotiX精密技術使用兩個機械臂,可協調移動來掃描大型零件。
  • 教程:ANSA中零件快速裝配的秘訣-2
    上期內容:ANSA中零件快速裝配的秘訣-1本期接著講裝配-2內容有點多哦基礎教程:模型裝配基礎-鈑金件的焊點和焊縫本文主要內容:1、通過.xml文件將焊點導入ANSA中的模型中;2、如何檢查焊點的問題並修復;3、手動創建均布焊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