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紐約百老匯的華納劇院播放了影片《爵士歌王》,這部影片是從一部百老匯音樂劇改編過來的。故事講述猶太小夥子拉賓諾維奇不願意繼承父業生活在父親的影子裡,獨自闖蕩娛樂圈,並最終成為大明星的故事。電影史上之所以對《爵士歌王》給予高度評價,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把它定位為「有聲電影」,演員的聲音首次成了電影的一部分,這部影片也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爵士歌王》成為「有聲電影」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當時男主角喬爾森在唱完首歌曲後,說了兩句臺詞:「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我告訴你,你不會什麼也聽不到。」在後期剪輯過程中,這兩句臺詞被意外保留下來,於是,影片就這樣「幸運」地成了史上首部「有聲電影。
從1895年電影的誕生到1927年長達30多年裡,電影從業者對電影進行了多項革新。最早是能在幕後邊播邊同聲配音,不過剛開始就放棄了,人是體力活,還要必須非常的專注。後來人們給電影配舞曲,歌曲,不同的場景配不同的曲調,這項舉措得到了幾乎所有影院的接受,直到《爵士歌王》的顛覆性的革新。
值得一提的是《爵士歌王》是華納兄弟公司的產品。是一部維塔風的故事片佳作,同時也是有聲電影的一部發端之作。在當時的新聞媒介所強調的構築這部影片的聲望因素有:有聲對白是一種新鮮事物;面向觀眾的電影經紀人很快相信有聲電影的利潤潛力;《爵士歌王》在當時所有安裝了有聲電影設備的影院裡上映;這部影片在1927年引起轟動,為華納兄弟公司狠狠的賺了一筆。
華納影院在當時美國紐約百老匯十四家大影院中位居中下遊瀕臨破產,當時三家大影院雄霸天下:羅克西(6250個座位),卡皮託(5450個座位)和派拉蒙(4000個座位)。他們同時播放影片和舞臺節目,主要靠現場表演娛樂性節目來吸引觀眾「」,而不是影片。在電影流行之前,舞臺情節劇在大多數劇院中吸引著眾多的觀眾。華納兄弟影院則主要靠播放影片盈利。由於早前的影片沒有開場白,華納兄弟影院取而代之的是新穎的維塔風(Vitaphone,利用唱片放聲)搭配電影播放贏得觀眾。
當聲音降臨好萊塢,發揚光大的華納兄弟公司,它可以稱之為美國電影工業的聲音革新者。華納兄弟公司推出的《爵士歌王》 「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不論是美國電影發展過程中的「無心插柳」,還是華納兄弟公司為自己已瀕臨破產的公司放手一搏而做的「有心栽花」,都促進和成就了有聲電影裡程碑式的發展。
華納兄弟娛樂公司(英文名稱: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成立於1918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和電視娛樂製作公司之一。
華納兄弟包括幾大子公司,包括華納兄弟影業、華納兄弟製片廠、華納兄弟電視公司、華納兄弟動畫製作、華納家庭錄影、華納兄弟遊戲、DC娛樂公司和CW電視臺。該公司是華納傳媒 [1] 旗下子公司,總部分別位於美國伯班克和紐約。 [2-3]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華納兄弟排名第422位
華納兄弟影業著名的作品有《蝙蝠俠》系列、《超人》系列、《黑客帝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地心引力》、《盜夢空間》還有《星際穿越》《蝙蝠俠大戰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