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前的今天!是他開啟了電影有聲時代……

2020-12-10 瀟湘晨報

108年前的今天

愛迪生宣布了一項他的最新發明

有聲電影

由此誕生

自從1895年電影誕生後,很長一段時間,電影就是一個「偉大的啞巴」。

當時,劇中人物的說白只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

想像一下,如果現在看的電影都沒有聲音你能接受嗎?

在享受過3D、4D等視聽效果俱佳的影視特效後,想必現在大多數人已無法適應無聲電影。

為了彌補這個「啞巴」的缺憾,人們想盡各種辦法讓它「說話」。

剛開始,電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時候讓配音演員站在幕後說話,這種方法採用了一段時間就被淘汰了。

後來,有人又想出一個辦法:在電影放映現場進行音樂伴奏。

愛迪生利用組合原理將聲音和影像在同一時間記錄下來並播放出來。

據資料記載當時有一些觀眾受到邀請到愛迪生實驗室,觀看能把圖像和聲音同時結合起來的電影機。

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技術歷史中著名的天才之一,擁有超過2000項發明,其中愛迪生的四大發明:留聲機、電燈、電力系統和有聲電影,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默片+留聲機 有聲電影這樣誕生

默片技術發明於1860年,盧米埃爾兄弟於1895年在巴黎播放的50秒《工廠的大門》無聲電影震驚全世界,電影的清晰度和真實感引起了轟動,同時也標誌著電影的誕生。

但默片只能記錄影像而無法播放聲音,所以愛迪生在思考能否將默片技術和他1877年發明的留聲機技術結合起來,從而實現聲音和畫面的同時記錄。

於是他給助手威廉·甘迺迪·勞裡·迪克森布置了一個任務:設計一種「能看到圖像的留聲機」。

迪克森是有聲電影能實現的關鍵人物,他在愛迪生的公司研製出電影攝像機和活動電影放映機,是法國著名的發明家。迪克森將留聲機的滾筒和一個較大的鼓結合起來,並在鼓上覆蓋針眼大小的微縮照片——這就是著名的留聲視鏡。這項發明為有聲電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影放映機

1888年10月6日,迪克遜及團隊在實驗室第一次展示「留聲視鏡」,以及會說話的對白片。

1888年10月17日,愛迪生向國家專利局呈上一份申請報告,稱自己正在研製一種「像留聲機之於耳朵一樣,對眼睛發生作用的機器」,這個機器叫作「活動電影放映機」。

△1890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做「老式放映機」的實驗

收藏!這些有聲電影必看

隨著愛迪生發明的有聲電影機技術的不斷完善,有聲電影製作也掀開了篇章。電影大師和佳作層出不窮,小編整理了一份經典有聲電影片單,帶你一同走進那個奇妙而又久遠的時代。

△《爵士樂歌王》劇照

1927年10月6日,紐約的觀眾在觀看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樂歌王》時,突然聽到主角開口說了話:「等一下,你們還什麼也沒聽到呢。」這句話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爵士樂歌王》是史上第一部有聲片,它的成功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把電影工業從1927年撕成兩半。儘管片中只有很少幾段對白,直到劇情進行到40多分鐘後才出現,但足以讓當年的觀眾大吃一驚。從此,聲音成了電影中的一部分,改變了之前電影的「啞劇」形式,更加接近真實的生活。

實際上,這個裡程碑式的創舉是偶然造成的,拍片中男主角在唱完一首歌曲後,隨口說了句臺詞:「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我告訴你,你不會什麼也聽不到。」後期製作時,這句臺詞被無意中保留下來,於是,影片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成了有聲電影,並改變了整個電影業的軌跡。

△1928年《聖女貞德受難記》劇照

1928年這部由丹麥導演德萊葉執導的《聖女貞德受難記》被譽為「電影史上探索人類靈魂的密度最大的一部影片」。該片拍攝時正值電影向有聲片轉型之際,德萊葉用這部驚世之作為默片時代譜寫了一曲輓歌,也畫上了一個偉大的句號。

△1931年《M就是兇手》

1931年《M就是兇手》是德國大師級導演弗裡茲·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電影史上第一部講述變態殺手的影片。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故事的背景正是一戰後德國經濟蕭條、社會動蕩的時代,犯罪勢力極為猖狂,而政府卻軟弱無力,因此片中的黑幫組織代替政府行使了抓捕變態狂的權力,這被隱喻為當時的德國有迎來納粹極權的可能。

△電影《摩登時代》劇照

愛迪生發明的有聲電影機可以把留聲機的聲音和電影攝影機上的圖像聯繫起來同時記錄。這一技術極大地促進了電影產業的發展,也迎來了「默片」時代的終結。

一開始,大師卓別林對有聲電影是拒絕的,認為那樣會破壞了喜劇表演的氛圍。但個人無法抗拒科技帶來的劃時代轉變,有聲電影從一種時髦的技術逐漸成為主流,黑白默片的時代宣告漸漸結束。

本片是卓別林的一部轉型作品。從技術上看,雖然仍舊用默片拍攝和字幕提示,但在開頭和結尾都採用了一些聲音。本片也是第一部可以聽到卓別林本人聲音的電影,故事結尾夏爾洛哼的那支歌就是他親自唱的。從主題上看,卓別林超越了一直以來總是表現個人悲劇故事的範式,而對大機器時代的社會和人類的普遍命運進行了關懷。

1936年,卓別林最後一部轉型無聲片作品《摩登時代》,標誌著無聲片的壽終正寢。

「發明大王」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常說:「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更重要。」他的發明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如今,我們生活在有聲電影環繞的時代,3D的視覺衝擊、4D的全身體驗等科技手段不斷進步。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電影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

電影是生活的寫照

電影是社會的縮影

期待電影

給我們帶來更多思考與感動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房軼婷

策劃丨王楠

【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科幻世界精品有聲劇正式上線,開啟「科幻有聲時代」!
    隨著近兩年我國科幻產業爆發式增長,科幻文創產品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除了以傳統出版、電影、動漫等為主導的科幻文創產品外,以「聽覺」為主導的音頻產業似乎已經成為了傳統出版轉型的一個新風口。部分有聲劇欄目截圖(賽博朋克主題)和傳統有聲讀物不同的是,「有聲劇」是將文字本轉化成聲音本,在原有基礎上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並加入大量的機械、有機物、宇宙、太空等音效,再啟用專業配音演員對臺詞進行演繹,最後呈現出電影級的音效水平。目前該套有聲劇在喜馬拉雅平臺上已推出了60餘集,並且還在持續更新中。
  • 93年前史上首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華納兄弟公司出品!
    電影史上之所以對《爵士歌王》給予高度評價,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把它定位為「有聲電影」,演員的聲音首次成了電影的一部分,這部影片也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成為「有聲電影」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當時男主角喬爾森在唱完首歌曲後,說了兩句臺詞:「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我告訴你,你不會什麼也聽不到。」
  • 《雨中曲》: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演變
    說到一部作品,首先要考慮的是他的創作背景,上世紀代,幾乎所有國家都在忙於廢墟重建,人民生活困難,毫無疑問,歌舞劇是緩解人們精神壓力的好方法。雖然也有音樂和舞蹈伴奏,但這部戲卻是一場視聽盛宴,整個過程非常愉快,他講述了從無聲電影到視聽電影的轉換過程。
  • 這部歌舞劇誤打誤撞的搖身一變成了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
    前期分別介紹了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以及中國的第一部民族電影《定軍山》,相繼開啟了世界及我國影視業的開端,但這兩部幾十秒的黑白短片都是無聲影片,也成默片。說到默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一定是卓別林大師的一系列作品,的確非常精彩。
  • 今天美國的川普,像極了108年前的袁世凱
    今天美國的川普,像極了108年前的袁世凱。 1913年的春天,袁世凱還是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當了半年大總統的袁世凱發現,這個總統當的不怎麼順心,孫中山在離任前,把總統制給改成了內閣制,這個小小的細節,當時袁世凱並沒有在意,但是當他真的當上總統以後,才發現,原來總統就是個小媳婦,還有國會和內閣管著。
  • 中文在線童之磊:AI主播助燃有聲閱讀時代,有聲書將啟第四次閱讀革命
    日前,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在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主論壇上發表演講,他認為,聽讀一體正在成為閱讀新趨勢,依託強大的原創網絡文學平臺及完善的數字內容生態、AI主播技術與大量主播儲備,中文在線通過有聲書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推動有聲閱讀生態成熟,助力行業升級,第四次閱讀革命或將由此開啟。
  • 有聲書主播上榜福布斯:內容創業正進入音頻時代
    我們今天這篇文章,想以此為出發點,來探討這個問題。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一點,中國「聲音」不止有音頻主播。伴隨著精神消費的崛起,中國也正在崛起一批優秀的聲音藝術從業者,比如哪吒的配音演員呂豔婷、羅小黑的配音演員山新等。在虛擬偶像屆,洛天依作為國內第一位,也是最受歡迎的虛擬偶像歌姬,登上了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還參加了央視的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
  • 《魔戒》有聲書上線,聽中洲世界的奇幻史詩
    《魔戒》有聲書頁面《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觀眾熟知的電影《指環王》原著,是英國作家約翰·羅納德·瑞爾·託爾金創作的長篇奇幻小說,該書被公認為近代奇幻文學的鼻祖,全書分為三部:《魔戒同盟》《雙塔殊途》《王者歸來》。在中洲世界第三紀元末年魔戒大戰時期,各種族人民為追求自由而聯合起來,反抗黑暗魔君索隆。
  • 108 這個數字代表的三種含義
    最近看的東西很雜,有文學,有勵志,有行業報告,還有某音等等,前幾日我又下載了有聲書,有空的時候就聽點,囉嗦了這麼多和今天要聊的有什麼關係呢?哎,就是因為之前讀的雜,才在好多地方看到了108這個數字, 然後我忽然間發現108這個數字好像出現的場景非常非常多,比如梁山好漢108單將,比如佛珠108顆,比如撞鐘108下,比如北京的天壇最下層欄板有108塊,比如祈年殿每層有石欄108根,比如《封神榜》裡的神仙有108位,看到這,你是不是也覺得108這個數字確實有點奇妙了呢?正是帶著這份奇妙的感覺,我開始去找各種材料,探探緣由。
  • 《雨中曲》:豆瓣9.0,不但好看,更是一部有聲電影誕生的革命史
    本片導演斯坦利·多南以流暢而有趣的手法介紹了好萊塢由默片時代轉變為有聲片時代某製片廠明星們的趣聞,再現了有聲電影取代無聲電影的歷史過程,使觀眾從娛樂之中了解電影發展史的這個重要階段。影片中展現了很多有聲電影初期的有聲電影攝製技術、設備、工藝方面的情況以及當時電影界的一些動態。
  • BL漫改電影《向陽之處必有聲》公布預告
    根據漫畫家文乃由紀創作的人氣BL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向陽之處必有聲》將於2017年6月24日在日本國內上映。
  • BL漫畫《向陽之處必有聲》電影真人化 男主角演員名單公布
    ­  由漫畫家文乃由紀原作的知名BL漫畫《向陽之處必有聲》將改編成真人電影,預定於明年初夏上映。今天(10月22日)該電影公布了出演兩位男主角的演員,分別為多和田秀彌與小野寺晃良。漫畫家文乃由紀原作的知名BL漫畫《向陽之處必有聲》將改編成真人電影­  《向陽之處必有聲》是由文乃由紀創作的BL漫畫,於2014年10月27日出版發行,續作《向陽之處必有聲-幸福論-》於2016年5月28日出版發行。該作以聽覺障礙為主題,描寫有聽力障礙又內向大學生的杉原航平與活潑開朗的同學佐川太一兩人之間的日常。
  • BL漫畫《向陽之處必有聲》改編真人電影公布演員
    由漫畫家文乃由紀原作的知名BL漫畫《向陽之處必有聲》將改編成真人電影,預定於明年初夏上映。
  • 《3D全景西遊記》有聲大電影在連雲港首發
    12月22日上午,《3D全景西遊記》有聲大電影首發式暨蒼梧小學第六屆讀書節啟動儀式在蒼梧小學西校區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滕雯參加活動。悠揚婉轉的《四季的問候》,書香盈盈的《讀唐詩》,在蒼梧小學西校區合唱團孩子們的歌聲裡,活動正式開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17年前的今天,哥哥明天就要離開我們
    假如今年是2003年,明天上午11點,我一定會不顧一切的去阻止哥哥上樓,我會告訴他17年後的今天跟當年一樣遭受著疫情,舉國恐慌,我會告訴他17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在懷念他。哥哥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傳奇的是他的經歷,更是他這個人,這個影響後被一代又一代和他素未謀面的人。
  • 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商業大片時代,也把張藝謀拉下了神壇
    所以他是無名和殘劍眼中的英雄,他是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英雄。他不能死,他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是時代的趨勢,是歷史賦予他的使命。無名作為一個從小被秦人所收養的趙人,《英雄》的整個故事都是因為無名的存在而得以呈現在觀眾面前。
  • 我想你,想著你丨15年前這個武漢人開啟了網絡流行歌曲時代
    這是15年前的網絡流行曲《老鼠愛大米》中的歌詞。在2005年,這首歌的全網mp3搜索量高達600萬,熱度超過同期周杰倫的《七裡香》和林俊傑的《江南》。此後《老鼠愛大米》橫掃音樂圈,獲獎無數。歌手胡楊林《老鼠愛大米》開啟了華語網絡流行音樂的時代。在那兩年時間裡,演唱,翻唱者無數。
  • 歷史上的今天: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上天,有聲電影問世
    8、1910年08月27日,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9、1908年08月27日,清廷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同時宣布預備立憲期限為9年。《欽定憲法大鋼》由憲政編查館制訂,包括「君上大權」14條,附「臣民權利義務」9條。
  • 清純的BL《向陽之處必有聲》真人電影公開視覺圖
    《向陽之處必有聲(ひだまりが聴こえる)》是由文乃由紀創作的BL漫畫,於2014年10月27日出版發行,續作《向陽之處必有聲-幸福論-》於2016
  • 30年前,元奎、張學友合作的動作經典,開啟了徐克的漫改電影之路
    近年來的好萊塢大銀幕上,漫改電影成為了票房市場的主流。「變形金剛」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X戰警」系列等作品,憑藉奇幻的故事、華麗的特效,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其實,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華語電影大銀幕上,也曾掀起過一股「漫改電影浪潮」。而在這股「漫改電影浪潮」的衝擊之下,港片名導徐克,也開啟了自己的漫改電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