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科技金融業又添「新軍」 中行科技支行落戶 助力小微!

2020-12-24 澎湃新聞

高新區科技金融業又添「新軍」 中行科技支行落戶 助力小微!

2020-05-23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高新區科技金融業又添「新軍」

中行科技支行落戶 助力小微!

雙方交流加強科技金融合作的相關情況

5月22日,長治高新區管委會與中國銀行長治分行籤訂科技金融服務框架合作協議。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志剛,中國銀行長治分行行長常帥等出席籤約儀式。高新區管委會總工程師衛玉璽、中國銀行長治分行副行長劉永紅代表雙方籤約。同時,我市首家科技支行—中國銀行長治分行科技支行揭牌。

籤約儀式

長治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志剛和中國銀行長治分行行長常帥為中國銀行長治科技支行揭牌

對於大多數小而微的科技型企業而言,在初創期有一個共同的攔路虎——輕資產,缺乏足值抵押物,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而此次揭牌的全市首家科技支行是推進長治高新區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舉措,是高新區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共同探索銀行服務科創企業、服務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新模式、新手段。

合影

中國銀行長治科技支行作為中國銀行在長治打造的第一家融合科技金融資源平臺、專業服務科創企業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重點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探索:

一、創新貸款模式。科技支行將深入研究企業融資特點,有針對性地擴大抵質押範圍,豐富抵質押方式,提供多樣化融資支持。積極探索開展智慧財產權、股權質押貸款以及無抵質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對列入省級以上科技計劃並獲得財政資金扶持的項目,科技支行優先予以支持。

二、優化審批服務。科技支行將配備科技企業金融服務專員,簡化辦事程序,壓縮審批時限,優先保證科技企業貸款需求。

三、降低融資成本。針對企業不同的貸款需求,科技支行對貸款上浮利率給予優惠。科技支行對扶持企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財務管理費或業務諮詢費。

記者丨王力立 焦穎媛

原標題:《高新區科技金融業又添「新軍」 中行科技支行落戶 助力小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珠海華潤銀行江門分行正式開業 落戶江門高新區金融中心
    這是華潤銀行第九家分行,也是高新區(江海區)第一家分行級別的銀行落戶江門高新區金融中心。江門市人民政府與珠海華潤銀行籤約,標誌著江門高新區(江海區)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效!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出席活動,市領導鄭曉毅、區領導彭章瑞、勞茂昌等參加活動。
  • 華熙生物入駐海口高新區 將助力海南生物科技創新
    華熙生物入駐海口高新區  將助力海南生物科技創新  海南日報海口12月14日訊 (記者郭萃)12月13日,全球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與海口國家高新區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海南建立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  華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聚焦於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多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
  • 小微企業信貸再助力 山東中行推出「中銀企E貸」系列線上產品
    「中銀企E貸」是中國銀行專門為服務小微企業而推出的系列線上融資產品。自「中銀企E貸·信用貸」「中銀企E貸·銀稅貸」在魯上線以來,極大提高了小微企業貸款放款效率,降低了小微企業金融交易成本,進一步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 人工智慧助力水處理,又一高科技企業落地福州高新區
    11月17日下午,福建潤源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區創新園2期舉行開業活動,福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建雄、管委會副主任林斌出席活動。林斌致辭中表示,希望福建潤源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膜技術和AI 人工智慧技術」優勢,助力福建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讓福建城鄉居民喝上放心水、優質水、幸福水。「我們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創新水處理領域的高科技企業。」
  • 馬利:以創新金融科技為引擎助力金融業轉型升級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為大會致辭,她希望人民數據以成立金融數據中心為依託,以創新金融科技為引擎助力金融業轉型升級。馬利表示,當前,大數據已經成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大數據是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支撐。人民數據金融數據中心的成立,是人民數據一張金光閃閃的成績單,更是人民數據在新時代智慧金融領域的起跳臺。
  • 建行各支行:科技賦能,強化服務 共創金融服務新生態
    依託建行「金融科技」持續賦能,增強服務收費單位、繳費客戶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強化服務,量質齊抓,鞏固市場份額,在業務拓展的同時加大對存量收費單位的維護,在用戶服務和日常維護中狠下功夫。在省行、市行和支行三級聯動維護中提升客戶服務鞏固市場份額。
  • 蘇寧金融科技「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助力小微便捷融資
    針對小微企業信用弱、融資難的痛點,蘇寧金融科技打造「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運用大數據、AI、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實現小微企業貸款智能營銷、智能審批、智能預警、智能處置等全流程服務,目前已應用於零售、物流、電商、納稅、發票等十多類交易場景,助力銀行線上信用貸,服務數十萬小微企業。
  • 大足高新區: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
    公司今年在科技創新上已經剛剛通過了一個國家科技部立項的項目,研發成功後,將打破外資電梯企業長期在每秒5米以上運行速度的壟斷局面。該項目可以提高施密特電梯的核心競爭力,初步預估可以實現產值提高30%。施密特電梯只是大足高新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縮影。近年來,高新區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激發潛在創新活力,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之翼——寫在韶關高新區科技產業...
    記者了解到,這「三地六大板塊」科創新孵化載體包括韶關高新區電子信息、新材料創新創業基地、韶關高新區國家級孵化器、韶關高新區醫藥健康創新創業基地、韶關高新區科技綜合服務中心、韶關高新區文化創意眾創空間以及韶關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園,將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的完整孵化鏈條,助力電子信息、機械裝備、新材料、醫藥健康、文化等不同領域企業實現創新創業夢想。
  • 泰隆銀行上海楊浦支行加大信貸支持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泰隆銀行上海楊浦支行作為代表之一,參加了「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的籤約。泰隆銀行上海楊浦支行作為籤約代表之一,將積極響應推進會「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的創新做法,精準對接民營中小企業有效金融需求,做好差異化的融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實現與企業共贏。
  • 當金融遇到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題:當金融遇到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新華社記者譚謨曉科技改變生產生活,並影響各行各業。當數位技術加快賦能金融業,新型金融業態蓬勃發展,成為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2020-12-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日報:新冠疫情下,國家高新區都在做什麼?
    如合肥高新區在減免區屬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房租的同時,對社會資本運營孵化載體減免企業房租的給予50%的費用補貼;西安高新區在緩繳社會保險、減免企業稅負的基礎上,提出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企業返還2019年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濟南高新區重點針對小微企業和就業創業人員提出14條補助政策,給予企業最長12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對創業擔保貸款實行全額貼息,並加大就業補貼、創業補貼
  • 蘇寧金融科技微商貸風控模型升級 助力綻放小微扶持計劃
    作為我國頭部金融科技企業,蘇寧金融積極響應,發揮生態圈資源和金融科技優勢,宣布全面啟動「綻放」小微扶持計劃,面向全國10萬家小微商戶提供100億專項低息貸款資金。蘇寧金融科技微商貸風控模型順勢升級,推出全新的「信速融」數據風控模型,以高效支持信速融產品的全線上、零人工、秒批秒貸,通過「無接觸貸款」方式為小微企業復產達產、加速回暖提供強有力支持。
  • 中國銀行東營河口支行堅決落實普惠金融政策,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姿羽 通訊員 劉強東營報導發展普惠金融是國家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提出的重大舉措,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是實現自身發展、防範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良好機遇。中國銀行東營河口支行堅決踐行省行「1+6」治行理念和「3+2」文化建設要求,積極響應國家普惠金融政策,以資金投放踐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勇敢擔當社會責任。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企業訂單減少、回款周期延長,尤其是小微企業體量小、抗突變能力弱,更是雪上加霜。
  • 泰隆銀行義烏支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自疫情發生以來,始終專注於「服務小微企業、踐行普惠金融」,以「服務小微、 服務大眾」為使命的泰隆銀行,根據政府部門以及上級行的部署,深入推進「百行進萬企」活動,以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便企、暖企、惠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融資困難。
  • 全國首個硬科技示範區啥樣?今天人民日報關注西安高新區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製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小君深有感觸。楊小君曾是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的研究員,一直致力於超快雷射加工技術領域的研究。2015年,楊小君決定自己創業,並成立了公司。企業怎麼管理?財務怎麼打理?市場怎麼開發?創業之初,楊小君對辦企業沒有任何概念,完全摸不著頭腦。
  • 株洲高新區:解決小微企業復工痛點 讓「小齒輪」轉動起來
    當前,株洲高新區推動復工復產力度不斷加大。截至3月12日,株洲高新區已有184名駐企聯絡員共走訪聯繫844家小微企業,已復工企業725家,復工率達85.90%,企業中復工人數11377人。小微企業開動起來,是打通產業鏈復產的最後一環,也是全面復產的必然要求。尤其在產業集群特點顯著的新區,小微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支撐。
  • 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落戶兩江新區
    重慶日報記者 陳鈞 實習生 王天翊4月8日,重慶兩江新區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落戶兩江新區。作為盛寶銀行的重要股東,吉利控股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在重慶還有更大動作。
  • 在瀋陽高新區感受「科技讓生活更加美好」
    「黑科技」。重點發展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體育休閒產業四大主導產業,建成機器人、數字醫療設備、IC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生物醫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一批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出東軟集團、新松機器人、芯源微電子、拓荊科技、成大生物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瀋陽高新區企業生產車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