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看城市?它是好還是壞?這一切都與壓力有關

2020-12-22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城市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又愛又恨的地方,不止一次,我們都禁不住想問,城市到底是好還是壞?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它?

必須得承認的是,城市成全了相當一部分人。在一座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裡,不僅有很多滿足物質需求的機會,精神方面的需要也總能找到足夠多的場所,圖書館、劇院、公園……

當然,在享受這些便利時,我們也承受著它帶來的壓力。

一提到壓力,我們的觀念主要是偏負面的,那就先從負面談。

首先,在城市裡,一切都太擁擠、太快,每時每秒都有大量的信息產生和消失,可真正能讓人把握得住的卻很少,每個人能掌控的更少。

1936年,來自維也納的漢斯.塞爾耶在蒙特婁大學首次描述了這一現象,1950年,他第一次使用了「壓力」這個概念,英語中,「壓力」一詞除了本身的含義,還與刺激、激動和強調相關聯。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

心理學家認為,「壓力」只是建立在器官對要求的反應上,也就是說,這只是外部環境施加在我們身上,所引發的正常反應,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它能帶來消極的刺激,也可以帶來積極的刺激,促使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提高自己。

當然,這是個有點理想化的解釋。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應對不同事物時,所引發的反應不僅是對事物本身,還包括個人成長經歷、心理特點、個性等多方面因素,只是一句「好壞由你」是不能完全解釋的。

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壓力」可以激活人體內的能量儲備,區別只在於你將如何使用它。

心理學家們往往喜歡把這個過程比作是智力問答。當你決定參與這個遊戲時,你會充分調動頭腦中的知識,儘可能快地回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覺得緊張、刺激和興奮,更多的還是樂趣。

可在城市裡打拼的人們都知道,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罷了。我們會累,會害怕,會恐懼失敗,我們需要充分的休息,好讓我們迎接日復一日的挑戰,但壓力無處不在,一次又一次地迫使城市中的人們接近心理極限。

除了外部因素,個人的性格也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發揮。外向的人,擁有表演型人格的人,會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挑戰,並在任何可以展示自己的場合大放光芒。

可是,內向的人卻對這樣的表現機會十分恐懼,他們會用更悲觀的看法對待這些,從而產生對自己不利的觀點,這無形中迫使他們產生了遠大於外向型人格的壓力,不得不用更大量的準備來防止出錯,或者失敗。

不過,如果說壓力只有消極作用,那也是不對的,它也有正面的作用。

壓力可以充分調動人的身體和心理,使他可以快速、合理地對各種事情產生反應,這在城市裡是生存的基礎。

這有點像我們人類的祖先。在面對兇猛的野獸和無處不在的危險時,那種生死存亡帶來的壓力促使他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適應能力差的人被大自然淘汰,更加劇了這種進化的優先性。

這一切都讓在城市中生存的人們變得更出色,有關這一點,是不需要質疑的。但是,就像我們先前說的那樣,壓力一旦產生,便無處不在,且很難控制。

一旦它成為社會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始終壓迫著人們的心理,迫使他們始終保持強烈的危機感時,是好事還是壞事?

長期以來,「城市病」和「亞健康」,正是這種長期存在的壓力所帶來的後果。工作始終沒有起色,「中年危機」、「離職危機」、「養老危機」……

各種時刻面臨被淘汰的恐懼感,使我們始終無法從壓力中逃離,我們會慢慢產生一種無力感,似乎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當你被迫放棄時,產生了更大的無助感和恐慌感。

儘管我們把壓力描述得這麼可怕,可是,也必須要明白一點,只是說它多可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得學會與「壓力」和諧相處。

為此,我們可以做一些減壓的運動,找尋有相似感受的同伴,當然,這些措施不能讓壓力減少,但可以讓我們儲備更多的能量,從身體到精神,都增強了「抗壓性」,這樣,也能讓壓力可以少折磨我們一些。

相關焦點

  • 唐朝宗教影響是好大於壞,還是怎樣,又應該以怎樣的觀念去看它!
    關於唐朝的宗教,那可有意思了,以前可以形容它就像寶石一般十分珍貴,但是現在卻可以用接地氣來形容了,不管是達官貴族還是一般的百姓都會對它多多少少有點了解,但是宗教的影響卻是十分不同的甚至可以用深遠來形容,即使在當時有很多不同的教但是它的影響卻還是彌足深淵的,樹立在那裡不倒。
  • 願你在城市一切都好
    那個畢業時懷著一腔孤勇來到城市闖蕩的你,現在還好嗎?工作還順利嗎?夢想實現了嗎?是否還有剛來這座城市時的熱忱呢?也許當你真正在這座城市安頓下來後,才會發現這城市燈火輝煌,卻與你無關。也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你曾迷茫、彷徨過,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問自己為什麼要來這座城市,自己真的可以創出來嗎?這城市很大,人很多,樓很高,車很慢,而你單槍匹馬,始終一個人。我親愛的你,迷茫時不妨想一想當初踏上這座城市時的興奮和一腔孤勇,想一想那個滿懷希望的自己。這城市藏著太多人的夢想,也有太多人日復一日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所以你並不是一個人。
  •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還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愛因斯坦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作為科學家這樣說,說明他不僅是大科學家而且還是大哲學家。真理本來就在那裡,不管我們現在是否知道,真理就是真理,否認或贊成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事。基於真理的存在性,「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意味著一切都是真理的運作,那還有什麼沒有被安排好的嗎?雖然宇宙間發生的很多事情,尤其令我們悲傷遺憾的事情,我們稱之為悲劇,例如天災人禍,但是從宇宙視角看,都是有原因的,雖然是錯綜複雜的原因,甚至是我們都不清楚的原因,佛教稱之為三世因果律。
  • 好婆婆和壞婆婆的區別,就看這3點
    有話說: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這話一點都不假! 結婚後,婆婆的態度,成為婆媳之間能否和諧相處的第一要素。 而好婆婆和壞婆婆的區別,就看這3點: 對兒媳 在家庭中,婆婆是家中的老一輩女主人,有自己處事的方式、方法;兒子也在家生活了那麼久,習慣了原有的家庭氛圍。 而這一切,對於兒媳婦來說,都是陌生的。她在剛入門的時候,和林黛玉初入賈府一樣,都是小心翼翼做事。
  • 非常測試:該如何開,才知道「底盤」的好與壞?
    那麼,如何選出一款擁有好底盤的車型?還是需要試駕。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試,不妨參考以下測試方法。此次測試,我們將一個網球,放在一個託盤裡,這個託盤固定在車輛的發動機艙上,再開著車輛進行加速、蛇形繞樁、40km/h過減速帶、單標橋等測試。在開得快的同時,網球仍能始終待在盤子裡,不會被甩出去——那才是好底盤。此次測試選擇三款緊湊型SUV,分別是榮放、探嶽和天逸。
  • 心態好,一切都好……這就是人生。
    心態好,一切都好。沒有一個人,一生沒有坎坷;沒有一個人,一世沒有痛苦。 人這一輩子,可能覺得活得很累!無論男女,從你到世界的那一刻起,你註定要度過你漫長的人生、經歷無數的磨難。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會遇見各種人,有朋友、有敵人、有知己、有愛人,活著就要過得精彩。 人生短短幾十年,最多也就是30,000天而已。等你終老時刻,一切都歸於塵土,什麼也無法帶走。
  • 讀懂這三點,你就知道是好還是壞了?
    弗洛伊德說:「夢是對現實的補償」最近和一個同事聊天時她談到,她這段時間經常夢到她已經去世的奶奶,她有些困惑,是不是有事情要發生,是好事還是壞事?我想很多網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夢到過逝去的親人,這樣的夢是好是壞呢?我們的一生要經歷很多的人和很多的事,不管是父母還是朋友,誰都無法陪你一輩子。
  • 野心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呢?
    其實際上野心這個詞語在以前是壞的,也就是貶義詞,他經常拿來形容那些奸佞小臣太有野心,危害國家,但其實也心也並不是一個壞的詞語,有野心有抱負才會有成就,才會獲得成功。沒有野心的人,不會有太大的目標,那麼其實際上沒有目標的話,怎麼可能成功呢?
  • 心情好,一切都好!(深度好文)
    雖然說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一切都好。人活著,靠的就是心情。很多時候,我們的幸福快樂與物質無關,只是一種心態使然,只是一種精神感受。就像吉格斯所言:態度決定成敗,無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積極的態度,莫讓沮喪取代熱心。生命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隨你怎麼去選擇。
  • 恆壓供水用遠程壓力表好還是電接點壓力表好?
    給很多用戶供水,管網壓力過大過小都會影響供水、用水質量。因此有個最佳的壓力點,無論管網用水量如何都能夠保持管網壓力始終維持在這個壓力點附近最理想的。由此可見,實現壓力恆壓在這個理想壓力點附近符合實際情況。既然要恆壓,就是個連續調節過程,實現連續調節不斷需要現場反饋實時信號(模擬量信號)。
  • 心為一切的根 心修好了 自然一切都好了 李雙林
    之後經常看您的視頻和文章,謝謝您的無私奉獻。您寫的《五訣秘要》我現在在看第二遍,很榮幸有緣能在網絡平臺認識到你,每次看你的視頻和文章都能有所收穫和啟發,給你寫信是希望有一天能抽到我的信,得到你的指點,大膽面對下半生,對得起自己和幫助我關心我的人。
  • 3000年從未改名字的城市,1500多個成語和它有關,境內景點眾多
    但今天給大家介紹河北的一座古城,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但從古至今依然就一個名字,還有1500多個成語和它有關,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這個城市就是邯鄲。3100年未改過名稱邯鄲是河北省省轄市、河北第三大城市,主城區人口超過百萬的較大城市。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家長群,別成了壓力群。家長群怎麼變成「壓力群」?
  • 《冰上的尤裡》到底是該繼續堅持,還是放棄離開?
    毫無疑問的是,該男主自己也是有一定天賦的。甚至為了這個夢想,男主也放棄了很多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只是天賦也有,努力也有,最終男主還是敵不過別人。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頂尖的運動員,而且看似他的確有資本去實現這個夢想,從小鎮青年,一路跳到全國觀眾們的眼前,這個少年在滑冰這件事上也得到過很多滿足感。
  • 中華田園犬被列入城市禁養名錄?你怎麼看?
    歡迎廣大市民在4月28日前,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對於即將施行的養犬管理條例,從小怕狗的王女士表示非常期待。「在我們小區周邊,傍晚經常有人不牽繩子出來遛狗,其中甚至有些是幾十斤重的大型犬。這些狗竄來竄去不但讓小孩子們挺害怕,而且隨地大小便,讓人防不勝防。」她說。  而對於中華田園犬被列入禁養名錄,從安徽全椒來合肥照顧孫女的楊阿姨,則表達了不同看法。
  • 《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誰最壞 到底是小孩「壞」還是大人「過失...
    故事也是從他們計劃勒索開始的,因為劇情是改編的,所以故事的發展一切都是未可知的,不過大致故事情節應該不會太脫離原著,三個孩子當中,朱朝陽是人物性格最複雜的。隱秘的角落三個孩子結局死了嗎?隱秘的角落王瑤怎麼死的結局?
  • 一切和它有關,秘密開始浮出水面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這一集已經給出了一些提示,這一切都和某個東西有關,如果不知道的話,就往下看吧,老白告訴你答案。一切都和坐標有關,它的存在很特殊在第21集,艾倫說出了坐標,那是某個繼承【九大巨人】之力的人看到了道路,而這些道路最終都會在某個點匯聚,那個點就是坐標。而坐標的存在,也正好給這些巨人繼承者們提供了記憶共享功能,這也就是為什麼能夠說出與自己記憶無關的話。
  • 年薪25萬一線大廠程式設計師,年薪10萬三線城市大專講師,該怎麼選?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有網友在論壇發帖說,目前有兩個職業方向可以選擇,一個是一線大廠的程式設計師,年薪25萬左右,另一個是三線城市大專院校講師,年薪大約是10萬。問大家該怎麼選。單從薪資上看,一線大廠程式設計師很有吸引力,但是工作壓力比較大,畢竟未來技術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而且一線大廠我們都知道,996是標配,幾乎經常加班,也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此外,大城市雖然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交通等都比二三線城市要好很多,但是房價比較貴,買房子幾乎是遙遙無期。
  • 快樂其實很簡單,看開了一切,壓力自然就少了
    快樂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以後能讓人對於快樂都非常奢求,認為自己的人生一點都不快樂,但其實你這樣想就錯了,每個人的人生都會快樂,也都是快樂的,每個人都是哭著來著,這來到這個世界很多人都認為,既然人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那麼人的一生就註定會充滿很多痛苦和無奈,可是快樂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自己去尋找的
  • 對未來的擔憂其實就是心理作祟,忘了它一切都是美好的
    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上述這段文字是「杞人憂天」故事的原文,這個成語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氣體在一起聚集起來的,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