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平樂》所淡化,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他寫的「詞」裡

2020-12-16 鯨看

隨著如今國產古裝劇的製作精良,認真考究,貼合歷史審美,使越來越多的觀眾路轉「粉」,劇中的江湖俠義、兒女情長、國家社稷都能喚起我們的民族記憶,服化道的用心設計更是能較好的反映歷史原貌,這樣的電視劇無論是否有流量明星撐臺面,都能成功地獲得很高的收視率。

曾為爆款的《知否》、《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九州縹緲錄》等古裝劇,以專業的服飾道具、符合歷史的建築、民俗、文化深受觀眾喜愛。

而先前熱播的《清平樂》更是不負眾望,開局便拿下了豆瓣8.2的成績。很多愛看這部劇的觀眾,不僅被其展示的還原度極高的宋代官場服飾給震驚,同時,還能欣喜的看到跳出小說外,該劇還原的一番「肉眼可見」大宋盛世繁華的景象。

01宋朝經濟發達到什麼程度?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清平樂·金風細細》

這部劇的歷史背景,是在北宋年間,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以及科技最繁榮富裕的時代。很多朋友在問,只知道是盛世繁華,但究竟宋朝的經濟發達到什麼程度並無概念。

據記載,宋朝當時的GDP總價值比例佔世界總量的22.7%,一個國家的GDP在世界中就能佔有如此高的份額,其財力可見一斑。其中人均GDP為450美元,而當時的西歐也才400美元。

而宋真宗在位時,邊疆貿易紅火,儘管佔地面積和人口比不上唐朝,但在無天災人禍時收入卻比唐朝高出七倍,就算遇到災難頻發的時期,其收入也是唐朝的三倍多。名副其實的有錢人!如果從經濟發展方面來講,可以說宋代的經濟體量要遠超於唐代,並且在經濟模式、商業形式,以及發展趨勢方面都要比唐代更具有研究價值。

雖然北宋時期經濟一直不錯,但軍事力量卻一直都比較羸弱,為了自保,宋朝統治者不得不以「歲貢」的形式,與少數民族政權保持和平相處的關係。

雖說北宋這種現象,也算的上是傳奇了,但更能體現傳奇的便是北宋的文學。宋代文學中,成就最高的是詞。據《全宋詞》所載,詞人有一千三百多家,詞約二萬首,內容極其豐富,風格形式多樣藝術造詣高超,這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有人說宋詞就像現代的高清紀錄片,不僅記錄著詞人們飲酒的過程與細節,也同時暗示著宋朝繁華盛世背後的和平年代。還記得晏殊的一首《清平樂·金風細細》最是喜歡,「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微微秋風吹拂,梧桐樹葉飄飄下墜。初嘗香醇的美酒人很容易就有了醉意,只好在小窗前躺臥酣眠濃睡。

如此愜意又美好的生活,出自宰相之手,相位之尊,間為小歌詞,得花間遺韻。頗有意境,晏殊詞的閒雅風格和富貴氣象,雖然筆觸精細,卻能看出此人內心的敏感,和當時宋朝的和平閒恬淡生活。一個宰相在秋天剛來時寫下一首詞,體現著一種舒適而又略帶無聊的感觸,還坐在窗前酣眠濃睡,想必也是國泰民安之景象。

02晏殊憑什麼受到宋真宗的偏愛?

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金柅園》

最近剛剛熱播的《清平樂》出現了眾多北宋名臣的身影。其中,晏殊的雖不是該劇主角,但他那含蓄內斂、處變不驚的性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晏殊在眾多才華橫溢的文人中總能脫穎而出。

5歲便寫的一手漂亮的詩文,因而被稱讚為「神童」。14歲晏殊在江南按撫張知白的推薦下,參加了殿試,神色毫不膽攝,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宋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意思是不管考成什麼名次都是進士。放在現在就是15歲考進了名牌大學,名副其實的小神童。

而之後的詩、賦、論考試時,小小的晏殊更是上奏「坦白「:我曾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這要是跟普通人一看是做過的題,不知道該多慶幸自己押題押的準呢。而正是他的真誠、才華和自信受到真宗的讚賞,小小年紀便得到青睞也是自然。

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三四年後,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八品官員,每月俸祿約15貫錢(兩銀子),與清朝的一品官員持平。掌管禮樂的機關,主要負責祭祀活動。同年,晏殊改任光祿寺丞。負責皇室膳食,掌祭祀、朝會、宴鄉酒醴膳羞之事,六品官員,短時間內,連升二品,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面對宋真宗的偏愛,晏殊並沒有有恃無恐,他的可貴之處便在於做官之後依然能嚴格要求自己,學習精進一以貫之。官之初,大宋國富民安,皇上就放任朝臣自由開展各種宴飲聚會,供朝廷官員宴飲遊樂。但晏殊從來不參加同僚們的宴飲聚會,每天晚上都閉門在家讀書,或給家人們講習詩書。

對此,晏殊對皇上解釋道:「他並非為臣和別人不一樣,也並非為臣不喜歡宴飲遊樂。只是因為囊中羞澀,沒有錢去和他們同歡同樂罷了。」這一份坦誠與上進,再一次獲得了皇上的肯定。

然而,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就在我們以為晏殊前途一片大好之時,傳來了晏殊的父親去世的消息,按照當時朝廷為官的禮儀制度,晏殊必須辭掉官職守喪3年,對其的「職場」之途影響很大,好在宋真宗非常欣賞晏殊,沒有讓他守滿3年,便把他調回都城。看似被偏愛的晏殊即將大展宏圖時,他的母親又去世了。晏殊希望為母親守喪,盡到一個兒子的孝道。宋真宗不同意,將他調為從五品的太常寺丞

平步青雲、升至宰相,晏殊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吸引了皇上,又以真誠、耿直打動了皇上,而後宋真宗還將其選為太子的老師。即便身上擁有眾多標籤,但晏殊依然謹慎做人,從不驕傲張狂,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來形容晏殊,個人認為很有代表性,戴上烏紗是剛正嚴謹的大臣,脫下朝服是溫柔多情的詞人。在晏殊的世界中,官場雖得意,但情場卻惆悵又失意……

03晏殊的一生該用什麼詞來形容?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在晏殊眾多的詞中,極少出現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營造一種情中有思的意境,七分淡雅相思,明淨圓融,三分對多彩人生的內心體驗,耐人回味。王灼在《碧雞漫志》中稱其為:「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籍,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其無比。」此話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晏殊詞作品的風格特色。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晏殊,筆者覺得應是——孤獨

晏殊的作品,很多人都會讀出一種惆悵,時而傷時,時而相思,說不上的憂傷。其實細品他的人生經歷,或許就能夠理解他的心境。中年為官期間,三度被貶。二十四歲因指責自己上司不該升職被貶一年;四十二歲因仁宗獲悉「換太子」內幕,遭受牽連被貶;晚年因和歐陽修的恩怨被彈劾。

人生不能事事皆順遂,縱然是富貴閒人,卻也有旁人不知的小故事。雖在仁宗朝一直做到宰相兼樞密使,可謂權傾朝野,但他的感情依舊無所依託,縱使一人之下,卻不知與誰言歡?據考證,晏殊曾三度娶妻,但三位妻子都因為各種原因不幸去世,他曾真愛過的一位歌女卻因自身地位卑微不得不與之分離。這樣的孤,讓他擁有剛正嚴謹,且不拘泥於其它羈絆的政治決斷。這樣的獨,也賦予他比常人更敏感的多情感懷。

《浣溪沙》是晏殊詞作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它傷春惜時,也抒懷留念。傷春,一年又一年,花落燕去,人散情離,對於晏殊來說,這種流逝消亡最為痛心,因為他深有體會。燕子何時才能歸來,即便歸來,它還是去年的那隻嗎?若與她再次重逢,她對「我」的感情還是以前那樣嗎?

「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陽借出胭脂色」、「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此等細膩又敏感的感情,可以說在人生道路上,他是一位真正的孤獨者。

孤獨而感性、細膩又敏感,晏殊生活的標籤看似「柔弱」,但在朝堂上卻截然相反,他能坐上宰相職位,並不只靠著上面的偏愛,晏殊在政治上還是頗有自己堅持的。慶曆三年(1043年),宋夏交戰中,宋軍三次大戰皆敗。宋廷想結束戰爭,但元昊仍不肯稱臣,還向宋提出眾多要求。韓琦、歐陽修、蔡襄等人都認為不能慣著西夏,但晏殊卻力斥韓琦,還跟仁宗說大臣們已經統一意見了,接受西夏的條件。雖然這事兒並非能顯示晏殊的魄力,但連續三次的戰爭中,受災難的還是百姓本身,也正是因為晏殊的堅持,讓百姓們有了喘息的時間。

有人評價晏殊的政見追求息事寧人,維護穩定,但身為宰相的使命難道就只有開疆擴土,建功立業一條標準衡量麼,不盡然,與其苦苦求他人眼中的成功,不如追己內心一生平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的一生雖然政績平平,但卻給後人留下了清風明月的好時光。

時光匆匆,我們似乎沒有時間細細了解他做的每一件事,又有著怎樣的輝煌歲月。但卻在他漫長的創作過程中,體會到他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平淡、是真誠,給人以風雅清麗的悠然生活。

如果客觀地評價晏殊,或許歐陽修的一句「優遊富貴五千年,始終明哲保身全。」最為客觀。「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那些錦繡的往事都依然塵封,而那個小園香徑獨徘徊的身影也漸行漸遠。幸而還有一部《珠玉詞》遺留在人間,只在字裡行間,伊人未逝矣。

相關焦點

  • 古風雅致,繁華盛世|一首《清平樂》領略大宋之美
    但拋棄劇情上的瑕疵,《清平樂》延續了正午陽光的傳統,劇中引經據典、市井酒樓、唱戲聽曲的煙火氣息,精美雅致的服化道,如痴如醉的文人氣息,都令我們重回那個繁華盛世,體會獨屬於宋朝的生活之美、華服之美和意境之美。
  • 《清平樂》今晚開播 王凱江疏影奏盛世之音譜大宋風華
    改編自米蘭lady小說《孤城閉》,朱朱編劇,張開宙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劉鈞、馮暉、張本煜主演,吳越、許齡月、曹曦文特別出演的古裝大劇《清平樂》將於今日起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每晚20點播出。
  • 《清平樂》背後的大宋生活,東京熱鬧繁華的節日市場,百姓的日常
    《清平樂》第44集中,官家經不住徽柔公主的軟磨硬泡終於帶她和苗娘子出遊,幾個人身著便服在中秋節當日巡幸了汴京的節日市場。可氣的是,吝嗇的導演只借公主的視角走馬觀花地欣賞了曹評的射箭技巧,還沒來得及感受大宋都城節日期間的繁華與熱鬧,鏡頭就被硬切走了。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今天就帶大家充分感受一下這座古代超級都市的節日氣氛吧。
  • 電視劇《清平樂》落幕,這15首經典《清平樂》詞,一定要讀一讀
    葉嘉瑩《大晏詞的欣賞》:在這一首詞中,既找不到中國詩人所一貫共有的傷離怨別、嘆老悲窮的感傷,甚至也找不到前面第一點所談到的大晏所特有的情中有思的思致。在這一首詞中,它所表現的,只是在閒適的生活中的一種優美而纖細的詩人的感覺。
  • 《清平樂》風雅頌的大宋美學
    具有中華美學神韻的視覺藝術。也有人認為,《清平樂》並不是起源於李白的《清平調》。因為李白寫的三首詩,全都是七言絕句,句式和格律與詞牌完全不是一碼事。所以,關於這個詞牌發音,也不能按他的詩來解釋了。那麼,「清平樂」三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何光遠《鑑誡錄》引用古詩:「阿家解舞清平樂,新婦能拋白木球。」看來,它是舞蹈伴奏。北宋詞人仲殊說,「解舞清平樂,如今向誰說。」看來,它就是一種舞蹈。
  • 宋朝鳳冠,如今收藏於美國,唱不盡的清平樂,道不盡的大宋風華
    大多數宋朝時期的鳳冠都加入了龍鳳樣式的圖案,還有些帶有仙女的形象在鳳冠上,打造出一種仙女雲遊與萬花叢中自然之中的景色中。大宋風華宋朝時期,經濟繁榮,世間太平,未來發展有著無限的憧憬。夢回大宋夢回千年大宋,鳳池舞姿婀娜,悠悠古城看今朝,風採依舊;拂袖金戈鐵馬,漫步楊柳堤岸,舊時帝都沐春風,繁華再現。隨著王凱與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我國歷史中宋朝的盛世也再一次展現在百姓大眾的眼前。
  • 大宋第一「慫人」:他寫的詞,上了教科書
    從他往上數六代人,都是武官。毫無疑問,自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也將註定要擔任朝廷的侍衛武官。同一年,大宋名將狄青在討伐廣西儂智高叛亂中,夜襲崑崙關,一戰而勝,由此升任樞密使,成為朝廷的最高武官。但朝廷和文官對他的猜忌隨之而來,僅僅4年後,狄青就被罷官,不久鬱郁而死,年僅49歲。
  • 「紅杏尚書」宋祁:詞寫得好,宋仁宗都甘願給他當紅娘
    《清平樂》少年宋仁宗01宋祁這人很有才,曾因為一首詞,讓宋仁宗都心甘情願給他當「紅娘」。《清平樂》咱們先不討論這首詞裡用了多少前人的佳句,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故事。宋祁為街頭偶遇的宮女寫了一首《鷓鴣天》的故事,很快在京城流傳開來。
  • 電視劇《清平樂》中,大宋皇帝趙禎與大明風華的朱瞻基誰更渣?
    好了,打住,蜜姐這一次要熱烈討論的焦點其實並不是他們的服裝問題,而是就——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大宋皇帝趙禎與《大明風華》中的大明皇帝朱瞻基誰更渣的問題產生了深刻的研究與分析,當然此次討論,對還未播完的電視劇《清平樂》的大宋皇帝趙禎略顯不公平,因為看不到後期他還有哪些更渣的光榮作為而嘆息啦。
  • 《清平樂》淡化文治武功,張妼晗後宮逆襲,像範仲淹一樣被贊?
    但近年來,歷史劇被討論的熱點,可能會淡化皇帝的文治武功,而在重點描寫人物情感方面的發展。男觀眾想看文治武功,鬥智鬥勇盡顯強者風採許多男觀眾喜歡看《三國志》、《水滸傳》等軍事題材或英雄的故事。在軍事方面,宋、夏終於在1044年十月訂立和約,史稱「慶曆和議」。自此之後,維持了近半世紀的和平。宋仁宗時期還平定了嶺南,並編修兵書等。不過,當下似乎這類壯舉內容不是網友熱議的部分。
  • 《清平樂》除了熱播劇,也有清雅詞:南唐馮延巳《清平樂》賞析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我們也談談清平樂,但不是劇,而是詞。清平樂本是常見的詞牌名,也被稱為「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出自唐教坊司,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宮廷樂師演奏用的樂曲,一說取自漢樂府的清樂和平樂;也有一說取自南詔清平官。後引申為詞牌名,雙調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李煜、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都有出色的作品流傳。
  • 也談《清平樂》中「樂」的讀音
    「本事」本來指的是作品創作所依據的歷史事實,把它推廣開來用以探究詞牌的起源當然並無不可。沈教授在文章裡說,「李白此時所呈上的即是《清平調》三首。詩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解得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等句歌頌貴妃美貌,名花美人兩相映襯,君臣和諧,描繪出一片和樂盛世的景致。
  • 《清平樂》,追尋「大宋衣冠」裡的「華夏足跡」
    請繼續原諒一下,呵呵呵呵~我說,帶大家一起看,從古畫裡走出來的「大宋衣冠」,結果,就......,少了許多自己穿越千年的感受。看宋朝的服飾,其實,一定得對比「前朝李唐」的繼承,與「後代元朝」的繼承。除此之外,還得站在歷史的長河上,前仰後翻地看。
  • 《清平樂》中的這場戰爭是大宋的不幸,卻是西夏的榮耀
    死前還一直囑咐兒子李德明要依靠大宋,隱義就是靠大宋韜光養晦,用以必要時的反擊。到了李德明的兒子李元昊,也就是李繼遷的孫子,他開始了大規模的逆反之路。元昊向來個性張揚,一繼位就下令所有党項人必須剃髮,有違背這格殺勿論。剃髮的號令發出,原本一位他是個青銅,會遭到党項人的記恨,可偏偏他是個王者。
  • 《清平樂》裡的大宋官家為什麼不穿龍袍?
    《清平樂》已經播出了19集,我們看到大宋官家沒穿龍袍,和我們在清宮戲裡看到的情況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宋朝官家都有哪些衣服。《宋史·志第一百零四·輿服三》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袞冕,三曰通天冠,絳紗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親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閱服,天子之戎服也。中興之後則有之。你看大宋官家衣服還是很多的,只是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先說大裘冕,《周禮·司裘》'掌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 夢回大宋 叫我大掌柜穿越古代 探尋汴梁盛世
    穿越千年,夢回大宋。在新國風市井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中開啟你的古代人生,與摯友親朋探尋汴梁盛世。更有興造建築、商貿買賣、店鋪營生、門客招募等市井奇緣、趣聞鐵事逐一呈現。今朝,誠邀掌柜前來品鑑!
  • 看《大宋·東京夢華》,思過眼煙雲的輝煌
    到了978年七夕這天,41歲的李煜把他的全部愛恨情仇和著那杯毒酒一飲而盡。序幕中用了李煜的這首著名的《虞美人》演繹了南唐滅亡,大宋王朝崛起。 蘇軾除了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在他筆下,詩意的青春就是這樣一片青綠,在鞦韆上蕩漾,大野芳菲,鋪綠了天際。
  • 清平樂:10首名家的《清平樂》詞,看著電視劇學詩詞
    然而,看到《清平樂》的演員表,發現喻恩泰也出演了這部劇,而且出演的是多才宰相晏殊,小編還是忍不住看了幾集。看過之後,又複習了名家寫過的《清平樂》詞,特地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清平樂是一個詞牌名,是宋詞的常用詞牌,留下了很多經典名篇。
  • 熱播劇《清平樂》的「樂」怎麼讀?是「lè」還是「yuè」?
    熱播劇《清平樂》自播出以來,備受關注。其考究的服化、場景、臺詞等處處都能體現出製作團隊對歷史細節的尊重,非常難得。這樣的大型歷史劇對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是深有裨益的。但與此同時,筆者也要提出一個明顯值得商榷的地方——關於「清平樂」這個題目的讀音問題。詞調名中「樂」字的讀音,一直以來都是有歧見的問題。
  • 27首巔峰宋詞,唱盡大宋王朝319年
    >他雖為男子,卻寫得一手絕佳的婉約詞。無意中得罪了宋徽宗的周邦彥被迫離開京城,而這首《蘭陵王》讓文藝的宋徽宗又將他調回來,一開始這個詞牌名是歌頌高長恭的《蘭陵王入陣曲》。周邦彥這首卻是寫離別之情,最終卻預示著大宋朝即將離開繁華的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