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給大家推薦的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毫無疑問,她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它不像《肖申克的救贖》一樣震撼,直衝人的心底、不像《阿甘自傳》一樣勵志,讓人熱血沸騰,它更多的時候像一杯酒,甘醇苦澀、回味無窮,你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感覺,感慨萬千卻不知從何說起,可就是忍不住會去想。
她的故事其實很簡單,講的只是個不知是否真實存在過的鋼琴天才,一生都不肯下船,為此寧願與船共付一炬的傳奇故事。劇情平淡,沒有特效,卻引人入勝,成了無數人心中的神作。
經典之處頗多,印象比較深的是下面幾處
有一段,是吹小號麥克斯來到船上成為樂隊的一員。不久遇到了風暴,搖搖晃晃的郵輪讓麥克斯吐得神魂顛倒、幾近崩潰。他跌跌撞撞走出房間來到音樂廳,遇到了如履平地的1900,更讓他震驚的是,1900來到鋼琴面前坐下,讓麥克斯坐在他身旁,打開了固定鋼琴用的鎖,在劇烈搖晃的船上,1900帶著麥克斯一邊彈琴,一邊隨著船身的搖晃在音樂廳滑動,這一幕十分浪漫令人遐想,夢幻無比。
一段是傑瑞登船挑戰,是電影中最為精彩的一幕——鬥琴。二者形成了鮮明對比,傑瑞傲慢無禮,1900謙遜友好。傑瑞斯彈琴之前點了一根煙放在琴上,是為了表明自己彈琴很靜,觀眾聽得如痴如醉。而1900彈了首需要兩人才能完成的曲子,他的煙則是為了最後用滾燙的琴弦點燃,以示速度之快用的。觀眾驚呆了,掉了假髮,菸頭燒著了褲子,都不自知。傑瑞更是驚訝得手中酒杯滑掉地而碎,鬥琴以1900的勝出結束。這段處理的幽默、風趣,令人發笑。
還有就是錄製唱片的那段,也是影片中浪漫的一幕。漫不經心彈琴的1900看到了一個女孩。只此一面,1900便確定了他這一生的摯愛。曲調很快就變得舒緩溫柔起來,像一股細流緩緩流入心田。1900想將他錄製的唯一一部唱片送給女孩。但是從未追過女孩的1900表現得不知所措,直到女孩下船之前,1900都沒有把唱片送出去。期間1900甚至還跑到三等艙中趁著女孩睡著的時候偷偷親吻女孩。女孩下船之前,給了1900地址,邀請他去做客,還親了下他的臉頰。1900徹底淪陷了,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他和船上所有人告別,決心下船尋找真愛。可是,當他走到下船懸梯一半的時候,突然停住了,望著高樓林立、塵霧滿滿的紐約,怔了怔,然後轉身又回到了維吉尼亞號。看到這處真替他著急,希望有誰能推他一把,因為錯過此刻,就錯過了一生。
最後就是,厭倦海上,回到陸地生活,與1900失去了聯繫麥克斯。去變賣陪伴他半生的小號,在和老闆聊天的時候得知,維吉尼亞號已經報廢,等待爆破。麥克斯趕到港口找到負責人,告訴他船上肯定還有一個人。因為麥克斯知道1900絕對不會下船。但尋遍不得,麥克斯便帶來唱片和唱片機,在船上各處播放那張1900唯一刻錄的唱片,終於把1900召喚了出來。只不過,麥克斯依然沒能勸說1900下船,1900決定與維吉尼亞號一起,結束他們共同的生命。
為什麼《海上鋼琴師》如此經典,為什麼1900如此讓人著迷?
我想,除了電影中1900的傳奇經歷和豐富的主題以外,更重要的,每個人都能在1900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說1900身上有著許多人都期待的東西:
從影片來看,麥克斯和1900分別代表著我們每個人的兩面,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庸俗,一個純真。前者更貼近於現實中的我們,而後者是我們渴望的理想模樣。
我們感受這世界之大,卻不知道哪條路才是方向;面對著太多的選擇,卻不知從何入手。我們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在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在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找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而當我們看到居然還有天才1900這樣堅守希望的人的時候,他就像是活成了我們心中烏託邦中才有的模樣,我們歆羨於1900的勇敢和堅定。活在現實中的你我,誰也無法做出這種選擇。
我們就這樣看著1900矗立在那裡,自由,決絕,而悲傷~
1900為什麼不肯下船?船上到底又有什麼?大家不妨去看看,一定會有你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