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丨蠔殼屋、鑊耳屋、騎樓...探索嶺南神秘建築,名家帶...

2020-12-14 澎湃新聞

免費活動報名丨蠔殼屋、鑊耳屋、騎樓...探索嶺南神秘建築,名家帶你一起「穿越」!

2020-08-05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騎樓、客家圍龍屋、蠔殼屋、鑊耳屋……這些最具嶺南特色的建築就在我們身邊,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本周六(8日),海珠區文明辦、海珠區婦聯、海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單位將聯合主辦「新時代文明實踐 書香進社區」小記者名家讀書會活動,帶你「穿越」時空,從一座座古老而神秘的文物中領略嶺南地區的燦爛文化!

本次活動有哪些專家作者?

一起來看看

專家作者

崔俊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築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廣東省文物古蹟保護協會秘書長。參與編制簡園修繕設計方案、中山紀念中學舊址保護規劃、五仙觀與嶺南第一樓保護規劃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文物單位保護項目。

倪韻捷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職於古建築保護研究中心,參與編制農講所修繕設計方案、順德糖廠早期建築保護規劃、黃巖洞遺址保護規劃、白馬窯址保護規劃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項目。

專家作者團帶來了她們的全新作品《嶺南文化青少年讀本系列·嶺南建築》,書中每件文物都「講述」著它背後蘊藏的歷史文化,讓你穿越時空閱讀嶺南的歷史脈絡,領悟優秀文化精髓。

《嶺南建築》用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的方式,選取了西關大屋、騎樓、客家圍龍屋、蠔殼屋、鑊耳屋等最具嶺南特色的建築進行介紹,以輕鬆的筆調向青少年讀者呈現出嶺南建築清新明快、中西合璧、務實求變等鮮明的地域特色,帶領讀者從一個個具體的建築物中了解嶺南建築文化的價值和重要的歷史地位。

內文頁面展示

想跟隨專家作者的腳步

一同品味嶺南文化的魅力嗎?

來報名參加吧

你將得到作品選登機會

現場還有令人期待的驚喜禮品哦!

1

報名時間

即日起開始報名,報滿即止

2

參與方式

添加微信號「信息時報小記者(xxsbxiaojizhe)」

3

活動時間

8月8日(周六)8:45-11:00

4

活動地點

海珠智匯科技園(海珠區東曉南路與瑞寶新村一社大街交叉口西50米 東曉南地鐵站C1出口400米)

5

活動人數

30人

6

活動費用

免費

7

小記者年齡

7-12歲(一到六年級)

原標題:《免費活動報名丨蠔殼屋、鑊耳屋、騎樓...探索嶺南神秘建築,名家帶你一起「穿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騎樓與鑊耳屋裡藏著什麼奧秘?成為小記者去探尋!免費喔
    點藍色字關注西關大屋、騎樓、客家圍龍屋、蠔殼屋、鍋耳屋……這些最具嶺南特色的建築就在我們身邊,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們嗎?8月8日(本周六),海珠區文明辦、海珠區婦聯、海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信息時報社、廣州新華書店集團傳媒連鎖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海珠智匯科技園、瑞寶街文化站協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 書香進社區」小記者名家讀書會活動,由廣東省文物專家作者帶你「穿越」時空,從一座座古老而神秘的文物中領略嶺南地區的燦爛文化!
  • 歷史名城 | 化州一村莊以古豪宅命名曰「鑊耳」屋古城!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化州共享資訊時代視頻 | 化州歷史名城《鑊耳屋古城》這座被歷史塵封了200多年的鑊耳屋,位於化州市文樓鎮文樓村委會鑊耳屋村,X660縣道旁。此鑊耳屋為清朝乾隆年間的監生董傑參——別名「翻須公」所建的私家宅院。
  • 探訪:廣東羅定素龍古城角村一座鑊耳屋,留下多少文化魂寶
    廣東羅定有許多民間建造鑊耳屋。下面和大家探訪羅定素龍古城角村一座青磚鑊耳屋。大屋建造獨特,極具嶺南特色。裡面依然保留著大量的文化魂寶,如繪畫刻字灰塑等。這些你見過嗎?(羅定大屋)大屋門前一口半圓風水塘。(羅定大屋)大屋的正門:青磚徹牆,麻石臺階。
  • 雲浮|鑊耳屋、風火牆,擁有明清建築588座的古建築群
    在群山環抱中,有一條古村,村前地坪上有著鬱鬱蔥蔥的百年大榕樹,靜默地守望著面前古樸的方型石井;在蕩漾著碧波的大池塘裡,倒影出一座座青磚瓦頂、牆體斑駁的古建築;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厚,古樸幽靜的「鑊耳屋」,高低錯落的風火牆,精美的窗楣、屋簷裝飾……這裡是雲浮市腰古鎮水東村。
  • 旅行家帶大家走進廣佛地區鑊耳屋,珠三角地區特色民居
    在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有這樣一種傳統民居,叫做鑊耳屋。初來乍到,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鑊耳屋是什麼,但佛山是練武的好地方,自古以來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大師。我們在看黃飛鴻或者是葉問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在這種房子裡練武。
  • 廣東著名藝人黃俊英祖屋,經典鑊耳大屋,現今怎樣了?
    【探索廣東羅定美景】廣東羅定有怎樣的美景?下面和大家探訪:羅定素龍街道的同源大屋。這裡是廣東著名藝人粵語相聲黃俊英的祖屋。一座經典的羅定鑊耳大屋。一起去看看現今保留著怎樣的風景?(羅定大屋)同源大屋,羅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鹹豐七年。據介紹,這裡是羅定名人黃俊英的祖屋。
  • 用微縮模型還原廣州記憶——留住廣州地標建築騎樓
    在不少建築專家眼中,廣州最有價值、最有風格的建築是騎樓,然而如今破壞最厲害、市容最差的也是騎樓。留住騎樓,就是留住城市記憶。其形式大概有仿哥德式、南洋式、古羅馬卷廊式、仿巴洛克式、現代式和中國傳統式,比較集中的地方有上下九、北京路、越華路……騎樓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建築形式,不僅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而且有更突出的商業實用性。通常是樓下做商鋪,樓上住人。
  • 蟬鳴荔熟錯訪五百年古城瓜嶺,探尋水上碉樓與明清時代的鑊耳屋
    棠蔭樓明清建築群極具嶺南特色的鑊耳屋在廣東的各個村落遊走,常見一種酷似古代官帽的古代建築一座2、3層高的房子,兩旁修築具有防火功能的高牆,俗稱「防火牆」,牆壁的兩端像鍋耳,廣東話來講讀作鑊(huo),官方的名字就叫【鑊耳屋】。兩邊鑊耳的形狀與官帽的兩耳相似,也有人稱其鰲背牆,有獨佔鰲頭之意。在古時候,只有顯貴的家族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防火牆,而且職位越高者,鑊耳牆則越高。
  • 9月廣州Q版騎樓上色比賽活動時間
    活動名稱:廣州創客繪(Q版騎樓上色比賽)  活動時間:2014年9月13日(周六)15:00-17:00  活動地點: 廣州市越秀區聯合書店  活動費用: 免費  活動報名方式——  1.微信微博報名:關注聯合書店微博微信帳號,或關注廣州有文化微博微信帳號,發送「暱稱+手機號碼+我要塗騎樓」給我們即可;  2.簡訊報名:發送簡訊「暱稱+手機號碼+我要塗騎樓」到13437845781即可  3.
  • 珠三角地區特色民居鑊耳屋,你知道這個字怎麼讀嗎
    在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有這樣一種傳統民居,叫做鑊耳屋。初來乍到,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鑊耳屋是什麼,但佛山是練武的好地方,自古以來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大師。我們在看黃飛鴻或者是葉問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在這種房子裡練武。
  • 你好,再見——第一站:廣州-嶺南印象園
    在廣州的最後一個下午去了嶺南印象園,這是一個可以讓你短時間就能了解嶺南傳統文化的地方。嶺南印象園是典型的嶺南傳統風格建築群落。漫步在園區內,你可以看到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牆。悠長的青雲巷、古樸的趟攏門、精緻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都散發著嶺南水鄉的韻味,習慣了城市的高樓大廈,此時定會有一番不同的感受。建築嶺南建築最具特色一個是鑊耳牆,一個是蠔殼牆。鑊耳牆又名鍋耳牆(形狀與鍋手柄相似),在元明清時代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建造,官位大小決定鍋耳的高低。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修鍋耳牆可以保佑子孫當官,蘊涵富貴吉祥豐衣足食。
  • 【芭樂活動】日本超級甲蟲名家首度駕臨中國 蟲蟲特工隊再度來襲!(免費)
    活動首日將有數十位甲蟲專家及資深愛好者親臨現場,與孩子們分享甲蟲飼育經驗和心得,帶領大家探索甲蟲世界的奧秘,體驗與甲蟲交朋友的樂趣。本次活動更有日本超級甲蟲名家河野博史首度駕臨中國,喜愛的蟲蟲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方案揭曉丨八位建築大師集群設計重塑嶺南傳統古村
    居住風景承孝相團隊 承孝相團隊原建築是一棟民國騎樓,長期為10個住戶居住所用,因此由個體集合而形成的整體性是本建築的要點。作為對校內建築教育的補充,大師工坊應以建築本身作為一種導引:在環境層面,強調建築氣候適應性,綜合考慮通風遮陽、功能視線關係,利用光伏建築一體化設計成產能建築;在營造層面,鼓勵傳統材料技藝與現代材料技藝在碰撞中創新,村民學生共商共建,從而推動建築教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社會層面,旨在鼓勵公共交往,空間共享,提供彈性的公共空間以滿足人群與活動的多樣性;在運維層面,配合完善智能的管理系統
  • 【土著帶你看湛江】走進安鋪古鎮,撫摸騎樓的歲月創傷
    安鋪騎樓面積約14400平方米,大多建於清末民初,整合西洋風情和嶺南特色,數量多且建築舊貌保存較為完整,是目前粵西城鎮中保存連片最大、且體現河海文化的騎樓群,已成為該鎮一張獨特的城鎮文化名片。安鋪鎮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人文底蘊厚重,騎樓文化街道較為完整,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嶺南特色建築,真實地體現了安鋪的古鎮風味和歷史風貌,承載著幾代安鋪人的記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和記住鄉愁的載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對拉動該鎮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 可惜已經沒落的老屋:鑊耳屋
    老屋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很老很舊的屋子,老家的人親切地稱之為:鑊耳屋。說老舊,也只是相對而言。也許並不算古老。可供查證的歷史只追溯到曾爺爺的曾爺爺那一代。到底是幾年所建,我完全沒有概念。據說那一代的老人曾是當地的小有名氣的土財主,免不了有點暴發戶的財大氣壯,愛炫耀。老屋建得不算特大,卻特長。
  • 「嶺南掇英」百年名家書畫精品展在莞開展
    在這裡可以悠閒品茗、靜聽清耳悅心的音樂,還可零距離欣賞名家精品,愜意感受藝術的薰陶。「嶺南掇英」百年名家書畫精品展於12月12日在東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藝術畫廊新鮮開展,現場展出吳泰、方召麐,楊之光,容庚與楊善深5位頂尖藝術家的傾心之作,16幅精選作品中包括數位嶺南名家遺珍,從而讓東莞書畫愛好者在家麼口即能免費嘆享名家名作。首次展出的5位藝術家作品風格迥異又各有千秋。
  • 廣西梧州的騎樓,為何稱為「握手樓」,不僅僅是指房子距離近
    而騎樓遍布的河東,卻承載著梧州人的文化根脈,也是梧州人心底裡最引以為豪的記憶。騎樓街區毗鄰桂江東岸西江北岸,東到石鼓路,北至龍母廟,呈英文字母L形狀分布。22條街道縱橫交錯,把560棟連綿成片的騎樓圍合成一個龐大的街區。在中國華南地區,騎樓這種建築形式並不少見。但面積和規模能被稱為「城」的,卻只有這裡。
  • 讓騎樓在模型中重生
    Sam西關老屋三樓的會客廳及休息間參考了西關大屋的廳堂設計。(上接08版)挽留城市記憶十幾歲時隨家人從西關屋中搬出後,Sam並沒有想到自己有日會再次回來,給這幢破敗得無法住人的舊樓第二次生命。這一切,都源於一次盛會。亞運期間,Sam當時所在的公司承接了亞運整飾工程的項目,負責給老城區的舊樓「穿衣戴帽」。看著熟悉的騎樓被改頭換面或從地圖上消失,Sam心情多少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