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上海市本地水果開啟「新企劃」,結合與美妝、文創產品進行「跨界」合作,受年輕消費者青睞。
除了送進各大公園讓老百姓方便購買,上海的本地水果又將開啟「新企劃」。記者近日從本市林業部門獲悉,今後,上海本地水果將與美妝、文創產品結合,進行「跨界」合作,吸引更多年輕人目光,讓滬產水果拓寬發展之路。
網紅色「橙色」的唇膏,橘子形狀的可愛文具,橘瓣模樣的徽章……這些與上海最「本地」的水果——崇明橘子相關的美妝和文創產品首次亮相,就讓不少觀眾愛不釋手。
「以後這樣的創新產品還會更多。」上海市林業總站副站長莊景華告訴記者,12月正是上海本地產的柑橘採摘銷售季。上海現有柑橘種植面積5.3萬畝,佔上海市經濟果林面積的26%。今年,滬郊部分優質柑橘走進上海植物園、魯迅公園、中山公園等14家公園銷售,截至11月29日,已累計銷售107萬斤。與此同時,「安全優質信得過果園」創建評選、「鄉土有約」系列活動等,也通過多年運作在市民中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和口碑。
然而這還不夠。「在傳統的種植和營銷領域,上海柑橘的發展空間已十分有限。」上海市林業總站副站長莊景華表示,大多本地普通品種的柑橘,每千克的銷售獲利很難超過2元。
也因此,上海市林業總站開始探索創新之路。今年夏天,上海林業部門就曾嘗試過一次「跨界」,與網紅餐廳攜手,用南匯水蜜桃和馬陸葡萄推出了兩款水果甜點:水蜜桃果凍塔、葡萄芝士派,也成為了安義夜巷的一個熱門「賣點」。
如今,這場「跨界」更是不止於餐桌上。近日,上海市林業總站與東方美谷、東浩蘭生集團外經貿商展攜手開展「果味LIFE·申活更精彩」上海本地水果跨界整合營銷年度計劃,將讓水果走向更多領域。「我們的水果不僅要跨界美食、美妝、文創,將來還要拓展到更多新的、代表時尚潮流的領域,力爭打造出上海的爆款水果。」莊景華說,這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更關注本地水果,挖掘背後的文化內涵。
據介紹,這一年度計劃將加強產學研合作,打通產業全鏈條。活動現場展示的瑪麗黛佳橘色唇膏、晨光文具「大橘大利」系列文創成品以及橘子掛件等周邊,都將成為地產水果從美食到美妝、文具用品等文創產品的跨界嘗試。
同時啟動的「鄉土有約·橘味之旅」親子自然教育整合推廣活動,用更加年輕、時尚的方式來推廣本地果品和品牌。(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