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同盟國法國軍隊中曾有過這樣一支部隊,他們為了二戰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在戰後,由於他們的"特殊身份"和膚色原因,他們的功績卻被人為地忘記,直到70年後他們的後代才迎來了屬於自己父輩應得的榮譽。他們就是二戰中的法軍黑人兵團,一支為國獻身忠貞不渝的熱血戰士。
一、臨危不懼的愛國者
在歷史上,法軍是傳統的大陸系國家軍隊,自軍事現代化以來,法軍在歐洲大陸一直都是最強悍的軍事力量存在。而且許多先進的軍事建設文化,都是從法軍中衍生而來,之後開始向世界各國傳播。
不過這個軍事大國卻有著一個比較頭疼的社會問題——適齡從軍人數較少。在最為強盛的拿破崙時期,法國全國的人口超過2000萬人,在歐洲範圍內除了沙俄以外沒有誰比他們人口更多。但從那以後,法國就開始陷入了人口低增長的情況,加上一戰付出的巨大傷亡,法國人口開始逐漸減少,從軍的人數也相應地出現下降。
為了解決軍事人員不足的問題,法國政府決定效仿英國的徵兵方法:從殖民地國家招募符合年齡的年輕人,加入法國軍隊成為普通一兵。不久後在法國軍隊中,開始大量出現殖民地等國的新兵,這些人主要來自於非洲,例如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來自西非塞內加爾、幾內亞、馬裡等國。這樣的徵兵辦法確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法軍兵源不足的問題。
這當中,黑人士兵的戰鬥實力不可忽視。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軍就開始設立塞內加爾殖民地步兵團,後來以塞內加爾黑人士兵為主的黑人兵團開始在戰爭中大顯神威。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結束後,德軍開始全面對法國本土進行了進攻,曾經一戰英雄的法軍元帥亨利·菲利普·貝當搖身一變成為了德軍的傀儡,放棄了對德軍的抵抗。就這樣,法國僅抵抗了40多天便宣布徹底投降了。
法國淪陷後,法國便出現了"維希法國"傀儡政權和戴高樂帶領的"自由法國"政權。兩方隨後在法國本土展開了激烈的對抗,兵源較少的"自由法國"決定從非洲殖民地招募士兵,向納粹和傀儡政權宣戰。來自塞內加爾的士兵成了黑人軍團的主力成員,他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頭上的"chechia"圓筒絨帽。
根據作戰要求,這些黑人兵團經常會被法軍高層派往最危險、最艱苦的前線去作戰。他們得到的武器裝備、戰略補給相比傳統的法軍士兵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但這些黑人軍團在實戰中卻絲毫沒有退縮,反而展現出了一種"別樣"的英雄氣概。
二、威武不屈的軍團
從1940年開始,黑人軍團與其他兄弟部隊一起,開始在西線的各大戰場上對納粹及僕從軍部隊展開作戰。從最早的卡西諾戰役、諾曼第登陸、解放法國……幾乎所有法軍參與的戰役中,黑人軍團都會出現在戰鬥人員序列中。
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防禦裡昂的戰役,為了阻止納粹的進攻,以法軍第8殖民步兵師的第25塞內加爾步兵團作為主力負責。該團得到的命令也是簡明扼要:固守陣地,寸土不讓。
經過3天不間斷的抵抗,法軍的可用力量變得捉襟見肘。為保留僅有的軍事力量,法軍高層決定讓第25塞內加爾步兵團及時撤離。不過負責防守聖-約瑟夫修道院的一個600人的步兵營,卻對此毫不知情。面對德軍裝甲師的炮火,黑人士兵只能用手裡的老式步槍和輕機槍向敵人還擊,上演了真實版的法國"集結號"。最後德軍在動用了一個裝甲旅外加兩個裝甲擲彈兵團的兵力下,經過一整天的戰鬥才在晚上拿下了這個防禦陣地。
戰後許多被俘的黑人士兵被納粹殘忍處決,600人的步兵營幾乎全軍覆沒,戰鬥過程和結果可謂可歌可泣。戰後當地軍民在安葬士兵遺體時,才發現至少有188人在戰鬥後被集體處決,而安葬時間都已經超過了兩年。
這樣的情況在二戰中並不罕見,大部分黑人士兵在被俘後由於納粹奉行的激進種族政策,幾乎都難逃一死。1940年6月的羅亞爾河戰役中,一群黑人士兵不幸被俘,這當中就有一位名叫利奧波德·賽達爾·桑戈爾的士兵。納粹軍官十分厭惡這些黑人俘虜,決定將他們就地處決,即將行刑之時,桑戈爾與戰友突然高呼:"法國萬歲,非洲黑人萬歲!"
這一驚人的舉動震驚了德國人,一名法軍軍官此時說到:"作為高種族的雅利安人,處決這些低等人種本身是懦夫的表現,沒有任何的榮光可言"。最終德國士兵放棄了殺戮行動,將這些黑人士兵關入了監獄之中。倖存的利奧波德·桑戈爾也位列其中,後來這位劫後餘生的士兵成為了非洲塞內加爾的開國總統,書寫了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三、遲來的最後正義
1944年8月25日,巴黎宣布正式解放。在後來舉行的進城儀式上,人們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與其他法國士兵一同走過香榭麗舍大街的黑人軍團卻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原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榮譽稱號也都蕩然無存。
原來在巴黎解放前夕,這些勞苦功高的黑人士兵就被強行送回了自己的國家,他們的功績被法國政府刻意地隱瞞了,沒有人知道他們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並且在戰後的撫恤待遇問題上,這些黑人老兵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撫恤,就連養老金也不到正常法軍士兵的一半,而且還不時出現拖欠的情況。
黑人的怒火終於被點燃了,1944年11月30日,塞爾加爾首都達喀爾郊區的蒂亞羅耶軍營,數百名黑人士兵與營地守軍爆發了衝突,30餘人不幸遇難,釀成了震驚法國的"蒂亞羅耶慘案"。為了平息這起事件,法軍不得不迅速採取了保障措施,補償了拖欠的薪資。
此後的幾十年裡,法國將二戰中黑人軍團的戰鬥功績完全泯滅,幾乎沒有在任何官方場合稱讚黑人軍團的功績。直到2017年,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才公開表示對二戰中歧視黑人士兵的做法表達羞愧之情,並稱"法國人欠你們一筆血債"。28名倖存的黑人士兵被授予了遲到70年的榮譽,並獲得了法國的國籍。
一名老兵在儀式上表示:"總統做了前任總統從未想像過的事情,那修補了很多傷痕。"對於這28名老兵來說,他們是幸運的,還可以在有生之年獲得本該屬於他們自己的榮譽;但那些長眠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黑人士兵來說,他們的功績卻被永遠地留在歷史的長河中。
雖然這些黑人士兵得到了最後的褒獎,但這些遲來的正義是否代表著真正的正義呢?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這些黑人士兵作出的偉大貢獻將不會被磨滅,正如《戰地5》中倖存的黑人士兵所說:"但我知道我們做了什麼,也知道我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而我為此感到驕傲"。
結語
回顧二戰法軍黑人軍團的戰鬥經歷,我們不僅為他們的偉大奉獻精神而感動,同時也對他們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惋惜。雖然最後正以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我們也希望這樣"遲來的正義"在未來越少越好,希望那些倖存的二戰英雄,他們的功績不要被永遠泯滅。
參考資料
1.《二戰中的法國軍隊》
2.《第二次世界大戰編年史1939-1945》
3.《二戰中的外籍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