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上層出不窮的「接男寶」,是屬於網絡世界的魔幻,也是現實世界裡的血色真相。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均精緻女孩的小紅書上,也颳起了一股「接男寶」的風氣。
有的用戶生了兒子,喜滋滋地曬出大肚照和娃照,其他備孕媽媽看到,留下「接男寶」之類的評論,意為把別人生男寶的「好運」接到自己肚子裡,讓自己也能一舉得子。
還有一種說法,叫「翻盤生兒子」,意為孕檢出是女孩,結果卻生下男孩的醫學奇蹟。
其他也檢測出懷了女孩的孕媽,會在底下留言「求翻盤」,有的po主樂此不疲地回復「傳你男寶」,一副助人為樂、功德無量的姿態,儼然送子觀音上身。
其實只要是和產婦、生兒子相關的內容,一溜兒刷過去,幾乎都是「接男寶」的字樣,千篇一律,跟AI統一回復似的。那陣勢,簡直是一場網際網路+的大型求子現場。
當然,這並非只是小紅書上的個例,無論是在抖音、快手這類泛娛樂平臺,還是在專供孕媽交流的APP上,這類求子式互動都隨處可見。準媽媽們指望通過網線,吸收「男寶好運」,就此登上人生贏家寶座。
這種「網際網路大型迷惑現場」,魔幻程度讓人仿佛誤入異次元,卻又真實地讓人喘不上氣。
01. 一定要生兒子?
我國父母是出了名地愛生兒子。
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的一胎性別比為113,二胎性別比升到了130,三胎性別比更飆至160。
● 圖為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的出生人口性別比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出現如此不正常的新生兒性別比例,是源自大部分人的「男孩偏好」。生二胎?那可能還留有女兒的空位,一男一女,湊個「好」字,倒也吉利;要是噗噗連生兩胎都是女孩,第三胎肯定要追加一個男孩,命脈香火什麼的,不能斷絕啊;要是只能生一個,就只能去做產檢了。是女兒就墮掉,是男孩就保留,總之讓老婆拼了老命,也非得懷上寶貝兒子不可。
● 圖源:《娘道》
不是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現在女性都能當國家總理了,還有什麼不能繼承的?而是很多家庭覺得,沒有兒子,就像缺了根主心骨似的——有一種流淌在血液裡的「渴男情結」。
這種「渴男」,一是因為,中國人有隨父姓的傳統,這意味著男人才可以「傳宗接代」。
● Papi醬生娃過後遭遇冠姓權相關討論
不要小瞧一個冠姓權。在幾個月前被瘋轉的一篇報導《在長豐,女性向前一步》中,我們能看到隨母姓獎勵1000元後發生的改變。鼓勵冠母姓後,長豐的新生兒性別比例,也在短短4年內從128降到了114,足以證明很多家庭非常重視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冠姓。
● 安徽長豐於2014年試點「姓氏改革」
另一方面,在父系的婚姻制度中,男性等於資源的繼承者,女性等於資源的奉獻者。
中文裡對婚姻的闡釋也很有意思:
我「娶」你——我「得到」了你和你家的資源,包括生育資源和財富資源。
我「嫁」你——我把自己和娘家的資源都「交付」了給你,相當於我們家培養我投資的金錢、精力甚至是感情都打了水漂。
所以還有段子戲稱,婚禮上哭的一般都是女方家庭,笑的都是男方家庭。
● 抖音上的」嫁女濟兒「視頻
沒有人希望自家肥水外流,都希望能「佔便宜」,因此大家都偏好生男孩。即使生了女孩,也不當成重點對象培養,以免當下的投資和未來的回報不成正比。
有不少人認為,農耕文明的時候,男人才有力氣耕田,男人貢獻大,所以男人地位高——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女性在經營和生產上的產出,從來就不比男性少,男人只是更擅長佔領和掠奪而已(中性詞,沒有說不好的意思)。再加上婚姻和冠姓權的制度化傾斜,所以男權地位始終牢不可撼,女性力量卻一直在被稀釋、瓦解……
幾千年過去了,還有那麼多恪盡職守的小媳婦兒,為了夫家的臉面,敢於犧牲小我、成全大局,竭盡全力地「翻盤生男寶」……老祖宗即使埋在黃土裡,也得高興到笑醒了吧?
02. 這不是魔幻,是現實。
可能有人覺得,為了生兒子不擇手段這種事,已經不會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了。
● 圖源:《清平樂》
實際不然。
就說個發生在我家的例子吧。我堂哥,八零後,有個7歲的女兒。他是街坊鄰裡眼中的好男人、我們家公認的好爸爸,但骨子裡極度盼望有個兒子。嫂子生完女兒,過了風平浪靜的幾年後,我哥按捺不住了,開始逼她生二胎。
一開始,嫂子不願生,我哥循循善誘:「兒子才有擔當,能給你一個更好的未來呀!」嫂子還是沒這方面想法,我哥又威脅道:「你要是不生,我就找外面的女人給我生。」
嫂子跑去和娘家訴苦,她爸媽說:「你既然是X家人,就應該給他生個兒子。」
後來,嫂子妥協了,答應去香港做B超,如果是女兒就流掉,如果是兒子就留下。再後來,我哥如願以償,抱了個大胖小子,天天出入親戚家炫耀,得意極了。
● 圖源:《小娘惹》
最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我們全家都覺得這是件喜事,只有我感受到背後對女性的壓迫——既然你嫁給了我,你的子宮就被我徵用了,生不生,由不得你決定,而是由我決定。
而且,必須生出兒子為止。
到了今天,在人人摩登光鮮的小紅書上,還能看到綿綿不絕的「接男寶」,我的心情最開始是震驚的,就像看見一群昨兒還穿著小高跟在晃悠的時髦姑娘,今天突然拾起老祖宗留下的裹腳布,如獲至寶一樣虔誠膜拜。不得不說,傳統文化的威力真是驚人。
網際網路讓我們看見更廣面的世界——那麼多「傳男寶」帖子,那麼多虔誠人兒排隊接男寶,從不是空穴來風。它就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而另外一點讓我感覺魔幻和哀傷的,是仔細一看——那麼多帖子和評論的發布者,她們都是女人。
● 百度貼吧「生男吧」
● 還有「生女吧」,然而很多帖子內容仍在求男孩。
她們也許自己曾遭受家庭重男輕女的折磨,也許也有過疑惑,但最後,她們接受了,或者不得不接受社會帶給她們的規訓,並成為「接男寶」的支持者和踐行者。
03. 一個暢想:「接男寶」不全是壞處?
全面開放生育政策後,「接男寶」的可能會更多。
● 今年,人大代表黃細花建議取消三孩以上處罰
不過,偏好生男寶的人,將來勢必也會被男孩情結反噬。
性別比例失衡在很久之前就引起了專家的重視,但是他們關注的角度一般都是「二十年後,1/5的適婚男性要打光棍兒哩!」我挺想告訴這些憂心忡忡的專家:要是中國人以前不忙著打胎,以後哪來的光棍危機?中國男孩未來的老婆在哪兒?問問人流室的醫生唄!
重男輕女的癥結一天不消除,男女比例失調、大批量男性「滯銷」的後遺症也一天不會斷絕。
● 圖源:財新網微博
再加上現在有不讓女方家收彩禮的趨勢(彩禮其實是對養女兒家庭的合理補償),相信以後能找到老婆的,都是真正高素質的男性(不能通過砸錢「買」別人家的女兒了)。你要是只有錢?將來可能得到這樣的答覆:「不好意思,我們不收彩禮,而且除了有幾個臭錢之外,你哪哪都配不上我女兒。」
男多女少,末位淘汰,其實也是父權社會的一種動態平衡機制。
至於不喜歡女兒的家庭,不讓女兒在他們家出生,我認為對雙方都是極好的。
● 圖源:《都挺好》
「讓她們不被出生是最大的幸福。」
在一個不善待女性的家庭和社會中,女兒就應該高傲地絕版,你說對不?
參考資料:
[1] 《為了生男孩,中國人有多努力》,CC,浪潮工作室,2017. 12. 14
[2] 《在長豐,女性向前一步》,人物作者,人物,2020. 06. 16
文 | 阿貓
圖 | 網絡
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本文來自LoveMatters中文網謝絕未授權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Xue.Wang@rnw.org
商務合作請聯繫:Jing.Dou@rn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