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光伏一體化龍頭企業晶澳科技(002459.SZ),在順利回A上市五個月後拋出首份再融資方案。
上周五晚間,晶澳科技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2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分別用於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以來晶澳科技投資擴產動作不斷,日前公司披露借殼上市的首份年報也超出市場預期。
年報顯示,2019年度晶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11.55億元,同比增長7.67%;淨利潤12.52億元,同比增長74.09%。
其中,重組時注入的資產晶澳太陽能2019年度扣非歸母淨利潤達到12.83億元,遠超當期6億元的業績承諾,業績承諾完成率213.91%。
擬定增52億加碼主業
去年11月完成借殼天業通聯上市的晶澳科技,在登陸A股市場近五個月後便開始籌劃新一輪再融資,進一步加碼高效電池、組件項目,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據了解,晶澳科技是行業領先的光伏產品提供商,同時也是國內光伏行業的先行者之一。根據第三方權威諮詢機構PVInfoLink統計數據,公司2019年組件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二位。
定增預案顯示,晶澳科技此次募資項目之一為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主要生產高效單晶PERC雙面電池和高效單晶PERC雙面組件,是公司未來先進產能持續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垂直一體化優勢將進一步加強,核心競爭力將顯著增強,戰略板塊布局將更加清晰,符合公司的戰略需求,有利於鞏固公司行業優勢地位,亦有助於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此次大手筆定增之外,今年年內晶澳科技投資擴產動作頻頻。其中,今年1月8日,晶澳科技在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投資建設的「包頭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拉晶、鑄錠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項目預計增加1.6GW單晶矽方產能。2月份,公司相繼公告將投資102億元規模的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以及11.3億元規模的寧晉三四車間3.6GW高效電池升級項目。
上月23日,晶澳科技再次披露,公司將在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投資建設300MW光伏平價上網項目,總投資額約為14.54億元。
回A首年實現12.52億元淨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晶澳科技前身晶澳太陽能成立於2005年,兩年後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2018年7月,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的合併,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一周後,天業通聯披露公告,確定與晶澳太陽能進行重組。
此筆75億元規模的重組在去年11月順利完成,晶澳太陽能資產的注入,成功扭轉了上市公司已低迷數年的業績表現。
根據晶澳科技披露的年報,2019年度晶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11.55億元,同比增長7.67%;淨利潤12.52億元,同比增長74.09%。由於此前上市公司已連續多年扣非淨利潤虧損,當期晶澳科技扣非後淨利潤為12.83億元,同比增長40.69倍。
值得一提的是,彼時,晶澳太陽能曾作出業績承諾,2019年至2021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億元、6.5億元、7億元。從其完成情況來看,2019年晶澳太陽能合併報表中扣非歸母淨利潤12.83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高達213.91%。
截至2019年底,晶澳科技擁有矽片產能11.5GW,電池產能11GW,組件產能11GW。近期大手筆擴產提效,也為晶澳科技未來業績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受益於光伏行業整體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和公司綜合競爭實力的提升,晶澳科技經營規模持續擴大,導致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截至2019年末,晶澳科技資產負債率70.92%,雖然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依舊處於較高的水平。
而此次52億元規模的定增中,晶澳科技則計劃使用1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這也將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提升公司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