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密集斥資擴產 借殼上市首年業績完成率高達213%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光伏一體化龍頭企業晶澳科技(002459.SZ),在順利回A上市五個月後拋出首份再融資方案。

上周五晚間,晶澳科技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2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分別用於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以來晶澳科技投資擴產動作不斷,日前公司披露借殼上市的首份年報也超出市場預期。

年報顯示,2019年度晶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11.55億元,同比增長7.67%;淨利潤12.52億元,同比增長74.09%。

其中,重組時注入的資產晶澳太陽能2019年度扣非歸母淨利潤達到12.83億元,遠超當期6億元的業績承諾,業績承諾完成率213.91%。

擬定增52億加碼主業

去年11月完成借殼天業通聯上市的晶澳科技,在登陸A股市場近五個月後便開始籌劃新一輪再融資,進一步加碼高效電池、組件項目,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據了解,晶澳科技是行業領先的光伏產品提供商,同時也是國內光伏行業的先行者之一。根據第三方權威諮詢機構PVInfoLink統計數據,公司2019年組件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二位。

定增預案顯示,晶澳科技此次募資項目之一為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主要生產高效單晶PERC雙面電池和高效單晶PERC雙面組件,是公司未來先進產能持續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垂直一體化優勢將進一步加強,核心競爭力將顯著增強,戰略板塊布局將更加清晰,符合公司的戰略需求,有利於鞏固公司行業優勢地位,亦有助於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此次大手筆定增之外,今年年內晶澳科技投資擴產動作頻頻。其中,今年1月8日,晶澳科技在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投資建設的「包頭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拉晶、鑄錠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項目預計增加1.6GW單晶矽方產能。2月份,公司相繼公告將投資102億元規模的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以及11.3億元規模的寧晉三四車間3.6GW高效電池升級項目。

上月23日,晶澳科技再次披露,公司將在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投資建設300MW光伏平價上網項目,總投資額約為14.54億元。

回A首年實現12.52億元淨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晶澳科技前身晶澳太陽能成立於2005年,兩年後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2018年7月,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的合併,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一周後,天業通聯披露公告,確定與晶澳太陽能進行重組。

此筆75億元規模的重組在去年11月順利完成,晶澳太陽能資產的注入,成功扭轉了上市公司已低迷數年的業績表現。

根據晶澳科技披露的年報,2019年度晶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11.55億元,同比增長7.67%;淨利潤12.52億元,同比增長74.09%。由於此前上市公司已連續多年扣非淨利潤虧損,當期晶澳科技扣非後淨利潤為12.83億元,同比增長40.69倍。

值得一提的是,彼時,晶澳太陽能曾作出業績承諾,2019年至2021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億元、6.5億元、7億元。從其完成情況來看,2019年晶澳太陽能合併報表中扣非歸母淨利潤12.83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高達213.91%。

截至2019年底,晶澳科技擁有矽片產能11.5GW,電池產能11GW,組件產能11GW。近期大手筆擴產提效,也為晶澳科技未來業績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受益於光伏行業整體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和公司綜合競爭實力的提升,晶澳科技經營規模持續擴大,導致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截至2019年末,晶澳科技資產負債率70.92%,雖然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依舊處於較高的水平。

而此次52億元規模的定增中,晶澳科技則計劃使用1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這也將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提升公司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組件價格下滑疊加原輔料價格上漲 晶澳科技預計Q4業績受影響
    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克瑤)訊,四季度收官在即,晶澳科技(002459.SZ)還在衝擊15GW的年度出貨量目標。晶澳科技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公司訂單相對飽滿,但四季度光伏行業受組件價格下跌影響,預計組件平均售價較三季度有所下滑,疊加四季度部分原輔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預計四季度業績將受到一定影響。 「公司管理團隊通過增大銷售服務力度開拓市場,爭取完成任務。」
  • 晶澳科技連吃兩個跌停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9日訊(李欣)11月9日,晶澳科技(002459.SZ) 一字跌停,截至發稿報32.83元,跌幅10.01%。這是晶澳科技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跌停,上周五,晶澳科技收報36.48元,跌幅9.99%。股價的暴跌,或與其實控人靳保芳「出事」有關。
  • 晶澳科技與彩虹新能源籤署合作協議 預估採購金額21億元
    繼2月份發布百億光伏擴產計劃後,3月18日,晶澳科技(002459)與彩虹新能源(00438)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向彩虹新能源採購光伏玻璃產品及服務,預估採購總金額將達21億元。晶澳科技業務覆蓋晶體矽棒、矽錠、矽片、太陽能電池和光伏電池組件的製造,以及光伏系統的應用等多個環節,光伏組件出貨量2018-2019年連續兩年排名全球第二;彩虹新能源為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多年來深耕新材料、新技術研發與光伏玻璃生產,已形成以石英砂、光伏玻璃、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為主的垂直產業鏈,目前在陝西、安徽、江蘇等地區設有產業基地,致力於發展光伏產業和新材料產業
  • 晶片巨頭北上擴產 國家大基金斥資80億元力挺
    晶片巨頭北上擴產,國家大基金斥資80億元力挺 摘要 【神秘資金水落石出!晶片巨頭北上擴產 國家大基金斥資80億元力挺】內地晶片製造業巨頭的「北上」擴產計劃有了最新進展。
  • 晶澳科技:上修業績預告 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9.4億元-12.9億元
    中證網訊(記者 劉楊)晶澳科技(002459)1月21日晚間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後,與重組前上年同期公告數對比,預計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億元-12.9億元,同比增長18992.88%-26101.94%。
  • 國元證券--晶盛機電:矽片擴產 設備先行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公司是國內單晶爐龍頭,有望受益於矽片端的競爭性擴產。公司光伏單晶爐國內市佔率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光伏行業取得訂單超過45億元,截至三季度末在手光伏訂單54.9億元,充分保障未來業績。
  • 借殼上市又見「半月遊」 軟通動力借殼上市「閃敗」
    然而上市未滿三年,2013年軟通動力便開始謀求私有化退市,並於2014年4月宣布達成了確定的私有化協議。   2014年8月29日,軟通動力宣布已完成與New iSoftStone Acquisition Limited的合併,從而實現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   美股退市的軟通動力決定通過借殼回A。
  • 商譽超200億仍拋出220億擴產計劃 聞泰科技遭機構減持股價跌近30%
    原標題:商譽超200億仍拋出220億擴產計劃 聞泰科技遭機構減持股價跌近30% 來源:投資者網「百億隻是開始,市值與業績雙千億不遠了。」2019年年末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聞泰科技」,600745.SH)實控人張學政表示。說此話之前的2018年,聞泰科技淨利潤出現約八成下滑。
  • 光伏擴產預期帶來新機遇 金剛線產業將迎「第二春」?
    ⊙記者 滕飛 ○編輯 徐銳近期,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紛紛宣布新一輪投資擴產計劃,彰顯出行業領軍企業對光伏產業發展前景的強烈看好,一些研究機構也順勢喊出「光伏新周期開啟」的口號,A股光伏板塊隨之「漲聲」響起。
  • 英科醫療擬60億擴產衝擊世界手套龍頭 全
    近年來,公司已經緊急布局擴產,包括在安徽、江西等地實施約600億隻手套擴產項目建設。據長江商報記者估算,未來三年內,英科醫療的手套產能將達1500億隻,躍升為世界手套龍頭。今年以來,密集擴產的英科醫療,經營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
  •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產能擴張與業績背離
    合力泰借殼聯合化工方案也在本月敲定,同時配套融資超3億元用於擴產。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一場產能擴張大賽正在觸控螢幕企業中悄然打響,「擴產」幾乎席捲整個行業。萊寶高科投建重慶基地;超聲電子募資8.5億元擴產;長信科技下遊觸摸模組廠家;歐菲光在年初完成14.5億元定增募資之後,時隔不足10個月再推40億元再融資方案;合力泰借殼聯合化工方案也在本月敲定,同時配套融資超3億元用於擴產。
  • 光伏擴產在即 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摘要 【光伏擴產在即 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近日,光伏產業龍頭通威股份一則高達200億元的投資擴產計劃,引發蝴蝶效應,利好光伏產業多項環節,各路機構紛紛喊出「光伏新周期開啟」。
  • 【擴產】大立光加快購地擴產;京東方業績腰斬背後,高度依賴補助的「規模之王」;中企成日本液晶巨頭最大股東 將握近五成表決權;
    3.京東方業績腰斬背後:高度依賴補助的「規模之王」;  繼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下降之後,國內面板龍頭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725.SZ,以下簡稱「京東方」)再度迎來了業績腰斬。5.大立光加快購地擴產,全年資本支出可能大於去年;大立光今年以來先後兩次公告買地,合計斥資逾28億元(新臺幣,下同),取得臺中工業區兩筆土地。
  • 恆星科技:光伏矽料價格持續強勢 高硬脆耗材切割龍頭擴產領跑
    來源:中國時尚網近日,光伏產業鏈持續受到市場關注,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擴產動作不斷。為持續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穩健發展,我國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新能源規劃與建設。除政策支持外,目前全球光伏發電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據歐洲光伏行業協會預測,全球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 2021 年將達到 900GW,2022 年達到 1.1TW;全球光伏年新增裝機容量在 2022 年有望突破 200GW,全球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將在未來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保持2位數的年增長率。
  • 搭上5G順風車,中京電子擴產進行時……
    顯然,中京電子藉助擴產項目,受益於5G將迎來高光時刻。02、以HDI為核心的全系列PCB產品中京電子成立於2000年12月22日,前身叫中京有限,從事印刷線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從2011年上市以來,公司逐步形成了從單面板、雙面板到以HDI板為核心的多層板以及柔性電路板的全系列PCB產品組合。
  • 12月16日十大利好公告:千方科技擬斥資1.5億至3億元回購股份
    千方科技擬斥資1.5億至3億元回購股份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駱民)千方科技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將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本次擬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於1.5億元,不超過3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5.00元/股。
  • 金時科技(002951.SZ)披露了2019年業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5億元...
    4月9日晚間,金時科技(002951.SZ)披露了2019年業績。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5億元,比上年減少10.4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0億元,比上年減少7.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67億元,比上年減少4.56%。4月10日,金時科技股價大跌,截至收盤報15.73元,跌幅6.59%。
  • 東威科技超七成應收帳款逾期 產品銷量連降仍打算擴產
    2020年以來,東威科技業績呈下滑態勢,不僅如此其應收帳款持續處於高位,截止到目前,逾期的應收帳款金額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已達7成。同時,東威科技的支柱產品銷量也出現下滑,但其仍然打算募資擴產也遭致外界質疑。此外,公司的實控人及妻子還曾因購房裝修等需求多次向公司拆藉資金。
  • 麥捷科技定增募資近14億元 用於電感擴產項目
    麥捷科技9月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向實際控制人特發集團,持股5%以上股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張美蓉在內的不超35名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2.0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13.9億元,用於包括高端小尺寸系列電感擴產項目在內的3個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