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斯特凡大教堂是維也那的著名建築,享譽全球,是維也納的象徵

2021-01-08 總覺得太冷

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維也納心臟」之稱。聖斯特凡大教堂建於12世紀末,高高的塔尖高達137米,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整個教堂的建築風格呈奇特的混合式

朝西的正門是羅馬風格,尖塔是哥德式,而聖壇是巴羅克風格,將這些不同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是人們歷時四個多世紀並不斷改建、修建的結果,又是維也納人折中調和才能的體現。

大教堂內有1467至1513年間由尼可拉斯·格哈德·凡·萊登設計建造的國王弗裡德裡希的紅色大理石墓碑。教堂內北側廳是安頓·皮爾格拉姆設計的布道壇和管風琴腳

聖斯特凡大教堂有一座龐大的地下墓穴。當年人們在廢除聖史蒂芬墓地時,把成千上萬個維也納人的屍骨放置在此。此外,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還把自己的內臟放置在此。

大教堂擁有800年以上的歷史,可以說是這裡的象徵。一開始只是個建於12世紀中葉的羅馬式小教堂,14世紀由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四世改建為哥德式的大教堂,長廊的長度為107公尺,高39公尺。

走進教堂,直接被建築的浩繁精美折彎了膝蓋。從玻璃窗射進的光線,讓聖壇籠罩了一絲神秘的氣息。放眼望去,從聖壇背後唯一的兩塊免遭摧殘的玻璃窗畫射進了一縷縷五彩繽紛的光線,為巴洛克的聖壇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氣氛。雕刻華美的大理石柱。

聖凡斯特大教堂是維也納市的標幟,一九九七年,聖凡斯特大教堂慶賀了它八百年誕辰的紀念。它那一百三十七米高的尖塔是繼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之後全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尖塔。

相關焦點

  • 維也納:美到無法形容的聖斯特凡大教堂,還有四處瀰漫的音樂氣息
    天天如此豐富,讓向來一個包子或一個餅解決早餐的我感嘆早餐結束,開始了第二天的旅行,目的地-市中心,第一站-聖斯特凡大教堂 。聖斯特凡大教堂是維也納市中心的哥德式教堂,也是歐洲最高的幾座哥德式古建築之一。1304年開始修建,兩個世紀後才竣工,是建築藝術的大成之作,也有「維也納的精魂」之稱。
  • 探索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
    聖史蒂芬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不僅是維也納主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該市大主教的所在地-也是奧地利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每年接待100萬以上的客人。憑藉其137米高的尖塔和裝飾精美的屋頂,它是該市最重要的哥德式建築,代表了八個世紀的建築歷史。
  • 這座大教堂是維也納的代表,融合了歐洲多種建築風格,免費參觀
    每一位來到維也納旅行的人都不能錯過的地方,它是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象徵,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被稱為」維也納的心臟「。聖史蒂芬大教堂建於12世紀末,經過幾次修建,目前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之一,高高的尖頂從遠處就能望到。塔尖高達137米,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
  • 安靜又神聖的維也納,像是一個金色的雕塑
    大巴車行駛在維也納街道上,或許是剛從匈牙利過來的原因,這裡的街道和建築形成了反差,維也納的建築顯得是那麼的清新和整潔,仿佛都是剛剛清洗過的一樣,加上藍天映襯更顯得靚麗耀眼。到了金色大廳的街邊,我們全都下了車,著名的金色大廳出現在眼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最古老也是最現代化的音樂廳。
  • 維也納-史蒂芬教堂
    史蒂芬教堂大教堂,擁有800年以上的歷史,可以說是這裡的象徵。一開始只是個建於12世紀中葉的羅馬式小教堂,14世紀由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四世改建為哥德式的大教堂,長廊的長度為107公尺,高39公尺。 長廊左側有個布道講臺,是雕刻家皮爾格拉姆打造於16世紀的傑作。
  • 光景美圖分享60:維也納(奧地利)巨多宮殿城堡的世界音樂之都
    ,舉世聞名,每年都有各類音樂盛典在此舉行世界音樂之都同樣與歌劇離不開關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號稱世界歌劇中心,是原本的皇家劇院,現在已經成了整個城市的象徵,世界最著名的歌唱家音樂家作曲家舞蹈家等無不以能在此演出為榮,可以說是音樂歌劇聖殿;著名的好萊塢大作《碟中諜5》中的歌劇院場景就發生在這裡雖然歌劇院與金色大廳都算是維也納象徵性的建築,但維也納的靈魂標誌象徵建築卻是位於市中心的聖史蒂芬大教堂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福拉爾貝格建築學校及小型教堂建築團隊的情況
    巴伐利亞當時最著名的建築工匠,是與他的砌牆工匠父親同名的、1692年生於布格倫根費爾德(上普法爾茨)、1766年死於慕尼黑的約翰·米夏埃爾·菲舍爾。他最鍾情的建築形式,是「 總是有不同基礎的、強調中央建築物的風格,並且無論是透視的效果還是動感的曲線,其布局都講究簡潔明了
  • 旅遊:在維也納的6個最佳教堂
    【旅遊:在維也納的6個最佳教堂】導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一個歐洲城市,擁有大量講德語的公民。聯合國和歐佩克等世界組織都位於該市。它是一個大都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維也納以音樂遺產而聞名,是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故鄉。
  • 解鎖歐洲最著名的10座哥德式大教堂,其中1個耗時600年建成
    10、聖史蒂芬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位於維也納的中心,歷經過多次戰爭,現在是這座城市自由的象徵。大教堂矗立在兩座早期教堂的廢墟上,是由奧地利公爵魯道夫四世在14世紀發起建造的。它最明顯的特徵,菱形屋頂,是在1952年才加入的。
  • 著名建築遺產之歐洲——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伯多祿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建築歷史】★教堂最初於公元333年就已落成。聖伯多祿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廣場就是聞名世界的聖伯多祿廣場,建於1667年,主持設計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貝爾尼尼。【名稱由來】★★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26-333年在聖伯多祿墓地上修建的,因此稱為「老聖伯多祿大教堂」。1503年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老聖伯多祿大教堂,「老聖伯多祿大教堂」從此叫做「聖伯多祿大教堂」。
  •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除了音樂還有浪漫值得期待
    格拉本大街格拉本(Graben)在德語的意思為溝,這條大街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內城區的一條著名街道,繁榮的購物街,沿街都是品牌店、服裝店、餐廳、露天咖啡座。這是施華洛世奇全球旗艦店,款式最新,還能退稅,還不時有優惠,遊客在這裡買最好了聖史蒂芬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St.
  • 全球5大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居榜首,你想去看看嗎?
    1、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教堂的規模很大佔地面積為1.51萬平方米。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建築聖殿令人驚嘆,擁有很多藝術瑰寶。
  • 世界第三高的教堂,被稱為維也納的心臟,還有地下墓園紀念黑死病
    來到歐洲,除了美麗的景色,不能錯過的就是歐洲建築的美麗,教堂是不能錯過的建築。今天來到維也納,自然不能錯過歐洲三大教堂之一史蒂芬大教堂。來到維也納就不能錯過卡,這就是位於維也納市中心中心的史蒂芬大教堂,教堂塔高136.7米,僅次於科隆教堂和烏爾姆教堂,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教堂建於陽曆12世紀,最早的建築部分是羅馬的建築風格,位於現在大門左右兩側的門牆。哈布斯王朝統治奧地利後,又擴建了教堂,建造了南北兩座塔。南塔是帶著136.7米高的哥德式建築樣式第一次建造的。北塔後建,又有文藝復興的味道。
  • 遊記:維也納史蒂芬大教堂
    2、史蒂芬大教堂WienerStephansdom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地標建築,和科隆大教堂、聖彼得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教堂。教堂始建於1147年,高達,精美的雕刻讓它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哥特尖塔之一。你可以沿著尖塔內狹窄的345級迴旋梯拾級而上,到達72米高的觀景平臺,一睹維也納城風光,滿城秀色盡收眼底。挺拔向上的哥德式建築與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殿堂比肩而立,錯落有致。夾雜在古典建築群中那幢幢新式的高樓,也為這首都市交響曲憑添了幾分現代化的氣息。地址:Stephansplatz01查看地圖到達方式:地鐵:,Stephansplatz站。
  • 世界著名的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二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
    今天,思思要帶著小夥伴們去的一個地方就是聖保羅大教堂,它是世界著名的大教堂,在世界上排名第五,在英國排名第二,而在圓頂教堂的行列裡,在世界上也排在第二的位置上了。這樣一座著名的大教堂,會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接下來就讓思思帶著小夥伴們去好好遊覽一番吧。思思來到了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這裡,發現這裡是始建於604年的,在後來,這座大教堂歷經了一些磨難,被毀壞過,後來也被重建了。
  • 聖墓教堂、聖彼得大教堂……這些因新冠關閉的基督教著名景點 期待...
    新冠疫情已經蔓延到全球200個國家,亞洲、歐洲、澳洲和美洲都因為疫情損失慘重。接連有消息傳來,耶路撒冷的聖幕教堂——耶穌基督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以及位於義大利的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博物館等許多基督教的景點都不得不關閉。
  • 維也納斯特凡大教堂!
    首先我們來到了大教堂,維也納斯特凡大教堂的後門有一條僻靜的小巷。順著這條小巷,我們可以看到,位於5號的這幢樓,是莫扎特的一處舊居。一幢老式的住宅小小的單門,有著年歲的地磚,木質的樓梯,底層是幾個房間。而順樓梯來到樓上,只見各個房間有的擺放著家具,有的陳列著樂譜、文字資料、圖片,等等。
  • 幾乎沒有一座城市,能夠像維也納這樣熱衷於生活
    ps:之所以會這麼熱鬧,全是因為奧地利平時是沒有夜市的其實歷史上的市政廳大樓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1873年完工的市政廳大樓是典型的新哥德式建築。大廳頂的98米高塔樓被視為維也納的吉祥物。相傳,當時的非教堂建築不能超高100米的限高!
  •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當我漫步在歐洲不同的城市,看到那些經典、唯美的輝煌建築時,內心總會想起這句話。藝術史上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句話的創造,但只有歌德和黑格爾闡述得較為明確。德國文學家歌德在看到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時,曾讚嘆:「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後來黑格爾進一步概括了音樂與建築的關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