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2020-12-19 笑笑說史123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原話是"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

家有滴淚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滴淚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說白了,滴淚屋就是在正屋旁邊,比正屋矮的房子。古時候房子的房頂都是用瓦片鋪蓋的,每逢下雨的時候,雨水就順著瓦片從高到低流下來。

所以矮屋才被叫做滴淚屋,若是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是不好的。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對於滴淚房是非常忌諱的,他們直接管這種房子叫滴淚煞

因此具有不吉利的意思。往往這個時候,人們為了規避這種不好的寓意,在建造房屋之時,都會讓主屋與側屋,操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形成"滴淚煞"的場景。

三年一場哭

先說結論,這就是封建迷信,就是扯淡。

古代人建房子,大多都是大屋疊小屋,要真的是三年哭一場,那麼就沒有正常的家庭了。

但要是強行解釋的話,也不是說不通的,就比如大屋的窗口處連接著小屋,那麼小屋的屋頂必然會對大屋窗口有一定程度的遮擋,那麼採光、通風等都會受到影響,讓人住著不那麼舒適,特別是通風情況不好的房間,長期居住很容易生病。

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可以把這句話歸納為:在建造房子時,對房屋結構、採光通風等條件的一句總結。

另一種理解

拋去風水這種說法,還可以有另一種理解。

對於古代很多普通家庭來說,屋頂的瓦片並沒有非常合理的固定方式,因此在下雨的時候,瓦片容易被掀翻,落下的瓦片砸到人自不用說,肯定要哭一場。

就算是沒有砸到人,也要從新添磚加瓦,破財了能不哭嗎。

有一些窮苦人家根本沒有錢去添磚加瓦,於是就有一句俗語說"屋漏偏逢連夜雨",外面大雨,屋裡中雨,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杜甫老先生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形象地描寫了這種"滴淚屋"帶來的困擾: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雖然帶有很濃的迷信色彩,但是經過深度剖析之後,發現也不無道理,而是古人長期觀察生活的一種總結。所以就今天來說,這句俗語其實並不適用,我們也只當做是對民俗文化的一種了解吧。

但是,老人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老一輩人總結出的生活經驗,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麼老人言值得聽?因為老人的老,不光體現在年齡的衰老,更體現在智慧的古老、經驗的老道、洞察世事的深刻。

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這是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

《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老人言》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毒雞湯大全》,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老人言》這本書中就收錄了這些俗語,俗語是口耳相傳的智慧,洞察世事的箴言,源遠流長的文化。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這套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讀懂!這個版本的讀起來實在是有趣!

積錢不如教子,閒坐不如看書。多見多聞,借古鑑今。

想要閱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那麼對於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小捌給大家仔細說一說。滴淚屋是什麼意思?而這個詞是從「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叫做滴淚房,建房若建滴淚房,主傷兒女淚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這句全語中衍生出來的。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滴淚屋有何講究?
    前幾年中不少人搬到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裡,也有一些人在農村老家自建漂亮的房子,在古時,家家戶戶都是低矮的房子,並不存在一棟樓裡住上十幾戶人家的情況,俗話說:「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滴淚屋有何講究?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是滴淚屋?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座房子不僅是庇護全家人的場所,同時一家人心靈的寄託,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的講究特別多,比如房子的選址、建造的時間、房間布局等,比如今天所說的關於房屋布局的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什麼樣的布局是滴淚屋?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你家是這樣的嗎?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叫「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從字面意思上看,意思就是如果家裡有滴淚屋的話,那麼會在這兩三年家人生病或者去世,主人要哭一場,其實這是老祖宗對農村蓋房給出的一個警示,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要知道什麼事滴淚屋。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這些俗話、老話,都是農村群眾在農業生產生活中,經過歸納總結提煉出來的,對農業生產和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當時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含有勸導人們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哪些事情,就像「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怎麼理解呢?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吧,正好也能體現老一輩人對蓋房子的講究,不是迷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人家裡條件好的建房子都有主房和次房,主人住的就是主屋,家僕住的就是次屋,這也能體現當時的地位差距明顯。如果主屋的高度要比次屋的低,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順著次屋的房頂滑落到主屋的房頂上,這樣滴淚屋就形成了。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適合北方農村麼?
    昨天去了村裡的王工匠家裡,商討房子修繕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你這房子如果在原地基上蓋的話,屋頂一定要設計好,咱農村有句老話「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你們家正好是這個情況,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好的辦法把屋頂處理一下。經過王工匠後來的解釋筆者才明白,原來我們家房子以前之所以壞的快,原來都是有原因的。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俗語說的是蓋房子的事情!而在農村裡,村民蓋房子畢竟是一輩子的事,而且也花了村民畢生的積蓄,所以村民在翻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而他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不僅要求外形美觀,而且質量要好,最重要的是還要選擇一個好的位置來建設房屋。
  • 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很多農民的生活都變得非常好,有很多農村家家戶戶都是小洋樓,有的人家甚至還買起了小轎車等等,對於這種情況,很多農民都感到十分開心,但是也有的農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自己的生活變好了,但是以前經常可以看到的東西卻逐漸消失了。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蓋房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民間傳承千年,受用至今
    俗語,是流傳在民間的通俗語句,大多都是古勞動人民根據一些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很多俗語都是歷經千年傳承而來,凝結了古人的無限智慧。因為俗語來源於生活,所以俗語能夠貼近生活,反映了許多生活現象。
  • 老話「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啥意思?何為「小房」?
    農村有句俗語「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但又不理解什麼是小房,其實它還有下半句「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農村房子的位置、建蓋、布局等等都是非常有講究的,蓋房子的時候若蓋成了滴淚屋那就太晦氣了,什麼樣的房屋是「滴淚屋」呢?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尤其是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不重視自己的身體,憑藉著自己年輕就為所欲為,胡吃海喝,這樣的心態是相當有問題的,最終只會「自取其禍」。其實這句俗語是在告訴我們,人要學會控制自己欲望,一旦有了貪慾,那就會很容易犯錯誤。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是何意?並非迷信,老祖宗的勸世良言
    在漫漫的歲月長河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風格迥異的文化,而民間俗語便是其中的一種。在老祖宗留下來智慧結晶中,俗語往往深入淺出,平易近人。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刻畫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長。而這些俗語也因為積累了中國代代相傳的古老智慧,而被百姓所接受,並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血肉之中。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不乏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俗語和諺語。說到俗語,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些已經過時了,甚至看起來很土,而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字面意思是,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能過度縱慾;而年輕人不要吃太多上火的食物。那老祖宗說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