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基建」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並迅速發酵成為網絡熱詞。
這個看似有點陌生的詞彙,卻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等,這些產業的興起,
都宣告著「新基建」的號角已經吹響。
01
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概念和範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分別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接下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強調「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不同於「大基建」那輪傳統的修橋造路等鋼筋混凝土的工程建設,「新基建」是建立在數位化基礎之上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它不僅上升到了我國的國家戰略層面,同時也是全球各國正在努力爭奪的戰略高地。
每一輪技術變革和基礎設施升級,都是城市格局重塑的重要窗口。
眾所周知,2008年的那一輪「大基建」,主要加速了一批內陸高鐵樞紐城市的崛起。
重慶、成都、武漢、西安、鄭州、長沙等城市都是直接受益者。由此也奠定了它們在全國城市版圖中的地位。
如今,「新基建」時間正式開始,一個新的城市競爭時代也相應到來,任何不想掉隊的城市,都需要抓住這個機會。
02
偉大歷史給予的機遇,瀋陽從來沒有錯過。
3月25日,據瀋陽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慶海介紹,瀋陽已組織申報5G智慧醫療等「新基建」項目7個,1-2月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3.9%。
在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上,瀋陽的腳步也從未停止。
2019年,瀋陽桃仙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萬人次,躋身國內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隨著今年4月地鐵十號線的開通,瀋陽已實現一、二、九、十號線4條地鐵線路覆蓋,城市地鐵網絡連接貫穿,TOD智慧交通模式已經完全呈現;
而「瀋陽新北站」又於近日登上兩會提案,加快京哈高鐵瀋陽新北站(盛京站)建設,成為促進城市新基建的進一步發聲。
作為全國第一批5G試點城市,瀋陽將進一步加快落實5G建設。
今年4月4日,瀋陽市印發的《2020年瀋陽市數字經濟工作要點》就強調,今年瀋陽市將聚焦升級數字基礎設施、構建數據資源體系兩個重點,發力「新基建」,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加快培育5G產業和5G應用推廣。
疫情期間,瀋陽以5G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遠程醫療方面,第六人民醫院5G基站的建設,滿足了遠程會診需求;
在多個場景中,5G機器人實現了無接觸式配送;
5G大帶寬網絡,為遠程居家辦公和在線教育提供支持……
據了解,瀋陽今年將建成並開通5G基站3000個以上,力爭完成5000個,實現5G網絡重點覆蓋。
同時,瀋陽市還將聚焦「5G+應用」:推動中德產業園建設成為全省5G標杆示範區、推動華晨寶馬等建設「5G+工業網際網路」工廠、圍繞智能製造、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新媒體等典型應用場景,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以加快培育5G產業。
此外,瀋陽市將推進電力、水務、停車以及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上線運行南運河、鐵西新城等綜合管廊管理平臺;還將完成城市超級大腦一期項目,建成政務雲管理、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平臺。
在「新基建」推動下,瀋陽產業布局清晰,發展思路明確。
東、西部區域呼應,完善製造業與物流業升級;中部穩步發展,持續提升;北部人文產城初具雛形,前景可期;南部發展高新技術產群,自貿區連同空港系統發揮城市名片作用。
這也意味著,2020年是一個時代的全新開始,在這一輪區域發展過程中,將迎來以瀋陽為首的東北時代。
03
在「東北振興」爬坡過坎關鍵時期,「新基建」的推動和建設,將是「東北振興」的重要機遇。
在這種機遇下,瀋陽的發展越來越穩,越來越好,其都市圈建設的中心地位也越來越加固,瀋陽對外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
與此同時,瀋陽正發力囤「新基建」人才,平均月薪2萬元,行業缺口約417萬人。
而遼瀋地區擁有信息技術熱門技能存量人才比例居全國前十位,瀋陽也因擁有人才優勢將在新基建的推進中更具勢能,瀋陽「新基建」將會得到人才的有效支撐。
這也意味著,這一波瀋陽依靠城市「新基建」的再發展,吸引的高端人才流入特別兇猛,這也直接催生房地產品質的升級轉變。
城市變好了,人才進來了,房地產自然就要發生新的變化。
一個切合人才需求並且品質過硬的居住環境是留住人才的關鍵。所以,「新基建」也間接推動著瀋陽樓市品質的躍升。
城市發展不進則退。
新基建時代,堅定選擇大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將成為越來越必然的選擇。
瀋陽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優勢,2020年的瀋陽城市在變好、人才在回流、樓市在升級,審時度勢,把握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