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城中鄉村 今朝科創「搖籃」!岱家山4年孵化45家高新企業

2020-12-17 瀟湘晨報

江岸區政務服務分中心開進岱家山科創城,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服務。

智能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試驗和產品裝配服務。 (圖片均為岱家山科創城提供)

10月30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漢口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上榜,成為武漢市唯一一家入選的基地。

岱家山,偏居武漢中心城區東北角,曾經是菜地、魚塘,既無產業基礎,也無科教資源。然而,短短6年間,這個城中村「蝶變」成為科創「搖籃」。

2015年起,國家工信部開始評選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2016年,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首次入選。至今,已三次入圍「國字號」。

平均每家企業

擁有8項智慧財產權

「如果能和高校合作推動產品升級,銷量將提升20%至30%。」11月5日,武漢艾科濾膜技術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部部長程木蘭難掩興奮,該企業與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團隊的合作已進入洽談階段。

艾科濾膜是一家專注於水處理的環保科技企業,產品主銷國內,去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今年儘管遭受疫情衝擊,但銷售收入有望超過去年。

公司希望解決淤堵等工藝難題,優化產品性能,卻遇到技術瓶頸。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獲知了該需求,當即在「技術超市」中搜索,發現武漢理工大學正研發一項過濾新技術。經過與該校研發團隊溝通,公司研發工程師有了新思路:在濾膜前加裝這款過濾裝置,可有效改善淤堵問題,延長濾膜產品使用壽命。

「技術超市」,是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為企業提供的特色服務。

2019年,岱家山科創城與武漢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合作,將園區企業的技術需求與高校的科研成果相互嫁接。當年11月,武漢理工大學把該校掌握的上萬份專利技術名錄提供給岱家山科創城形成「專利庫」。岱家山科創城以此為基礎,打造面向園區企業的「技術超市」。

「4年新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5家、掛牌上市企業3家。」武漢岱家山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基地聚集了290多家中小微企業,平均每家擁有8項智慧財產權,10家成功「小進規」。

政務服務分中心

開進科創城

從初入園區時的不在乎專利,到如今手握10多項專利,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正義坦言,公司的成長離不開基地的引導和組合聯動式加速服務。

2013年,洪興偉業從光谷搬進岱家山。這家以研發生產空氣品質採樣器起家的企業,起初的精力全放在銷售上,雖然擁有技術,但沒有申報專利。在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的引導下,該企業開始著手專利申報。

以專利申報為起點,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又引入第三方代理機構,幫助企業從財務管理、專利布局等方面進行規範。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洪興偉業躋身高新技術企業。

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將為一批企業提供專利檢索服務,並形成專利信息檢索分析報告。

80%的園區企業集中在智能機電領域,針對這一特點,岱家山科創城投資400多萬元採購全套專業設備,打造智能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試驗和產品裝配服務。今年6月,江岸區政務服務分中心開進岱家山科創城,為企業和個人提供現場受理、指導服務、自助服務和幫辦代辦四類服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通訊員 鄧培 楊龍坡)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信豐縣萬隆鄉禾江村:昔日貧困村 今朝化蝶飛
    全村610戶、242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285人,2015年整村脫貧退出,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清零。  近年來,禾江村緊緊抓住脫貧攻堅、黨建「三化」、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鄉風文明和產業發展等政策春風和發展機遇,通過集中整合全村田土、林地等資源,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四好農村路」,修建禾江至萬隆9公裡長、6.5米寬道路(比原鄉道Y105近了3公裡、寬了3.5米),一舉解決交通瓶頸問題;修建覆蓋全村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和通組路、橋若干;基礎設施保障基本民生
  • 獲馬雲贈字「書為心畫」,學山網紅城正式啟動振興電商文化
    2020年是網紅直播帶貨經濟產業集中爆發的一年。為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廣州市商務局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大力支持直播電商發展,將廣州打造成全國著名的的直播電商之都。為響應這項工程,學山網紅城於8月16日正式啟動。
  • 濟南高新園區創服中心:突出科創孵化優勢,打造「科創矽谷」
    結合齊魯科創大走廊、自貿區濟南片區建設,當前,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後稱「創服中心」)正以高端科研院所建設為契機,謀劃區域「創新產業」的新布局。今年,創業服務中心將突出科創和孵化優勢,打造「科創矽谷」。推進高等科研院所建設3月25日,總投資22億元的山東產研院高科技創新園的項目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在佔地130畝的項目南地塊上,3棟標準化廠房正在加緊施工。
  • 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成投資高地 59位蘇商打卡「七彩曹山」
    徐婷 攝中新網常州11月20日電 (記者 唐娟)山林漸染、花海正絢、田園如歌……昔日的經濟薄弱村憑藉農旅融合發展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最美鄉村」。江蘇溧陽市上興鎮曹山旅遊度假區的建設發展,不僅給村民們帶來了滾滾財源,更讓鄉村成為了投資高地。20日,「蘇商看曹山」活動啟動,來自江蘇省內的59位蘇商「打卡」曹山,尋找投資機會。
  • 平湖市:聚焦「科創夢」 全面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近年來,浙江省平湖市依託獨特區位優勢,持續有序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打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高能級科創平臺。
  • 智力引領科創!這裡,就是新街科創園
    談到接下來科創園的計劃,浙江申新包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裘炳輝說。作為科創園的「樓主」,裘炳輝在2011年決定將建設四路上的部分老廠房改建為工業用地大樓。2016年他再做決定,與新街街道合作,把大樓打造成科創園。從實體部分轉型創辦科創園,裘炳輝找到了發展的「新發動機」。新街亦是如此,找到了鄉鎮轉型的「發動機」。
  • 又一創新型孵化平臺誕生,溧水INSPACE科創中心隆重開業
    INSPACE科創中心作為專業、新型的科創服務平臺,在全國擁有多家孵化載體,溧水INSPACE科創中心面積2800平方米,專注於為創新創業者打造出一個完整的創業生態圈,致力於成為人工智慧、大數據及雲計算、智能硬體、文化創意等高端產業集聚的創新型孵化平臺。
  • 【實幹的春天】濟南高新區創服中心:突出科創孵化優勢 布局區域...
    本文來源:創新天下濟南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發揮園區高端科研院所集中、科創孵化能力強的優勢,謀劃區域
  • ...既是服務企業的「溫暖會客廳」 也是科創孵化的高端平臺
    不僅是企業的展品平臺和窗口,做產城湖以及全域雙流的產業服務配套,天府怡心湖企業幸福中心不僅積極引入頭部企業,加速創新資源聚集,同時完善產業全景圖,賦能轄區內各類企業,培育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在全球範圍協同配置資源的新型產業生態圈。
  • 構城·安山人文聚落,鄉村人文社區的未來範本
    本次展覽中,有兩位建築師的作品獨闢蹊徑——區別於其他設計師的城市視角,他們同時將目光對準了廣闊而富有生命力的鄉村,呈上了近兩年他們對鄉建一體化的研究設計成果——構城·安山人文聚落。事實上,這並非構城·安山人文聚落第一次在公眾視野中引發熱度,人文聚落內的「構城·安嶼人文民宿」是朋友圈裡爭相打卡的新晉網紅地。
  • 青島天安數碼城:以多元化服務 精築「產城公園」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它,去探究這個中國領先的創新企業生態圈的開發及運營商是如何在青島這方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一席之地的。 落地青島 天時地利人和的選擇 深圳,這座成就了無數企業家夢想的搖籃,也成就了天安數碼城的夢想。
  • 寧波鄞州:產業孵化助力創新企業生長 科創服務培育優質人才生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培育「熱帶雨林」 打造科創生態「2015年,我和丈夫共同創業,搭建『網際網路+家政』平臺,發展智慧家政,為僱主和家政公司建立溝通橋梁, 5年多來共帶動十幾萬人就業。」通過視頻,三個阿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麗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娓娓道來。
  • 新華網刊文:麗水念好「山字經」 ,吃上「生態飯」,過實好日子
    昔日髒亂差 今朝已如畫青山環抱、翠竹擁簇、小橋流水、古樟彌蓋……走進麗水市蓮都區古堰畫鄉,不論是街區巷道還是老宅粉牆黛瓦,時光都像是被放慢了腳步,靜謐而自然。但曾經的古堰畫鄉也有過一段不美麗的經歷。為守護好綠水青山,2015年蓮都區制定整治思路,嚴格按照「三個一批」要求,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引導入園;對擁有合法廠房的企業,鼓勵經營民宿、農家樂等服務業;對違法違規佔地,沒有轉型升級實力的企業,堅決關停拆除。拆除木製品企業(加工點)154家、清理違法用地22.52萬平方米,還對45.77公裡河道全面治理,關停150家養殖場。
  • 看包鸞鎮飛仙洞村,昔日荒山坡,今朝花滿園……
    包鸞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因地制宜,在飛仙洞村打造石裡紅楓現代鄉村文旅產業綜合體,讓昔日荒山坡重新煥發生機,變成了花海。6月26日,談及飛仙洞村的變化,市民林莉的話語中充滿讚許。林莉的老家在包鸞鎮亭子埡村,與飛仙洞村接壤,小時候常到飛仙洞村玩。長大後離開老家在外工作。在她的印象中,飛仙洞村山高坡陡、石旮旯多,加上土地貧瘠,灌溉條件差,不少土地逐漸荒蕪,長滿雜草、荊棘。現如今是美景如畫記者在現場看到,山坡上新種了各種花卉、苗木。不少種植地塊是從石旮旯中開墾出來的,縱橫交錯的人行便道隨處可見。
  • 2020年度紹興科創大走廊重點項目巡禮⑦——新昌智能裝備小鎮小微...
    新昌智能裝備小鎮小微產業園項目於今年5月開工建設,是新昌智能裝備小鎮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2020年紹興科創大走廊重點項目之一。小微產業園效果圖園區依託新昌智造科創走廊現有的產業優勢、企業實力優勢、創新支撐優勢、政策體制優勢和人文優勢,聚焦高端產業,吸引人才、技術、資金等高端要素集聚,著力打造集研發設計、創業孵化、創新服務、生活休閒於一體的科創核心。園區位於新昌高新園區梅澄區塊,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超8億元。
  • 開江:智能製造+產業孵化 跑出工業加速度
    四川勝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家用電器、汽車配件、矽橡膠製品的高新企業,入駐開江經開區5年來,企業依託政府搭建的創新平臺,與國內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展開合作,打造出了一套新材料開發、應用和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化的體系。
  • 元稹: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遣悲懷元稹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本詩是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所作的三首悼亡詩中的第二首。全詩從昔日戲言與今朝慘澹現實的對比入手,通過對妻子身故後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描繪,寄託了對亡妻的深切思念,字裡行間都體現了纏綿哀痛的真摯情感。
  • 第四屆中國宣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吸引45所高校參加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第四屆中國宣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12月5日在宣城市宛陵科創城開幕。本屆大賽主題為「科技創新聚力精準扶貧,英才創業助力脫貧攻堅」,旨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積極宣傳推介宣傳創新創業環境,力爭吸引和挖掘一批優秀人才和創新創業項目落戶宣城。
  • 昔日貧瘠荒山坡今朝瓜果滿枝頭——銅仁市碧江小江口村變身現代...
    昔日貧瘠荒山坡今朝瓜果滿枝頭——銅仁市碧江小江口村變身現代高效山地農業示範園區 2020-08-26 11: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昔日舉目荒山 今朝藥香滿園 榆中縣貢井鎮呂家峴村中藥材種植走向...
    昔日舉目荒山 今朝藥香滿園貢井鎮呂家峴村中藥材種植走向全國中藥材種植基地貢井鎮呂家峴村位於榆中北部乾旱山區,是貢井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5公裡。年平均氣溫4.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360毫米,無霜期70至110天。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314戶1193人。全村以種植甘草、黃芩、黃芪、柴胡等中藥材為主導產業。近年來,隨著政策幫扶、梯田改造、產業進村的深度推進,如今的北山竟成了藥草飄香、滿眼生綠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