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30.66億轉售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與泛海「地產」紓困

2021-01-11 騰訊網

觀點地產網泛海控股還在繼續「斷舍離」。

1月5日晚間,泛海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擬向武漢瑞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買方)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不動產權證號為「鄂(2019)武漢市江漢不動產權第0008198號」宗地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資料顯示,上述地塊坐落於武漢市江漢區,為商服、住宅、公共設施、公共建築,土地使用權面積8.37萬平方米。

上述地塊的轉讓總價為30.66億元,接盤方為綠城。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產生資產處置收益約12.51億元。

這是繼去年出售北京、上海項目及美國舊金山資產後,泛海控股再度出售旗下地產項目,但在泛海控股「斷舍離」的背後卻折射出其地產業務的逐步縮小與盈利能力下降、負債壓力等難題。

被擺上貨架的CBD地塊

過往宣示要投資千億的武漢中央商務區,是泛海控股最為核心的地產項目。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武漢中央商務項目於2001年立項,隔年,為開發上述項目,泛海控股等五家企業組建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來主導王家墩商務區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至今仍未全部完工。據泛海控股2020年中報顯示,該項目的總建築面積為414.29萬平方米,截至二季度末,項目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達到287.4萬平方米,佔比接近七成。

項目開發進度漫長、投入巨大,武漢中央商務區頻頻傳出轉讓的消息。

最近一次源於2019年,彼時,泛海控股分階段合共以79.5億元的總價受讓杭州陸金汀持有的武漢公司9.7447%股份。同年11月24日,最後一次股權轉讓完成,杭州陸金汀將不再持有武漢公司股份,後者將全部歸入泛海控股麾下。

當時,分析人士就曾提到,武漢CBD項目體量大、開發運營時間長,收回項目全部股權後,泛海控股能夠更便利去進行一些融資的動作,包括後續引入戰略投資者共同開發項目。

如今,武漢中央商務區部分項目被正式擺上的貨架。

1月5日,泛海控股透露,該公司擬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一宗國有建設用地的使用權,該地塊的面積8.37萬平方米,包括機動車停車場用地、商業用地及居住用地。

公告透露,上述地塊的使用權由泛海控股於2007年9月取得,截至目前,標的地塊尚未報建,未進行開發建設。

此次交易對手方為綠地旗下的武漢瑞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暫定交易價款總額為30.66億元(含增值稅,稅率5%)。根據評估,擬轉讓資產市場價值評估結果為29.45億元,標的地塊的總計容建築面積暫計17.52萬平方米,每平米評估價格約為1.68萬元/平方米。

事實上,在這樁買賣當中,交易雙方都有各自的算盤。對於綠城而言,確實能以較低的成本拓展了武漢的優質土地。

從近期房企在武漢的拿地情況來看,2020年11月中旬,華潤置地以總價65.7億元拿下武漢江岸區一宗地塊,溢價率約52%,成交樓面地價3.06萬元/平方米。而華發則以74.69億元礄口區一宗地塊,樓面地價1.12萬元/平方米。

對比來看,此次綠地拿下的地塊位於武漢的CBD,地理位置相對而言更優越,1.68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的確並不算高。

熟悉武漢市場的分析人士提到,2020年,武漢江漢區的商品數均價大概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中央商務區周邊價格在3-4萬元/平方米左右,從房價來倒推,綠城此次拿地算是撿漏了。

對於泛海控股而言,企業由資金需求,本次交易預計產生資產處置收益約12.51億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泛海的債務壓力。此外,項目處於未開發狀態,此時出售無異於降低了泛海控股在資金投入及沉澱方面的壓力。

大船轉舵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事關泛海控股轉型,更與其資金、財務局面密切相關。

2014年,泛海控股分別出資32.74億元、10億元收購民生證券約73%股權及民生信託25%股權,由此提出由單一的地產企業向涵蓋金融、房地產等業務的綜合性公司轉型。

隨後幾年,通過一系列的增資、收購動作,泛海控股已擁有民生證券、民生信託、亞太財險等核心金融平臺。

轉型金融業務的同時,這家企業亦不斷「去地產化」。

早在2018年,泛海控股擬通過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將境內外房地產業務整體剝離並置出上市公司,置入控股股東中國泛海及其下屬關聯方,同時將中國泛海及其下屬關聯方的金融資產置入上市公司。

按照當時的計劃,上述重組完成後,上市公司將不再經營房地產業務,同時受讓控股股東的優質金融資產以進一步完成轉型。但不久之後,重組計劃因資產規模大、業務結構複雜等原因遭到終止。

重組計劃未果,泛海控股欲通過出售地產項目來調整其業務結構。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2019年1月,泛海控股以125.53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家渡項目100%權益予融創中國;隨後2020年3月,泛海控股再度轉讓美國舊金山First Street和Mission Street的相關境外資產,交易金額12億美元。

2020年,經過六年時間的調整,泛海控股的轉型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年初,經監管層批准,泛海控股所處的行業分類正式由「房地產」行業變成了「金融業」。

與此同時,作為泛海控股的「傳統主業」,該公司的地產業務收入逐年下滑,2020 年上半年,泛海控股的金融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51.60 億元,同比增長 25.55%,在公司營業收入中的比重接近 95%,同期,該公司房地產業務的收入僅為2.91億元,同比下降72.25%,佔總營收的比例僅為5.33%。

在分析人士看來,與前幾次類似,泛海控股此次轉讓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部分地塊同樣是為了轉型。

事實上,出售項目是企業回籠資金最便捷的一種方式,這種買與賣的操作也是企業優化投資組合、換倉布局更好的資產與項目方式。

此外,財報透露,泛海控股過去五年無新增土地儲備,此次出售武漢項目部分地塊後,公司目前的總土地儲備主要為武漢、北京、瀋陽,以及境外美國、索諾馬地區的存量土儲,合計的總佔地面積488.59萬平方米。

「不排除泛海控股後續會繼續出售旗下地產項目」,分析人士預計。

「地產」紓困

小船怕風浪,大船轉彎難。

武漢中央商務區是泛海控股的核心地產業務,雖然項目拿地之初地價及其便宜,但泛海控股的「一二級聯動」開發模式、耗資巨大的基建工程、體量超大綜合體項目,均導致企業資金沉澱過多、項目進展緩慢,從而為泛海帶來的極大的極大的資金壓力。

傳統業務進展緩慢,新業務亦發展的不溫不火。

據悉,在泛海控股大力轉型金融業務的那些年,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調控收緊之時,受房地產政策影響,泛海控股的地產業務收入大幅下降,而公司持續加碼的金融業務卻沒能及時為泛海控股「造血」,泛海控股唯有通過發債、融資來緩解其財務壓力。

資本雪球越滾越大,泛海控股終究遇上了槓桿高企的難題,而出售項目成為泛海控股紓困的重要方式。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2019年,資產出售為泛海控股的債務帶來的直觀的改變,期末,泛海控股的有息負債合計為738.83億元,同比減少約33%,資產負債率亦從2018年底的86.60%降至81.39%。泛海控股在年報中也透露,資產負債率和負債規模的大幅下降源於年內出售北京、上海資產。

期內,泛海控股錄得短期借款166.6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61.74億元、短期應付帳款為53.47億元,短期債項合計481.88億元,而該公司期末的貨幣資金僅為183.75億元。

也就是說,儘管通過出售資金回籠了一部分資金,但泛海控股期末的在手現金仍不足以覆蓋其短期負債。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泛海控股的房地產銷售額大幅下滑,與此同時,因美國部門項目出售計提減值,該公司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 54.62 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8 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23.50%。

期內,泛海控股的短期借款為159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帳款為52.8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23.4億元,而公司的貨幣資金僅為204.6億元,按此計算,截至2020年中期,泛海控股的貨幣資金與短期債項,存在330.63億元的缺口。

此次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的部分地塊,或許能夠短暫的舒緩泛海控股的債務難題,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泛海控股無法提振業績、改善其債務結構,或許整個武漢CBD項目都將易主。

解局 | 從局外到局內,觀察和解讀行業、企業與市場的真實一面。

相關焦點

  • 泛海控股30.66億再售武漢CBD減壓 轉型金融7年貢獻95%營收但淨利反...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趙潔逐步撕掉地產標籤的泛海控股拋售旗下核心地產項目——武漢CBD項目。1月5日,泛海控股(000046.SZ)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擬30.66億元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產生資產處置收益約12.51億元。
  • 綠地聯合體19.6摘武漢四新方島地塊 融創22億落子青山濱江商務區
    來源:觀點地產網6月18日,武漢9宗用地集中出讓,總面積39.77萬平方米,起拍總價56.94億元。其中,P(2020)036號至040號地塊採取網上掛牌的方式進行,P(2020)041號至044號地塊採取現場掛牌的方式進行。
  • 火熱武漢地市:華僑城66億再入青山 中海114億落子歸元
    6月30日,武漢土拍半年收官戰表現「火熱」。當日,武漢通過網拍方式出讓8宗地塊,其中東湖高新(600133,股吧)區和新洲區各2宗,武昌區、青山區、礄口區和蔡甸區各1宗,出讓總面積約45.2萬平方米,起拍總價達105.27億元。另外,此前延期的漢陽歸元片二期打包地塊也再度掛牌,以現場競拍方式出讓,起拍總價132億元。
  • 泛海系冰封:欠稅,自融,百億爆雷
    答案是,作為泛海集團旗下最重要的核心資產與納稅大戶的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自 2019 年以來連續兩年,因欠稅,被稅務局掛到了網上。······ 我司及武漢裕馨投入標的公司的全部資金最終用於收購一二線城市商業地產項目 ";三是 " 用於繳納信保基金及增值稅 "。
  • 一輿一論 | 惠譽下調雲投集團評級 沙鋼考慮110億美元出售歐洲數據...
    4、富力地產:質押3公司股權獲廣州城投援手  投資控股  1、泛海控股:子公司擬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  2、五礦集團:子公司MMG旗下秘魯Las Bambas銅礦生產受影響  點評:地產公司裁員潮開始了?  4、富力地產:質押3公司股權獲廣州城投援手(★★★☆☆)  667億債券壓頂,2020年的最後三天,富力質押3公司股權獲廣州城投援手  點評:廣州政府雪中送碳,會救其他地產企業嗎?
  • 招商蛇口首入太原,聯合中正地產18.073億拿下汾東商務區內三宗地!
    近日,太原樓盤網小編由由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獲悉,招商局地產(武漢)有限公司、山西中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總價18.073億元摘得小店區太茅路附近3宗綜合用地,地塊編號為SG-2075、SG-2076、SG-2077。三宗地塊總面積為323638.81平方米(約485.46畝),成交總價為180730萬元。
  • 三亞中央商務區首個掛牌地塊逾16億元成交(圖)
    經過多輪競拍,珠海合聯公司成功競得該地塊,掛牌出讓成交價為16.51億元。 林詩婷供圖   中新網三亞9月7日電 (林詩婷)9月7日,三亞中央商務區鳳凰海岸單元一宗土地在海口進行拍賣。經過近2小時多輪激烈競價,珠海合聯公司以16.51億元成功摘得該地塊,樓面地價約17689元/平方米。根據園區產業規劃,該宗地擬建設濱海高端旅遊零售商業項目。  當天,競拍活動在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土地交易廳進行,這也是三亞中央商務區首個掛牌出讓的鳳凰海岸地塊,吸引了10家企業參與競買。此次競拍的地塊位於三亞市天涯區三亞灣路,建設用地面積約49.43畝。
  • 中信泰富「重回」地產?
    1月19日,廣州荔灣區廣船一期地塊經歷56輪報價,被6家企業「圍獵」,最終,被中信泰富聯合體以總價81.96億元+商業自持25%,折合樓面價37216元/㎡(未扣除自持面積)奪下,溢價率45%。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信泰富在內地市場已經拿下上海、南京、濟南至少5宗地塊,合計耗資超過38億元。
  • 東莞國際商務區「E05-02-1和2」地塊 公示
    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項目概況東莞國際商務區該片區位於原控規的中央活力區中部,行政文化中心與南城總部基地之間,由三元路、東莞大道、環城路和宏圖路圍合600萬的開發面積規劃,超400米的城市地標,22公頃的中央公園,前期410億投資,十餘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引進,無一不揭示著東莞國際商務區之於東莞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分量之重。東莞國際商務區效果圖東莞國際商務區「一心、兩軸、一帶、四區」,形成大疏大密的空間形態。」
  • 擊敗萬科保利,中信82億搶下廣州地塊
    1月19日上午,經過56輪競價,中信股份旗下的中信泰富聯合中船集團旗下的廣州廣船擊敗萬科、保利、中海等6家房企,以81.96億+25%商業自持拿下荔灣廣船一期地塊,樓面價約37215元/平(未扣除自持部分),溢價率約45%。
  • 欽州白石湖片區優質地塊即將出讓,該地塊約197畝,起步價5.15億
    雙節未結束,欽州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上又公布了一批即將出讓新地塊,其中不乏商務、倉儲、工業、城鎮住宅用地等。不過此次出讓地塊中主城區只有一塊城鎮住宅用地塊出讓,這就是位於白石湖片區,平山東大街南面、楊帆大道西面,編號為欽市網掛2020-12號地塊。
  • 解局| 20億售浦東新區寫字樓與大悅城賣樓
    2015年4月份,中糧旗下上市平臺大悅城地產公告稱,公司附屬公司雙達有限公司以總代價12.08億元,成功競標陸家嘴集團掛牌的上海林耀投資有限公司(即上海悅耀更名前,簡稱上海林耀)50%股權,進而間接獲得上海浦東前灘06-01商住地塊權益。資料顯示,上海林耀掛牌時淨資產評估價值為24.16億元,資產總計評估價值為33.87億元,主要資產為前灘06-01地塊。
  • 泛海控股:為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關聯交易公告
    經綜合考量,公司擬為中國泛海相關債務提供擔保,擔保金額不超過50億元,公司以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為其提供擔保,擔保期限不超過2021年12月31日,中國泛海將就此提供反擔保。(二)關聯關係 中國泛海系公司控股股東,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 解局| 綠地香港200億雲南大盤袖裡乾坤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綠地香港前三月就通過土地拍賣市場、收併購、政府籤約等形式,落地多個項目。2月18日,雲南昆明春節後首次進行網上土地拍賣,出讓地塊為呈貢鬥南地塊。最終,昆明綠輝置業有限公司(綠地香港)競得地塊,成交總價3.85億元,溢價率39.49%。
  • 中建七局地產集團斬獲蘇州崑山市主城核心區218畝優質地塊
    本報/網訊 12月21日,中建七局地產集團成功斬獲蘇州崑山市主城核心區218畝優質地塊。該項目是11月12日中建集團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中建七局在蘇落地的首個項目,也是地產集團獲取的首個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
  • 武漢地王樓面價從1967到13388 十年地王路看武漢發展軌跡
    2015年2月16日   恆大地產 青山工業二路地塊 4258元/平 青山單價最高地塊   恆大地產擊敗了中國一冶、招商、中國電建等多家單位,以10.58億拿下青山工業二路編號為P(2015)002的地塊。
  • 土拍前線丨限價21500元/㎡ 總價23.26億!能達商務區R20042地塊落錘!
    來源: 鳳凰網房產剛剛,能達商務區「限房價競地價不搖號」R20042地塊順利出讓!江蘇煒賦集團&南通新松新智置業聯合拿地!成交單價18470元/㎡,成交樓面價約10261元/㎡,成交總價23.26億,未來房屋最高備案均價21500元/㎡。
  • 對標世界級中央商務區,白鵝潭將打造廣州西翼CBD
    近期,《白鵝潭商務區(一區)規劃和城市設計整合優化》獲批並正式公布實施。白鵝潭商務區作為廣州「一區三城十三節點」主要經濟功能區之一,又是荔灣「一帶兩區」新發展格局重要平臺之一,擁有中心城區沿江30平方公裡的優質土地,是輻射珠江西岸、銜接東進,帶動廣佛地區全面發展的核心節點。
  • 中公30億奪得北京昌平地塊 龍光15.61億拍下南寧前單價「地王」
    原標題:拿地周報丨中公30億奪得北京昌平地塊,龍光15.61億拍下南寧前單價「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