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18 17:30 |創新浙江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湧現,「奮鬥者」號萬米深潛,逐夢深藍;嫦娥五號九天攬月,築夢蒼穹;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跨入世界前列……

  創新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新產業快速增長,新業態增勢良好,新產品廣受青睞,高技術製造業支撐作用凸顯,經濟活力進一步迸發,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0.015毫米!「手撕鋼」薄度極限再次突破。

  今年8月,在此前0.02毫米厚度的基礎上,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實現了0.015毫米「手撕鋼」的量產,這比普通A4紙厚度的1/4還要更薄一些。

  「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這批新產品,就是在總書記的勉勵下攻關出來的,可以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公司經理王天翔自豪地說。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光亮機組前,習近平總書記駐足凝望,一條條薄如紙頁的亮銀色箔材,正隨著開卷機向高溫退火爐裡緩緩傳送。這種超薄精密不鏽帶鋼,由於可以輕易撕開,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

  對於當時的場景,王天翔至今歷歷在目。

  總書記拿起一片「手撕鋼」仔細察看,用手指輕輕扭折了一下,不禁稱讚:「工藝確實好,就像錫紙一樣薄,百鍊鋼做成了繞指柔。」

  「太鋼是山西乃至全國在鋼鐵製造領域一個很重要的企業,對山西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轉型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產車間門口,習近平總書記同圍攏過來的職工代表親切交流,「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上不斷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位造業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讓我們在創新發展上鼓足了勁,一刻不敢懈怠!」王天翔說,「手撕鋼」研發團隊經過3個月的努力,創新研發了新的生產工藝,配置了更高性能的輥系,在世界領先的基礎上再次突破極限,將厚度降到了0.015毫米。

  說起企業變化,王天翔感慨萬千:「現在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今年即便在疫情影響下,主動找上門合作的訂單仍在成倍增長。」

  太鋼的轉型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

  「隨著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發展的戰略意義,並且特別指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問題。」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在生產車間,企業員工們紛紛圍攏過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主創新是我當前最重視的,也是黨中央最重視的事情。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現在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難免遇到競爭和種種挑戰壓力,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這些話說到了我們的心坎裡。」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第一季度是負增長,但很快產銷量就開始上揚,截至9月份實現利潤10億多元。「其中的關鍵就是靠技術自立自強,有高技術就有高質量,高質量帶動高效益。」據介紹,企業90%以上的設備是自主研發,其中光通信連接器用陶瓷插芯和氧化鋁陶瓷基片,分別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75%和55%。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回暖。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1—10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

  「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今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提出,「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抓住新機遇,關鍵在科技創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聽到這個好消息,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激動萬分:「量子研究取得新突破,我們更要圍繞量子做好產業化建設,讓創新館成為匯集創新要素的平臺。」

  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參觀了安徽創新館,對安徽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取得積極進展表示肯定。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鍥而不捨、久久為功。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江淮大地創新熱潮湧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為代表的十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類腦科學、質子醫療高端裝備、氫燃料電池等一批代表著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產業化成果不斷湧現。

  抓住新機遇,努力化危為機。

  隆冬時節,走進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裝配廠車間,生產線上的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擰扳手、裝尾燈……平均每6分鐘就有一輛卡車組裝出廠。「訂單排得滿滿當當!」陝汽控股黨委書記袁宏明說,「今年1—10月,陝汽取得了建廠以來的最好成績,累計產銷各類汽車19.85萬輛,同比增長28%;總產值783億元,同比增長17%。」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陝汽控股實地調研,對他們克服疫情影響創產銷歷史新高表示讚賞,並從陝汽集團談到了陝西的發展:「陝西地處西部地區,在新時代也要有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既要抓住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又要化危為機,善於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創造機遇,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積極發展新技術和新產品。」袁宏明告訴記者,今年11月11日,陝汽推出了可實現無人駕駛的全新技術產品平臺德龍X6000,標誌著國內高端重卡在智能化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通過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平臺,陝汽拿到國內第一張重卡自動駕駛牌照,這也將牽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曉光表示,陝西正瞄準國家和本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積極建設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形成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的創新先導區,打造全國科技創新的增長極。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對「十四五」時期科技事業的發展提出殷殷期望。

  「總書記和大家面對面,科學家代表暢所欲言。總書記聽得非常認真,還多次與科學家互動,現場氣氛輕鬆、熱烈,很有感染力!」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總書記對基礎研究和創新人才的重視,更讓我印象深刻。搞好原創性的前沿基礎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頂尖人才。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極大增強了我們吸引培養頂尖科技人才、做好原創研究的信心。」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

  這讓施一公和同事們的勁頭更足了,西湖大學實驗室的燈光,經常到深夜才逐漸熄滅。儘管創辦不到3年,西湖大學已吸引140名世界一流科學家擔任博士生導師,在讀博士研究生608名,博士後近200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生命科學領域的相關科學家加班加點、夜以繼日攻關,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周強實驗室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為開發藥物和疫苗奠定了基礎;郭天南實驗室發現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血液中特有的分子改變,有助於實現精準診斷重症患者。

  關於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明確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前不久,一場跨越700公裡的遠程遙控作業令人眼界大開。

  「開始作業!左轉,右轉……」10月29日,在湖南省「5G+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建設推進會長沙經開區會場,分處湖南、廣東兩地的旋挖鑽機和遙控艙,通過5G網絡實現跨省連接,旋挖鑽機在遙控艙的操控下,成功實現了精確施工。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清華告訴記者,這是山河智能裝備全球首創的5G智能旋挖鑽機,操作手可以遠在千裡之外完成工作,將有助於工程行業進一步提升施工效率。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總書記的囑託更加堅定了我們堅持創新的信心。」何清華說,今年前三季度,山河智能投入研發經費1.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9.22%。研發為企業贏得先機,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放眼全國,我國研發經費投入近年來穩步增加。2019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基礎研究佔比首次突破6%;企業研發經費也比2018年增長11.1%,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達68.5%。創新基礎越來越實,第一動力更加澎湃。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幸福安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必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甘玲 校對:王琦琦

1608283800000

相關焦點

  •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2020-12-20 16:50:50   來源:人民日報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經濟發展何去何從?會不會重回粗放發展的老路?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 趙東: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原標題:趙東: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
  • 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綜述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文靜  圖/受訪者提供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  順應汽車「新四化」 加快智能網聯技術開發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
  •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以實際行動助推高質量發展
    這次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必須遵循的原則,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 南京溧水:以實幹之姿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提出了「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五年來,溧水區始終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弘揚拼搶意識,主動爭先領先,連續三年位居市對區考核第一等次,百強區排名從第72位躍升至52位。邁入2020年,溧水翻篇歸零再出發,擼起袖子加油幹,奮力衝刺全省區縣第一方陣、開創「強富美高」新溧水建設新局面。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廣東:在高質量發展中育先機開新局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當前,廣東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引領帶動全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編制好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對於廣東省在新時代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卡爾·馬克思杯 | 時事評論⑤:創新驅動 點燃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放眼國際,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規模快速發展,使得世界正在重塑新的經濟政治生態。在這背景下,自主創新對於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著眼國內,新理念引領的新常態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擘畫藍圖,吉林未來這麼幹!從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看吉林省未來發展
    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入研究吉林振興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我省未來發展謀定前進方向,擘畫藍圖願景。
  • 這次會議,將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這是意義非凡的高光時刻——  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5年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一場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全面開啟——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這承諾,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2020年收官之際,中國重大科技成果突破捷報頻傳:11月10日,「奮鬥者」號深潛萬米,逐夢深藍;12月1日,「嫦娥五號」上天攬月,築夢蒼穹;12月4日,「九章」問世,圓夢「量子優越性」;……這是拼搏創新的中國氣魄,這是催人奮進的中國力量。
  • 廣西日報社論:擘畫發展藍圖 吹響奮進號角
    剛剛閉幕的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廣西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擘畫藍圖,吹響了壯美廣西建設新徵程的奮進號角,發展更高質量、民生更有溫度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南京體育學院 楊國慶 字體:
  • 總書記關切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更聰明,更懂你——人工智慧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記者在各地調研發現,人工智慧新技術切實融入生產生活,各行各業正快速實現智能化,智能經濟方興未艾,一幅智慧生活的新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