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最影響人類壽命的重大疾病,單慢性疾病來說,全世界50%的死亡人數都由此導致。
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降低其發生率跟控制病情發展,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很是關鍵。雖然導致的危害大,但在對於該疾病的防治上面仍有欠缺,有些許誤區仍有多數人群並不知道。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存在的防治誤區
1、過分重視藥物而忽略生活幹預的重要性:動脈粥樣硬化其實屬於生活方式和疾病,單單只靠藥物就想控制住病情確實存在誤差,雖然科學的用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二級預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不過對一些不良生活的改善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一級預防當中,生活方式的幹預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策略,只有在生活方式幹預後效果不理想,才使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2、對LDL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作用認識不足:LDL是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動脈周亞粥樣硬化的必要條件就是此類脂蛋白顆粒水平的升高,此外還會引起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是其它因素無法導致的。一些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在沒有其它危險因素的情況下,也有早發動脈粥樣硬化跟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相比於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多的人群,水平較低的人群,就算有吸菸、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早發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的可能性也很低。反之則有促進作用,所以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預防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4、誤解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對於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無論是一級預防或二級預防中,他汀都是一線治療藥物。對於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著強大的降低作用。
對於服用他汀的爭議比如說導致致死性橫紋肌溶解症、肝功能衰竭死亡等的病例極其罕見,並不能用於佐證他汀藥物具有安全性問題。恰恰他汀類的藥物安全性很高,目前來說,是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患者最有效的預後藥物。患者不能因為探聽到什麼不得了的「訊息」,擔憂得不敢用藥,其用藥所獲得的效益遠遠高於不良反應,患者在發病期間切忌私自停藥。
5、糖尿病患者重視降糖治療而忽視調脂治療:大多數糖尿病II型患者也是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為高血糖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控制高血糖可以幫助降低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狀態跟其它危險因素共存,一般被定義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狀態,減低此類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使用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藥物。
此外,有一點是大多數患者會下意識忽略的一點,那就是吸菸。部分患者並沒有認識到吸菸這一行為,會給動脈粥樣硬化帶來的風險。恰恰吸菸就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所以這裡要提醒的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級預防中,以生活方式為主,而吸菸絕對是需要幹預的不良習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