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不安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5大防治誤區,別再上當

2020-12-19 醫聯媒體

近幾十年來,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最影響人類壽命的重大疾病,單慢性疾病來說,全世界50%的死亡人數都由此導致。

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降低其發生率跟控制病情發展,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很是關鍵。雖然導致的危害大,但在對於該疾病的防治上面仍有欠缺,有些許誤區仍有多數人群並不知道。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存在的防治誤區

1、過分重視藥物而忽略生活幹預的重要性:動脈粥樣硬化其實屬於生活方式和疾病,單單只靠藥物就想控制住病情確實存在誤差,雖然科學的用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二級預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不過對一些不良生活的改善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一級預防當中,生活方式的幹預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策略,只有在生活方式幹預後效果不理想,才使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2、對LDL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作用認識不足:LDL是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動脈周亞粥樣硬化的必要條件就是此類脂蛋白顆粒水平的升高,此外還會引起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是其它因素無法導致的。一些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在沒有其它危險因素的情況下,也有早發動脈粥樣硬化跟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相比於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多的人群,水平較低的人群,就算有吸菸、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早發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的可能性也很低。反之則有促進作用,所以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預防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4、誤解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對於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無論是一級預防或二級預防中,他汀都是一線治療藥物。對於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著強大的降低作用。

對於服用他汀的爭議比如說導致致死性橫紋肌溶解症、肝功能衰竭死亡等的病例極其罕見,並不能用於佐證他汀藥物具有安全性問題。恰恰他汀類的藥物安全性很高,目前來說,是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患者最有效的預後藥物。患者不能因為探聽到什麼不得了的「訊息」,擔憂得不敢用藥,其用藥所獲得的效益遠遠高於不良反應,患者在發病期間切忌私自停藥。

5、糖尿病患者重視降糖治療而忽視調脂治療:大多數糖尿病II型患者也是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為高血糖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控制高血糖可以幫助降低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狀態跟其它危險因素共存,一般被定義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狀態,減低此類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使用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藥物。

此外,有一點是大多數患者會下意識忽略的一點,那就是吸菸。部分患者並沒有認識到吸菸這一行為,會給動脈粥樣硬化帶來的風險。恰恰吸菸就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所以這裡要提醒的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級預防中,以生活方式為主,而吸菸絕對是需要幹預的不良習慣之一。

相關焦點

  • 胡大一:不建議使用大劑量他汀!中國人為何選擇中小劑量的他汀?
    《全球血脂異常診治建議》中指出沒有膽固醇升高就沒有冠心病,也沒有缺血性腦卒中和周圍動脈疾病。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顯著升高的人群,即使無吸菸、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也可在早期患心肌梗死。若LDL-C處於理想水平,即使有其他危險因素,往往也不會出現早發的冠心病。
  • 降低膽固醇不只有「他汀」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目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治療方法。
  • 波立達中國首張處方已開出 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有了新選擇
    作為PCSK9抑制劑類降脂藥物,波立達的上市為中國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不理想的廣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療選擇,尤其能夠降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和降低全因死亡風險相關。與此同時,「關愛立達——波立達患者援助項目」正式啟動,助力急性冠脈症候群(ACS)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及其相關風險。據介紹,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已達2.9億。
  • 頸動脈上長了斑塊,是否需要吃他汀類降脂藥?他汀類能縮小斑塊嗎
    於是詢問:「要不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他汀類能縮小頸動脈斑塊嗎?」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一、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頸動脈斑塊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相同,主要是由於頸動脈分叉部粥樣斑塊形成引起。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早期表現為內膜增厚,當頸動脈內形成斑塊時,動脈可變得狹窄,甚至閉塞而引起腦缺血及卒中症狀。
  • 後他汀時代,心血管事件殘餘風險破解方法看這裡!
    然而,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複雜,即使通過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達到LDL-C靶點,仍有高達40%的他汀類藥物治療患者繼續遭受危及生命的CV事件。因此,在控制傳統危險因素的同時,不斷確定心血管殘餘風險的來源,積極進行幹預和管理,進一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事件意義重大。
  • 怎麼辯證看待他汀類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信通過前面幾篇文章的敘述,大家對他汀類藥物在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應該有所認識。如果是由活動性肝炎等嚴重肝病所致的轉氨酶升高,不應使用他汀治療。引起轉氨酶輕中度升高的最常見原因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即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此類患者應用他汀治療不僅安全有效,還能改善肝臟功能。 根據國內外相關指南,不伴有肝臟損害其他證據的單純性輕中度轉氨酶升高(其中絕大多數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並非應用他汀的禁忌證。
  • 他汀類藥物,價格越貴就越好?藥師闢謠,教您如何選藥更安全更有效
    較真要點:這是一個很大認識誤區。藥物和豬肉不一樣,和雞蛋也不一樣,藥物的價格有成本、專利因素,而安全性和有效性又因人而異,所以並非價格高就越好,關鍵是這個類型藥物是否適合患者。
  • 發現了動脈粥樣硬化,聽說有逆轉的方法,是真的麼?
    有人問華子,發現了動脈粥樣硬化之後,聽說還可以逆轉,這是真的麼,需要怎麼做才可以呢?華子說,動脈粥樣硬化能不能逆轉,得看從什麼角度來看。想完全消除,現在的醫學還做不到,如果是指斑塊體積縮小,那麼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逆轉的。但是這個逆轉的程度非常的有限,並不是十分明顯。目前可以有效逆轉斑塊的藥物是他汀類藥物。
  • 每片從5.6元降到0.13元!我省一批藥品大幅降價!
    記者從省醫保局獲悉,一批他汀類降脂藥大幅降價,其中,阿託伐他汀鈣片從5.6元/片降到0.13元/片,降幅達97%。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血脂異常,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是減少心腦血管危險事件發生的重要措施。為減少心腦血管危險事件的發生或再發,患者需長期或終身服用他汀類降脂藥。
  • 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家族性高血脂,依洛尤單抗已成首選
    說起血脂,大家都不陌生,也就是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含量,因為血脂異常導致的疾病尤其常見,血脂高可導致脂肪肝、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大家關注最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中,血脂異常被認為是最關鍵的因素!他汀類藥物數年來在調節血脂、預防心血管事件方面功不可沒!但針對頑固性尤其家族遺傳性高血脂還是蚍蜉之力!
  • 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
    隨著醫學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得到一紙「腦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它和腦中風是什麼關係?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可以防治嗎?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累計大型肌彈力型(如主動脈)到中型肌彈力型(如冠狀動脈)動脈內膜的疾病。
  • 哪種他汀對血糖影響小?你可能想不到
    又聽說他汀會引起血糖升高,王阿姨就認定是吃他汀引起的,讓醫生給換藥。阿託伐他汀真的會引起糖尿病嗎?阿託伐他汀屬於第三代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調節血脂、穩定斑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之一,也是糖尿病合併血脂異常患者常用的調脂藥物之一,因為糖尿病患者經常伴有腎功能的異常,而阿託伐他汀對糖尿病患者腎功能影響較小,較為安全,所以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的患者更適於用阿託伐他汀。
  • 研究表明:鐵過量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
    1981年,Jerome Sullivan提出「鐵假說」,來解釋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以及絕經後婦女發病率增加,就此將鐵與心血管疾病聯繫在一起。在幾項針對人類和動物的研究中確實發現了鐵含量與疾病嚴重程度之間的相關性,但另一些研究則未能通過監測血清鐵蛋白或轉鐵蛋白飽和度,在人體鐵儲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建立聯繫。
  • 中等強度的他汀是我國血脂異常人群的常用藥
    據2019年《血脂異常基層診療指南》,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國居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險因素普遍暴露,ASCVD死亡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居首位。
  • 他汀調脂穩斑塊,要吃一輩子?藥師闢謠:出現4種情況,趕緊停藥
    對於有血脂異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他汀類藥物一定不會陌生。這類藥物是目前用於調節血脂,穩定斑塊,降低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病死率以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的主要藥物之一。但在實際應用中,不合理使用他汀導致藥效不佳或副反應過重的情況仍然不少,部分是由於患者對他汀類藥物的認識不充分,以致於一些患者使用劑量不足,影響療效;而有些卻認為他汀類藥物要吃一輩子,盲目服用而忽略了它的安全性,甚至引起了嚴重的不良反應。他汀類藥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上雖然重要,但出現以下4種情況時,應該果斷停藥。
  • 同軸懸浮3D列印動脈等效物構建新型體外動脈粥樣硬化模型
    摘要: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前兆,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複雜的炎症性疾病,優先發生在狹窄,彎曲和分支的動脈區域。儘管建立了各種體外模型以了解其病理學,但要重建涉及共培養細胞和局部湍流流動的自然動脈粥樣硬化環境仍然具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