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詩韻媽媽
很多孕媽媽懷孕後,最希望的就是肚子裡的寶寶能夠健康地長大,與自己見面,到了孕晚期,這種期盼便更加的嚴重,變得緊張,孕育一個生命對女性來說不僅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幸福,經歷了十月懷胎的不易,和生產的疼痛,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才顯得格外的珍貴。
寶寶的出生其實還有很多個環境,孕媽媽在生產後,寶寶都會交由醫生們的手中,進行清洗,稱重,剪臍帶等,這一系列程序過後,護士才會帶寶寶出來給家人報喜,最後包裹好放在媽媽的旁邊。
「硬核新生兒」火了,臍帶還沒斷光著身子就想溜,網友:急著投胎
小周到了生產的日子,全家人都緊張地等在手術室外,小周是剖腹產,經過漫長的手術,終於將這個小傢伙從媽媽的肚子裡取出來了,由於寶寶一直在媽媽的羊水中浸泡,身上有很多的異物,醫生正準備給寶寶清洗。
醫生用自己的手支撐寶寶的手臂,沒想到這個小傢伙盡然借著醫生的力量把自己的腳立了起來,難不成是要站起來?寶寶先是試著站了一條腿,緊接著又順利的站直了第二條腿,姿勢好像準備開溜,這時候寶寶的臍帶還沒有剪斷,難不成是要逃跑不成,這可樂壞了給他清洗的醫生,想逃出我的手掌沒門!
後來這個照片在網上走紅,很多網友都被寶寶這麼搞笑的動作折服了,有網友表示看來這個寶寶是真的太著急投胎了,也有網友表示這個寶寶發育的一定特別好,剛出生就能站著了,還有網友表示,這麼著急想去哪啊?見爸爸嗎?
新生兒剛出生都會有哪些反應呢?
1. 大哭反應
一般的寶寶出生後都會哇哇大哭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呼吸系統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當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是不需要進行呼吸的,他所需的物質全都是由臍帶提供的。出生後寶寶第一次接觸空氣。空氣會進入寶寶的肺部。
哇哇大哭為了更快促進呼吸,等呼吸系統穩定下來,哭泣便會停止。如果寶寶出生後沒有哭,那可能異物阻塞呼吸道這是醫生就會對寶寶採取搶救措施,清理異物,將嬰兒倒提,拍打他的背部,保證寶寶呼吸順暢。
2. 擁抱反應
寶寶剛出生,總是會無意間將兩個手臂打開,在無意識地放在胸前成擁抱的姿態,這就是寶寶的擁抱反應,這種反應是正常的,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這種反應會在2個月以後漸漸消失。
3. 抓握反應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小手都是緊握著的,並且當媽媽把自己的手指放進去的時候寶寶也會緊緊地攥著,這就是寶寶的抓握反應,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小手就是緊緊攥著的,是一種習慣,出生後寶寶會以為沒有安全感也會一直攥著。
育兒寄語:
其實寶寶的這些反都是正常現象,由於寶寶剛剛接觸外面的世界,身體的器官晚發育的還不是很完善都會發出一些反應,父母不要擔心,也不要給孩子矯正等過了2個月這些反應會自然消失。
最後,你家的寶寶出生時有這些反應嗎?還有哪些我不知道的反應?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我是詩韻媽媽,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