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張成強
今天咱們聊一下臍帶和肚臍的話題。
1. 臍帶的結構和主要作用
臍帶的結構包含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三條血管被一種叫做華通膠的Q彈結締組織包繞,捲曲扭轉在狹小的羊膜腔內,以免受到機械損傷。在宮內,那時還被稱作胎兒的寶寶不吃不喝10個月,就是靠這根神奇的臍帶提供能量和氧氣。
2.臍帶的臨床意義
媽媽在產檢時,每次超聲科醫生都會測量臍動脈血流速,來判斷胎兒有無缺氧。另外,臍帶的長短粗細也有很大的臨床意義。對於大多數足月兒,臍帶長度位於35cm-80cm之間。過長的臍帶會打結、繞頸,過短則往往提示存在宮內發育遲緩。另外,過度的螺旋也暗示著宮內缺氧。
3.斷臍的步驟
其它哺乳動物都是等待臍帶搏動停止、動物母親用咬斷臍帶的方式斷臍。可見,晚結紮臍帶(挖坑,抽空再探討)在自然界中歷來就有。對於地球統治者人類而言,現代的斷臍的方式是用臍帶夾夾閉臍帶根部,剪斷臍帶,並對殘端進行消毒。這波操作大大減少了寶寶臍帶失血和患破傷風的風險。
4.臍帶在早產兒中作用
對一些早產兒來說,哪怕是已經斷臍了,臍血管仍然是名副其實的生命通道。由於出生體重極度低下,很多早產寶寶要進行2-3月甚至更長時間的住院治療,達到全量餵養的時間也非常漫長。為了輸入需要的營養物質和監測生命體徵,上帝為小天使開放了這扇生命之窗。NICU的大天使們通過臍靜脈置管輸液,而用臍動脈置管來監測血壓。
5.臍帶脫落的過程和護理
通常於出生後第1周內,寶寶遺留的臍帶殘端自然脫落形成臍。若超過3周沒有自行脫落,則需要在醫生的幫助下把臍帶殘端斷掉。
出院的時候,護士會宣教給家長臍帶護理的方法——重點在於碘伏棉球消毒臍帶根部而非塗抹表面。給大家一些有幫助的tips:
tip 1,一定要消毒臍帶根部,不要僅擦拭表面!
tip 2,旋轉消毒根部,每一根棉籤的每個接觸面只能用一次,不要一根棉籤反覆擦拭,不要捨不得扔。
tip 3,每次消毒後建議用幹棉籤擦乾。
tip 4,所有幹棉籤需要是無菌的,是藥房而不是超市買的。
tip 5,臍帶要每日消毒,直至臍帶殘端脫落並沒有滲出為止。
另外,臍帶護理不好會發生臍炎和臍部周圍組織炎,臍帶周圍發紅腫脹,這種情況要帶寶寶來醫院看。
每個肚臍都有它的脾氣
如果說臍帶是前世,那麼肚臍就是今生。肚臍雖小,每人各異。想要長成完美的肚臍除了要翻過臍炎這座大山外,其實還有很多難關要過。
1.肚臍常見的外觀性異常
臍肉芽腫是殘端脫落前慢性臍部炎症刺激出現的肉芽,容易再次出血和繼發感染,因為同屬臍炎範疇,所以也是可以用上述的辦法護理臍部的,但是要和其它外用藥物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把臍肉芽腫和臍茸分辨開來,後者作為一種「其貌不揚」的先天畸形,常需要手術治療。因此,若碰到任何臍部小肉肉的情況時,需要至專科醫院就診確診到底是什麼,再做相關治療。
臍疝是另外一種更加常見的臍部異常。出生後,隨著兩側腹直肌相互朝對側繼續生長,臍環可自發閉合。最後,隨著腹膜層和筋膜層在臍部一個小纖維區域內的融合,該開口完全關閉。若腹直肌生長緩慢,則會發生臍疝。通常來講,突出體表的小腫物是體內的腸管和其附屬組織,若不影響寶寶餵奶及排便的話,暫時不要擔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會嘗試用臍疝帶或者用紗布裹上硬幣壓迫臍疝部位,避免讓腫物突出,其實這是徒勞的。這是因為,本身臍疝有自行癒合的趨勢,使用了臍疝帶後,臍疝閉合併不是臍疝帶的功勞;相反的,臍疝帶或硬幣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引起皮膚壓瘡、皮膚破損以及皮膚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因此,不建議用臍疝帶哦。
若超過2歲,寶寶的臍疝直徑仍大於2cm,這時自愈的趨勢就會減弱,需要至專科門診讓醫生檢查一下。需要強調的是,這裡說的2cm是臍部缺損(臍環)的直徑。雖然一些寶寶突出的腫物顯得很大,但大多數臍環非常小,所以不要被它唬住哦。再次強調,千萬不要用各種五花八門的臍疝帶!
2.洞洞裡的隧道和海平面下的暗礁
有些寶寶的臍帶殘端脫落之後,會殘存一個竇道,時不時地流出尿味或者糞便氣味的液體,這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臍竇或者臍瘻了。另外,成年人的正常肚臍底下連接的是一些纖維索帶,起到固定腹腔臟器的作用,而一些先天性畸形的寶寶,哪怕是肚臍外觀沒大有異常,也不能排除海平面下存在的「暗礁」。這包括了卵黃管畸形和臍尿管畸形。講起來較為複雜,我貼兩張圖,大家作為了解。
總之,對於廣大家長朋友們,若是發現寶寶肚臍脫落以後殘存著小肉肉,或者肚臍有分泌物,一定要先到專科門診確診一下,以免延誤治療。
對成年人的一點小建議
讀到這裡,我們終於知道,肚臍躲過了這麼多風險才長成,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覺得肚臍裡面髒了,不要老是去摳,可以洗澡的時候順便清洗一下,深處就用棉籤輕柔地擦拭一下,至於太深的地方就讓它去吧,再怎麼潔癖也不要掏那麼深。
另外,至於在肚臍上打釘子,還是那句話,肚臍已經天生每個人不一樣了,長一個健康的肚臍也不容易, 再去標新立異之前還是建議think it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