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人「誤解」的3個姓氏,常被視為日本人,卻都已經傳承千年

2020-12-09 騰訊網

引言

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撰的《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姓氏作為一個人以及一個家族的標誌和符號,能夠有效的增強家族凝聚力。到了現在,姓氏不僅是代表著一個人,更是一個家族的歷史,中華文明的一截片段。

姓氏,可以用來辨別不同宗族的後代,從而避免同姓通婚的情況,並且還能讓家族更加團結。甚至,在很多的朝代中,世家大族的子孫更加看重家族血脈。時至今日,姓氏依然是中國人尋根問祖、認祖歸宗的重要依據。

▲姓氏浮雕

01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這是我國較為常見的傳統啟蒙讀物《百家姓》,並不僅僅是一百種姓氏,而是中國所有姓氏的總稱,其數量很多,有成百上千的意思。

當然,在中國的姓氏中,除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這些單姓以外,還有很多由兩個字及以上的複姓,比如:歐陽、司馬、獨孤、西門等。複姓的來源較多,包括祖宗所擔任官職的官名或者從事的職業外,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少數民族的改姓。

▲北方遊牧民族

在複姓中,有一部分因為使用的人較多而被人們熟知,但有一部分卻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被別人誤認為是日本人。這其中有3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很「委屈」的姓氏,明明在中國流傳千年,卻經常被當做是日本人。

02

第一,東野姓。很多人知道東野這個姓氏是因為日本的世界級作家東野圭吾,他的作品《白夜行》以及《嫌疑人x的獻身》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因此很多人堅定不移地認為「東野」是一個日本姓氏。

▲東野圭吾近照

但其實據《東野志》記載,東野姓來源於我國古代的姬姓。軒轅皇帝因為在姬水,所以後來改姓姬,這是中國最早的姬姓。周武王滅商後,封功臣姬旦為魯公,但是姬旦因為要留下來輔佐周武王就沒有去赴任。後來姬旦的兒子代父就任,成為了魯公。魯公曾賞賜自己的第三個孩子一成東野的田地為生,這個孩子就從此以東野為姓,以田為名,這就是東野姓的來歷。

03

第二,東門姓。東門這個姓氏看上去也有點像是日本姓,因為日本人在很長時間裡沒有姓氏,直到明治維新的時候,才在天皇的強制要求下給自己起了姓氏。當時日本人取姓氏的方法也很簡單,住在井旁邊的就叫做井上,在松樹下的就叫做松下,以此類推。所以很多人在聽到「東門」這個姓氏的時候,便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住在大門東邊的日本人給自己取的姓氏。

▲日本街頭近圖

然而,「東門」這個姓氏和「東野」一樣,也來源於我國古代的姬姓。春秋時,魯莊公的兒子公子遂,家住在曲阜城東門邊。當公子遂死後,本該接替父親官職的兒子歸父立刻被驅逐出了魯國,歸父逃到齊國後,他與其後代子孫改名換姓,以 「東門」為姓,稱東門氏。

關於「東門」這個姓氏的來源,人們猜對了一半,確實是因為東門氏的先祖住在大門東邊。不過「東門」卻並不是源於近代的日本,而是源自兩千多年前的中國。

▲春秋戰國墓葬復原

04

第三,端木姓。大多數人們認為「端木」是一個日本姓氏的原因,是因為許多抗日劇中都會出現以「端木」為姓的日本太君。這不過是一種認知性偏差,因為現在中國姓「端木」的人很少,很多人幾乎只在抗日劇中聽到過,便自然而然認為這是一個日本姓氏。

據《元和姓纂》記載,端木一姓的祖宗為孔子弟子子貢,也就是端木賜。端木姓分布相當的廣,但後來大多簡化為端姓、木姓、沐姓等,所以現在中國國內姓端木的人已經很少了。

▲孔子聖跡圖

由於和歷史上一直是亞洲大國的中國相鄰,日本經常學習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因此兩國人民在姓氏上有很多相同是很正常的,畢竟日本很多姓氏的來源或者命名方式都是參考自我國。我們不要盲目地認為複姓就是日本姓氏,這樣會讓很多複姓的同胞們感到委屈。

結語

2020年2月,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以抗擊新冠疫情,物資外包裝的標籤上寫著出自於《唐大和上東徵傳》中的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能看出不少日本人民對中國是抱有善意的,只有中日雙方精誠合作,不斷加深交流,才能更好的促進雙方共同進步。

參考資料:

《通志·氏族略》

《百家姓》

《唐大和上東徵傳》

相關焦點

  • 我國三大「委屈」姓氏:淵源悠久傳承千年,卻常被誤會成日本姓
    ——《百家姓》姓氏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自古到今姓氏都是一個人,以及一個家族的標誌。我們常說百家姓,其實中國的姓氏遠遠不止100種,而是非常之多且各有寓意。姓氏作為一個家族的符號,對於家族文化的辨別、傳承和發展都具有很深的意義。它可以用來有效辨別一個種族,避免同族通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尋根問祖,增強家族歸屬感和凝聚力。
  • 中國有這「3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知道的有哪些
    中國有這「3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知道的有哪些 宗政也是中國的複姓之一,其實宗政這個姓氏還和漢高祖劉邦的後代有關,在中國大家可能沒聽說過,所以會誤解成為日本的姓氏,其實類似的複姓還有南門,聽起來雖然有些怪異,但是不要懷疑,古代還真有這個姓氏。
  • 中國最古老的3個姓氏,已流傳3000年,因太好聽常被誤認是日本人
    ,從此中華姓氏就此起源,此後歷經數千年傳承,漸漸演化出了許許多多的姓氏,而這些姓氏在某種意義上也為凝聚人心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天依然有著「同姓一家親」的說法。 不過有那麼3個姓氏,卻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最古老也最為「憋屈」的3個姓氏了,其他人在聽到他們的姓氏,第一反應通常不會是說
  • 中國有3個姓氏,流傳了上千年到現在,卻被吐槽名字更像日本人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可見姓和氏在我國都有著很長的歷史。我們最熟悉的關于姓氏的著作是《百家姓》,它編於宋朝,共收錄504個姓氏,因宋代皇帝姓「趙」而以趙姓開頭。事實上,趙姓在我國並不是一個流傳十分久遠的姓氏,也不是一個人口大姓。
  • 中國這三個古老的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氏,哪三個?
    編纂了一部《百家姓》,較為全面的概括了我國的整體姓氏,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也會被要求背誦過。不過,除了我們常見的一些姓氏外,有一些冷門的姓氏並不太常見。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三種容易被誤解為是日本人姓氏的複姓。第一個容易被誤解的複姓是端木。
  • 中國有3大古老姓氏,《百家姓》都沒有收錄,還常被誤認是日本人
    到了北宋時期,民間更是出現了教人了解姓氏的"百家姓",最早的"百家姓"記載了411個姓氏,後來補充到504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國人的啟蒙讀物。正是因為讀了《百家姓》,大多數中國人才逐漸了解了其他姓氏,但也有一些姓氏沒有被列入《百家姓》。
  • 這3個姓氏發源於中國,如今卻被誤認為是日本姓,個個都十分好聽
    在中國有著許許多多的姓氏,但很少有人知道姓氏的來歷以及形成原因,又或者它到底是以什麼來命名的。從古代開始,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職業,為了區分這些職業,就會將其命名。
  • 中國的古老姓氏,傳承兩千多年,如今卻因好聽總會被誤認是日本名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那一些人口眾多的大姓是相對要佔便宜很多的,他們很容易就可以遇見跟自己一個宗族的人,而那一些人口相對較少的小眾姓氏,就難免會有些吃虧。甚至有的姓氏,明明也是在中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古老姓氏,但是不但很難與其他人攀關係,而且如今還會因為姓氏好聽而總會被人們誤認為是日本名,比如說端木、東野、新垣。
  • 中國有3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知道是哪些嗎?
    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也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因為中國人最講究「傳宗接代」,最重要的特徵就是要將自己的姓氏一代代流傳下去。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曾有深厚的文化淵源,現在在中國的一些古老的姓氏,已經逐漸消失,而在日本卻成為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家族姓氏。
  • 日本人視為「珍寶」的牛蒡根,對身體有啥好處?常吃或有3個改變
    牛蒡根,雖然其貌不揚,和山藥有些相似,但是在日本,它幾乎是「健康」「養生」的代名詞,是日本人視為「珍寶」的家常食物。面對日本巨大的牛蒡根市場需求量,咱們國內許多種植的牛蒡根都出口日本。近幾年,隨著國人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健康意識的逐漸提高,可藥食兩用的牛蒡根也開始受到國內養生人士的青睞。在國內許多的一些大型超市,牛蒡根的標價往往較高,十元左右一斤。
  • 中國最為「少見」的4個姓氏,第1個有5千年歷史,第3個有「詩意」
    導語:中國最為「少見」的4個姓氏,第1個有5000千年歷史,第3個有「詩意」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千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歷史的長河之中,中國留下來絢爛的文化,然而每個中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姓名,這不僅僅是一個身份的代表,更是一個家族和文化的延續。
  • 我國最「憋屈」的3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知道是哪些嗎?
    中國姓氏除了百家姓以外,還有很多生僻的姓氏,以及一些常見的複姓,例如諸葛,東方,慕容,皇甫,上官等。根據信息查詢,中國還有很多姓氏,其中最常見的是81種,有些姓氏並不常見,但並未消失。我們經常聽到的姓氏是諸葛,上官,東方,慕容等。
  • 日本平民明治以前沒有姓氏?對日本人姓氏的最大誤解
    關於日本人的姓氏,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只有武士階級擁有姓氏,平民沒有姓氏,只有名字,但事實果真如此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日本的姓氏,即「苗字名字」,但日本一開始並沒有「苗字」的概念。在平安時代以前,日本還不存在武士階層,也沒有現在意義上的姓氏,只有「氏」和「姓」。
  • 我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中國人,卻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姓
    我們經常聽到的姓氏是諸葛,上官,東方,慕容等。這是我們在電視連續劇和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中國也有很多姓。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八個姓氏。十餘種。可以想像我們了解了一點。但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三個複雜的姓氏有些特殊。許多聽到這些複雜姓氏的人可能會將它們誤認為是日本人,是日本的姓氏。
  • 中國這3個姓氏,個個都很唯美,卻被誤認為是日本人,有你的姓嗎
    中國複姓中有3個姓氏較為特殊,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但其實它們的起源屬於古代中國。 東門 東門姓是個非常少見的複姓,西門倒是人盡皆知。其實古代用方位做姓的很多,比如南宮、東方、北堂等等,都是用地名來演化為姓氏的,東門也是一樣。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一直與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古代起,日本的許多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借鑑了我國文化的特點。「鑑真東渡」便是一個將中國佛學文化遠渡日本,搭起中日友好交流橋梁的典型例子。然而在中日文化交流融合過程中,也總是會產生一些讓人誤會的地方。
  • 日本有一奇葩姓氏,哪怕名字再好聽,譯成中文後都讓人忍俊不禁
    因為當初日本人在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也就很自然而然地把漢字給學過去了,不過在漫長歲月裡,日本人都只是學到中華文化的皮毛,儘管他們自己號稱「小中華」,這主要是由於他們在文化引進的同時,也結合他們自身的國情進行了改造。
  • 我國最「憋屈」的兩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身邊有嗎?
    千年來由姬姓再度演化出來的姓氏更加是數不勝數,因而黃帝才會被豐為了中華民族的始祖。 據統計,中國目前共有二萬三千八百一十三個姓氏。 其中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同時也是最具特色的姓氏,他們就是中國的複姓,但有一些複姓卻經常被錯認為是日本的姓氏。 眾所周知,日本的歷史和文字皆是來自於古代中國,而在姓氏文化上,日本則是以複姓居多。 日本有一位十分著名的作家——東野圭吾,他所著之書都十分暢銷。
  • 日本有一個奇葩姓氏,女孩無論取啥名,翻譯成中文後讓人捧腹大笑
    中國姓氏有著千年的傳承歷史。姓氏起源於原始部落的圖騰信仰,部落姓氏基本上是以圖騰命名的。後來,西周分封制以後,分封的地名或周帝所賜姓氏成為姓氏的主要來源。今天,中國有5662個姓氏,堪稱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
  • 一億人口的日本,姓氏竟然三十萬之多,而且大多數姓氏讓人困惑
    說起姓氏,中國人都知道,雖然中國有一本《百家姓》但是實際上中國的姓氏達到了六千多個!什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今天我們不說中國的姓氏,而是日本的!日本有一億三千萬人口,其中姓氏達到了三十萬之多,不知道你們是否與日本人交流過,如果你認識一個或者多個日本人,給他們交流的時候會互相奉上名片,日本人最尷尬的就是他們會發現,我們中國人都在盯著他們的名片看很久,因為日本人的名片上會有漢字,我們就以中國漢字的方式將這些名字讀出來,但是有一些名片上會有漢字,但是用羅馬字母標註的發音,這個時候就不能讀成漢字了,比如」井上「日本的發音是」Ino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