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地球」被發現,氣候宜人而且還有水,體積是地球的14倍

2020-12-18 楊洛旅行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中斷過的,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揮,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斷的加深,同時也收穫了很多的成果,今天小編帶大家要看的是「超級地球」被發現,體積是地球的14倍,不止有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根據科學家對於太陽系的預測,太陽將在50億年後走向死亡,太陽走向死亡的同時地球可能也將變成一顆死寂的"大石塊",那時的地球可能是不具備任何的生物的。

不僅如此現如今地球生態也遭到了不小的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劣,全球的溫室效應都讓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急於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地球」,當然目的就是為了防患於未然。而在科學家不斷的探索中這行星被找到了。

據悉科學家在太陽系外找到了眾多類地行星,其中有一顆行星在多方面和地球都有著較高的相似度,這個行星就是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是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計劃於2011年12月確認的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

這克卜勒-22b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體積是地球的14倍,距離我們大約有600光年。而且科學家還推算出,這顆星球很可能處在宜居帶上,並且一年四季的氣溫大約在21℃,簡直比我們地球更加的適合居住。

看到這很多人就要發問了,未來我們是否真的有機會 居住在這顆行星上面呢?其實是有希望的,但不是現在,畢竟這顆行星距離我們有著600光年。即使是目前最快的飛行器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都難以到達。

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說不定在下個世紀末,又或者幾百幾千年之後,人類到達克卜勒22b僅僅只需要一眨眼的時間。可能在大家看來這是有點誇張的,但是卻是有機會實現的。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雖然這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夢,但至少人們發現了除了地球之外還是有其他星球是可以提供給人們居住的。對此你表示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超級地球」被發現,體積是地球的14倍,一年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超級地球」被發現,體積是地球的14倍,一年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歡迎收看本期視頻!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可是由於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對於地球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在此基礎上,人類不斷探索宇宙,想要勘測出第二地球,有何成效呢?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兄弟」,氧氣含量是地球3倍,或比地球更宜居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地球兄弟」,氧氣含量是地球3倍,或比地球更宜居自從人類發現宇宙的神秘莫測之後,人類一直企圖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然而也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前進,人類愈發的發現到自己的想法有多麼的可笑
  • 宇宙最大天體被發現,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從地球上看,太陽只有圓盤大小,但是太陽實際大小要遠遠比這個圓盤大很多。根據科學家們計算,太陽可以裝下一百三十萬個地球、一千多個木星,是一顆相對巨大的恆星,而我們生活的星球地球卻很小,如果拿著同樣比例大小的地球和太陽進行對比,通過調整,你會發現地球在太陽照片上的大小只有一個像素而已,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70多億人類和數以百億計的動物。
  • 「超級地球」終於露面,比14個地球還大,一年四季常春
    「超級地球」終於露面,比14個地球還大,一年四季常春!人類在地球上有了幾百萬年的歷史,在這裡繁衍後代息息相傳。
  •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
    即使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對於整個可觀測宇宙來說,也是非常的渺小,而地球即使是放在太陽系當中,也算不上大,比如太陽系當中體積最大的天體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所以在宇宙空間當中,我們可以輕易地看見,地球在太陽面前,顯示的太過渺小了,而在行星當中,木星的體積也要遠遠大於地球,地球在目前的面前,就如同一個小藍點,就體積來說,木星是地球的1300倍。
  • NASA宣布發現地球雙胞胎——Kepler-452b
    Kepler-452b和地球的對比圖,Kepler-452b的體積是地球的1.6倍。  海外網7月24日電 據NASA官網消息,美國宇航局於當地時間23日午時(北京時間24日零時)舉行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一項重大發現。稱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    據NASA發布,Kepler-452b是目前為止與地球最為相似的一顆行星。
  • 另一個地球在宇宙的什麼地方?另一個地球會在宇宙哪裡?
    地球的生物生存環境非常理想,地日位置適中,地表平均氣溫15℃,生命之源液態水大量生存。  地球大氣中有78%的氮、21%的氧,另有少量氬、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氧是高等生物維繫生命之本,在太陽系其他行星上尚未發現有如此大量的自由氧。要找到另外一顆存在生命的「地球」,條件非常苛刻,生命演化過程中,被繞行的恆星必須不斷發光,使之得到輻射能量。
  • 第二地球出現?官方承認適合居住,葛利斯581d究竟有何不同?
    眾所周知,地球並不會永遠都適合人類居住,現如今,地球上的很多傳統資源就已經被消耗大半,而且伴隨著太陽活動的日漸強烈,大約在10-20億年之後,地球就會升溫至少2倍以上,那個時候的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而且也不再適合生物,或許,除了那些耐高溫的微生物,地球上其餘的生命都將消失。
  • 宇宙中的「泡芙」被發現,它的質量是地球幾倍,體積卻媲美木星
    這與它們的性質密切相關,科學家表示,「超級泡芙」們就像是棉花糖,它們的質量僅是地球質量幾倍,但星球上的氫大氣層或氦大氣層卻如木星般龐大。換句話來說,「超級泡芙」們擁有著與木星相近的體型,但體內質量卻只是略大於地球。
  • 發現了地球的「兄弟」
    為了實現太空飛行器向前飛行的目的,人們不得不利用力與物體運動的相互關係原理,一個向前運動的物體推進前方的另一個物體。即使使用最好的推進器,為了使一個旅行者達到一半光速的時速,人們難以生產足夠的燃料,使得助推發動機達到高速運行狀態,即使為了達到光速的0.01%,人們也無法承擔高昂的燃料價格。既要飛得更高,也要飛得更遠,這是人類太空飛行的夢想。由於受到飛行時速的技術限制,人們現在只能在地球的近太空飛行。
  • 如果一個比地球大10倍的星球存在生命,將是什麼樣子?
    題主描述得比地球大10倍的星球,是好幾種「大」法。第一種直徑比地球大10倍,第二種體積大十倍按照目前碳基生命的誕生標準,生命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巖石結構的星球,比如地球或者土衛系列。第一種:一個直徑比地球大10倍的巖石行星其結構也是由矽類化合物構成。那麼它的體積就是地球的1000倍。在引力的作用下,體積是1000倍的地球時,其密度遠大於目前的地球,質量將呈指數級增加。但是高密度,強引力是不會點燃元素的聚變反應的。
  • 日本竟然發現了「盜版地球」,大氣、水可能都存在,他們會移居嗎
    曾有科學家預測在40億年前的太陽系中有3顆「地球」,但是只有地球一個星球在「時間」中存活了下來,隨著地球人口的暴增,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們開始向太空中尋找可供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地球」。結果「盜版地球」被日本發現,大氣、水可能大量存在,那人類會移居嗎?
  • 被科學家稱為冰巨星的天王星,含冰量竟是地球的10倍多!
    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他發現了天王星,首度擴展了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界限。天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是地球的63倍;質量排名第四,是地球的14.5倍。
  • 移居「超級地球」不現實,該思考如何保護地球
    科學家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J357d,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圍繞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恆星運行,每55.7天運行一周。  研究人員認為,GJ357d與恆星的距離適宜,那裡接收到的恆星能量,與火星接收到的太陽能量大約相同。這意味著,若該星球存在稠密的大氣層,則其地表溫度將適宜液態水的留存,進而可以孕育生命。
  • 數字地球日全球直播,2020年世界地球日50周年主題:氣候行動
    4月22日我們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地球日,而2020年4月22日地球日剛好是50周年,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行動。今年地球日,我們有兩個危機:一個是COVID-19冠狀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另一個是人類活動對氣候造成緩慢影響的災難。
  • 39倍大的地球長什麼樣?天文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恰是地球的39倍大
    一個比地球大39倍的行星核根據《新華社》7月3日的報導,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們竟然找到了一個巨大的行星核,這個行星核足足有39個地球那麼大,它也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的一顆巖石行星。
  • 科學家發現「大號地球」!或有超級文明出現,人類只是試驗品
    宇宙是非常神秘的,在宇宙中有很多數不勝數的星球,而地球是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因此科學家猜想在茫茫宇宙中,或許存在著其他生命體星球,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不斷探索宇宙文明,但是一直以來並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痕跡。
  •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關於地球水的來源有許多各不相同的認識,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於科學家們收集更多的客觀證據,以揭開這個謎。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近日,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問題又有新發現。
  • 科學家發現地球新衛星,月球的地位或將受到威脅?其實不盡然!
    而且對於地球來說,月球不僅僅是繞著地球轉的一顆衛星,月球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月球就沒有人類的今天如果沒有月球就沒有人類的今天。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因為月球和地球這兩者之間是存在牽引力作用的,這種牽引力就形成了地球上的潮汐作用,影響著漲潮落潮。
  • 首都科學講堂第637期《世界地球日:讀懂地球「表情包」》
    水有三種相態,水汽、水和冰。對於整個地球來講,我們說的水循環一個就是水汽它是流動的,再一個就是海洋、海水也是流動的,還有一個就是地下水也是流動的,所以叫做水的循環。  常被稱作藍色星球的地球,表面多被71%的水所覆蓋。這些水外形多變、循環流動、過程複雜而且永不止息。形態在固體、液體、氣體之間轉變,身軀在天空、陸地以及地表之下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