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一個日本電影《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名字有點拗口,也有點難懂,看完之後其實蠻感動的。
這算是個穿越愛情電影吧。
主要講述了兩個時空的戀人,他們的時間相逆,每五年才能見一個月,他們20歲的時候,終於在同一個年紀出現在一個時空中,雖然兩人的時間依舊相逆,他的昨天是她的明天,但憑藉日記以及兩人的努力,兩人還是在錯位中相愛了一個月……
男主角第一次在電車上看女主角時的內心活動。
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小說,我沒看過原著,但這個電影其實把時空錯位,兩人這種輪迴沒有講得太明白,很多東西都採取的是不解釋,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兩人悽美的愛情以及那美輪美奐的景色裡。
我以前曾說過我很喜歡陽光很好的電影,這個電影就屬於我說的這種,裡面的陽光總是和煦地照耀下來,讓我每次看的時候既痛心也治癒。
當然不得不提是這個電影的女主角小松菜奈,長得實在太空靈,再俗點說就是有股仙氣,雖然電影裡說她說自己不是治癒系的女生,但是光是看著她的臉,就有一種溫柔的感覺,和和煦的陽光一樣,給整部電影增添了難以言喻的治癒感。
不過這個電影的劇情就不如女主角和景色那邊柔美了。
悲劇從男女主角第一次見面時,女主角流下眼淚時就註定了。
因為男主角第一天見到女主角,並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的時候,就是20歲這一個月裡,女主角最後一次見到男主角了,所以女主角才流下了眼淚,並且為了不嚇到男主角(這時候女主角已經愛得很深了,可她要面對的就是男主角越來越不愛自己,並且最終恢復到陌生的人的一個過程),女主角只和男主角在車站坐了一小會兒,就坐上列車離開了……
這個電影在愛情以及承擔痛苦的安排上,顯然和我是一種見解。
在20歲兩個世界交匯的最初一天裡,女主已經知道了真相,她是主動選擇面對這個只能相愛一個月的事實,還來找了男主。
而男主在交匯最初的時候,甚至不知道女主角的存在,在第一次見到女主角時,才一見鍾情,而到了中期知道真相後的某一天,更是消沉地逃離了女主角面前,在最後更是數次大哭出來。
女主要遠比男主更早的知道真相,也更主動與堅強地面對了這個只能相愛一個月的事實,無論哭還是在選擇上,都顯得更理智、安靜。
其實這裡,如果調轉一下整體結構,如果是男主角先知道了兩人只能相愛一個月,恐怕這整個愛情故事就不會開始了,因為畢竟經歷了半個月的相處,還是男主角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的情況下,男主角都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天從女主角的面前逃走了,更遑論沒有開始的時候。
這也和我一直在談到情感或者男女區別時的論點非常一致。
如果論天生在精神韌性上的強弱,還是女生要明顯更強大一些,並且同等歲數和環境條件下(這個極其重要,硬拿20歲女生去對比30歲男生,然後說男生心機重,太重視現實,實在毫無意義……),女生要明顯在思維模式上更偏理性和成熟(排除教育環境的區別,比如公主病和媽寶男都不在探討的範圍之內)。
整個故事裡也是這樣處理的。後來25歲的男主角找到了15歲的女主角,將戀情開始的重任交託給了女主角,女主角也鼓起勇氣來到了男主角的大學,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他。說實話當初我看的時候就覺得,為啥不是這個女主角去找了男孩時的男主角,然後讓他開始呢?不過反過來一想,確實是不現實……
男主角去找15歲的女主角,然後將一切告訴她,讓她長大之後來找過去的自己。
男主角也通過一個月的交往,從心動快樂走向註定失去的悲傷的過程,從一個男孩走向了男人,在逃離過後去承擔了兩人之間那個主動的角色,變得愈發出色,才最終能在25歲時,說服了15歲的少女女主角……
雖然整個電影的時空交錯很幻想,但實際兩人的成長曆程以及對男女之間區別的闡述都是非常寫實的,所以還是強烈推薦這部電影給大家看看。
女主角20歲最後一次見男主角,獨自乘上列車後痛哭起來。
無論哪個時代,人們都會本能地避開悲劇,想要一個快樂的結局,可大多數的人生哪裡有什麼happy ending,殘缺與不完美充斥了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更何況還有天災與人禍。
可就算像流星一樣划過空中,註定要失去一切光芒,我們是否也該緊緊抓住那一瞬的閃耀,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值得珍藏的永恆記憶與最真摯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