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高鐵上買了三份飯,遭媽媽大聲斥責,低等父母害娃還不自知

2021-01-18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但父母和孩子之間也常常因為年齡差距或是不善於溝通而產生矛盾和衝突,但是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有時會用自己的習慣性思維而忽略孩子的懂事,從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男孩高鐵上買了三份飯,遭媽媽大聲斥責

一個微博大V發了自己搭高鐵時看到的一幕,高鐵上,一位男孩和父母一起坐高鐵,到了晚上的時候,孩子肚子餓了,於是母親就給了孩子100塊錢讓他去買飯。

於是男孩買了三盒飯回來,媽媽看到孩子手中拿了三盒飯,就大聲地呵斥孩子說:"誰讓你買這麼多飯的?"兒子委屈地回答說:"我們三個人一人一份呀,這兩份是給爸爸媽媽買的。"

媽媽聽到孩子這樣的回答,還是非常生氣地說道:"我給你100塊錢,你就要全部花完嗎?"孩子說:"你們也沒說不吃呀?"媽媽怒氣衝衝大吼:"我不餓,我不吃,你買了我也會吃,現在跟我一起去把飯退了!"

後來,母親帶著孩子回到餐車,退了兩份飯,回來之後,母親對孩子說:"你趕緊吃飯吧,爸爸媽媽不餓。"而孩子在一邊含淚吃著飯。

低等父母害娃還不自知

這位媽媽的做法,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不少人認為"低等父母害娃還不自知",因為這位媽媽自認為對孩子好的,卻不知道自己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在這樣長期的教育下,孩子會漸漸失去感恩之心。

另外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溝通問題,親子之間缺乏溝通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沒有安全感。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將會毀掉他們的一生。

在一些教育學的研究中表明,經常在父母責罵下成長的孩子,心理健康往往會出現問題,內心會缺乏安全感,他們得不到父母對自己做法的認可,慢慢地變得自卑,不願意和周圍的人溝通交流,而習慣性地把自己封閉起來。

高鐵上的這個小男孩在買飯的時候會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證明他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但是當他買了三份飯的時候卻遭到了媽媽的責罵,那麼孩子自然就會在心理認為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

而其實,母親的初心只是為了省錢,而不是真的責怪孩子,但是這一做法卻會給孩子幼小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

高等父母都懂得科學育兒

在《養育兒女》這本書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句話:孩子身上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引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很多叛逆孩子的背後其實是父母用錯了教育方式,所以父母在育兒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1.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行為也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設想一下,如果父母總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大發脾氣,那麼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慢慢變得非常暴躁。

反之,如果父母在遇事的時候能夠做到沉著應對,用想辦法的方式代替發脾氣的行為,那麼孩子在以後成長過程中遇事也能夠積極應對,而不是採用發脾氣的方式。

2.積極做好親子溝通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出現衝突的主要原因在於缺乏親子溝通。親子交流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只有交流,才能增進親子之間的相互理解。

對於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父母不妨多採用積極溝通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跟孩子講道理,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像高鐵上發生的這種情況,母親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爸爸媽媽現在還不餓,我知道你是為我們考慮,但是一下子買了三份飯有些浪費了哦,下次你可以先問一下我們再決定買不買。"所以父母有時候可以選擇和孩子講道理,適當向孩子示弱,這樣才能使教育更有效率。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小事,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要學會多和孩子交流,以尊重和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我讓你幫忙買了嗎?」男孩在高鐵上買2份飯,被母親斥責浪費
    男孩在高鐵上買2份飯被母親斥責浪費:「我讓你幫忙買飯了嗎?」 有次小靜乘坐高鐵出差,鄰座的一對母子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臨近中午的時候,有不少同車的旅客都去買了飯。此時,小男孩也是嬉皮笑臉的對媽媽說自己餓了。剛開始,一旁的母親還細心安撫孩子說:「我們沒多長時間就到了,等下了車我們再吃行不行?」
  • 「我讓你給我買了嗎?」男孩在高鐵幫媽媽買飯被呵斥,責任在誰?
    殊不知,別人家的孩子也是被自己父母一步步教導長大的。其實很多時候,自己孩子也有成為孝順、懂事或者學霸的潛質,只不過被自己的種種責怪、埋怨而掐死在了萌芽裡。我們常常要求孩子怎麼怎麼樣,卻忘了我們身為父母應該怎麼做。男孩在高鐵上買了2份飯,被媽媽大聲斥責浪費高鐵上,臨近中午的時候,一對母子的舉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唐山高鐵上的一幕讓人氣憤
    近日,在唐山開往長春的高鐵上,一女子在車上大聲辱罵其母親「你想作死是吧」,從言語中得知還曾毆打其母親,並在車上大聲斥責「我咋不打死你呢」。 唐山高鐵上的一幕讓人氣憤 一女子大聲辱罵母親 2020年12月7日,在唐山開往長春的高鐵上,一名黑衣女子因為與其母親發生口角,在高鐵上大聲辱罵其母親,其間不斷說出一些難以入耳的話語「你想作死是吧」。
  •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當然,每次我們都會給予孩子鼓勵,因為心理學上認為,被鼓勵的行為,往往會被複製。孩子們常常做這樣讓人感動的小事情,也和事後得到的表揚有很大關係。但有些父母卻不是這樣,做法讓孩子寒心。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事情發生在高鐵上,中午買飯的事情。
  • 4歲萌寶看到媽媽的剖腹產疤痕,強忍淚水,能共情的孩子真棒
    一直安慰寶寶說:「是自己願意的,現在已經不痛了。」但是寶寶的表情仍然是憋著淚水……記得我兒子三歲的時候,第1次看到我肚子上的疤痕的時候,也是用小手摸摸我的肚子,還特別心疼的跟我說,媽媽,疼不疼啊?我說,當時疼,現在已經不疼了。小傢伙呀,心裡頭就開始難受。因為在寶寶的世界當中,他們覺得有了疤痕,有了傷口那肯定是疼的。所以,他們會跟媽媽有很好的共情,去感受媽媽的疼痛。
  • 「你是男子漢,不能哭」,家長眼中男孩的「標準」,把孩子害苦了
    家有男孩的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這樣一句話:「你是男孩子,要勇敢一點,不許哭!」在很多父母眼中,對男孩有著相同的刻板印象:男孩是力量的化身,應該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而「哭」則代表著不勇敢,甚至娘娘腔。廣場上,一群孩子在追逐打鬧,5歲的男孩軒軒不小心被跑來跑去的孩子們碰倒在地,委屈地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媽媽看到孩子摔倒,準備把孩子扶起來,可軒軒怎麼都不願意起來,只是一直在哭,媽媽便生氣地對他說:「軒軒,你是一個男孩子,摔倒了這點小事情就哭哭啼啼,你丟不丟人啊!」
  • 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
    即使媽媽反覆叮囑,男孩們也常常是本性不改,「知錯還犯」。不僅如此,媽媽無休止的嘮叨帶給男孩的,還有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傷害。曾看到一個視頻。兒子非常討厭媽媽陪自己寫作業,媽媽不解,固執認為是兒子有問題。多幾分傾聽的耐心,少幾分嘮叨的煩躁,媽媽才能積極引導兒子乖巧聽話。學會「懶惰」有人說,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累的媽媽。左手要奶兒子,右手要照顧丈夫,家務工作帶娃,無所不能,無微不至。
  • 男孩成長路上的3個「棘手」問題,家長不必太緊張,未來娃會優秀
    很多男孩相較於女孩來說膽子比較大,好奇心強,經常一不留神就闖禍,這讓很多家長唯恐避之不及。家長總是很緊張,尤其在男孩犯錯後,更是嚴加管教,希望他們平時可以聽話乖巧,少惹麻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統統解決,有些當下看起來是不好的問題,多給予他們多些時間,長大後反而更加有出息。
  • 父母拿女兒身份證買房,被女兒發現後,雙親被女兒大聲斥責滾出去
    導語:父母拿女兒身份證買房,被女兒發現後,雙親被女兒大聲斥責滾出去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大多數的父母都開始為孩子的人生開始做規劃了,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去聽父母的,甚至連班都不想去上,整天就坐在家裡面啃老,反正他們想著還有父母,不愁吃穿,花錢也大手大腳,沒錢就給父母要,像極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6歲女孩痛哭求饒:父母失控有多可怕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6歲的女兒向媽媽提出了一個這樣的要求。因為商場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芭比娃娃,孩子特別希望李女士能夠滿足。可是李女士覺得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這樣的芭比娃娃家裡面已經有很多了,於是就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
  • 怎麼讓做錯事被罵哭的女兒不哭?網友:大聲斥責會讓關係越來越遠
    做父母很難,做子女也很難。父母大聲地吼叫,數落著子女的種種錯處,子女難過得哭到停不下來,可能是不少家庭會發生的事。Quora上一位家長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女兒做錯了事,被罵到哭個不停,提問,我應該怎麼才能讓她不要再哭了呢?一位叫做Alicia的女性在回答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說,不用擔心。
  • 「反正男孩不吃虧!」父母對兒子早戀的放縱,害的不僅僅是兒子
    那個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家長,大孩兒上初中,小孩兒上一年級。她們一路上都在聊關於中學生早戀的話題,女孩兒的媽媽雖然大女兒才上六年級,但已經開始恐慌和擔憂孩子進入初中後早戀怎麼辦的問題了。而那個家有兩個兒子的媽媽卻大言不慚地說:「反正我們家是兒子,又不吃虧,我是不擔心兒子早戀或者夜不歸宿的。早栽秧早収谷,他早點生小孩兒,我還早點享福。」
  • 兒不愛學習,媽媽深夜跳海: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懂事的孩子
    原來女孩正讀大一,事發當天下午三點有網課,父親見女兒兩點時還在床上休息「太懶惰」,便拍下小視頻到家族群「共享」。媽媽看到後回家斥責她,女孩心裡委屈,把自己關在房間生悶氣。沒想到,父親竟不敲門徑直走進房間,一把掀起女兒被子。女孩徹底被激怒,自覺喪失了隱私與尊嚴,失控之下才舉起剪刀捍衛自己的權利。
  • 3歲男孩滿嘴小黑牙,醫生斥責:元兇不是糖果,是家長太過無知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都漸漸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一些父母更是將孩子寵成了城堡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對於孩子的要求都是儘量地滿足。父母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孩子身體出現一些小症狀時,哪怕是個小感冒發燒,也會火急火燎地去醫院,父母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個活潑可愛並且健康的孩子,但是有時候,疾病卻悄悄找上了可愛的孩子們。
  • 別再大聲斥責孩子!斯託夫人: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更有效
    在德國,就有這樣一部繪本,用一群可愛的企鵝寶寶和一隻暴躁的企鵝媽媽,映射了大吼大叫式的教育。早餐時間,企鵝媽媽發脾氣了,對企鵝寶寶大聲吼叫,結果它驚嚇得飛跑了。腦袋飛到了宇宙裡,肚子落入了大海裡,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則迷失在了繁華的都市裡;雙腳跑到了沙漠中。
  • 冬季帶娃的4大誤區,大部分父母都「踩雷」了,心疼娃一秒鐘!
    寶寶抵抗力太差,所以一到冬天就是重點「保護對象」,不少父母怕寶寶被凍感冒,給他穿得裡三層外三層,但就這樣依然阻擋不了寶寶生病,這是為啥呢?其實有時候寶寶生病並不是被凍著了,而是被父母的這些帶娃誤區給「害了」:此時真想心疼娃一秒鐘。
  • 6歲男孩闖女廁其母辱罵受害女子:無原則袒護不是愛,而是害
    這兩天,微博熱搜有個新聞,北京亦莊的一位女性網友爆料稱,自己在飯店吃飯上廁所時,遭一6歲男孩惡作劇硬闖進來。 …… 這位媽媽當眾袒護孩子,辱罵受害人,我們一看就知道父母三觀不正,過分縱容自己的孩子。 孩子還小不懂事,但是父母要明辨是非,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做錯了事情首先道歉。
  • 「別打了媽媽,我不買了」6歲孩子痛哭求饒,家長失控有多可怕?
    在孩子的身邊,一個30多歲的女人雙手叉腰正氣勢洶洶地看著他,孩子大聲哭喊著:「媽媽,我不買了,你別打了!」據旁邊一位店員說,這個小男孩應該是看上了一個玩具小汽車,他不停地央求著媽媽幫他買,可是媽媽一直在拒絕。
  • 這屆父母給娃取名有多難?取名王奈被護士打錯,媽媽樂了:不改了
    這屆父母給娃取名不簡單!對於這件事,可謂是——用盡了父母畢生絕學。評論:人生路慢慢其修遠兮,娃你慢慢走,好名字!●我給女兒取名字叫沐禾,當時的想法是一定要筆畫少,所以原名叫木禾,取自《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方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娃她爸去了趟取名館,回來後搖搖頭說,咱家娃五行缺水,叫木禾不行。
  • 中毒、燒傷、恐懼症,這些兒童玩具害娃不淺,寶媽卻仍在買
    接下來,兜媽就給大家介紹下哪些玩具危害性極大,不適合寶寶獨自玩耍!這6種玩具害娃不淺1.一年前,金州第一人民醫院就接診了一名6歲男孩,通過超聲顯示,男孩的胃裡就有一個玻璃球滾來滾去,而且這個玻璃球在胃裡停留了7天。玻璃球長時間停留在胃裡不取出,會對胃壁造成損傷,嚴重的話會引起胃穿孔、胃下垂,造成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