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尤其是廣大醫務人員的心。玉泉區醫護人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各醫療單位的工作人員主動請纓並遞交請戰書,希望奔赴武漢救治一線。2月15日,經報名選優確定了4名專業對口、醫術精湛、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作為首批「白衣戰士」出徵馳援武漢。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紅十字醫院內科護士劉欣,就是此次赴武漢支援醫療隊的一員,她性格樂觀,對完成此次艱苦的工作任務充滿了信心。
初到武漢,四顧茫然
2月16日,她和其他「勇士們」緊急集結成為內蒙古援鄂第四批醫療隊飛赴武漢,投身抗擊新冠肺炎最前線。劉欣說:「作為基層醫院護士經驗不敢談,想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只要前線有需要,我就義不容辭。」
異鄉的第一個夜晚安靜地讓人打了個寒顫——到達賓館時,武漢的街頭除了工作人員,幾乎看不到其他行人和車輛。因為事態緊急、行程匆忙,所有人的行李箱上都沒來得及做標記……一百多人的行李混在一起,還有後續各部門運送來的醫療物資,落地的第一晚不停地整理、搬運物資直到凌晨一點半…… 那一夜,由於沒有暖氣的加持,南方的陰冷讓同行的北方大老爺們都不停地哆嗦,這些姑娘就這樣半睡半醒地過了一夜。
第二日,醫療隊快速進行了責任劃分,劉欣奮戰的地方在武漢市江漢區優撫醫院,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200米,她們負責布置新九樓整個病區,接管的是一批確診的、年齡較大的失智老人,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福利院。她把防護服化身戰袍,把口罩勒痕當做勳章,將病房當做戰場,在他鄉,她用守望相助詮釋「愛的光芒」。但是眼前的景象還是給了她當頭一棒:一群老人家不配戴口罩,有的自言自語、有的對醫護人員不理不睬,說著外地人根本聽不懂的方言,場面一度混亂……未來一段時間如何開展工作,成了她們急需攻克的難題。
工作艱辛又特殊,但是她沒有輕言放棄
劉欣和她的同事們負責整個病區的工作,常規操作有打針、輸液、心電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氧氣吸入、心理指導、健康宣教……其他方面負責照顧患者生活起居、送餐、協助老人上衛生間、洗髮、換洗衣服、病房消殺、聯繫家屬溝通等等,工作瑣碎又繁重,她和同事們往往在累到極點的時候互相打氣加油,鼓勵大家一定要堅持下去。
在武漢工作的這段時間,她們上下班的路上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護理這些失智老人,讓他們儘快康復。大家查閱書籍、線上學習心理課程,靈活轉變方式方法。雖然難題一個接一個,但是她深知自己的職責所在,始終以患者為中心進行優質護理,如春風化雨般消除與病患之間的「壁壘」,護佑患者生命健康。
烈火淬真金 ,火線入黨
在抗疫最前沿,廣大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接受了教育、經受住了考驗、得到了成長。堅守在抗疫前沿,用職責守衛生命,以專業驅逐病魔,唱響希望的讚歌。劉欣在這期間獲得了火線入黨的殊榮,鮮紅的黨旗下她高舉右拳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對於獲得火線入黨的殊榮,她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身邊的共產黨員們不怕犧牲、無懼無畏,我深受他們的鼓舞,在思想上對黨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意識到應該向優秀的人靠攏,在工作上衝在前面。今後,不論工作還是生活上,我都會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為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而不懈努力。」
歌聲響起,眼淚落下,這一程終生難忘
患者康復出院的時候,伴隨著「遠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請你喝一杯下馬酒……」的歌聲,劉欣她們將一條條哈達送給出院患者,給他們送上內蒙古人民的深切祝福,鼓勵他們重新擁抱生活。對面的阿姨早已經淚如雨下、平日裡不善言辭的婆婆唱起了自己改編的歌曲,獻給內蒙古醫療隊,一再說著感謝、感謝、再感謝,雙手合十,九十度彎腰鞠躬致謝……
同事拿起相機記錄著每一個感動的瞬間,鏡頭所到之處,充滿溫情,引人落淚。那一刻,她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認可,成就感油然而生。回望馳援武漢這一程,劉欣發自內心地感慨:這場生與死的嚴峻考驗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這一段特殊階段也是生命裡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後一定更加珍愛生命,愛自己愛家人,對生活充滿希望。(泉媒體記者:李建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