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查淵源——福建省南安市霞美畲陳氏(貴卿公)淵源探究

2020-12-09 華人文化藝術

世界華人出自黃帝、天下陳氏出自舜帝、 陳氏始祖是陳胡公、潁川始祖是陳寔公、南院始祖是陳邕公、多廉始祖是貴卿公。先祖貴卿公,名旺宏、字國典、號多廉,原配李靜嘉,未娶先故,繼配張慈懿。生三子:長子名華,號霞溪,守祖厝霞美畲;二子名藕,號塘溪,分居蓮塘村;三子名禮,號逸溪,分居安溪縣龍門鎮山頭村。

尋根問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關於我祖貴卿公遷居南安之前的先祖世系,長期以來都沒有明確的定論,也沒有原始的族譜記載,溯其根源,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認為入閩始祖為陳泰(光)公,有民國年間的舊譜記載,但史料不全。而且陳泰(光)公之說多有錯漏,時間順序無一體現,朝代、官位、妣氏等稱號大多缺失,很難採信。二是入閩始祖是唐太子太傅陳邕公,入閩時間是唐朝,入泉南時間是元朝,這一說法的年代世系比較接近。但是從哪個年代、從何地進入南安的原始資料不足。三是入閩始祖是恭肅公,隨同王審知入閩。如來自安溪山頭逸溪公後裔的族譜記載,先祖於五代周太祖廣順三年(公元953)遷居安溪山頭鄉,已傳四十多世,但其中資料缺失二十世。

去年聽說南安市金淘鎮藝林村有一本編著於1887年的原始族譜,本人曾經前往查看,確有此事,該譜名為《南安臨漈荀山陳氏二房支譜》,全書用毛筆抄寫在宣紙上,非常工整,抄修人是清末舉人、貴卿公裔孫陳國佺。據記載,在編修該支譜時,他曾經先後前往東田、安溪和潮塘查看舊譜,當時東田鎮福洋村陳氏(現在的北洋村)收存大譜一本,支譜十一本,並在東田鎮福洋村居住二十四天,查閱抄寫相關資料。根據該譜的記載,逸溪公(公元931-976年)開基安溪龍門山頭村的年代是公元953年,第二至五世祖出生年代也清楚,但第六、七、八這三世出生年代全無,至第九世中間卻間隔近四百年後的明朝,期間缺失二十世。對此編修人國佺公當時也註明存在疑問,包括逸溪公的官職也查無實據,但只好照抄。

而來自塘溪公後裔數十本民國年間的舊家譜大都是第一種說法,而且進入南安後的歷代世系清楚,從第五世以後已經有明確的生卒時間,至今只傳二十五世。而長房霞溪公陵墓的墓碑上註明安葬的年代也是明朝,至今只有六百多年,長房後裔的家譜記載也只有二十五六世,親兄弟之間不可能相差20世。就此可以推斷,先祖進入南安的年代應該是元朝年間。

再者,一九二一年先祖眾公聚會霞美畲宗祠議通譜時,就公訂以開基霞美畲貴卿公為一世祖,自霞溪、塘溪和逸溪三公以下的第二十一世起,均以「汝」字為標準命名,各支派一律尊用.這就說明當時各地宗親已經形成共識,認可當時只傳十幾世。當時負責改寫首兩句字輩詩的蓮塘人歲貢生天秩公(號世秩)是貴卿公的第十六世孫,根據陳氏家譜記載,一代人大約30年,由此推算,開基始祖貴卿公應該是來自於元末明初。

去年,本人也曾經前往杏蓮下溝村借閱一本民國年間手抄編寫的霞溪公後裔收存的《霞溝陳氏譜系》,裡面明確記載:「先祖源於南院,元代年間進入泉南」,並有下溝開基祖宏齊公(多廉派十一世)的畫像及遷徙的年代。還有,貴卿公先妣李氏靜嘉是榕橋坤寨人,據說貴卿公當時定親李氏姑,但尚未婚娶時,李氏姑因病而卒,就葬在坤寨村。陵墓原來也在坤寨,之前我們的歷代先祖每年清明節前後均有代表前往掃墓。直至2014年因建設高速公路徵用此地,其陵墓才遷址至貴卿公陵墓的右側。去年本人也特地前往榕橋坤寨了解此事,並查看他們的族譜,族譜記載榕橋坤寨村李氏開基始祖是公元1329年才從外地搬遷入。如果說貴卿公是唐朝入閩,那就不可能找到四百年後的坤寨村姑娘,從這也說明貴卿公開基南安的時間應該是在1329年以後。

以上各種說法,長期以來均有爭議,直至公元20l6年6月16日上午,南安霞美畲貴卿公宗祠迎來了漳浦縣馬坪鎮和鑑湖鎮;廈門翔安區山侯亭;南安市霞美畲、大霞美和蓮塘村;安溪縣龍門鎮和官橋鎮等各地宗親代表四十多人歡聚一堂,共同商討宗事,尋根問祖,但最後還是沒有定論。

為了進一步確認先祖根源,上次的研討會後,與會者又商定7月2 日再次在漳浦鑑湖商討。是日,在鑑湖鎮宗親的精心安排下,仁秉公後裔研究會在鑑湖小學三樓教室如期舉行。參加對象有漳浦、同安、南安和安溪等宗親代表九十多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各地的老協會長和村幹部。本次宗親會盛況空前,氛圍很好,親情濃厚,可以說是我祖六百多年來分散在各地宗親代表的一次大聚會、認親會、尋根會。大家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看法,提供相關資料,直至中午時分,才達成共識。最後議定如下血緣關係:入閩始祖是陳忠公,南陳太傅派始祖是陳邕公、侯亭始祖是仁秉公,今後凡是仁秉公後裔均以下面世系圖為準。也就是說,在沒有發現新的不同原始記載時,所有貴卿公後裔撰寫族譜或史記時以此為準,這是當天與會者共同商議的結果。

話說回來,由於之前漳浦陳氏、侯亭陳氏和殿前陳氏這三地宗親對本祖後裔接觸很少,了解不多。以至於三地在2001年、2015年和2016年所編寫的族譜裡面都把貴卿公遷居南安霞美畲寫成「大霞美,或霞美鎮」,其中蓮塘和安溪在他們的族譜中也很少提及。

時至2017年的12月8日,我們前往馬巷山侯亭參與拜祖時,先後拜訪了馬巷山亭和漳浦馬坪兩地的老人會長及廈門陳氏研究會的相關人員,一起共同探究本族的歷史淵源,也進一步證實貴卿來自漳浦縣。而且這三地的先祖都有共同一項養鴨群的職業,這可能也是祖傳的技藝。同時還一起分析探討為什麼蓮塘以前傳下來的舊家譜,貴卿公先祖只有二十三世、而且非常簡單,即沒有生卒日期、沒有字、號與官職(古代人不但有名,而且還有字或號),個別有寫官職的,也查無實據。還有這些舊家譜中也基本沒有配偶的名字、移徙的年代與墓葬的地名及坐向,這與舊譜的編寫格式要求是完全不符的,古人對此是非常看重的,不可能把這些遺漏。這其中原因大家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瑪珖和輝孫兄弟倆因參加明教,任反元將領,在杭州反元失敗後,為逃避官兵的追殺,避至漳浦湖西後洞深山老林墾荒隱居(漳浦馬坪、鑑湖和廈門山亭族譜均有記載),期間因發覺風水不宜,又怕暴露身份多次搬遷。後又因飛鋤誤傷他人生命(漳浦縣《鑑湖陳氏族譜》有記載),又遷徙泉州,隨後移居南安霞美畲。

二是因為古代人求取功名參加各級文武考試時,不但要填寫自己的姓名、考號,而且要填寫高祖父以下五代先祖的名字,因怕暴露身份而編造先祖資料,後裔代代相傳,成了以訛傳訛,年代久遠也就難辯真偽。再加上以前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史料不全、編寫不易、重視不夠就更加難以確認先祖的淵源。

為了查找先祖淵源,本人也曾經專程前往漳浦縣馬坪鎮查看清朝年間的舊族譜,但舊譜中只寫到輝孫公這一頁,據說之前收存族譜的人家因為家庭成分較高,怕在歷次運動中族譜被沒收,於是把族譜放在缸裡,埋於地下,時間長了,最後一頁已經爛掉。但是近幾十年來各地先後編寫的《南陳馬坪族譜》、《南陳侯亭族譜》、《殿前陳氏族譜》、《鑑湖陳氏族譜》、《安溪陳氏概略》和《帝舜派裔陳氏譜牒之一》及南安金淘《肖前陳氏族譜》裡均有記載輝孫公的後裔於元朝年間遷入泉南或霞美。

由於我祖各地後裔存留族譜資料或缺失、或不全、或錯漏,再加上至今還沒有發現清朝之前的原始族譜記載或墓志銘。還有一九九七年重修貴卿公陵墓時,據說當時為此專門研究了一個晚上,最後誰也不敢決定開金查看裡面的資料。因此至今貴卿公之前的歷史淵源尚有爭議,有些錯漏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究與商討,有些資料還需要不斷地收集與充實,只有這樣才能還原真實的歷史。

文/陳忠川 2020年元月18日

附一:貴卿公後裔分布

我祖陳氏,源於淮陽,望於固始,盛於潁川,後遷江西,陝西為官,南開閩漳,長居廈門,又遷馬巷,再遷漳浦,定居南安,遍布全球。貴卿公後裔有三支,主要分居在南安、安溪、臺灣和浙江等地,人口大約有十一萬多(不包括國外)。具體分布如下:

長房霞溪公傳霞美畲、沃後、雙塘、三豐、火爐塘、田乾和五柱等,其中後裔有一支遷居大霞美,分布在霞光、霞新、星塔、灶仔茂、下郊、邱鍾、港陳、過溝仔、呂茂、溫山、尖仔山、下新厝、雲臺、犁頭、上店、曾林、福橋、小官橋、梧坑陳氏和官橋鎮黃山村中當角及杏蓮村下溝角,還有不少遷居南安市區、泉州、廈門、建寧、浙江(蒼南和平陽)和臺灣,也有不少遠渡到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菲律賓和東南亞等國,人數大約有三萬多。

二房塘溪公傳蓮塘全村,部分遷至東田大仁內和公店,也有移民建寧和遷居頂溪美、菜宅陳、沃後(部分)、侖蒼(園美村陳氏、焦坑村青洋陳氏)、南安市區、安溪湖頭、泉州、廈門、福鼎、長樂、浙江(蒼南和平陽)及臺灣等地,還有不少遠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菲律賓和東南亞等國,人數大約有四萬多。

三房逸溪公傳安溪縣龍門鎮山頭、和平、五板橋、淇水、乾頂、洋坑、金獅、福嶺格、觀山、石盤頭、湖山等;另有官橋鎮吾宗、官鬱、曾鬱、土樓、莊頂、蛟壠、仙都村、庵尾洋、路尾前、碧二村、旺孫坪、城廂鎮九垵;還有部分遷居縣城、永春、南安市東田北洋(舊時稱福洋)、金淘水閣(舊時稱後廳)、金淘藝林(舊時稱臨漈)、泉州、廈門、漳州、江西、浙江(蒼南、平陽和溫州)和臺灣等地,還有不少遠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菲律賓和東南亞等國,人數大約有三萬多。

附二:多廉衍派字輩昭穆述略

為了突出家族血緣關係,明確家族世系輩次,增進家族之間團結,我們的先祖先後為此付出許多的努力,各分支都先後設立家族的字輩譜,後來塘溪公二子孫謀公的後裔兆豐公在公元一八九二年科登進士後,前來蓮塘揭祖立匾樹旗時在蓮塘原有十四字的基礎上續撰七十字。

家傳詩禮尊廉讓,學紹箕裘毓俊英。

乘裕後昆培植遠,仰承先德本源清。

文章萃國多才士,炳耀星雲瑞太平。

崇善睦賢明宗盛,恭孝育仕隆靖升。

登科青雲揚佳名,豪堂懷佑族全興。

直至一九二一年,先祖眾公聚會霞美畲宗祠議通譜,連同榕橋片區九鄉陳也參與,蓮塘村歲貢生天秩公改寫首兩句為:汝潁開基譽夙成,綿延孫子慶敷榮。同時去掉了後兩句,並公訂以開基霞美畲貴卿公為一世祖,自霞溪、塘溪和逸溪三公以下的第二十一世起,均以「汝」字為標準命名,各支派一律尊用,從此我祖有了統一的字輩譜。對此,其後裔宗親在民國三十二年(1943)又召集各房代表商議統一昭穆,同時編印成冊分發到各房各村。一九八八年霞美畲貴卿公「陳氏宗祠」重建慶典期間,各支派代表聚會時再次重申統一昭穆,並把其中「孫子」改為「蘭桂」,「廉讓」改為「謙讓」、「太平」改為「泰平」。一九九七年貴卿公陵園重建後又再次重申,並編印了數千張字輩表名片卡分發。去年,我們利用農曆八月十五日貴卿公宗祠祭祖期間,再次重申要求各支派統一遵照執行以下字輩。

汝潁開基譽夙成,綿延蘭桂慶敷榮。

家傳詩禮尊謙讓,學紹箕裘毓俊英。

垂裕後昆培植遠,仰承先德本源清。

文章華國多才士,炳耀星雲瑞泰平。

據調查了解,在1921年公訂字輩時,柳城街道榕橋片區的杏蓮高厝口、山仔后、上都後糠、後村、美坂、高山邊、大彭、西坪和溪美街道大埔村的西埔湖這九個村落的陳氏也前來參與,雖然他們來自不同時期,但同屬南院派系,也全部採用以上字輩,並寫入各自的族譜。

附三:貴卿公後裔之前各自的字輩

一、霞美畲、沃後、雙塘、三豐和火爐塘的陳氏字輩是:

雲、礽、昭、穆、定、奕、世、汝(子)、孫、賢、詩、禮、傳、家、寶。(自十四世起應用本字輩)

二、大霞美各村落陳氏字輩是:

彬、煌、培、錫、沐、植、熙、增、鍾、洵、樸、炯、垣、鏡、清、杏、燕、鈞、銘。(自第六世起應用本字輩)

三、蓮塘村陳氏字輩是:

尚義敦仁光世澤,存忠守信衍芳聲。(蓮塘村自第十一世開始採用以上字輩表)

五、安溪縣龍門鎮、官橋鎮和南安市東田北洋、金淘水閣及金淘藝林的字輩是:

懋、愈、廷、明、仁、仲、以、克、全、世、汝、仕、慎、伯、甫、奕、亨、君、臣、智、仁、性、義、忠、和、孝、友、睦、淵、任、恤。(自第二世起應用本字輩)

六、柳城街道田乾村、井黃村陳氏和溪美街道五柱村及中山街上厝陳字輩:

元、亨、利、稹、昭、宣、典、祥、慶、思、厚、德、雷、雨、陸、強。

七、榕橋片區陳氏字輩表:

1、榕橋西坪村(大彭村)字輩:星鬥開士,肇居福德,彭澤盛茂,長庚啟明,永源集祥。

2、榕橋樹腳陳(高山邊)字輩:朝廷國時維,家式和平詩。

3、榕橋後倉派(上都村)字輩:熙明本弘燦,世伯維叔齊,爾德邦家重,鴻恩奕大新。

4、榕橋尾坂派(上都村)字輩:永華君恩,興詩奕世。

5、榕橋下溝派(杏蓮村)字輩:榮懋開克遂,涵江衍派源流遠,潁水傳芳世澤長。

6、榕橋高厝口、山仔后、後糠村和溪美街道大埔村西埔湖字輩:世守一日元,士貴定經通,恭寬心敏惠。

(備註:以上資料由南安市蓮塘村典當角陳忠川編寫、收集和整理提供。由於年代久遠、資料欠缺、能力有限,錯漏難免,敬請諒解,歡迎指正,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此國家女總統自稱是中國人,多次回國尋根問祖,並以此自豪!
    科拉松本姓許,祖籍是中國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鴻漸村。其曾祖父許尚志是晚清的商人,經歷過動蕩不安時期的他,在1861年選擇移民到菲律賓。通過多年經營,科明昂科家族成為菲律賓當地旺族。而許尚志的長孫就是科拉松·阿基諾總統的父親。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 #如畫三明#千年窯火,淵源流長
    千年窯火,淵源流長千年窯火,淵源流長千年窯火,淵源流長千年窯火,淵源流長  福建省將樂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茂密,蘊藏豐富的瓷土,金溪貫穿全境,匯流入海,為當地陶瓷生產和運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 「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啟動
    4月30日,「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在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炎帝廣場啟動,宣告5月30日將正式舉辦民間拜祖典禮。本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堅持「線下簡約莊重、線上隆重熱烈、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減、傳承性不變」的原則,圍繞「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這一主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國家級、全球化、民間性」特點,在一個月左右,分三個階段逐步推進。
  • 「沿著九曲黃河 品讀山西歷史」之四——走近洪洞 尋根問祖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裡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9月25日,「遊山西·讀歷史」記者團,走近洪洞,撫摸歷史的年輪,尋找祖先曾走過的足跡。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 安溪陳氏族譜源流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淵源陳姓緣自黃帝時期古老的陳豐氏部落,他們是高輪車的製造者。大約在5000年前,陳豐氏部落定 居於陳蒼山下的山坡上,後來人們稱陳坂,即今陝西省寶雞縣地,三國前稱陳倉。河南宛丘(今淮陽縣)是陳豐氏子孫東遷時住過的地方,是陳之國都,為後來的陳 姓家族留下一塊祖居地。舜帝是陳姓公認的血緣始祖。
  • 老虎和貓到底有什麼「淵源」?
    關於貓和老虎的淵源,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內容就是說老虎是貓的的徒弟,而貓為了防止「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事情發生,貓把「十八般武藝」都教給了老虎,唯獨沒有教它爬樹。所以這也成為了許多人篤定老虎不會爬樹的主要原因。當然以上的說法都是謠言。
  • 陳氏:全國各地字輩匯總(2020年更新)
    >湖南陳氏字輩:,榮,華,世,代福建省陳氏字輩福建一支陳氏家譜字派(部分)堯、舜、禹、湯、文,景、思、起、泰、君,季、慍、宗、德、永,元、榮、福、時、存,上、和、日、基、泰,興、朝、茂、盛、彰,君、恩、成、寵、錫,諮、汝、益、頤、昌。
  • 從拈花微笑到一花開五葉,花與禪宗的歷史淵源
    我想用簡單的文字來講一講禪宗與花的淵源。釋禪雪法師在花展上所繪的油畫說起禪與花,緣起自然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思益梵天所問經漸次地傳到二十八祖達摩祖師,他的師父般若多羅尊者就跟他說:「東土有大乘氣象,你要去度化他們。」所以就有了達摩祖師航海到中國來傳法。首先達摩祖師在廣州登陸,然後見梁武帝機緣不契,又不受待見,就一葦渡江,來到嵩山的少林寺,在山洞裡面壁,參禪入定九年。
  • 我國三大「委屈」姓氏:淵源悠久傳承千年,卻常被誤會成日本姓
    它可以用來有效辨別一個種族,避免同族通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尋根問祖,增強家族歸屬感和凝聚力。05參考資料《百家姓》、《東野志》、百科資料等題/我國三大「委屈」姓氏:淵源悠久傳承千年
  • 貓和老虎到底有什麼淵源?
    它們兩個同屬貓科,從外表來看,貓還真的像縮小版的小老虎,還有就是在捕獵時候動作,各項技能方面,都是有相似之處的,要問有什麼淵源,我們就要通過它們兩個來看看吧。淵源深厚有了以上的了解和對比,就能感覺到它們好像有點親戚關係呢,同屬貓科,一樣的夜晚捕獵習慣等等,共同的地方比較多,就是老虎上樹的水平不行,它們的個頭上差別大點,其它都是那麼的像。
  • 亞洲首位女總統,上任後回老家尋根,一生以自己是中國後人自豪
    引言清代張澍《姓氏尋源·序》有言:「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猶是焉」。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故鄉就有種特殊的情愫。從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等成語也可見一斑。其中,有一位外國女總統始終以自己中國後人的身份而感到驕傲,她曾在公共場合多次表示:「在菲律賓其實有很多華人的後裔,我也是其中之一,因為與中國有淵源讓我感到自豪。」她就是科拉松·阿基諾,菲律賓的第一位女性總統,同時也是亞洲的第一位女總統,祖籍中國福建。科拉松·阿基諾多次想親自回到中國尋根問祖,並一生以自己是中國後人而感到驕傲。
  • 膠東姓氏:招遠蠶莊鎮的西曲城村,與楊姓人的淵源很深
    (編者按:楊姓是招遠的大姓,追根溯源的話,不少招遠楊姓人的先祖,都與一個村莊有淵源,那就是蠶莊鎮的西曲城村。關於西曲城楊姓的歷史,招遠的曹景廣先生很有研究,下面就聽聽他的講述。)2、宗祠祖墓楊氏在西曲城村稱為「大姓」,相傳早在明朝中期,就建立了家廟(宗祠),位置就在村子北街中部, 「漢曲成」北城門處。建房採用的古磚,大都是古城門牆上的舊材料。家廟房屋是坐北朝南三大間,約有十二米長,「一進院的深度」足在五米以上。院牆大門朝東,院內長著幾棵高大的柏松。
  • 南安市與菲律賓曼達韋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福建省及相關設區市領導、省直和市直有關部門、高校和企業代表,福建省在東協省級國際友城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和企業代表連線參會。  在線上簽約儀式上,南安市市長張桂森代表南安市與菲律賓曼達韋市籤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南安又新添一座國際友好城市。
  • 亞洲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說:我是中華兒女,曾經來到中國尋根認祖
    科拉松·阿基諾於1933年1月25日生於馬尼拉市,祖籍中國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鴻漸村。她的曾祖父許尚志在一百五十年前(也就是1861年)從福建省同安縣鴻漸村到菲律賓謀生,後來定居菲律賓興辦企業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她的祖父、父親和哥哥都擔任過國會議員,她的叔叔和堂兄當過參議員,這個家族可稱得上是政治世家。
  • 南安市三八紅旗手(集體)名單來啦!看看咱東田有誰上榜?
    、內一科護士長鄭傳芳 福建省南安市遠達石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梅 石井鎮政府婦聯副主席王麗新 南安市鴻源石材工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梅 石井鎮菊江村黨委委員、婦聯主席黃鳴鳳 雪峰開發區管委會工會專幹鄭妮婷 南安經濟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黨政辦幹事董雅莉 中共南安市委督查室副主任洪姍姍
  • 「伽羅」源於經文,獨孤皇后與佛教淵源頗深,推動佛教發展!
    獨孤伽羅畫像獨孤伽羅與佛教:淵源頗深>隋文帝楊堅佛教發展原因:社會發展趨勢很多人會問,悟真寺始建於隋朝,是佛教中淨土宗的祖總結
  • 三位名匠異曲同工淵源深
    林風眠和丘成桐,一人為藝術大師、一人為數學大師,看似所攻專長不同、所處年代不同,但經過仔細考究,在兩人之間的關係中,因為著名教育家梁伯聰這位關鍵人物,有了很深的淵源。近日,本報記者通過實地走訪和查閱文獻史料,梳理他們的相互關係,深入挖掘他們的家族故事。 梁伯聰引林風眠走上藝術路 百年巨匠林風眠傾一生之力「為藝術戰」,是現代美術「中西融合」開先河者。
  • 佛教和中秋節有什麼淵源?
    佛教和中秋節有什麼淵源?佛教和中秋節也有著很深的淵源和聯繫,中秋是農曆八月十五,恰逢一年中月亮最圓的一天。代表著佛菩薩圓滿的智慧。 佛陀是智者,也是覺者,佛陀在講經說法中,隨時隨處都會用天地萬物來比喻生命,其中最有意思的比較,就是拿月亮來比人生。在黑暗當中,能夠給予各種煩惱、痛苦的百態人生最圓滿的光明,這就是十五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