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 老師」、健身教練也來送外賣!疫情期間,外賣騎手新增人數...

2020-12-0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程琦2月28日報導:受春節和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不少餐廳、線下門店、工廠都被按下了暫停鍵。面對生活的挑戰,工廠和餐廳等服務行業的從業者選擇「不等不靠」成為一名外賣小哥。

&nbsp&nbsp&nbsp&nbsp近日,來自美團外賣的數據顯示,自1月20日至2月23日,平臺共新招聘7.5萬名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而這一新增數量還在呈上升趨勢、穩步增長。

&nbsp&nbsp&nbsp&nbsp與此同時,在對新增的騎手進行數據調研後發現,其中37.6%來自餐飲等生活服務業,27.2%來自製造業企業,13.8%來自小微創業者。他們當中,不僅有理髮師、IT從業者、健身教練、網約車司機、攝影師、在校大學生,還有想要環遊中國的窮遊者。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為何要做「外賣小哥」?調研結果顯示,36.7%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工廠、餐廳開不了工,沒有收入」選擇成為一名騎手。與此同時,也有人因為「投資失敗,欠債纍纍」生活壓力而選擇做騎手;也有人說,疫情期間要做點什麼幫助別人,團結互助共渡難關;還有人說「想體驗百味人生,享受自由吹風的感覺」。

&nbsp&nbsp&nbsp&nbsp在調研中,不少騎手還分享了自己疫情期間的難忘經歷:「送外賣還挺有意思,第一次遇到從4樓弄個籃子吊下來接外賣的」;「當我變成騎手一員的時候,雖然大家都不認識,但看到對方都是身穿黃金戰甲的戰士,一個微笑就能使得各自正能量爆棚」;「我是湖北人,為了年後儘早開工留在廣東過年,但疫情之後工廠不要湖北籍貫的人,但上帝關了一道門,也開了一扇窗。這幾天騎手跑下來,感覺生活充滿陽光了」。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目前新增7.5萬騎手中有六成以上是眾包騎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決定配送時長,有正式工作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接單賺錢。而為了保障騎手權益,記者了解到,招聘之初,平臺就向全國加盟商、代理商推送薪資發出「承諾函」,明確按時發放騎手薪資、全力保障騎手權益的硬性要求,如有違反,平臺將嚴厲處罰。

&nbsp&nbsp&nbsp&nbsp此外,針對騎手的配送健康安全,平臺已發布了「全過程保障計劃」,統一為騎手提供從檢查到治療各階段最高30萬元特殊保障金補助。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美女教練兼職做外賣騎手 靈活就業增加額外收入
    如今疫情向好,工廠、健身、商業等不少領域都已經復工,雖然這些行業的員工之前的收入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目前已經都走上正軌。然而,健身行業雖然開放,但依舊處在限流狀態,這也讓不少健身教練想到找份兼職做做。周小姐就是一名健身教練,限流階段,她被安排的跳操課程少了很多,績效工資也相對降低。
  • 健身教練臨時改行送外賣:每天有進帳,我心裡踏實
    「送外賣」,是健身教練周靜疫情期間的別樣人生體驗。周靜的本職工作是健身房團課老師,受疫情影響全國健身房相繼關停,一些健身教練們不得不重新考慮眼下的生計問題。3月初,一張截圖在網上熱傳——美團騎手新增7.5萬人,37.6%來自健身教練等生活服務業。「你的健身教練可能去送外賣了。」不再是一個段子。
  • 受疫情影響收入縮水 健身教練兼職外賣騎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疫情防控期間,健身行業 遭遇了2個多月的停擺。雖說近期陸續復業,但健身行業的復甦依然需要時間。行業停擺,讓從業者遭遇了生計危機。小周,是一家健身房的團操教練,最近這段時間,她的工資降低了不少。為了補貼平時的開銷,她想到了去做一名兼職外賣騎手。受疫情影響,收入縮水,每月卻還有3000元的房租要交,小周感覺壓力不小。一次朋友間聊天中,她發現自己閒暇之餘還可以做一名外賣騎手,一來可以保持運動狀態,二來也能有額外收入。
  • 10個被改變人生軌跡的普通人:來自各行各業,都當了外賣騎手
    最受歡迎的是外賣騎手。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3日,美團外賣配送平臺新增7.5萬名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日前,新增騎手數量呈上升趨勢,還在穩步增長。調研數據顯示,新增騎手中37.6%來自餐飲等生活服務業,27.2%來自製造業企業,13.8%來自小微創業者。他們當中,有理髮師、IT從業者、健身教練、老師、網約車司機、攝影師、在校大學生,等等。
  • 哈薩克斯坦外賣騎手給新冠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希望
    新華社努爾蘇丹12月13日電 通訊:哈薩克斯坦外賣騎手給新冠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希望新華社記者 任軍 張繼業正值隆冬時節,哈薩克斯坦小夥薩別爾別科夫頂風冒雪,穿梭在首都努爾蘇丹市的街巷,將一份份外賣、藥品、雜貨送到顧客手中。
  • 上海女健身教練臨時改行送外賣:每天有進帳,我心理踏實
    「送外賣」,是健身教練周靜疫情期間的別樣人生體驗。周靜的本職工作是健身房團課老師,受疫情影響全國健身房相繼關停,一些健身教練們不得不重新考慮眼下的生計問題。 3月初,一張截圖在網上熱傳——美團騎手新增7.5萬人,37.6%來自健身教練等生活服務業。「你的健身教練可能去送外賣了。」不再是一個段子。
  • 通訊:哈薩克斯坦外賣騎手給新冠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希望
    新華社發(奧斯潘諾夫攝)新華社努爾蘇丹12月13日電 通訊:哈薩克斯坦外賣騎手給新冠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希望新華社記者任軍 張繼業正值隆冬時節,哈薩克斯坦小夥薩別爾別科夫頂風冒雪,穿梭在首都努爾蘇丹市的街巷,將一份份外賣、藥品、雜貨送到顧客手中。
  • 健身教練改送外賣?疫情後還能好好「擼鐵」麼
    新冠疫情,服務業首當其衝,舉步維艱。隨著中國戰疫的階段性勝利,原來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吃喝玩樂」行當,熬過2、3月份最艱難的「蟄伏期」,開始復甦,特別是大多數餐飲業正在回暖。然而,眼巴巴盼「雙贏」的健身房,雖然有幸登上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被專門提及免除健身等行業的服務增值稅,然而卻始終沒有等來「報復性反彈」。
  • 外賣騎手,客死雪梨
    死前,他正在一家名叫Hungry Panda的外賣平臺做騎手,9月29日,陳小軍駕駛的摩託與一輛公交車意外相撞,因搶救無效去世。在墨爾本華人區的Box Hill Central門口,時常可以看見外賣員扎堆等單,送外賣的主要工具也從私家車變成了效率更高的電單車或摩託。已經退出這一行的Sheldon告訴世界說,他觀察到近期中國留學生對做外賣兼職的熱情已大大降低。以前,送外賣賺點零用錢對他們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目前留學生群體的興趣已轉向代購和補課。
  • 疫情重創中國影視,上百橫店臨時演員改送外賣
    在近2個月以來,著名的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有上百名臨時演員因為面臨劇組停工、無戲可演的窘境,最後紛紛轉做外賣騎手。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根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光是影視劇行業大約有60個劇組停拍、100個項目延遲,至於全中國於第一季就超過6600家影視文化機構註銷、5000多家影院關門倒閉。在近2個月以來,著名的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有上百名臨時演員因為面臨劇組停工、無戲可演的窘境,最後紛紛轉做外賣騎手。
  • ...澳洲外賣平臺生意蒸蒸日上,騎手時薪確不過10澳元,憑什麼?
    相比之下,競爭對手Deliveroo表示正在限制平臺新註冊的騎手人數。該公司發言人說道:「在艱難的一年裡,Deliveroo有意識地採取了措施,以保護騎手的收入。儘管每周有數百名希望與Deliveroo合作的人提出了申請。但是,為了保護現有騎手的收入,我們還是限制了新騎手的人數。」
  • 外賣騎手,巨頭的炮灰
    外賣騎手是典型的平臺經濟下的非正規就業者,這個群體還包括網約車司機、代駕、快遞員等。當一家家平臺型公司採用外包、眾包模式,快速招攬成千上萬人為其工作,甚至簡單到在APP上申請即可時,平臺享受著廉價勞動力帶來的資本市場溢價,但騎手的風險由誰來買單?很多時候,平臺和外包公司都不願意負責,最終將風險轉嫁給了保險公司和騎手自己。
  • 騎手擴張?日本一外賣公司騎手都是中國人
    近日網友「松尾強」社交媒體上發布一段視頻,視頻顯示日本東京街頭有幾個外賣小哥聚在一起閒聊並說著中國話,據外賣小哥表示,他所在的日本外賣公司的騎手都是中國人,平均每一單最少能賺300日元,正常的話一天可以掙1萬多日元(約661元),月薪約在30多萬日元(約19851元)。
  • 當假面騎士送外賣,kabuto不是最快騎手,而他能把外賣送到異次元
    hello,大家好 我是墨汐,平成假面騎士大多是打工仔,而東映的夥食那麼好,每年拍一部新的騎士劇還是很燒錢的,自然需要一筆額外收入維持公司運轉,在當下外賣行業如此火爆的情況下,為了養活東映,假面騎士們都當上了外賣騎手。
  • 連鎖餐飲上線外賣求生,人均坪效是店面的一倍 外賣迎來二次爆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省城濟南不少本土連鎖餐飲也上線外賣業務,連五星級酒店也在做。此前,以美團和餓了麼為頭部的兩大平臺已經佔盡了九成市場份額,業內認為接近天花板,而此次因為疫情迎來了大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餐飲業企業數量新增9.9萬家註銷1.3萬家。
  • 餓了麼外賣騎士升級為「藍騎士」 上海騎手58%都有隱藏技能
    圖說:餓了麼宣布外賣騎手升級為「餓了麼藍騎士」 採訪對象供圖今天,餓了麼宣布外賣騎手升級為「餓了麼藍騎士」。同時,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發布《2020餓了麼藍騎士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瑜伽老師、變臉表演者、調酒師變身藍騎士26歲的邵君華就是斜槓騎手的代表,跑外賣的她,還有著隱藏技能。今天,在上海中環百聯的3樓,邵君華正在取餐,剛成為騎手1個月的她,還在摸索著如何把單子送得更快。在2個月前,她還是上海某瑜伽館的瑜伽老師。
  • 送外賣先辦卡,卡費年年漲!貴陽一小區針對外賣騎手的規定引不滿
    把外賣送到顧客的手中是外賣騎手的責任然而最近一些在貴陽觀山湖區世紀城小區送外賣的騎手們卻說他們送外賣進小區被要求辦門禁卡而且費用越來越高>這讓他們很為難也很氣憤騎手張師傅告訴記者他是前年開始送外賣的那個時候開始世紀城小區物業就要求想要快速順利進入小區送外賣就要交錢辦門禁卡
  • 商家被壓榨,騎手工資減半,外賣企業卻虧損,錢去哪裡了?
    據悉今年一季度外賣平臺很可能將出現虧損,此前媒體報導指騎手工資被取消底薪導致收入減半,同時各地的商家在疫情期間被外賣平臺提高佣金抽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賣平臺依然陷於虧損當中,實在讓人奇怪錢到底去哪裡了?
  • 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中國的製造業怎麼辦?
    從今年1月下旬至今,美團與餓了麼累計新增的超200萬外賣騎手中,有近三成來自製造業工人,有超八成是40歲以下青年。二三十年前,「去沿海地區工廠打工」還是內地無數待業青年的第一選擇,如今,到大城市送快遞、送外賣,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優先職業選項。  中國急速壯大的快遞外賣業,如同一塊迅速膨脹的海綿,正吸納著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百家故事
    在成為美團騎手之前,阿飛是肯德基的外送員,一人一個月最多也就送六、七百單,因為店裡有限制,品牌能夠給配送公司12、13塊的高單價,因此,外送員得到的配送費也一直維持在9塊錢沒有變過。他用最規範的來形容那份工作,只是,收入不高,每個月最多能賺5000多。最終,在外賣員收入過萬的感召下,他決定離開肯德基,去送外賣。在美團和餓了麼,騎手分為兩類——專送與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