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地產界的「大塊頭」恆大,再度「增肌」。
據其最新公布的2019年年報,銷售金額6010.6億元。較上年增長9%;營業收入4775.6億元,同比增長2.4%。
儘管兩項數據的增長均有所減緩,但在基數已經相當龐大的情況下,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其實都相當不易。這與健身減脂中進入「平臺期」類似,每再減下一磅,都要付出遠超前期的投入和努力。
恆大當然不是地產界的「健身小白」,減脂+塑型早已成效斐然,「傲人身材」有目共睹。
恆大的2019年業績表上,幾項數據略「扎眼」: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核心利潤408.2億元,資產負債率77.9%,淨負債率159.3%。
顯而易見,經營上恆大雖「生猛」依然。只是應了那個表情包:「我原本可以很快樂,是負債誤了我」。
還好,恆大自身對此有清醒認知。業績會上,許家印親自提出,要以最大決心和力度,用發展模式的轉變,把負債降下去。
他現在要進入的是更高階的「內煉」期——平衡血氧飽和度(控規模),提升心肺功能(高增長)和基礎代謝率(降負債)。
體型體格後,練體能體魄
自2009年上市以來,行業和市場一直親眼見證著「恆大速度」:
第一個完整財年2010年,恆大就的銷售金額就達527億元,是當年6家突破500億大關的房企之一,從此站穩第一梯隊。2013年,恆大首次邁過千億門檻。接著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連年跨越式增長:2014年1315億元,2015年2013.4億元,2016年3733億元,2017年5009.6億元,2018年5513億元——恆大的規模一如其名,近年來更是穩固在行業前三。
當「體型體格」已然足夠健碩,自知而不自滿的健身達人的進一步追求,一定是更健康的身體「內核」,即體能和體魄,因為只追求「面子」而忽略「裡子」的結果,往往是外強中瘠。
體能體魄在健身界的指標,通常主要看血氧飽和度、心肺功能,以及基礎代謝率。
血氧飽和度,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其平衡與否,對人體的內環境穩態起重要作用,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危害甚至致命。
放之企業亦通。企業的規模,應處在一個合理範圍,過小瘠弱,太大危險。因此,恆大此番提出「控規模」。第一步就是先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
年報顯示,目前,恆大擁有的土地儲備之巨,達2.93億平米。許家印表示,恆大已經可以適度減少拿地而是充分利用現有土儲。未來三年,恆大每年要削減去3000萬平方米左右土儲,到2022年,將總土儲降至2億平方米左右。如此既能確保公司持續發展,又能減少一支出大項。
人體心臟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氣的能力,叫做心肺功能,其直接影響全身器官和肌肉的活動,心肺功能良好,是身體主要機能都可健康運作的標誌。
提高心肺功能之於企業,相當於持續不斷的高速度和有質量增長。
恆大下一階段的心肺功能提升目標是: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據恆大管理層介紹,公司2020年總可售面積1.32億平方米,可售貨值1.27萬億,即便按64%的去化率十分保守地估算,也可實現銷售8110億,妥妥完成目標。
今年伊始,疫情突襲使多家房企節奏錯亂,陣腳慌亂。而恆大迅速實施「網上銷售」的顛覆性營銷革命,實現了一季度業績「開門紅」: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雙雙刷新公司歷史最高紀錄,證實新戰略卓有成效。
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為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
通常來說,基礎代謝率越高,人體越不容易囤積脂肪,相對的,肌肉比重越大。同時亦能相應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更重要的是,做同樣的運動,基礎代謝率高者所獲得的成效比基礎代謝率低者更佳。
對房企而言,基礎代謝率與負債率好有一比。負債率低,相當於身上的「贅肉」少,伴「肥胖」而來的疾病和危害也少。
恆大的新戰略中,「降負債」是重中之重。許家印提出,要以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的速度,到2022年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而前頭的「高增長」與「控規模」,是達成「降負債」的關鍵。
許家印在業績發布會現場算了這樣一筆帳,「2018年、20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恆大重塑恆大
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戰略定位觀認為:一個事物是否屬於戰略,取決於它所處的時間和情況。
房地產發展和興盛的三疊紀和侏羅紀世代,行業其實沒有全局性、長期性的戰略,只採用戰術取得局部和眼前的勝利就夠了。
而進入行業白堊紀後期,地勢、氣候各方面環境都發生了劇變,不少曾強大如恐龍般的房企,也如恐龍般滅絕,消失無蹤。而與恐龍同世代的很多爬行類、兩棲類和有袋類動物,卻能憑藉自身特性存活下來,物種延續至今。
這是生物面臨威脅時被激發出的天然「戰略」,正如恆大如今面對新變化作出的新戰略部署。
面臨客觀環境一樣的前提下,較量的,就是對自己的態度。施瓦辛格說過,「想著要贏得比賽不會給你力量,在鍛鍊中掙扎力量才會增長,當你克服困難時,這就是力量。」
領先的銷售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共同構築成恆大實現戰略目標的後援保證。隨著新戰略深入推進,三年後,負債降至行業中下水平,規模則超萬億繼續佇立潮頭的恆大,將是可能就連今天的恆大,都想像不到的更新、更強、更健壯的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