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在人際關係中,我真的不想再和毫無界限感的人交往了!

2020-12-22 與北魚共讀時光

【北魚說】總是有一些並不熟悉的人,一次一次試探我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底線。今天實在忍不了了,寫這篇文章,純當吐槽吧。

01

之前在一次線上實踐活動中加為好友的一個人,前兩天突然給我發消息。

不是群發的廣告,也不是意外發生求幫忙。而是赤裸裸的刺探隱私:

「XX,你研究生已經畢業了吧?現在在哪裡工作?」

更讓我生氣的是,他還把我的名字給寫錯了。

本不想回他的。上來連一句「你好」都不說,直接打聽我目前現狀的,本來就夠奇怪了。還寫錯我的名字,更讓我不能忍。

但後來,慫且軟弱的我還是回了一句:「你把我的名字寫錯了,我的名字不是XX。問我這些有什麼事嗎?」

嘿,過了一天一夜,這個人才回我。語氣裡沒有一絲對叫錯我名字的抱歉,而是輕飄飄的一句語音:「哦,沒什麼事,我就問問。」

說起來,這個人每天朋友圈的內容還挺豐富的。不是和這個大佬那個大佬合照,就是自己寫的文章上了當地的媒體,要麼就是滿世界飛,加上一篇「妙筆生花」的小作文。

可是這樣看起來像個「成功人士」的人,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就這麼傲慢而且沒有界限感的嗎?叫錯了別人名字,隨意窺探他人隱私,最後就是一句「我問問」便能解釋的?

我和你又不熟,我憑啥告訴你?

02

還有一次同樣讓我生氣的,是一個讀者。

他通過我寫的文章加上我之後,先是說自己被我的文章吸引來並作了自我介紹,語氣中充滿了自己來自大都市的優越感。

我回應幾句之後,他居然開口發問我來自哪裡年齡多大有沒有結婚,還問到我一年能掙多少錢?

這一個接一個深入的問題,我真的有感覺被冒犯到。索性沒有回答。

這也就罷了,他還孜孜不倦地評論我的每一條朋友圈。哪怕我發的只是風景或者美食,也會說一句:「看上去不錯,我去旅遊時你要請我吃/看。」

我都沒回復過。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他真來到了我工作的地方旅遊。

那段時間我剛好出差在外地,早在他之前剛告訴我行程的時候,我就和他說過了。

可他就是一直不停地給我打語音,我當時在開會,掛了之後他還一直打。

我回他自己在開會不方便接語音,有什麼事情他可以留言問我。他仿佛看不到這行字一樣,直接發了三大段長達60秒的語音過來。

語音轉文字之後發現,原來是他要去我朋友圈發過的一家當地菜館吃飯,可是迷路了,想問問我那個地方怎麼走。

可是這種事情,直接搜店名開導航不就解決了嗎?

03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一直有著一種「能自己做的事情堅決不麻煩別人」的心態,所以才對他人屢次三番的打攪如此反感。

或者是我自己的邊界意識太強,便誤以為他人都應該和我一樣。如果越過了這個邊界,交往時就會讓人不爽。

在我看來,對於不熟悉的人,年齡婚配,工資多少,甚至在哪裡高就,都屬於他人隱私的「雷區」問題。

就事論事,沒事也別閒聊。是我個人心中人際交往當中的「邊界感」。

可是有的人,卻偏偏不懂這個道理。哪兒是隱私,就往哪兒刺探。

想到這裡,我把這兩個讓我感覺到被冒犯到的「網友」刪除了。

畢竟現實生活中連面都沒有見過,留著也沒什麼意義,是讓這些人繼續扒拉著我的朋友圈玩猜謎遊戲?還是等著哪天他們又上來,以「隨便問問」的藉口,打聽我的現狀?

真的,說我耿直也好,說我沒有處世經驗也罷。可能在人際交往中,我的確是沒有那麼圓滑。

但我始終覺得,人際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度」:過分親密和刻意疏離,都會讓別人反感。

有自己的底線,同時也不衝撞他人的界限。算是交往時的基本原則吧。

反正,在之後的交往裡,對於那些毫無界限感的人,我真的是不想再搭理了。

【作者簡介】北魚,認真寫文的情感作者。願煮字為藥,療愈身心。

相關焦點

  • 「對不起,我有老婆了」:男人的界限感,就是女人的安全感
    但我能明白,她在意的是什麼?是老公與異性之間的界限感。因為,兩個人肩並肩的距離,實在太親密了。共撐一把傘,已超出正常異性社交的範疇,畢竟,曖昧是近距離產生的,出軌也是由曖昧發展的。和異性保持距離,就是對老婆最大的尊重。02 /人是感性動物,尤其是男女之間,真的不存在「單純近距離挨著」這回事!一旦界限感模糊,感情也會變得模糊。
  • 心理學:沒有界限感的愛,只會被人厭惡
    在愛情中,有些人一旦愛上了某人,就會忍不住的,去向對方釋放自己的愛慕與好感,然而,他們對愛的表現方式,卻總是很沒有界限感,他只知道我愛你,我就要對你好,卻不知道,此時在對方的心中,你只不過是一個陌生人,如果你表現得太熱情,反而會令對方心生防備,對你的好感消失殆盡。
  • 對不起,我不想再結婚了
    太多女人離婚後,都不想再嫁了,因為傷夠了。可是男人離婚後,用不了多久,就結婚了。所以說,男人離不開女人,更離不開婚姻。而女人,終於從婚姻中逃離出來,再也不想進去了。陸竣離婚半年結婚了,娶了小情人方瑜。陳瑩與陸俊結婚第六個年頭離婚的。離婚原因太多太多,但主要的原因是陸俊出軌了。
  • 基督徒在戀愛中如何為自己設立界限?
    1,認識信仰的界限——以神的話為原則在戀愛中,很多人都比較關心關係發展到哪一步比較合適,或者說戀愛中可以毫無底線的發展關係嗎?雙方只要沒有意見,做什麼都可以嗎?這些問題成為了戀愛中經常談論的話題,也成為了很多基督徒對當下年輕人婚戀態度所提出的反問。
  • 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既然我做的壞事,也是你做的壞事,都可以由你來解決,那我還不遊戲人間、為所欲為?正是這張共生的網,把家庭中的每個人牢牢捆綁在一起,權責不明,界限不清,只有不長進的一方胡攪蠻纏,不斷剝削、依賴有能力的一方。
  • 最好的朋友傷我最深:最後才明白,越是好朋友,越要有「界限感」
    而過於聰慧的人,則容易看透人情世故,體驗更多的世態炎涼,勞心費神,比一般的人也就更容易受傷。不論大家承認與否,在現實生活中,傷自己最深的人,往往都是那個自己最愛的人。或者說對自己最好,自己也對他最好,自己最用心對待的那個人。因為至親至近的人最了解你,也只有他們才知道你的軟肋在哪裡,傷你哪裡才會讓你更痛更傷心。
  • 《青春有你》選手沈群豐回應戀愛:我已經失去舞臺不想再對不起她
    近日《青春有你》的練習生沈群豐被爆戀情,其實早在九月份的時候,沈群豐就被爆料和女網紅談戀愛,女方甚至還非常「囂張地」發朋友圈親密合照,之後網友爆料出來,沈群豐馬上就回應,無非就是一封道歉信,希望網友能夠原諒他這樣的行為,也能夠再給他一次追逐演藝圈的機會,他真的很喜歡舞臺,也很愛唱跳。
  • 可憐的我,可惡的你:人類的煩惱,實際上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作者岸見一郎是日本自我啟發之父、著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擁有多年心理和哲學諮詢的臨床經驗。他在做心理諮詢、演講或是教學中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時,主要的理論依據來自阿德勒所創立的「個人心理學」。阿德勒認為,人類的煩惱實際上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阿德勒心理學聚焦於人際關係,是簡單且實踐性高的心理學。
  • 「我和女閨蜜通宵過生日,怎麼不行」「沒界限感的男人,我不嫁」
    01男女之間真的有純友誼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存在困擾,對待感情大家都是有佔有欲的,特別是打算和對方結婚之前,如果他心裡還是分不清主次,那么女生真的很難接受被忽略的感覺。生活中,也有一部分男人,總是借著友情的幌子,其實不過是在搞曖昧罷了。
  • 鳳凰男缺乏界限感,妻子提離婚:年假7天接待兩波親戚,花了上萬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所謂界限感,就是親近地保持距離,這才是恰當的交際方式。可我們身邊的人,往往都缺乏界限感,尤其是鳳凰男。
  • 董潔與兒子「婚紗照」再上熱搜:沒有界限感的父母到底多可怕?
    按正常來說,此時孩子的媽媽應該與兒子保持適當的距離,親吻嘴唇之類的行為不應該再有,但從董潔的描述中,她絲毫不在意這件事。而且,從節目裡她和兒子的相處來看,她們不像是母子,更像是戀人。董潔更像是個小女兒,而兒子頂頂卻被她培養成了爸爸式的男人。
  • 「職場邊緣人」,你的人際關係很差?「AIDMAP方法」教你這麼做
    有些人是為了單純刷存在感,故意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引起別人注意;有些人為了避免談話尷尬,故意轉移話題,用新的話題引起對方注意;有些人為了提醒對方某件事情有多重要,通過反覆強調等,引起對方注意。總之,引起注意的目的很多,但圍繞建立有價值增量的人際關係這個主題,時刻要問自己,我這樣做,引起對方注意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 做人,要有「界限感」
    今天說的這個話題,叫做「界限感」,說白了就是,要是非分明、界限分清、一是一二是二、要學好「邏輯」……嗨,咱們都這麼大把年紀了,是非還看不明白嘛?界限還能分不清嘛?規矩還不懂嘛?哈哈,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自省,我覺得,還真不一定。我對這個問題探索的起點,源於我的傳奇好友「暖暖」。
  • 《雙面膠》:沒有界限感的婆婆,才是兒子婚姻中的「第三者」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有這麼幾點:第一,沒有界限感的關係,傷人又害己。孫瑞雪老師在她的書《愛和自由》裡提到,這世界上萬事萬物,包括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這種「完整」,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邊界」。就像皮膚是身體的邊界,如果皮膚有破損,我們必須要修復它,否則「邊界」喪失了,人體就會處於危險中。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與他人之間都有一道隱形的「邊界」,這既是對自我的保護,也是對他人的尊重。一旦「邊界」被打破了,互相之間感受不到尊重,再親密的關係都是傷害。
  • 沈群豐回應戀愛:我已經失去舞臺不想再對不起她
    照片中,倆人穿著紅藍相間的馬裡奧情侶睡衣,在聖誕樹下甜蜜親吻。據悉,2019年10月沈群豐就被站姐爆料談戀愛,隨後站姐發布關站公告。該站姐還整理了沈群豐和女朋友的戀愛約會時間線,另外,她爆料沈群豐曾深夜蹦迪,以回家陪媽媽為幌子去陪女朋友談戀愛隨後,沈群豐所屬公司卡司星球發布沈群豐戀愛道歉文。
  • 數字時代,我們何以成為「網中人」?——讀《交往在雲端:數字時代的...
    再後來,電話、電報、廣播、電視等傳播技術的發明,不斷打破人類社交的時空界限。而今,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擁有了電子郵件、行動電話、簡訊、即時通信、網聊、留言板、社交網絡、照片分享、視頻分享、多人在線遊戲等諸多新型交往方式。這個世界更新得實在太快,快到讓我們感到不安。  難怪《交往在雲端》開篇即言:「在理解數字媒體的性能及其社會影響的道路上,我們正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的時期。」
  • 男女之間相處的界限感該怎麼定義
    最近出了很對新聞都是因為男人和女人時間並沒能好好的把握好相處的度,這不僅使自己身邊的難堪也讓外人看笑話。因此男女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有分寸,並且很多所謂的紅顏知己啊還是男性好友間的相處,一定是可以看出來的。
  • 人際關係累是什麼意思 人際關係累釋義
    人際關係累是什麼意思 人際關係累釋義時間:2020-12-20 00: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際關係累是什麼意思 人際關係累釋義 1、人際關係累,網絡流行語,指也不是怕社交,是真的不想搞人際關係,一個人其實挺快樂的!壓根不想跟大家打交道!
  • 孩子的自律、時間管理、行為問題和界限感等,都與家長的做法相關
    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是一門值得深入思考的大學問,因為這個命題,沒有明確的答案,只能在一點一滴中逐漸滲透。孩子的自律、時間管理、行為問題和界限感等,都與家長的做法相關!一個優秀的人,必然是清楚的明白自己要做什麼的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比如放學後先寫作業再看電視,養成習慣之後,孩子就會知道,如果先看電視,會耽誤做作業的時間,也會不習慣這樣的做法。成長期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監督,而形成習慣,便不再需要監督,這樣的態度就會變為自律。
  • 我不想再等你了!
    朋友和她相處了三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沒有任何的徵兆,對方突如其來的冷漠讓她有些驚慌失措。還記得那天天特別冷,他好像忘記了要跟她出去看展的約定,發消息不回,打電話也不接。在寒風中足足等了四個小時。最終等到要放棄等待的時候,收到了一條消息:「對不起,我睡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