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導,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為建設世界一流示範礦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力推進重大科技項目,科技支撐作用更加彰顯
不斷加強超大採高工作面安全工程建設。結合超大採高工作面安全保障需求,創新提出區域分析理念,從「人、機、環、管」等方面綜合監測和評估,建立起完整的超大採高工作面安全保障體系。同時,在缺乏超大採高國產化綜採裝備操作和維護經驗的情況下,在工程質量控制、機電設備維護、礦壓監測管理、「一通三防」、安全防護等方面探索總結出25項技術措施,形成了一整套裝備使用和維護的技術標準,切實保障了超大採高工作面安全高效生產。2020年2月24日和4月份,超大採高綜採工作面分別創造了日產6.55萬噸和月產150.6萬噸的歷史新紀錄,產能優勢得到充分釋放。
全面實施智能礦山建設項目。按照《智能礦山示範工程建設項目的工作安排》,制定了《上灣煤礦智能礦山建設實施方案》,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少人」為抓手,有序推進成套設備智能控制平臺、設備故障預警及專家決策平臺、巡檢機器人、設備集中自動注油、自移機尾自動化等科技項目。截至2020年底,已成功實施5G智能巡檢、綜採設備集中控制、採煤機自動割煤、支架自動跟機拉架、主運輸系統無人值守等41個項目,智能開採率達到95%以上,礦井智能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強化科技人才建設,礦井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近年來引進煤炭院校主體專業大學生50餘名,其中擁有研究生學歷6名,科技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同時,採用外出培訓、集中培訓、單位自培三種方式,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培養,2018年-2020年,共集中培訓35期1059人次,有效提升了科技人才整體素質。截至目前,全礦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佔員工總數達23.2%;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佔員工總數達22.3%。
積極搭建科技創新載體。以提升科技人才創新能力為目標,先後成立了王旭峰創新工作室、創領QC小組等科技創新實踐載體,並組織成員利用休班時間,對設備隱患、生產故障、技術難點等問題展開頭腦風暴,積極解決技術難關,極大增強了科技人才實踐創新能力。2020年,創領QC小組獲得集團QC小組成果一等獎。
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員工創新創效碩果纍纍
重新修訂了《上灣煤礦科技創新管理辦法》等5項制度,進一步加大了對科技創新的獎勵範圍和獎勵力度,其中獎勵範圍覆蓋各單位或員工個人完成的科技創新項目、專利、科技論文、創新創效成果等;員工創新創效一等獎和發明專利的獎勵金額上調為8000元,有效激發了員工創新創效動力,科技創新工作取得豐碩成果。2018年-2020年,全礦取得授權專利18項,發表論文37篇,推廣優秀科技成果、亮點工程20餘項,創造經濟效益約1000萬元。(張振聲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