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小時候肯定都看過那麼一兩部或者更多的機器人題材作品。那種人類駕駛員操縱巨大的人形機器人,然後同敵人展開生死對決的場景,至今都迴蕩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機器人題材的動漫已經變得愈發沒有人氣了。因此,也就出現了「機器人動漫已經徹底死亡」的聲音。那麼真是這樣嗎?機器人動漫就沒辦法再度崛起了嗎?在今天的話題當中,讓我們一起聊聊吧。
【觀點一:能崛起,需要大佬們的齊心合力】
從某種意義而言,在幾十年前的時候,當我們談到國外的動漫作品時,搞不好能夠想到的都是那些機器人作品。日本方面的像是《機動戰士高達》或者《魔神英雄傳》,美國那邊也有《變形金剛》《猛獸俠》等等。各種機器人展開混戰的作品,都能夠讓當時還是孩子的動漫迷們,每天一放學就盯著電視機不放。前段時間《變形金剛5》在明明質量那麼水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在國內刷錢到手軟,這也充分說明了國人的機器人情懷。
那麼一來,也就意味著其實機器人題材還是很有市場的,只不過是目前動畫業界並沒有找準方向,或者說大佬們都不怎麼願意在這方面投入了而已。回想起來,目前還在堅持做機器人作品的大佬又有幾個呢?《高達》支付富野由悠季或許可以算一個,不過老爺子那種孤軍奮戰的感覺,多少讓人感受到了一些悲涼;而庵野秀明已經嘻嘻哈哈跑去拍《哥斯拉》了,天知道下一部《新世紀福音戰士》啥時候能夠登場;至於岡田磨裡版本的《高達》,則讓人很難找到那種機器人對戰的味道了。
因此,如果說機器人題材的作品還想要重新回到大家的視線當中,那麼就不能忽視「曝光率」和「影響力」的問題。想想看,如果現在又有一些大佬能夠攜手來推出一部機器人題材的作品,並且在製作水準方面令人滿意的話(目前為止很多涉及到機器人的新番動畫,都因為作畫水準一般而讓人看了覺得尷尬),還用擔心它不會火起來嗎?
說起來,明年似乎就有幾部大佬牽頭的機器人題材作品即將登場。例如說河森正治就會帶來一部以中國為舞臺的《重神機潘多拉》,沒準它就會成為2018年的霸權哦。
【觀點二:能崛起,而且應該會是黑馬當主力】
無論是誰,無論是看何種類型的作品,人們往往都會有一種「初代最強」的意識。想想看現在不少動漫作品,即便能夠推出好幾個續集,但如果要評選最佳的話,那麼初代的競爭力一般都能碾壓它的續集。這就是所謂的情懷或者記憶美化起到的作用了。
而恰恰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現在即便很多大佬還在堅持做機器人動畫,但成功的可能性並不高。畢竟大家都是以他們打響自己牌子的那部作品作為參考,來評價現在的動畫。富野由悠季如果做不出初代《機動戰士高達》那樣的作品,就只能差評;河森正治拍不出《超時空要塞F》級別的動畫?差評;今石洋之做不出下一部《天元突破紅蓮之眼》?差評……所以說,靠大佬們來讓機器人動畫重新崛起,這恐怕也是很難了。
但話說回來了,當年這些大佬在將他們的代表作拿出來時,本身其實也都是業界沒啥名氣的人物。而這樣的事情是否會在如今重演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其實伴隨著3DCG技術的發展,製作一部機器人題材的動畫,也並不需要過去那種大量人手沒日沒夜繪製了。而且3D效果的機器人,也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震撼。
在此我們或許可以樂觀地估計:既然如今不少日本新番都開始慢慢接受3DCG(例如《寶石之國》)了,那麼今後有什麼黑馬級的天才帶來一部這種技術製作的機器人作品,恐怕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了吧?到了那個時候,新的機器人大佬也就誕生了。
【觀點三:很難,因為業界人手不夠】
誠然,現在的動畫製作技術已經日新月異,跟過去完全不能比了。但與此同時,咱們還是得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一部成功的機器人動畫,到底要求有哪些特點呢?首先,它肯定要保證絕對流暢的畫面效果,機器人戰鬥的場景必須無比精彩。其次,除了機器人的對決之外,人物們之間的關係同樣不可或缺。《機動戰士高達》那麼經典,不光是因為高達在戰鬥時候的表現很精彩,也跟阿姆羅的成長啦、夏亞的拉風啦、各種角色的命運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目前的動畫業界,是否能夠同時滿足「爽快的機器人打鬥」和「細膩的人物塑造」呢?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為目前業界人手已經明顯不足了。在幾十年前機器人熱潮時,日本就沒有幾家動畫公司,一年的作品也不算多。因此從業者們可以有相對充裕的精力來進行製作,也不太擔心生活方面會陷入危機。而現在,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什麼「黑心動畫公司」「新人根本活不下去」的業界哀嚎。這都算是血淋淋的事實了。沒有人才,就連一般的新番都很難做得盡善盡美,更何況是要求更高的機器人作品呢?
也許有人會覺得,操心日本動畫業界的問題顯得沒啥必要。但大家不妨關注一下今年很多的10月新番,是否呈現出「開局一張圖,角色只動嘴」的情況呢?即便是JUMP系的《食戟之靈》第三季,我們也看到了大量靜止圖湊時間的場景。往往畫面根本不動,完全依靠聲優和音效的表現來「瞞天過海」。這一招用在普通新番裡,觀眾們也就默認了。但如果是機器人作品還這麼幹,恐怕就只會讓觀眾感到無法接受了吧?
再加上現在能夠製作出給力的機器人題材劇本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原本像是《ALDNOAH ZERO》這樣的原創動畫,在作畫質量方面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劇情卻異常狗血,硬生生砸掉了作畫組的努力……既然業界的現狀是這樣,那麼又如何奢求機器人動畫的重新崛起呢?
【觀點四:很難,因為大家不喜歡看了】
記得曾經有過一項針對日本小學生的調查,結果讓人吃驚:很多的小學生壓根就沒有看過《機動戰士高達》,甚至於連名字都沒聽過。
而現在的動畫市場上,機器人題材的作品已經到了一種冷冷清清的地步。大家更多地還是願意關注賣萌、賣腐、龍傲天這樣的噱頭,亦或者是用比較簡單的故事對人性進行刻畫。而機器人題材,似乎已經顯得落伍了。
要說到原因,或許也有著一定的歷史因素。畢竟在機器人作品最火的那些年,國際關係始終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因此很多小觀眾都能夠通過這樣的作品,找到一種「我也可以通過駕駛機器人來維護正義」的感覺。
可是現在呢,且不說那傳說中的「平成廢宅」,就算是咱們國內的動漫迷,恐怕也沒幾個還會執著於機器人作品了吧?本來在今年7月的時候,一部叫做《騎士&魔法》的動畫勉強算是涉及到了機器人戰鬥。但是呢,大家討論的重點都是「主人公真的太可愛了」。很難想像,如果主人公是以原本的形態穿越到異世界,那麼還能不能讓作品有著足夠的熱度了。
既然機器人題材不討好,那麼就算費盡心思做出來,也只能面對暴死的結局。就連富野由悠季做出來的《高達G復國運動》,都沒能掀起什麼波瀾。那麼其他人又怎麼還會繼續「作死」呢?畢竟做動畫不是靠情懷,而是靠利益驅動的。偶爾有那麼幾個不信邪的動畫公司推出機器人作品,也都吃了苦頭。觀眾不喜歡看,製作組就自然要去尋找能夠對他們胃口的作品。因此,現在的新番才顯得同質化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能目送著機器人題材的作品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或許在很多年之後,它會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但——絕對不是現在的。
OK,以上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討論了機器人題材的作品到底是否還有重新崛起的一天。應該說相信不少動漫迷對機器人動漫還是很有情懷的,而如果說今後又有類似的機器人大作登場,大家是否還會支持呢?那麼就歡迎大家積極評論,好的評論將在明日話題中進行展示哦。
而昨日話題「我們有必要關注聲優私生活嗎」也引發了很多動漫迷的評論。下面就看看其中的代表是怎麼說吧。
【版權聲明:本文是騰訊動漫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