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第一名,是不是代表面試佔有絕對優勢?是不是意味著能穩穩上岸?
你知道嗎?在每年國家和各省的公務員招考中,有相當一批人筆試第一名,在面試中慘遭逆襲,辛辛苦苦在筆試掙了點優勢分,在面試反而被「黑馬」逆襲成功,慘遭失敗!這不是聳人聽聞,這是有無數例證的事實。
我們今天以2019年江蘇省考為例子,進行一個比較說明。2019江蘇省考徐州市以第一名進面的50名考生的信息,然後對比2019江蘇省考徐州市擬錄用名單,其中有18位考生未成功考上公務員,僅有32位成功晉級。也就是說有36%的筆試第一名狀元考生,在面試環節被對手逆襲,佔比不小。
而且從這個表裡,可以看出,有15位慘遭逆襲的第一名,超對手成績近10分!有名考生筆試成績152.1分,依然被對手反超!而且,這15個崗位中,最後一名,也就是第三名逆襲前兩名的佔比大概約佔30%左右。
目前,2020國考成績和面試線已經公布。假如你是筆試第一名,看到這組數據,是不是冒了一身冷汗?假如你是筆試最後一名,是不是翻盤信心瞬間暴漲?
是得!進入面試環節,大家又基本上處在了同一起跑線!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忘記筆試成績,全力以赴準備面試。
大家都知道,公務員筆試可以說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能入圍面試的人,基本都是佼佼者。但是,相比筆試,面試的殘酷程度一點也不遜色。目前,大部分崗位面試採取結構化面試,也有一小部分採取無領導小組面試和無領導小組結構化面試。面試比例方面,大部分崗位面試比例是3:1,也就是說要1個人,3個人會入圍,最後通過面試刷下2個人。也有不少崗位是按5:1,甚至8:1的比例面試。
面試是一場心理戰、知識戰與能力戰的綜合體,要求考生心理素質過硬,舉止儀表大方得體,能較好應對考場的壓力狀態,穩定發揮;要求考生具備與公職工作相匹配的價值觀念與知識儲備,求職動機與擬任職職位的匹配性要高;要求考生在言語表達能力、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綜合分析、人際交往的意識和技巧、計劃組織和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面試要找準複習材料!
面試考察考生方方面面,這就意味著考生需要認真對待、認真複習,多練、多讀、多看、多背。一般來說,從知道筆試成績到面試,時間不會很長,甚至有的省份也就十來天時間。那麼,如何高效準備面試呢?在這裡我跟大家提三個建議。
一是要找準社會熱點。社會熱點從哪裡找?很簡單,《人民日報》評論版塊、各省份的日報評論版塊、《新聞1+1》或者《新聞周刊》,參加面試的考試,務必在考試前,至少將半年內的這些材料匯總整理,然後反覆的看,對一些重要的經典的觀點要背下來。要知道,各省份的日報評論都是緊密聯繫當時發生的熱點新聞,進行深入評論和剖析,很多省份的公務員面試真題,都可以在各省的日報評論找到原型!這無異於「壓中題」!
二是要多練真題。國考各系統、各崗位面試題目不盡相同,各有特色,比如人民警察崗位與稅務系統面試真題有很明顯的區別。同樣,各省公務員面試在題目類型、數量、考察點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有的省份連續多年沒有考過人際關係題,而有的省份年年必要人際關係題;有的省份有現場演講題,有的省份從未考過演講題;有的省份每道題目相互獨立,有的省份是題目全部來源同樣的背景材料!所以考生要結合自己報考的崗位有針對性的複習,所以複習往年真題是必備材料。
三是要一對一實戰練習。有很多考生考前準備得確實很充分,該看的真題也看了,該背的觀點也背了,可是一到考場就語無倫次、重複囉嗦,很重要一點就是練得少、說得少。我建大家找一個近兩年上岸的親朋好友,一對一陪練,在最短的時間,最大效率的練習,最大限度挖掘自身的潛力。我不建議很多人一起練習,因為多人一起練習,更多的時間是在聽「他人說」,而不是「自己在說」。要知道,「聽他人說」和「自己說」效果差很遠。
2020國考70多崗位面試分超150!試卷簡單,還是已「狂練成魔」?
名牌高校畢業生願意成為選調生嗎?基層是青年成長的沃土!
普通科員比科長工資高?職級並行制度,激勵保障基層公務員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