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最低是上將

2020-12-22 騰訊網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抗戰爆發之後,國共兩黨再次攜手一直抵抗外來侵略,於是在陝北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按照當時的合作聲明八路軍下轄三師六旅,共三萬多人,正是這三萬多人最後發展成為百萬大軍,三個師的首任正副師長除了120師的蕭克是上將,其他的都是元帥,那麼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115師

343旅

旅長陳光:陳光是343旅的首任旅長,這也是一員名將 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少共國際師師長等職湘南暴動成功後,陳光隨朱德、陳毅走上井岡山,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三師第二十九團一營任連長。後來履歷戰功不斷升遷,成為大名鼎鼎的少共國際師的師長,八路軍成立之後任115師343旅的旅長,後來林彪去蘇聯養病他任115師代師長,建國後陳光以「私建武裝」的罪名被批示撤銷陳光職務,予以關押。陳光被解職並押解到武漢關押,被關押後,由於陳光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不足,甚至對抗,導致他被長期關押,後精神失常,1954年6月7日,陳光在武漢自焚身亡。1988年4月,中央為陳光恢復了名譽,撤銷原定他的「反黨」的結論,正式恢復了他的黨籍。如果不死的話按照資歷足以授大將軍銜。

副旅長周建屏: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晉察冀軍區四分區司令員,贛東北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創始人之一。由於艱苦的戰爭環境和頻繁的轉戰、作戰,1933年10月,紅軍整編後,擔任紅十九師師長,後又調任獨立紅24師師長,長徵開始後率部留在南方進行遊擊戰。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戰鬥中負重傷,被送往上海搶救,次年傷愈後赴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343旅副旅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1937年年底,周建屏率部開創了晉察冀邊區四分區,1938年因舊傷復發,在河北平山病逝。按照資歷和後來的授銜情況最低也上將,甚至是大將。

344旅旅長徐海東:曾參與黃麻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師長、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十五軍團長等職務,成功保衛了陝北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位,抗戰後期因病長期在後方修養,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副旅長黃克誠:1928年在湘南起義中參與領導永興年關暴動,並率部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曾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代主任等職。抗戰期間,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縱隊政委,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蘇北區黨委書記。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領導創建西滿根據地,任西滿軍區司令員,中共西滿分局副書記、代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政委,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委。天津解放後,曾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兼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120師

358旅

358旅旅長盧冬生:陳賡家的僕人,1925年到湘軍第4師當兵,次年參加北伐戰爭。1926年6月參加國民革命軍,隨軍北伐,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直屬特務營長陳賡的影響下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後來參加紅軍,成為紅二方面軍的代表人物,是紅二方面軍僅剩的四個黨員之一,1939年被派到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2年到駐蘇聯遠東地區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工作。1945年9月回國,先後任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等職。12月14日晚在東北哈爾濱市制止蘇聯紅軍士兵搶劫時被害。殉職時年37歲。如果不犧牲按照資歷他會被授予大將軍銜,因為他代表紅二方面軍。

358旅副旅長張宗遜: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軍長、紅軍大學校長、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兼富甘警備司令、八路軍旅長、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北伐戰爭、秋收起義、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裡長徵、冀中抗日、百團大戰、解放西安、解放蘭州、解放青海等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軍校部部長、總後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59旅

359旅旅長陳伯鈞:曾參加秋收起義,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屬於毛澤東嫡系中的嫡系1935年7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調任紅四方面軍第9軍參謀長紅軍改編八路軍後,陳伯鈞擔任三五九旅旅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59旅副旅長王震:這位副旅長比旅長還要出名,開墾南泥灣正是他的率359旅去幹的 ,抗戰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副旅長、旅長兼政委。1941年初率三五九旅屯墾南泥灣。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書記、延安軍分區司令員、衛戍區司令員。1944年任八路軍南下支隊司令員。解放戰爭任中原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參與指揮中原突圍。後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軍長兼政委,第一野戰軍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參加了延安保衛戰和青化砭、羊馬河、蟠龍等戰役。率部解放新疆,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29師

385旅旅長王宏坤:參加過黃麻起義,1931年春任紅四軍第十師第二十八團第一營副營長。五月任第十師三十團團長。參加創建發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各次反「圍剿」與進攻戰役。1932年春,王宏坤任紅四軍第十師師長,指揮蘇家埠戰役有功。同年10月率部參加西徵入川。1933年,四方面軍由四個師擴編為五個軍。7月,王宏坤任紅四軍軍長。1934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率部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各次反「圍攻」與進攻戰役。1935年5月,王宏坤參加長徵。7月任紅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10月隨軍南下川康地區,任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抗戰時期人385旅旅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85旅副旅長王維舟 :青年時代參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護國、護法戰爭。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鮮共產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被批准轉入中共。因此,被稱為「入黨比建黨還早的革命家」。長期在川東組織武裝鬥爭,後參加川陝蘇區反圍攻和長徵,到達陝北後任中央軍委四局局長,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軍長。抗戰時期任一二九師三八五旅副旅長、旅長兼政委,擔任保衛陝甘寧邊區的任務。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第4局局長,中共四川省委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西北軍區副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民族學院(現為西南民族大學)第一任校長。1955年授銜時候在地方工作,沒有授銜,如果授銜也應該是上將軍銜。

386旅

386旅旅長陳賡:傳奇人物,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徵。後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在任386旅旅期間,打的日寇聞風喪膽,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386旅副旅長陳再道:1926年4月起先後參加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1927年9月在大別山南麓參加秋收暴動後,同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隨農民自衛軍編入工農革命軍鄂東軍。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夏起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排長、連長,第4軍11師32團3營營長,紅11師第31團團長、師長,紅4軍副軍長、軍長,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八路軍東進縱隊司令員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三師六旅的正副旅長供給十二人,共有三位大將,四位沒有被授銜,其餘都是上將軍銜,足見這三個旅的地位之高。

相關焦點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八路軍115師五位旅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雖然在人民軍隊的改編問題上,老蔣設置了很多障礙,但因為我方的顧全大局,最終人民軍隊還是完成了改編。根據雙方的協議,陝北的紅軍三大主力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國共雙方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與日寇展開浴血奮戰。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八路軍最初下轄了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師長和旅長想必大家要熟悉一些,那你知道這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分別是誰,最後誰軍銜最高嗎? 解放戰爭中是解放軍第19兵團司令員,後來抗美援朝是志願軍第三任司令員,對越反擊是西線總指揮,對內對外都戰功赫赫。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都是誰?其中1人叛變
    八路軍第115師挺進山東後,為了適應嚴峻的戰爭形勢,發展壯大革命力量,曾多次進行局部整編。1940年10月,第115師將直屬分隊、第343旅和魯西、魯南、蘇魯豫、冀魯邊等地的武裝力量,統一整編為教導第1旅至教導第6旅,這6個旅的旅長都是抗戰時期鼎鼎大名的抗日誌士。
  • 抗戰中,戰鬥力最強的386旅,四巨頭都有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在抗戰中,八路軍分別有六個旅,而要說戰鬥力最強的旅,當屬三八六旋,被稱之為當時最好的一個旅。今天小熊給大家介紹一下,戰鬥力最強386旅,四巨頭都有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 新四軍四師成立時四個旅,旅長一上將一中將一少將,一位成了教師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建,由隴海鐵路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整編而成,共轄七個師,總兵力達到九萬多人。建國後,新四軍七個師的師長粟裕、張雲逸、黃克誠3人授予開國大將,有三個師的師長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未授軍銜,都成為開國元勳,後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唯獨第四師的師長彭雪楓壯烈犧牲。
  • 八路軍358旅首任旅長,陳賡家的放牛娃,賀帥愛將,不死必大將
    八路軍有三個師,分別為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而120師358旅的首任旅長就是他,他曾經給陳賡家裡放過牛,後來又救過陳賡,受周總理的委託,陳賡與愛人王根英成了他的入黨介紹人,他還是賀龍元帥的愛將,不幸的是1945年12月14日因在哈爾濱制止蘇聯紅軍搶劫而被蘇軍士兵殺害,
  • 長徵中,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都是誰?1955年授予啥軍銜
    扎西整編時,在突破湘江犧牲較大的紅八軍團被整建製取消,紅3、5、9三個軍團則取消師一級建制,由軍團直接下轄團級單位,紅一軍團則由三個師縮編為兩個師,師長分別由李聚奎、陳光擔任。每個師各下轄三個團,那麼,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分別是誰呢?在日後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吧。
  • 八路軍3個師15個團,加總部特務團,團長和副團長都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為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各師下轄2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然後每個師還有一個教導團,這樣一共就是16個團。而這些團長副團長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很多都是中將以上的軍銜,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第四師的主要領導人是誰?軍銜各是什麼?
    中共很快宣布重建新四軍軍部,以陳毅為代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重建後的新四軍下轄七個師,那麼皖南事變後新四軍第四師主要領導人都是誰,軍銜各是什麼呢?第十一旅旅長:滕海清全面抗戰爆發後滕海清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教導大隊大隊長、遊擊支隊第2大隊大隊長兼政委、遊擊支隊第2團團長,八路軍第4縱隊第5旅旅長。皖南事變後,新四軍第四師成立,滕海清擔任第十一旅旅長,1955年滕海清被授予中將軍銜。
  • 八路軍129師的5位團長,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25日中央軍委命令,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29軍、第30軍、陝甘寧獨立第1、2、3、4團和第15軍團騎兵團等改編為129師,全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1937年9月11日改稱第18集團軍第129師;今天咱們說說129師各位團長1955年是什麼軍銜。
  • 1938年8月,第129師成立一個獨立旅,旅長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全面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三個師,在敵後抗日戰場上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抗日戰爭取得最終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而巨大的貢獻。在整個全面抗戰時期,八路軍三個師的規模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充,這樣一來就出現了與原有部隊不同的一些編外部隊。
  • 八路軍最好的旅,走出了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兩位少將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是由土地革時期的紅軍改編而後,當時紅軍主要分為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
  • 夜襲陽明堡的第769團,七位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是什麼軍銜?
    八路軍第769團成立於1937年8月,它的前身是長徵時期的紅四方面軍第4軍第10師,後來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不久,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第7旅第19團。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夜襲陽明堡的第769團,從成立到改編,七位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分別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陳錫聯。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上述五軍中,第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牌革命部隊,由第十師、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組成,共三個師。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
  • 359旅前後共有幾位旅長,他們都是什麼軍銜,有上將也有中將
    359旅是八路軍最初的六個旅之一,是一個光榮的番號,是一支英雄的部隊。359旅名將輩出,戰功赫赫,那麼,它前後共有幾位旅長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先說第一位旅長,有人說了王震,非也。359旅成立之初的旅長並不是王震,而是陳伯鈞。陳伯鈞是四川人,中央紅軍將領,參加過秋收起義,革命資歷非常老。
  • 八路軍的各級指戰員,在五五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
    後期的旅長眾多,團長更是算不上高級指揮官了,所以筆者在這裡就只介紹抗戰初期八路軍剛組建時的幾位團長吧。115師下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再加上獨立團,一共有五個團,團長分別是楊得志、李天佑、張紹東、陳錦繡、楊成武。
  • 第一野戰軍有五個兵團,司令員都是誰?後都授了什麼軍銜?
    那麼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五個兵團的司令員都是誰?後都授了什麼軍銜?第1兵團的司令員是王震。王震(1908年-1993年),湖南瀏陽人,1927年入黨,1929年加入紅軍,先後任紅軍湘東獨立一師團政委、師政委、紅8軍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代理軍長、紅六軍團政委等職,參加了長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