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理小說方面,人們最熟悉的應該要數柯南·道爾與阿加莎·克裡斯蒂兩位,但其實與這兩位並成為推理文學宗師的還有日本人松本清張,可見除了歐美以外,日本在推理小說方面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今天就來介紹獲得第一屆日本梅菲斯特獎的作家森博嗣的知名作品:《全部成為F》。
在這本推理小說中,大學教授犀川與學生萌繪因為課題研究而來到一個孤島的研究所內,兩人一直想見到的人:博士真賀田四季因為一件多年前的案子,十五年來都待在研究所裡足不出戶。當犀川與萌繪來到島上以後,研究所內接二連三地發生了案件,包括博士在內共有三人相繼被害。而在全封閉的研究所內,唯一能成為線索的只有真賀田四季電腦中留下的一句話:「全部成為F」。
森博嗣在本書中採用了常見的孤島模式,還在其中構築了一起密室案件,而且最矛盾的地方是,密室的組成都依賴於高科技,諸如監控、聲控、指紋掃描等先進高科技都成為了構成密室的要素,這就讓當時的讀者感到十分困惑,因為除了人為幹涉,機器確實是不會出錯的。
而既然是由高科技構成的密室,自然解謎的方法就依賴於程序了。小說中的案件發生在日常出行全部依賴於電腦系統的研究所,破案手段有諸如編程、二進位、房屋構造等理工科知識,對話中也穿插了許多數學方面的內容。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必定是十分熟悉。
書中採用的高科技,對於現在科技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我們來說一定有些過時,但在書本出版的九十年代電腦尚未普及,裡面關於郵件、聲控、指紋掃描、影像傳輸、人工智慧的設計在當時可以說是具有前瞻性的,這也讓推理的過程變得複雜起來。
除了作案手法,森博嗣在作案動機上也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可以說動機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一句老話: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小說中讀者們能感受到博士真賀田四季確有嫌疑,但因為沒有證據,再加上她確實是第一個受害者,所以雖然懷疑但卻不敢相信。
森博嗣花費整個案件的動機、手法和真相,利用富有哲學思考意味的對話和獨白來塑造這個撲朔迷離的女子,她雖然從小就天賦異稟,但過早的成熟和深不可測的智慧也讓四季成為了異於常人的怪物。到了結局,雖然案件是真相大白,但讀者此時也還是不理解真賀田四季到底在想什麼、到底想要什麼,不過這麼一個模糊的結局也可以用作者後續作品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因為,不知道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為犀川與萌繪系列小說的開山之作,《全部成為F》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好頭,由此奠定了整個系列的世界觀與主要人物形象,這本小說更偏向於客觀闡述的風格也能讓讀者感受到理系小說的魅力,有興趣的觀眾不妨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