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一村是華容縣重點扶貧村,該村自啟動「剎人情歪風、治婚喪陋習、樹文明新風」行動以來,重點落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減輕群眾負擔,「吹」來文明新風。
該村作為全市「治陋習,樹新風」工作的起源地,是最早將優風良俗納入《村規民約》的村場。從2015年起開始的全民禁鞭行動,更是為「治陋習,樹新風」創造了良好局面,據初步統計,僅每年清明節就可為群眾減少鞭炮開支5萬多元,全村每年可節約鞭炮消費28萬多元,相當於在家村民一年的糧食消費。
據了解在華一村,家家戶戶有一本《村規民約》。「傳美德,敬養老,抓啟蒙,育幼苗。婚喪事,簡辦好,講節儉,無煩惱。破迷信,重科教,樹新風,惡習拋……」朗朗上口的三字經敦促村民養成良好鄉風。 過去,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十分普遍。「婚禮前兩天開始『預喝』,結婚當天正式婚宴,婚禮結束後還要再擺酒席酬謝來幫忙的親朋好友,辦一場婚禮吃吃喝喝四五天,造成很大的浪費,人情錢也越隨越多,礙於人情面子,誰也不甘落後。」
駐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張永發說:建設文明鄉風,華一村從破舊立新做起。村裡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了理事會章程,提倡婚事新辦,白事簡辦,對村民舉辦婚喪嫁娶的規模、宴請範圍、酒席標準等作出規定,倡導禮輕情重,減少人情支出,禁止大操大辦,並制定了相應的獎懲措施。
同時華一村還把「剎歪風、治陋習、樹新風」納入黨員主題活動和黨員評議考核內容,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各組組長向村支兩委遞交《治陋習、樹新風承諾書》,引領群眾把新風尚、好做法樹立起來,固化下來,以「關鍵少數」引導「絕大多數」。「治陋習、樹新風」移風易俗承諾書一經發出,全村 42 名黨員踴躍籤字,帶頭公開承諾落實規定,為群眾樹立榜樣。
鎮扶貧專幹許楊說:支村兩委結合扶貧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把以前華一村民辦個白喜事最起碼最少都是四十桌搞起一家人經濟都蠻困難 ,現在對這個治陋習樹新風搞得蠻好 老百姓個個都贊成。
村老黨員中楊學慶說:治陋習樹新風是一個好事 作為一個老黨員 我們全力配合支持同時引導其他村民文明節儉 推進移風易俗。
截至目前,華一村共籤訂承諾書200 份,發放倡議書500多份,開展治陋廣播宣傳100多次,共勸阻、制止違規操辦酒席60多起。
如今的華一村村風在變,村貌也在變。移風易俗活動的開展,讓大家放下了攀比找到了平衡,放下負擔找到了輕鬆,弘揚了正能量,樹立了新風尚,用文明鄉風扮靚了美麗鄉村。(黎智、許楊)
作者/來源:責任編輯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