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裡

2020-12-09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東市平安區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典型引領、多方入手,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幹群齊心,新風換舊顏,「簡」了開銷「淳」了鄉風,通過夯實文明新風的「裡子」,贏得了和諧發展的「面子」。

除陋習,群眾認同率不斷提升

今年2月,海東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桑昂村70歲老黨員李國泰的老伴因病在家中去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如何辦理老人喪葬事宜,難住了李國泰一家人。

「當前疫情嚴重,不適合人員聚集,而且鄉上正在倡導移風易俗,我是一名老黨員,非常時期,更應該在這方面帶頭作表率。」還沒等兒女們說話,李國泰就先開了口。

在李國泰的勸說下,家裡人終於同意喪事簡辦,並通過微信向親友表達謝絕弔唁的歉意。沒有焚燒冥幣的煙火,沒有鞭炮的躁響,沒有鋪張的攀比……祭祀少了舊風俗,多了新風尚。門上的輓聯「大力倡導移風易俗,疫情防控喪事簡辦」,更展現出李國泰作為一名老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家國情懷。

在移風易俗新風吹拂下,平安區111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行為進行引導和監督。各鄉鎮村(社區)制定村規民約,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移風易俗、摒棄陋習的內容,對紅白事操辦作出「硬性規定」,劃出婚喪喜慶事宜等方面的「紅線」。

「村裡老百姓,不管辦紅事白事,首先要到村委會進行申報登記,然後工作人員要講解辦事期間的注意事項,辦事期間,紅白理事會成員要到辦事群眾家裡進行監督。」石灰窯回族鄉黎明村黨支部書記祁義林說,當下各村紅白理事會已成為群眾操辦婚喪嫁娶等事宜的「好管家」。

樹新風,在共享共樂中移風易俗

疏堵結合,張弛有度,才能夠達到群眾滿意的效果。在平安區各級、各部門的大力倡導下,大操大辦的「面子工程」越來越多地被「文化新風尚」取代。

「漫天要價十幾萬,巧立名目要小錢,因婚借貸帳難還,婚後生活真是難……」今年,平安區三合鎮寺臺村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周大嬸嫁女兒》,用通俗易懂的鄉音土話、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生動演繹了「新婚戀觀與陳規陋習」的衝突、「勤儉節約與大操大辦」的抗爭、「提倡零彩禮與索要天價彩禮」的對決,讓觀眾感受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文化薰染。這些由村民自編自演的接地氣、「冒熱氣」的小品、評書、三句半等文藝節目,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更將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傳遞到每個村民心中,讓廣大群眾在共享共樂中移風易俗。

「以前農閒時,村民們不是打牌就是喝酒,家庭矛盾特別多。自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以來,大家思想觀念變了,如今的生活更加充實了,村民的精氣神也越來越足了。」寺臺村黨支部書記趙久德說。

近年來,平安區相繼舉辦「集體婚禮儀式」展演活動、「好婆媳」表彰典禮等,倡導青年男女喜事新辦、婚事簡辦、尊老愛幼,在全區營造了愛國愛家、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抓落實,「關鍵少數」帶動作用凸顯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在倡導「除陋習、樹新風」工作中,平安區黨員幹部帶頭執行《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海東市平安區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實施方案》及《平安區農村紅白事操辦參照標準(試行)》,充分發揮表率作用,主動籤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帶頭實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餘事不辦,主動摒棄陳規陋習,爭做移風易俗的引領者、倡導者、實踐者。截至目前,全區8個鄉鎮婚喪事宜備案登記375件,其中新辦簡辦300餘件,形成了黨員幹部帶頭和廣大群眾普遍參與的新局面。

古城回族鄉古城村村委會主任董仲萬的女兒出嫁時,沒有待客,彩禮只要了3.8萬元,作為一名村幹部,他帶頭將移風易俗落實在行動上;樂都路社區紅白理事會成員嚴兆福,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女兒結婚時婆家送彩禮6.8萬元,他只拿了100元,其他都退還給了婆家。

隨著移風易俗的不斷推進,一個個先進典型、一批批道德模範、一戶戶文明家庭在平安區不斷湧現,一股股「不比排場比貢獻」「不比彩禮比學習」的文明「小氣候」正在逐漸變成越來越多人共同遵循的「大環境」,引領著文明和諧的新風尚。平安大地,文明鄉風勁起,美麗鄉村入畫。

相關焦點

  • 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內心深處
    柿子園鎮為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進行了不少嘗試。時時講黨性,事事作表率,農村黨員在樹文明新風中起著模範帶頭作用。柿子園鎮通過召開黨員幹部大會、專題座談會、成立紅白理事會等形式,給廣大群眾打招呼、敲警鐘。黨員幹部從自身做起,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樹立移風易俗的風向標,以良好形象影響帶動群眾,以榜樣力量引領新風正氣。
  • 華容縣華一村:移風易俗「吹」來文明新風
    華一村是華容縣重點扶貧村,該村自啟動「剎人情歪風、治婚喪陋習、樹文明新風」行動以來,重點落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減輕群眾負擔,「吹」來文明新風。該村作為全市「治陋習,樹新風」工作的起源地,是最早將優風良俗納入《村規民約》的村場。從2015年起開始的全民禁鞭行動,更是為「治陋習,樹新風」創造了良好局面,據初步統計,僅每年清明節就可為群眾減少鞭炮開支5萬多元,全村每年可節約鞭炮消費28萬多元,相當於在家村民一年的糧食消費。
  • 石屏縣「移風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風進鄉村」文明講堂走進松樹崗村
    12月11日,以「移風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風進鄉村」為主題的文明講堂在石屏縣龍武鎮松樹崗村舉行。本次文明講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由石屏縣審計局主辦,紅河州審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普發俊同志,紅河州審計局黨組成員、文明辦主任楊建明同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李豔輝同志,石屏縣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後寶昌同志,龍武鎮相關領導,龍車村委會駐村幹部及群眾共160餘人參加活動。
  • 福州晉安:志願服務「義」起來 文明新風吹萬家
    主會場吉他彈唱《「晉」情光碟》、快板表演垃圾分類、詩朗誦《志願旗幟》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演出;分會場志願服務區域設置了方言宣講新思想、垃圾分類、應急救援、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科普宣傳,還有助農銷售農產品,義診、義剪、義寫春聯、愛心茶攤等惠民服務。各種形式的志願服務項目,向市民傳遞文明之風的同時,也讓他們深深感受到冬日裡的 「榕城溫暖」。
  • 「駐」在群眾心坎裡的「百變工作隊」
    原標題:「駐」在群眾心坎裡的「百變工作隊」2015年2月,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梁河縣脫貧攻堅駐村扶貧幫扶工作拉開了序幕。心懷夢想,擔當作為,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一支支駐村工作隊紮根到了基層,也「駐」在了群眾的心坎裡。
  • 【環保】文明新風吹起來!舊物新用在渝北悄然流行
    【環保】文明新風吹起來!渝北區龍山街道溪岸上品小區居民吳樂琴掏出手機,業主微信群裡有沙發的照片,下面留言挺熱鬧。不僅沙發,微信群裡已經處理過不下10單大件:床墊、桌子、衣櫃等。 「這家多的,那家可能就缺,我們乾脆在微信群裡吆喝幾聲,互通有無。」物業工作人員王元兮說。 「小件舊物,也這樣吆喝嗎?」記者好奇地問。「小件回收唄!走,我帶你看。」
  • 家庭教育​宣傳周丨科學家教、文明新風進家庭
    家庭教育​宣傳周丨科學家教、文明新風進家庭 2020-05-16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將文明新風吹遍寶安大地
    載歌載舞的文藝專場宣傳將文明新風吹遍福永大地。清晨的立新湖,碧水蕩漾,舒爽生動。漫步在湖畔,一陣舒緩動聽的廣播聲傳到耳邊:「創建文明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老粉絲張阿姨用「走心」來形容,她說:「街道的創文節目都能演到自己心坎上,不僅引起大家共鳴,還教大家如何解決各種問題。」在福永的大街小巷,一張張構思巧妙、圖文並茂的公益廣告海報不時讓人眼前一亮。同時,福永街道組織網格中心、物業辦開展入戶宣傳,細心詢問居民對創文工作的感受、認真收集居民對創文工作的意見建議,讓創文深入人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村民向市民「轉身」,文明新風吹進萬家
    大批新市民習慣於農耕生產生活,小區內亂倒垃圾、毀綠種菜、迷信活動等不文明現象頻發。如何使傳統意義上的村民轉化為高素質的城鎮社區新市民,成為新難題。成立社區科普大學,提升轄區居民科學素養;全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百餘場,數百位居民參與到文藝演出隊伍中來;培養「百姓名嘴」,講好發展故事……「農轉居」行動如火如荼展開,攻克了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
  • 厚植文明沃土,勁吹文明新風
    以下是正文厚植文明沃土 勁吹文明新風作者:李梅 中共雲南省蒙自市委副書記、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長近年來,中共雲南省蒙自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 【文明創建】愛凌村:樹文明新風 共建美好愛凌
    【文明創建】愛凌村:樹文明新風 共建美好愛凌 2020-06-30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東區芝麻墩街道:「文明實踐+」綻放芝麻花
    「綠水青山風光好,芝麻開花節節高;人居環境家園美,脫貧致富春來早;時代新風日日暖,文明實踐送心坎……」在鄉村大舞臺上,河東區芝麻墩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的快板說唱,是該街道倡樹文明新風的寫照。這是芝麻墩街道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引領全街道群眾倡樹文明新風,弘揚真善美,傳遞社會大愛的一個溫暖鏡頭。
  • 易扶搬遷|幸福裡小區:把「和」與「活」寫在群眾心坎上
    這裡,現在還有一個別致的稱謂——幸福裡小區。 「活」,生產為了更好的生活  「以前住破木房,現在不僅住進了樓房,還在家門口扶貧車間當起了『上班族』,真的是被幸福包圍著。」  「群眾的疑點、難點,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著力點。」幸福裡居委黨支部書記萬必娥一句話道出了工作思路,「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關鍵要以心換心、以情交情。」
  • 河北邢臺清河縣:歡樂小舞臺 文明進萬家
    既能看到精彩的文藝演出,還能從節目裡學到不少知識……」近日,在清河縣王官莊鎮「小舞臺進萬家」活動現場,一位農民高興地對記者說。「小舞臺進萬家」活動由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來自不同行業的志願者深入群眾身邊,通過表演文藝節目、開展便民服務等方式,宣講黨的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形成向上向善、鄰裡和諧的良好風尚。
  • 東區 樹文明新風 鑄首善之區
    通過制定獎懲制度、制定星級評分標準、加大軟性配套,增值客戶消費體驗等手段,東區多元化創新改造市場,全面解決傳統菜市場管理方面的痛難點問題,扶持商戶協助共贏,打造出一批環境舒適、衛生整潔、平安有序的「最美菜市場」。
  • 平安冬至 文明祭祀
    為保護生態環境,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相關工作,近日,市民政局及時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居民大力提倡低碳、環保、綠色、文明的祭祀習俗,做到平安冬至、文明祭祀。要抓實疫情防控近期,全國多地出現多起新冠肺炎確診感染病例和無症狀感染病例。
  • 江蘇-常熟~莫城鄉村新地標裡的「時髦婚宴」,移風易俗尚新風!
    莫城街道統籌推進移風易俗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婚事新辦」為突破口,堅持以點帶面,突出示範引領,在言裡、長瑞等四個村重點建設移風易俗大禮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培育文明新風,弘揚節儉養德,讓群眾都能參與到文明莫城的建設中,打造「魅力親民人文美」的氛圍。
  • 馬龍:弘揚文明新風 凝聚奮進力量
    近年來,馬龍區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靈魂主線和根本任務,堅持認知認同與實踐養成並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社會文明新風,抓好抓實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為隨處可見的美麗風景和全社會最基本的價值遵循。
  • 文明實踐「落地生根」文明新風潤澤北宅
    20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宅街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共克時艱,在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貫徹落實區委開啟「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的奮鬥目標和部署要求,在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民生事業保障、鄉村振興工作、環境衛生治理等各項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譜寫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交出了一份碩果纍纍的「北宅答卷」。
  • 平度市文聯:把文藝活動送進群眾心坎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雅麗 見習記者 夏倩 通訊員 孫科強 潘萍 青島報導  2020年有著特殊的分量,持續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為文藝工作一次又一次按下「慢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