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增長,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下降13.5%。整體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在近兩年出現疲軟的態勢。相較於百貨、超市等實體零售,電子商務近年來呈快速增長態勢,對傳統業態造成巨大衝擊,顧客「分流」現象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在線上零售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對線下零售的衝擊仍未消除。
花加認為,線上線下零售從之前的割裂敵對走向融合共贏,是大勢所趨。目前,零售業的競爭打的是綜合牌。線上線下結合包括支付、物流、倉儲、售後等等,如果企業綜合的牌打得好,競爭優勢會更加明顯。
伴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新零售」在全球悄然興起,門店開始使用網際網路技術改裝,電商也紛紛試水線下門店,同時購物中心和便利店進入高速增長期。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新零售仍然處於市場發展初期,但增速強勁。同時,在「新零售」大規模擴張的過程中,也出現了2018年底開始的短暫降溫,融資數量出現明顯的滑落,這些都表明如何促使「新零售」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更好地落地和應用,是行業能否順利進入深耕區的關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傳統的零售行業,大型商場等線下銷售渠道受到極大衝擊,新零售憑藉供應鏈的集成化、數位化和現代化獲得迅速發展。對像花加這類的生鮮電商而言,疫情爆發後,超市、菜場開放時間縮短,小區嚴控出入,人們對出入公眾場合心存畏懼,這些在短期內促使新零售電商迅速發展的因素也有利於人們尤其是中老年群體消費習慣的改變,給生鮮電商行業帶來長期深遠的影響,在日常消費中的滲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