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新任全球電視業務負責人貝拉·巴加裡亞(Bela Bajaria)近日公布其履新後的首批部門規劃,明確公司重點仍是喜劇類和劇情類內容。調整後的組織結構,將全球所有與電視內容相關的部門統一在一組負責人手中,「希望團隊調整後能對創作人才更加友好。」雖然巴加裡亞的做法受到了歡迎和肯定,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僅靠調整組織結構,恐怕還不足以解決這個流媒體平臺大鱷的焦慮。
一位曾在Netflix原創劇集部門工作的高管直言,「過去不是這樣的,但現在的氛圍就是『誰是下一個?我還有沒有活兒幹?未來到底會怎麼樣?」已經有不少員工透露Netflix公司內部士氣下滑,人心躁動。如果要問這種巨大轉變始於何時,恐怕要追溯到今年9月初負責原創內容的元老級副總裁辛迪·赫蘭德(Cindy Holland)離職。
當時,Netflix創始人、聯合CEO裡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正在宣傳著名的《Netflix文化手冊》,其中有關前功盡「棄」的管理哲學讓不少業內外人士頗不以為然。在接下來的2個月,Netflix又有三位內容方面高管離職:劇情類內容主管查寧·鄧基(Channing Dungey)、喜劇類內容負責人簡·懷斯曼(Jane Wiseman)和原創劇集主管尼娜·沃拉斯基(Nina Wolarsky)。雖然傳說只有懷斯曼是被開除的,但無論過程如何,這些人的離開深刻影響了Netflix的原創內容製作部門,並製造出不穩定的工作氛圍。
一位獵頭經理人透露,「上個月,Netflix的崗位還是人人夢想的好工作;這個月,員工們紛紛來電諮詢『有什麼好出路』。這至少能說明,公司內部已經被某種不確定性籠罩。」
巴加裡亞取代了辛迪·赫蘭德,且後者還是由聯合CEO泰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親自「請」走的,按照很多人的說法,巴加裡亞現在在做的事,在Netflix其他部門其實很平常。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雖然有點奇怪,但這種高層的大規模重組,在Netflix並不算新鮮事。」很多人認為,巴加裡亞這種儘快重組的做法,是為了安撫因她「上位」而不安的高管們,雖然10月底公布的裁員計劃看上去很「殘忍」,但據說Netflix已經盡最大限度將裁員數量減到了10人。
不得不承認,經過巴加裡亞的改組後,Netflix的部門結構更為清晰。原先,Netflix內容部門分類可謂自成一體,曾有的「威望劇」「青少年劇」等細分部門,如今都被統一了。一位與Netflix有業務往來的代理人透露,「和Netflix打交道,有時候不容易弄明白到底該找哪位負責人,有時候一個項目被一個部門負責人斃了,再找另一個部門又通過了。所以改組倒是能解決這種問題。
不少Netflix高管依然認為,在美國本部劇集部門負責人被正式任命後,真正的組織結構才能清晰起來。據說公司現在已經在物色人選,只是過程並不簡單,畢竟這是一份牽涉巨大的工作,除了能否承擔得起如此大的責任,還需要直接領導給予此人認可——這位領導不是泰德·薩蘭多斯,而是貝拉·巴加裡亞。另外一位高管更是明確指出,「別忘了,Netflix可不適合所有的求職人。」畢竟,這家流媒體公司著名的特質之一就是「快且狠」,這種特質不是培訓出來的,也不是靠獎勵機制激發出來的,而是自上而下貫徹的作風。當然,巴加裡亞也有可能繼續觀望,在公司內部提拔合適的人選。
雖然CEO泰德·薩蘭多斯經常「宣傳」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但這個級別的人員變動,已經讓公司內的製片人們感受到了連帶影響。雖然像姍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這樣具備公認業界地位的「大佬」,言之鑿鑿地說自己完全不受改組影響,「只要讓我繼續做電視,別來找我的事,我就知足。」但也有很多人表示了困惑和不確定的情緒。一位Netflix高級製片人就對媒體表示,自己已經目睹好幾個項目因標準、授權和負責人的改變而流產,「辛迪離開後,我們經常會收到『還在考慮』『現在無法回復』這樣的回應,讓人無所適從。」
其實這樣令人沮喪的局面並不只限於Netflix,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幾乎所有好萊塢主流公司的管理層和管理政策,都在經歷巨大改變。
貝拉·巴加裡亞無疑擁有出色把控經濟效益的能力,入職Netflix後,她已經接手審核了許多預算高達八九位數的製片合同。內部人士推測,她正在推進更嚴格的經濟制度和更明晰的回報要求,比如每個部門或者每位製作人,每年至少要出一部熱門劇——考慮到Netflix籤下主創人員時的高額價碼,這種要求並不過分。畢竟,Netflix過去幾年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眼見著項目成本持續走高,卻沒有明確的商業性要求。在如今的形勢下,「叫好不叫座」的劇集已經不再是高層感興趣的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