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相信所有人都曾經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帶著現有的記憶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你會做什麼?
有的人會說:我一定要在學生時代好好學習,這樣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的人會說:我要事先記號彩票的中獎號碼,發大財;有的人會說: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要鼓起勇氣,去跟他(她)說出那句從前不敢說的話......
然而假如我們真的有機會實現這個願望,我們真的會像我們預想的那樣,改變曾經的選擇、彌補自己的遺憾嗎?還是會像以前的自己一樣走上老路?這個答案沒人會知道,但是在《重返十七歲》這部電影中,男主角就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
十七歲的麥克是高中的風雲人物,他是籃球隊的王牌隊員,只要在一場關鍵的球賽中獲得球探的賞識,就可以以高額的獎學金保送到大學,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在球賽開始前,他得知了女友斯嘉麗懷孕的消息。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的前途,與斯嘉麗結婚。可是二十年過去了,面對生活和事業的種種不順心,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抱怨自己的妻子兒女,終於走到了離婚這一步。
在一次事故中,麥克的身體回到了十七歲的模樣,在好友的幫助下,他重新回到了當年就讀的高中,與自己的兒女成為了同學。當他以另一種身份接近自己的妻子兒女後,麥克終於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並逐漸找回了曾經那個在生活的種種壓力前迷失了的自己。最後,在面臨與二十年前同樣的選擇時,他毅然決然地像十七歲時那樣,將妻子擁入了懷中,收穫了他們的愛和尊重。
《重返十七歲》無疑是一部有深度的電影,它以搞笑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男主回到十七歲後的校園趣事,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一、站在家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往往能夠化解很多家庭矛盾。
影片中,二十年後的麥克於自己的家人們可以說是矛盾重重。他覺得妻子斯嘉麗已經不愛自己了,當他想要跟自己兒子、女兒好好相處時,兒女們也總是在聽音樂、玩手機,而對他愛答不理。
但其實這樣的局面可以說是麥克一手造成的。在於妻子結婚的這二十年中,他無時無刻不把自己當初的選擇掛在嘴邊,把自己事業和生活上的不順利全都歸結於自己的妻子,讓自己活在抱怨與懊悔中,也讓妻子活在愧疚與自責中。
這樣一處情節也非常有意思,男主在請女兒瑪吉到她最喜歡的冰淇淋店吃冰淇淋時,女兒告訴他,她喜歡吃這家冰淇淋已經是八歲的事了;他一直想讓兒子亞歷克斯也在籃球隊中大放異彩,但是他卻一直覺得兒子練球不夠努力,後來才知道兒子原來一直都在努力練習,只不過因為被球隊的人欺負才沒有加入校隊。
由此可見,麥克其實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真正地關心過自己的家人了。這並不是說麥克不愛他們,相反,他為了家庭一直在努力工作、賺錢養家,但麥克卻並不理解他們。
「理解」是與人相處時最為重要的兩個字,託爾斯泰曾說:「我們平等地相愛,因為我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得不承認,麥克並沒有做到。他把養育全家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當妻子把自己的花園清理乾淨,去進行園林設計的工作時,他不理解自己的妻子,不相信她的能力,並認為她是自己的拖累。最終鬧到離婚時,他也認為是妻子不愛他了,而從未想到過自己的原因。知道麥克變回十七歲,以另一種身份去和斯嘉麗相處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妻子不愛她了,而是妻子已經無法再跟自己過下去了。
幸而男主在回到了十七歲後,通過與妻子、兒女的一番相處,終於明白了「理解」二字的真諦。與妻子一起跳結婚時跳過的舞,並且發現妻子的園林設計才能其實很優秀;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兒子一起練球,並幫他解決校園霸凌事件,讓他鼓起勇氣追逐喜歡的女生;幫助女兒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這些畫面無不溫馨,麥克在幫助身邊人成長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成長。
「當人們看到這個,看到你的才華,你將為整個城市設計花園!」
二、要積極地面對生活的難關,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影片中二十年後的麥克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典型的「中年危機」:一方面在工作上升遷無望,另一方面與妻子初戀的熱情褪去後,面臨的是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同時與兒女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
麥克面對這種情況的做法是整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他不僅抱怨自己,還抱怨妻子,把如今生活的不如意歸結於當初球賽上選擇了與妻子結婚,還把這些話整天都掛在嘴邊。
我們身邊總會出現這種人,他們常常在親友面前訴說自己的不愉快的經歷,總是認為自己得到的太少,並不斷地傳播負能量。
心理學上將這種人格稱為抱怨型人格,這種人格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的人格,擁有這種人格的人表現為「付出少,要得多」,體現在物質上、精神上等各個方面。這種人往往通過抱怨來讓自己的情緒獲得一個出口,然而這種出口是不健康的。
影片的結尾,麥克辭去了推銷的工作,成為了一名高中籃球教練,這一幕讓我欣慰。男主終於發現了之前那一份工作不適合自己,去積極地尋求改變。這表明麥克終於放棄了自怨自艾,有膽量去直面生活所設下的難關了。
三、不要在生活的種種負擔下,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我們需要為自己曾經做過的選擇後悔嗎?我的回答是:不需要。很多時候,那個沒有經歷過社會洗禮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但是當初那個純粹的自己在經歷過社會的重重迷霧後,已經被染上了各種顏色。漸漸地,我們忘記了自己本來的面目,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成為了另一個「自己」。
對於十七歲的麥克來說,世上最珍貴的寶物無疑就是斯嘉麗,他可以為了斯嘉麗放棄自己的一切,只要兩個人在一起。相信即使是再大的難關也可以克服,於是他在球場上面臨家庭與前途的抉擇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一切,去跟斯嘉麗求婚。
但二十年來,經過了社會的各種打磨,麥克失去了年輕時的熱血,失去了當年的那種自信,於是他也開始懷疑自己當年的那個選擇。所以當有人問他是否想要回到當年做出改變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了是。這時的麥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幸好,幾個月後,便回年輕的麥克在面臨同樣的選擇時,他找回了曾經那個自己。曾經的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是家人,曾經的自己是那麼愛自己的妻子,曾經的自己決心跟她共同度過生活的各種難關......
「斯嘉麗,在你走完程序之前,我想提醒你,1988年9月7日,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日期。你當時在讀《零下的激情》這本書,你穿著槍炮與玫瑰樂隊的短袖上衣,我從沒見過比那更完美的。我記得當時自己想:我必須得到你,否則我會死去。然後你悄聲說你愛我。在返校舞會上我感到無比平靜和安心,因為我知道從那天起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太糟,因為我得到了你。」
這是麥克在離婚的法庭上對自己的妻子說的一段話,這時的麥克就如同當年一樣,愛得勇敢,愛得無畏。
但這並不意味著麥克沒有成長,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感動,重歸十七歲的麥克看到斯嘉麗在球場出口望著他時,跟十七年前一樣奔了出去。
但是這一次麥克不是將球扔下,什麼也不管的跑了出去,而是將球交給了自己的替補,也就是自己的兒子,囑託他代替自己打完比賽後再追了出去。在我看來影片的這個細節表現出了已經是成年人的麥克的責任心。與其說十七年前的麥克憑的是對愛情的一腔熱血與衝動而與斯嘉麗結婚的話,那麼這時的麥克是經過慎重的考慮,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再次將斯嘉麗擁入懷中。
結語
從電影到人生,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已經不想回答文章開頭所說的那個問題了,因為我不會後悔自己所做過的任何一個選擇。願各位都能夠在社會和生活的洗禮中,不忘記當年那個純粹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