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總在陰暗、骯髒的角落裡鑽來鑽去的蟑螂,有種與生俱來、深入骨髓、難以言表的恐懼!不過,害怕歸害怕,消滅,也是必須的。
「蟑螂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昆蟲,幾千年前就已成為人們用拖鞋打擊的重點對象,可以說,殺蟑螂是人類除繁衍後代外,更明確、更迫切的本能。」在魔幻現實主義巨著《百年孤獨》中,馬爾克斯就曾大書特書自己的「滅蟑」思路。在生活中,拖鞋也的確是消滅蟑螂的傳統兵器。不過,新手也常常遭遇一通亂掄卻無螂倒下的尷尬。
就算拍死了蟑螂,但想到還要用鞋底載著它們的殘骸,想想就難受!所以,有人發明了「奪命電椅」,對蟑螂採取電刑。後來,又流行起了「殺蟑筆劑」,看到小強就以它為中心畫個「井」字,它碰到了有毒的粉末,就會「身亡」。
再然後,人們開始熱衷於用特殊氣味驅逐小強,殺蟑思路似乎越來越平和了。隨著電商的發展,藥販子們更是從線下來到了線上。「殺蟲如麻」、「送蟑螂升天」,不僅思路清晰,而且情感強烈,充滿了人類作為強者的驕傲。難怪馬爾克斯感慨:「自起源以來,人類對包括自身在內的其他物種,都沒施展過這樣的手段啊。」
然而,不幸的是,即使我們對付小強的方法很多,可它的生命力卻仍然非常頑強。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25億美元,投入到和蟑螂及其他害蟲的對抗之中。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錢都白花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就開始用殺蟲劑來對抗這些惱人的昆蟲。在經歷了幾十年和它的鬥智鬥勇後,它不僅沒有被清除出去,反而越來越強了!
你可能不知道,早在3億多年前,蟑螂就已經橫行於地球上,可謂是遠古活化石,見證了幾乎整個生物發展史。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即使是統治世界1.6億多年的恐龍,面對隕石撞擊,也無一倖免。而蟑螂卻憑藉著頑強的生命力,存活至今。
那它為什麼這麼強大呢?首先,它是一個從不挑食的傢伙。什麼都啃,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它還是個運動狂魔,奔跑速度十分驚人,換做人的體型,百米衝刺,蟑螂只需1.3秒。蟑螂的家族成員是你想不到的強大,一隻蟑螂在一年後,可以繁殖兩萬隻,甚至幾十萬隻後代。
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孤雌繁殖。科學家發現,只要三隻以上的雌性蟑螂生活在一起,它們就可以通過孤雌繁殖的方式快速生產後代,整個過程根本不需要雄性的參與。蟑螂的行動非常靈活,可以輕鬆通過寬度只有身體高度四分之一的窄縫,而且動作奇快,因此,它可以到處流竄,無孔不入。
不僅如此,蟑螂就算沒了頭也可以活,因為人家呼吸用腹部的氣門,像其他很多昆蟲一樣,沒有頭,也能存活很長時間。尼採那句「凡殺不死我的,必會使我更強大」用來形容小強,真是太合適了……不過,人類真的沒辦法阻止蟑螂嗎?其實也不是,畢竟咱們還有終極大招:吃!
儘管蟑螂讓不少人非常糟心,但它在某些事情上獨特的天賦,也給了科學家們啟發。就拿它靈活自如的行動能力來說吧,受到這一啟發,美國伯克利大學的科學家就研發出了一款「爬牆機器人」。現在,很多機器人在爬行時,都需要依賴攝像頭和傳感器來觀察周圍環境,並通過電腦分析得出下一步的反應,那機器人有沒有可能在遇到障礙時,自主轉向呢?
就這樣,擁有仿蟑螂外殼的機器人誕生了,它全身上下沒有任何傳感器,在遇到牆面時,它可以利用撞擊牆面瞬間產生的力量,將身體變為豎直,然後利用帶有黏性的足部,向牆面上方前進。而它將來可以在地震等災難的搜救工作中發揮作用。
此外,美國哈佛大學還研發出了穿梭自如的「蟑螂機器人」。它重1.65克,相當於一個大號回形針,不過,即使攜帶1.44克,相當於自身重量的額外負荷,它也不會下沉。研究人員做強了機器人的傳感裝置,並在前腿安裝了軟墊,來增加有效載荷,讓它在攀登過程中得以重新分配摩擦力。
提起蟑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它離我遠點!」但其實,它被人類誤解得有點深。作為一個不小的昆蟲類群,蟑螂中的有害種類其實很少,大約有20種蟑螂會接觸人類的生活環境,而真正造成較大危害的只有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等極少幾種。
事實上,蟑螂是一個典型的熱帶類群。很多品種,都有著非常迷人的外貌,比如這樣的,
這樣的;
而小型蟑螂往往都有精美的花紋。
日行性蟑螂就更好看了,比如喜歡停留在花上的帶紋紺蠊。
要對付蟑螂,目前來看,最有效的辦法還是保持家裡的衛生,鄰居家殺蟲的時候,最好也跟著一起殺一下。但要小編說啊,哪怕該做的都做了,面對如此強大的生物,有時候還是要接受向「大佬」低頭的現實,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敬畏生命」。